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淑黎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与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1年调查康复状态和复发率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1年研究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5.5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岳春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掌握患者及家属使用保护性约束衣后效果,分析使用价值.方法:采取自制调查表,对300例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衣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用于痴呆症防走失防跌伤的有171人次,占57%;用于自主行动能力障碍防跌伤的有129人次,占43%.一日使用时间长的为7小时,一日使用次数多的为6次,一次使用时间长的为6小时.300例使用保护性约束衣患者均未发生跌倒或损伤现象.家属主动接受使用率为96%,患者主动接受使用率为48%,护士操作使用的为30%,陪护人员操作使用的为70%.结论:功能位无损伤保护性约束衣可广范运用于保护性护理行动中,它不仅便于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使用,而且便于普通家属或陪护人员使用.
作者:胡荷琴;张秀华;杨惠;冯萍;张薇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电刀在手术中已被广泛应用.它具有止血、分离、切割、防止线结过多、使手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1].然而局麻手术时,因麻醉方法及范围的限制,使用电刀进行组织切割、止血时所释放的高频火花对局部组织强烈的刺激,可使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兴奋,减弱麻醉效果,另外使用电刀时由于其电流的拉弧作用 ,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导致病人疼痛而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的发生.我院自2006年1月至10月间175例局麻手术使用电刀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消渴方加减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血脂(TC、T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降血糖的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荣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是成年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应关节面的不相适应或对应面的减少是导致关节力学改变和关节病变的原发因素.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伴有临床症状者多需手术治疗,髋臼旋转截骨术是髋臼周围三维立体面截骨,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关节面的相容性,增加髋臼有效负荷面,加强关节稳定性[1].
作者:曲艳辉;刘倩;许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治疗效果.方法:用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44例术后无感染,无髋内翻发生;随访8~20个月,无钢板螺钉断裂,所有病例全部骨折愈合.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适应症广、骨折愈合牢固的特点.
作者:扬强;陈秀林;解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观察组,于手术关胸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术后镇痛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芬太尼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25 ml.Ⅱ组对照组,单纯用术后镇痛予芬太尼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25 ml.两组均于术毕即刻静脉连接自控镇痛泵,开始术后疼痛治疗.负荷剂量2.5 ml,背景剂量0.2 ml/h,冲击量0.8 ml,锁定时间10 min,记录术后1、2、4、8、12、16、20、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和病人对PCIA综合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同时点VAS、Ramesay镇静评分及PCIA病人综合满意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而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Ⅰ组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芬太尼相似,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李万魁;陈兆平;彭彦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易受外力损伤的部位,平时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随着汽车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伤已成为颌面外伤的主要原因,在口腔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将我科自1996年6月到2003年12月收治的96例颌面外伤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学鹏;金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况问券调查,并对50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因此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陈金玉;张莹;汤玉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解决ALSS治疗前患者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行ALSS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循证护理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改变了以护士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促进了护士主动寻找科学证据的意识,不仅锻炼了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大大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邢爱静;段传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胸下段食管癌的理想术式.方法:回顾性收集胸下段食管癌患者1 058例,其中颈部吻合762例(A组),胸内吻合296例(B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存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 A组术后吻合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但切缘癌发生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低于B组(P<0.05).(2)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年生存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胸下段食管癌应行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候良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交变磁场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38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交变磁场治疗,40 min/日.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50 mg/日.治疗4周后,对疗效进行评定,并采用SDS、SAS、SCL-90、GQOL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2.34,P<0.001),且焦虑、抑郁、症状自评及生活质量量表两组均有改善.结论:交变磁场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琼;董玉军;任显峰;辛丽梅;党同梅;秦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抽吸硬化治疗卵巢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6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在CT下扫描定位,局麻后用21号细长带标尺及针芯的穿刺针穿刺囊腔,抽尽囊液,注入无水乙醇适量,保留20 min后再抽吸3次,后注入10 ml无水乙醇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囊肿缩水或消失,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项操作的护理的关键在于术前作好患者及物品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利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直立性调节障碍是小儿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所引起,现将我所1992年至2006年门诊、住院患儿资料完整的40例报道如下.
作者:于桂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较多,给精神病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常导致服药不依从而降低疗效或使旧病复发.所以,消除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非常必要.中医药在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对中医药在防治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清亚;宋瑞华;王晓慧;张兰华;杨玉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脾、肾等脏器的影像学状况,以便在治疗中减少易诱发的疾病.方法:对2 33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肝、胆、脾、双肾四脏器的B超检查,并行有关项目的比较.结果: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四脏器B超检查结果的异常阳性率为37.9%,脂肪肝的发生率高(21.67%),占整个阳性率的57.18%.异常阳性率因年龄、病程的长短不同而具显著性差异(P<0.05),年老和病程长者阳性率较高;而阳性率与性别、精神分裂症的类型不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脏显著,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做到及时防治.
作者:蚁丽芬;朱少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间断使用BiPAP呼吸机对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有无显著改善.方法:将60例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氧疗、药物治疗等,治疗组每日间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6个月以上.结果:COPD重度-极重度在稳定期使用BiPAP呼吸机可纠正低氧血症并减轻二氧化碳的潴留(P<0.05),肺功能有所改善.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艳;魏启宏;崔园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症状缓解、总显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万托林为目前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珊辉;王刚;李颖庆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方.2组连续治疗30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肌电图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CD8+T淋巴细胞亚群CD28分子表达变化.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意义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8+、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和重度患者CD4+、CD28+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郝峰;方芳;李艳;时文艳;郝冰;宋玉国;毕胜利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