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病区管理

李亚莉;谭启明

关键词:新生儿, 治疗效果, 直接影响,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护理工作, 管理工作, 病区, 衔接性, 连续性, 集体性, 医院, 特点, 科学, 患者
摘要:病区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衔接性、集体性的特点,其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对病区进行科学的管理.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绘画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疗效

    目的:探索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方法:30例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绘画组和对照组.绘画组进行绘画及创造作品的训练,采用PANSS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于治疗前后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绘画组治疗前后PANSS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绘画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孔令芳;钱倩;盛嘉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血站感染管理与控制

    血站工作的目标是采供血,保证临床用血需要,避免输血传播传染病HBV、HIV、HCV和梅毒的感染,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各个环节进行感染管理与控制,保障献血者、受血者、工作人员、环境和社会安全.为了防止感染事故的发生,应加强血站感染管理与控制.

    作者:马俊清;荣瑾宇;姬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小儿氯胺酮静脉输注麻醉手术配合的体会

    1 临床资料2004~2005年我院在氯胺酮持续静脉输注麻醉下行小儿烫伤术后瘢痕松解术、阑尾切除术、包皮环切术、疝修补术等126例,其中,男82例,女44例,平均年龄7岁,平均体重20kg.

    作者:龙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仪器的清洗、消毒与保养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轻、切口小、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其仪器精密且昂贵,而且结构复杂,易损坏;大多数医院仅将器械在短时间内消毒后重复使用,由此也带来了医院感染的新问题.

    作者:张建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大蒜素胶囊三联及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三联及四联疗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92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治疗1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大蒜素胶囊治疗;B组(治疗2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大蒜素胶囊治疗;C组(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治疗均为7天.7天后,3组均继续服用3周奥美拉唑.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霉实验与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HP根除率以意向治疗分析(ITT)和完成治疗分析(PP)表示.92例均可纳入ITT分析.A、B、C组的ITT分别为83.87%、90.32%和83.33%;PP分别为86.67%、93.33%和 86.21%.B组HP根除率比C组稍高,但3组间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ITT及PP分别是93.55%、96.67%、96.77%及100.00%、93.33%、96.5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遍均能耐受.结论:大蒜素胶囊三联、四联疗法1周治疗均能有效根除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治愈球部溃疡.虽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低剂量克拉霉素基础PPI疗法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四联更为理想.

    作者:王飞;张战利;侯素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恶性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后导管的护理方法及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20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同时实施化疗时,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的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120例患者均未发生因置管感染、阻塞等并发症而拔管.结论:预防感染和阻塞是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秦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农民肺的X线表现

    农民肺是由于吸入发霉干草或发霉蔬菜的粉尘后在呼吸道远端,主要是在肺泡内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现已证实,其病原是随着粉尘带入肺内的一些嗜热性放线菌属的孢子,大多是小多孢菌,少数为普通嗜热性放线菌,在患者的血清中可找到对这些致病菌的沉淀素.

    作者:刘忠强;倪红岩;王丽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建立医院职工教育培训机制的思考

    医院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我院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建立了职工培训机制,提高了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带动了医院绩效的创高,提升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熊长英;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颈椎骨折并发高位截瘫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例颈椎骨折并截瘫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对症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术后病人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缓解,功能得到较好恢复.结论:做好手术前的护理、加强术后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偏瘫老年人静脉输液渗漏与输液部位的关系

    目的:观察偏瘫老年人健侧和患侧肢体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方法:选择60例偏瘫老年人,按入院后的输液顺序随机分为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3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则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两周内静脉渗漏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53.3%,健侧组为23.3%,P<0.05.结论:偏瘫老年人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静脉渗漏,从而增加了病人痛苦,影响了治疗及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丁丽;黎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先天性唇腭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治疗

    先天性唇腭裂儿童由于其颌面部的畸形,缺乏呼吸系统基本的防御功能,由此比正常儿童更易患呼吸道感染.本文通过对40例先天性唇腭裂小儿的分析,阐述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治疗.

    作者:范篆玲;马晓飞;唐银燕;刘淑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特殊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典型表现有多食、消瘦、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突眼等症状,诊断不难,但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极易误诊、误治,延误治疗时间,本文对2000~2006年间,在外院拟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后经我院确诊为甲亢并治疗痊愈20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期从中吸取教训.

    作者:吕宏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及预防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我们对60例5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不但减少了住院时间,而且得到了家属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宏;付向阳;杜永秀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儿科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科引起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两年间4 275次住院患儿家属中发生的28起医患纠纷,发生率为 0.65%.结果:这些起纠纷中虽然都未达到经济赔偿的地步,但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科室的正常工作,少数纠纷对医院产生了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患纠纷的根本,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所在

    作者:高凤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女性淋病检验取材方法探讨

    为了探讨女性淋病的检验取材方法,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对部分女性淋病患者的检验取材中,随机选择部分患者进行宫颈取材的同时,也进行尿道取材送检,并将其结果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彩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结肠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分析

    目的:分析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6年12月7例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临床特征为术后出现局限性腹痛、腹部肌紧张、反跳痛等局部腹膜炎体征,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全部患者经禁食、补液、抗感染,卧床休息1~2d后症状完全缓解.息肉切除部位:3例息肉位于右半结肠,2例位于左半结肠,2例位于横结肠;切除息肉分类:2例为广基息肉,2例为小息肉,3例为大息肉.结论: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易误诊为肠穿孔,经保守治疗可完全痊愈,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切除息肉时选择适当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注意手术技巧等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莲梅;韩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评定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态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偏执,SCL-90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常模,女性对事件的反应态度较男性更强烈.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较差,必须进行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防止或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双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针药结合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针对心绞痛发作频繁、疼痛持续时间延长或进行性加重而经一般抗心绞痛治疗效果不佳者18例,采取针药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华·加迪;阿达勒别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36例冠脉病变分析

    目的:分析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方法: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急检肌钙蛋白T、常规18导联心电图,入院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观察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率.结果: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心衰发生率39.1%(36/92),心律失常发生率69.6%(64/92),多支血管病变占93.4%(86/92);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正常患者心衰发生率13.6%(6/44),心律失常发生率36.3%(16/44),多支血管病变占22.7%(1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异常常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预后差.

    作者:徐辉;房志华;肖志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胸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2004年5月~2007年3月采用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32例.结果:治疗后患者无术中死亡病例,38个病灶中完全消失33个,总有效率86.8%;减轻了毒副作用.结论: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效果仍然需要改善.

    作者:王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