学术投稿

社区高血压患者跟踪血压间隔时间的探讨(附70例报告)

陈锦萍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患者, 间隔时间, 高血压病, 文化程度, 女性, 男性, 资料与方法, 复方降压片, 防止和减少, 资料来源, 用药指导, 性别构成, 平均年龄, 门诊就诊, 健康体检, 患病时间, 服药, 分期标准, 心痛定
摘要:为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佳跟踪时间,使患者保持正常血压范围,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70例高血压患者跟踪随访并进行用药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70例高血压患者均来自我院管辖社区的13个居委会,并在我院门诊就诊或健康体检时发现被确认为高血压病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与分期标准[1].70例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家族史、饮食规律、患病时间、服药情况具有可比性.将病人分为三组:第1组18人,男性8人,女性10人,平均65.4岁,平均高血压病史19.1年;第2组21人,男性10人,女性11人,平均65.4岁,平均患高血压病史15.6年;第3组31人,男性16人,女性15人,平均67.3岁,平均病史14.3年.患者的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小学居多,服药多为降压灵或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等.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误吸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2岁,因右上腹疼7天,加重3天而入院.入院时神志清,BPl45/85mmHg,HR87次/分,T37.1℃,右上腹部墨菲氏征强阳性.B超示肝大,脂肪肝,胆总管明显扩张;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92%.入院8h后体温突然升高到39.6℃,BP下降至90/55mmHg,神志淡漠,考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并中毒性休克而拟于静吸复合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入室后常规监测BP、MAP、SPO2和ECG,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CVP.开放静脉通道扩容.麻醉诱导时患者出现呛咳,SPO2从98%下降至73%,捏气囊时阻力明显增大,考虑误吸.即用麻醉喉镜暴露口腔、咽部.见有大量胃内容物堵塞咽喉及声门,持续负压吸引清除呕吐物,用ID7.5mm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时喉痉挛.气管导管末端不能通过声门.改用ID7.0mm的气管完成插管,接麻醉机以TV10ml*kg-1、f12次/分控制呼吸;静滴1%普鲁卡因一芬太尼复合液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胺保持肌松;静滴5%碳酸氢钠250ml和地塞米松20mg纠正酸中毒和控制炎症反应.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阻力增高.气道内压达37cmH2O,同时有大量粉红色痰从气管导管涌出,CVP从7cmH2O上升至21cmH2O,BP从105/75mmHg下降至65/50mmHg,双肺听诊可闻及大量湿性罗音和哮鸣音,给予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脉推注,同时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心衰得到控制,CVP下降至14cm H2O,BP上升至97/68mmHg,双肺湿性罗音及哮鸣音明显减少,SPO2维持于74%~85%,手术完毕前10min停滴静脉麻醉药,18min后自主呼吸恢复,27min神志清醒,但呼吸浅促.频率为46次/分,VT介于120~180ml之间.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送重症监护病房行呼吸机治疗.术后第2天床边胸片示双肺有斑片状阴影浸润;术后第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795项医药卫生科研课题立项查新分析

    科技项目的查新咨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所是早被自治区科技厅确定为“广西医药卫生科研的定点查新单位”,每年承担广西医药卫生科研项目的大部分科研查新咨询工作,为了解广西医药卫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现对我所1999年1月至2001年7月承担的立项查新课题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赖晶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式剖宫产术136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Stark于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19个国家所采用[1].我院1998年6月开始开展新式剖宫产术,至1999年5月共进行13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我院分娩总数为820例,其中剖宫268例.将入院分娩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136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132例,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年龄20~41岁,平均24岁,孕周35~43周.两组均以头盆不称、胎儿窘迫、骨盆狭窄、臀位、双胎、前置胎盘等为剖宫产指征.

    作者:黄少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鼻腔鼻窦部手术患者的观察护理

    我科1995年4月~2000年4月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患者227例,由于我们重视术前术后观察和护理,使病人术后很快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227例,其中男143例,女84例;鼻内息肉82例,鼻腔鼻窦肿瘤145例(其中上颌窦癌48例,鼻腔鼻咽横纹肌肉瘤16例,鼻咽血管纤维瘤43例,鼻腔、筛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4例,鼻腔腺样囊性癌3例,鼻腔混合瘤11例).手术方式:行鼻内鼻息肉摘除术82例,经鼻侧切开进路48例,经硬腭进路97例,其中有5例行气管切开.本组病例术后经我们严密观察护理,均于术后10~25天痊愈出院.

    作者:阙子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解磷注射液治疗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疗效分析

    我院1991年11月至1999年6月采用解磷注射液(新疗法)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并与1986年1月至1991月10月采用传统疗法(阿托品加解磷定)治疗的43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疗法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16~65岁.传统疗法组43例,其中男16例,女27例,年龄20~60岁.两组口服农药品种均为敌敌畏、甲胺磷、乐果等;服毒量两组接近,约20~80ml.两组服毒至来院时间均为40min至4h.两组病例临床诊断及中毒程度均按陈国桢主编的<内科学>为依据,新疗法组轻度中毒16例,中度14例,重度12例;传统疗法组轻度16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

    作者:胡志强;杨敬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批交通事故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我院急救中心在1997年1月至2001年4月对54起重大交通事故的342例伤员进行了院前急救,现将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42例中男260例,女82例,年龄2~98岁;颅脑损伤142例,胸部伤10例,腹部伤34例,脊柱伤5例,骨盆伤2例,四肢伤70例,多发伤64例,其他15例.除死亡18例,其他经院前急救后,均分流回院继续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谢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防治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与术后采取平卧体位之间关系.方法颅骨修补术后,采用绝对平卧与不完全平卧体位两组的方法,比较对头皮下积液防治的方法和效果.结果采用绝对平卧体位组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平卧组.结论颅骨修补术后采用绝对平卧体位方法,更能有效防治头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仪立志;黄仕春;张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胸腹多发性损伤57例救治体会

    胸腹多发性损伤是创伤外科中复杂的严重性损伤,常使呼吸、循环功能发生紊乱,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如何使病人在短期内获得救治,减少伤残率是值得继续探讨、总结的课题.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胸腹多发性损伤病人57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性36例,女性11例,年龄大68岁,小1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分钟至4小时不等.

