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葳;刘铁莉
胎儿监护系统是临床观测胎儿窘迫证的重要手段,是新生儿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核心设备。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远程胎儿监护系统逐渐应用于临床胎儿监护。在保证监护效果、提高监护效率同时也给临床医生及孕妇带来诸多便捷[1]。随着中央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临床价值进一步凸显,以逐步成为围生期胎儿监护的首选方式。由于监护系统、网络设备以及临床操作系统较复杂,常导致中央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出现故障,影响了临床的正常使用[2]。因此,对中央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进行总结,对提高中央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的维修及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敏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之高的主要原因是与临床缺少有效治疗有关。由于缺乏设计严密的临床研究,百草枯毒素的佳体外清除技术缺乏科学依据而存在争论,必须根据临床情况做出判断。目前已证实,早期清除百草枯会有益于患者恢复,改善预后。由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特点,早期不能够有明确诊断证据时,临床经验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尤显重要。多数毒理学家推荐,中毒早期采用活性炭灌流的方法,以降低血浆百草枯浓度水平,进而减少肺组织的摄取,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国强;孙亮;李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莱芜市人民医院救治的98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678,t=5.9103;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178,x2=10.2424,x2=5.9905;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设计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取用、转运及注射防护装置,降低核医学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方法:选择钨合金作为防护材料,设计为便携式可分段拆卸的全封闭式注射器(2 ml)防护装置,并增加其他相关配套装置,测量对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444 MBq(0.5~2 ml)的防护效能。结果:全封闭注射防护装置针筒防护套正面有效屏蔽为35 mm Pb。配套转运铅提盒有效屏蔽为10 mm Pb。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FDG封闭注射防护装置注射器针筒防护套正面30 cm处剂量率为1.5μSv/h;在距离注射器针筒防护套后部位置30 cm处剂量率为0.4μSv/h。设计参数和辐射防护数据达到预期的职业外照射控制目标。结论: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核医学工作者职业照射剂量,值得推广。
作者:田健;霍力;李方;巴建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动态探测器进行胃肠道检查和胆道造影并观察其优缺点。结果:13例消化道癌性病变和15例炎性病变均有明显显示,且黏膜清晰。胆道体层发现2例普通平片未发现的小结石,摄片优良率提高至98%。结论:大尺寸探测器显示范围包括广,数字脉冲透视点片图像清晰,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且辐射剂量有所减少;缺点是患者旋转体位不如遥控摇篮式胃肠机方便。
作者:董海斌;刘锴;邓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室充盈速度大值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心包填塞、低氧血症以及穿刺点感染、血肿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李雪梅;林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中常使用的医用指引导管的材料选择、推送力、扭力和扭控性。为更好的研究和指导临床选择使用医用指引导管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比三家国外厂商医用指引导管的材料组成,通过导管综合性能测试仪,测试三家产品的推送力、扭力和扭控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家国外厂商选用的指引导管内层、外层和编制层的材料基本一致。结论:经测试,指引导管到达指定部位所需大推送力小,可以较快速的到达病患部位;扭控性好的指引导管,可以较好的处理扭曲血管;旋转两周时所需的扭力小的指引导管操作性好,可以较好处理解剖复杂的血管。
作者:刘翔;刘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基于“银医一卡通”自助医疗服务系统在医院门诊中的应用,探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实施效果。方法:将银行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采用银医直联和银行卡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就诊全流程的医疗信息交换和费用结算等服务。结果:为患者提供自助发卡、绑定、挂号、取号、缴费、查询及打印等功能的服务,有效减少挂号和多次缴费环节的排队时间。结论:采用基于“银医一卡通”自助医疗服务系统是提高医院门诊的就诊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霜英;于京杰;吴艳君;张晓燕;汪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理疗充气床垫辅以换床单在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80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床单位组(A组:405例)、理疗充气床垫辅以换床床单组(B组:395例),分别对两组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并记录压疮发生情况,通过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A组压疮发生率为6.42%,B组压疮发生率为3.54%,B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x2=4.22,P<0.05);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t=6.845,P<0.01)。结论:理疗充气床垫辅以换床床单模式既可节约人力,又可以减少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静;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针对传统彩色超声诊断检查报告单中缺少图像和图像不易处理的缺点,建立一种利用微机开发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图文管理系统。方法: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图文管理系统基于VC++6.0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2000数据库设计而成,以实现图文报告一体化。结果:系统主框架依据Windows风格,中、英文用户界面,具有很好的人机对话功能,操作简洁,使用方便。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医疗诊断信息的共享,提高了疾病诊断报告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对患者远程疗效追踪,对实现彩色超声图像远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荣;徐泽林;张慧连;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心肺复苏(CPR)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 mRNA表达、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胰岛素组,并采用室颤法制备大鼠CPR模型。结果:①大鼠CPR后24 h和72 h胰岛素与复苏组相比胰岛素抑制促凋亡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胰岛素与复苏组Caspase-3基因表达分别为(CPR 24 h)0.43±0.03,1.39±0.36,P=0.01;(CPR 72 h)0.63±0.06,1.08±0.05, P=0.001;②大鼠CPR后7 d,胰岛素组凋亡细胞计数(92.79±7.50/mm2)明显低于复苏组凋亡细胞计数(124.75±17.35/mm2)(F=5.853,P=0.02);③大鼠CPR后24 h,胰岛素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复苏组[(70(64~72),56(50~58);P<0.001]。结论:胰岛素抑制CPR后大鼠神经元Caspase-3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保护神经系统。