    作者:李伟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罕见甲状腺乳头状癌肝钙化性转移1例

    病例简介患者女,28岁,因左上腹发现无痛性包块20多天入院.病后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过去曾做过甲状腺癌切除术.体检:一般情况尚可,腹平软,左肋缘下可触及一约5cm×6cm×8cm大小包块,边缘尚清,表面触及小结节,活动度差,质硬,轻压有胀痛.包块无搏动、无震颤.右肋缘下肝、胆触及不清.肝功能:HBsAg(+)、AFP(-).胸正侧位片:未见异常.B超:肝左外叶见约7.4cm×6.5cm大小的强弱不均匀回声团,边界欠清,内回声紊乱.诊断:肝左外叶实质性占位病变.CT:平扫肝左外叶一约5.5cm×7cm×8cm大小的团块状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实质CT值47~59Hu,内见大量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影占据;增强后肿物实质轻度强化,CT值62~95Hu.CT诊断:肝左外叶占位;①肝转移癌?②肝寄生虫病?手术及病理:取上腹部正中切口,胃、脾、胰探查未见异常.肝左外叶见约8cm×8cm×9cm大小的肿物突出,呈黄白色,结节状,质硬,不易出血.切除肝左叶连同肿物一并取出.病理诊断:肝转移性乳头状癌并广泛钙化灶.

    作者:李杰生;黄容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绍兴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检测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是绍兴地区几年来散发性传染病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为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的耐药情况,我们对1999年绍兴三家医院分离的17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来自绍兴市疾控中心90份,绍兴二院70份,绍兴市人民医院12份.其中男109例,女63例,年龄6~69岁,平均年龄为31.4岁,所有菌株均为血源株.

    作者:金法祥;李水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科素亚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ACEI类药物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为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我科对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使用科素亚或卡托普利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曾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TCA+Stents术后拔动脉鞘管并发迷走反应的护理

    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运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1].PTCA+Stents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被公众接受的心肌血供再通的方法之一[1],术毕留置动脉鞘管,以备紧急情况下重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造)时用,术后5小时拔除动脉鞘管(以下简称拔管).我科于2000年12月26日出现1例PTCA+Stents术后拔管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以下简称迷走反应)的病人,经果断的判断、处理和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了危险期,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抗结核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2例诊治体会

    结核化疗的类赫氏反应是指结核病在应用强力抗结核药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谓“暂时恶化”,类似于驱梅疗法的赫氏反应,称为类赫氏反应,又称化疗中的矛盾反应、化疗中的“暂时恶化”、化疗反应性结核病,其发生常误导临床医生的正确判断.本文就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其在临床中的认识.

    作者:陈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及其阻断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1].而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亦是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2].近年来,国内外对母婴HBV垂直传播途径及其阻断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周祖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宫内发育迟缓生后持续矮小病因与治疗进展

    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指出生体重(身长)小于同妊娠年龄的-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1].传统的治疗注重于对高危母亲的治疗:如加强孕妇的营养,治疗妊娠高血压、感染,新生儿期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等,对于3岁以后持续生长迟缓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对IUGR病因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为探讨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戴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护理

    我科为了大限度保存患者面部的功能和美观,于1991年8月在广西区内先使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至2001年1月,已收治54例小儿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25例,女29例.年龄3个月至12岁.血管瘤32例,血管畸形22例.其中颜面部18例,唇部14例,舌部及颊粘膜19例,右颌下3例.肿瘤直径<2cm者20例,2~5cm者26例,>5cm者8例.

    作者:黎艳;杜芸;陈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的超声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15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局限性病变进行分析,探讨病变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以提高甲状腺局限性病变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范振强;列武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解磷注射液与解磷定及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对照观察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为临床常见的急症,我院自1990年5月~1999年5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62例,我们在治疗中有目的地分别应用解磷注射与解磷定及阿托品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唐光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光量子血氧疗法的护理体会

    本人自1996年起从事用光量子血氧疗法(以下称血疗法)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病人268例,对血疗技术及护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简述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68例中男185例,女83例,年龄15~72岁,均为临床确诊的急慢性肝炎患者,急性166例,慢性102例.1.2 操作方法将用物携至床前.严格无菌操作,安装石英扁管,用生理盐水排气夹管备用,石英扁管输血器连接采血袋,并用抗凝剂湿润采血通路.启动石英扁管输氧气紫外线光源,将氧气流量调至2~4L/min,通氧气5min后,关闭氧气阀.启动石英扁管输血器紫外线光源,常规消毒作静脉穿刺采血,血液流过扁管受照后,流入装有抗凝剂的采血袋;其间缓慢摇动采血袋,以防血液凝固.血采至150~200ml后夹住采血袋胶管,放开盐水管,调整好盐水滴速.以1~2L/min的速度充氧10~15min.其间缓慢摇动采血袋,以便氧血充分接触,将照射充氧处理后的血液回输给病人.

    作者:关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喷昔洛韦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评价喷昔洛韦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外涂1%喷昔洛韦乳膏和3%阿昔洛韦乳膏,每日3次,疗程7天,于初诊和用药后第1、3、5、7天观察记录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开始脱痂时间和完全脱痂时间快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1%喷昔洛韦乳膏局部外用治疗生殖器疱疹效果良好.

    作者:张杰;杨慧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