作者:何婧瑜;王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实现医院医疗设备计量及质量控制文档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方法:通过系统分析、总结和归纳等方法,分析当前医院计量及质量控制文档工作流程,并设计出其系统执行方案。结果:结合医院计量及质量工作中文档管理特点,编制出计量与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结论:通过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健全了文档管理制度,实现医疗设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能够降低维护成本,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者:陈文霞;张鹏;荆斌;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胆管癌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探讨立体定向放疗在晚期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海军总医院接受体部伽玛刀治疗的58例晚期胆管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率为100%,全组患者近期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30例,病情稳定(SD)15例,临床获益率(CBR)为91.4%。有11例患者发生Ⅰ~Ⅱ级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为19.0%,13例出现腹痛,发生率为22.4%;4例患者发生发热,发生率为6.8%。结论:体部伽玛刀是治疗晚期胆管癌的有效方式,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赵向飞;康静波;路泽军;方恒虎;朱奇;房娟;吴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迅速、有效的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现场救援,为我国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本课题组多年来参与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相关工作的经验和研究,进行救援工作的探讨。结果:介绍了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的原则、目的以及流程等。结论:针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提出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现场救援的相关建议。
作者:秦斌;李抗;谭慧;苏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时间窗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医院急诊收治的6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分为观察组(3 h内接受溶栓)和对照组(3~6 h接受溶栓),检测心肌细胞坏死指标及心室舒缩功能指标,并分析与溶栓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nT、LDH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溶栓时间呈正相关,E峰、E/A值、LVEF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且与溶栓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心肌梗死发生后溶栓治疗时间越短,治疗后心肌细胞坏死越少、心室功能恢复越好,临床价值也越明显。
作者:张素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其糖尿病并发症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100例单纯Ⅱ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慢性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对分析。结果:单纯Ⅱ型糖尿病以及合并慢性病变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对,低切变率下其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t=2.873,P<0.01);血沉有显著性差异(t=2.157,P<0.05);合并慢性病变组与单纯Ⅱ型糖尿病组比对,其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统计学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3.218,t=2.964;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病程和发展呈正相关,定期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的变化,积极采取措施,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英;陈学军;战晓芬;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对止血和血栓形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实验室开展有关的检测项目逐渐增多,对凝血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ACL-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是Instrument Laboratory公司一款较为成熟的凝血分析仪,其集凝固(浊度)法、发色(吸光度)法和免疫法检测于一身,精密度、线性度及准确度均较稳定,是代表当前全自动凝血检测技术的主流产品。
作者:李荣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根据大耗氧量(MaxO2)和大肌肉自主收缩量(MVC)对运动项目进行分类,采集不同类型运动员的桡动脉脉搏波,分析其脉搏波波形及参数。方法:使用ADInstrument公司的PowerLab数据采集系统及配套软件LabChart采集304名受试者脉搏波,对所测脉搏波进行调整,使波形周期和幅度分布在0~100的范围内,分析大值相对时间Tm,重搏波谷横纵坐标X、Y,脉搏波波形面积波形参数K值以及脉搏波年龄指数(SDPTG age index)。结果:随着MaxO2升高,MVC-1组与MVC-2组的脉搏波降支曲线逐渐下移,大值点先右移后左移,重搏波谷点向左下方移动,K和SDPTG逐渐减小;而MVC-3组的降支曲线逐渐上移,大值点逐渐右移,重搏波谷点向左上方移动,K和SDPTG逐渐增大。随着MVC升高,MaxO2-1组的降支曲线逐渐下移,大值点逐渐左移,重搏波谷点向左下方移动,K和SDPTG逐渐减小;MaxO2-2组的降支曲线逐渐上移,大值点逐渐左移,重搏波谷点向左上方移动,K和SDPTG逐渐增大;而MaxO2-3组的降支曲线先下降后抬高,大值点先左移后右移,重搏波谷点向左侧移动,K和SDPTG先减小后增大。结论:各项运动在MaxO2相同的情况下,MVC各组的脉搏波参数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而在MVC相同的情况下,MaxO2各组的脉搏波参数变化趋势均有不同。脉搏波参数变化可反映人体心血管功能,A类、F类和I类运动的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好。
作者:王安然;杨益民;杨琳;杨星星;孟蓝熙;苏峻;张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从临床医学工程角度加强血液透析设备的管理,减少临床风险。方法:通过明确医学工程师职责、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维修保养和注重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结果:有效降低了血液透析设备临床使用中的故障率,避免了临床治疗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结论: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临床工程管理可有效延长设备寿命、提高治疗安全性,并对治疗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何宝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系统化及信息化管理,确保每项资料实现完整可追溯。方法:分析医疗设备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医疗设备从购置、计量质控、维护保养至报废处理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系统。结果:针对医疗设备购置使用流程中存在的各种纸载体资料管理及电子档案管理分别做了讨论。详细阐述了从设备采购计划、论证、购置、安装、验收、使用、质控、维修、调拨及报废处理等环节的档案资料管理。提出构建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向。结论:实现医疗设备档案网络信息化及动态化管理功能,降低医疗设备运营成本,为医疗安全提供保证。
作者:文彬;邱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