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徐泽林;张慧连;陈明
目的:促进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工作的信息化。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的现状,提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信息化管理需求,介绍基于流程化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和经验。结果: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流程化信息系统的使用能提高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计量的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结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流程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计量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实现了对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胡立勇;林小灵;李璟;严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适用于两种设备的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检测同一组样品中血清蛋白含量的差异。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nchron CX4PRO/Beckman与Beckman DXI800免疫分析系统,应用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76例血清铁蛋白含量。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配对比较的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判断的铁缺乏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种设备所用的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适用于两种设备的两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仅为0.585;二者判断铁缺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浊法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约登指数均较高于化学发光法,而化学发光法的特异度高于比浊法;两方法判断铁缺乏情况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不理想,只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适用于两种设备的两种方法对同一组样品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方法判断铁缺乏情况只具有中度一致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检测血清铁蛋白的设备与方法进行标准化统一。
作者:殷继永;孙静;孙建琴;黄建;谢华;俞丹;汪正园;李孜孜;霍军生;杨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ET/CT工作场所布局设计内容,为医院PET/CT工作场所新建和改建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PET/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特点,对具有放射性的PET/CT工作场所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针对PET/CT工作场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设计要求。结论:对PET/CT工作场所合理的布局设计对降低辐射水平、实现辐射防护优化以及满足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照射小化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奇;练德幸;梁婧;刘梅;张震;朱卫国;侯长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手术切除肿瘤后再次进行荧光造影评价手术切除范围及观察脊髓正常血管。结果:25例患者均在手术过程中应用荧光造影,显微镜下均全切肿瘤。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21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1周后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可以明确肿瘤位置、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准确处理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减少手术出血及对脊髓损伤程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牛建星;李学真;杜长生;唐红;胡俊峰;王建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儿患者采用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以及特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间在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180例,对所有患儿使用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并对患儿进行特殊护理,观察其有关临床指标。结果:患儿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血液污染率为5.6%,进行注射时间缩短,与使用前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便捷可行、减少患儿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合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ACS)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130例,其中54例接受常规辛伐他汀治疗,76例接受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治疗40 d后患者hs-CRP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0 d后血脂及hs-CRP均下降,但联合用药组hs-CRP下降明显,两组血脂下降无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有利于对炎症的控制和抑制斑块生长。
作者:石惠娟;汪雁;孟宪红;包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理疗充气床垫辅以换床单在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80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床单位组(A组:405例)、理疗充气床垫辅以换床床单组(B组:395例),分别对两组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并记录压疮发生情况,通过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A组压疮发生率为6.42%,B组压疮发生率为3.54%,B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x2=4.22,P<0.05);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t=6.845,P<0.01)。结论:理疗充气床垫辅以换床床单模式既可节约人力,又可以减少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静;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A型中的血细胞分析模块与常规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分析二者的可比性。方法:利用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A型的血细胞分析模块(QBC STAR)和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200例血常规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细胞分析模块(QBC STAR)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其结果分别为40.05%±5.95%,(134.81±21.5)g/L,(8.44±2.61)×109/L,(255.64±71.68)×109/L;XE2100测定HCT,HGB,WBC,PLT结果分别为37.68%±5.43%,(129.46±20.16)g/L,(7.22±2.19)×109/L,(226.35±67.40)×109/L;两种仪器测定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0.986、0.962、0.977,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A型中的血细胞分析模块与常规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一致性良好。
作者:李玮;冉向阳;王缚鲲;刘艳丽;李芳;张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医用超声诊断仪的计量检定,以加强其质量控制,保证仪器的影像质量及医疗安全。方法:对医用超声诊断仪的输出声强、患者漏电流、探测深度、分辨力、几何位置示值误差、囊性病灶直径误差及盲区等参数进行计量检定。结果:通过对医用超声诊断仪计量检定结果的数据分析,并结合计量检定实际情况认可计量检定结果作为仪器性能检测的技术依据。结论:通过医用超声诊断仪的计量检定,可加强对仪器的维护、保养等工作,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作及安全性能,达到对仪器良好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罕博;王迪;莫兆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在医用材料采购过程中合理设计、优化其各个环节,合理解决采购流程工作流建模所需要的资源配置问题。方法:在对当前工作流中的主要路由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Petri网的结构、形式化定义和流程建模方法,建立从工作流到Petri网的路由映射模型。结果:采用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技术对医用材料采购流程进行工作流建模,并提出了一种工作流合理性验证算法和工作流的优化算法。结论: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具有直观、简洁及实用等优点,可为医用材料采购软件的开发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
作者:陈郁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飞利浦IE33是专为心脏和血管检查而设计的一款高档彩超,有较多的市场客户,然而IE33彩超电源故障较为常见[1-2]。基于电源电压手动调节来解决飞利浦IE33彩超因电压过低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开机的电源故障解决办法,简单实用,无需更换任何备件即可解决问题,可明显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部CT、B超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胰胆管成像3种不同方法检测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特征。方法:随机抽取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样本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后,依次实施B超、CT扫描及MRI成像术。142例行B超检测,78例行CT检测,118例行MRI检测。记录和比较3种成像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B超为39.4%、CT为53.8%、MRI为86.4%,MR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25,x2=25.595;P<0.01);CT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1,P<0.05)。直径<8 mm的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B超为25%,CT为33.3%,MRI为60%,MR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9,x2=7.789;P<0.01)。结论:MRI对肝外胆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较B超和CT更高,但临床仍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经济状况及症状主诉等综合评价,选择较为适宜的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周蓉;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做好突发性事件下医疗设备的应急保障,能够大程度减少伤亡和健康危害,对保证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分析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及其关键问题、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在日常工作状态下医疗设备的储备及应急状态下医疗设备调配的特征状态。结果:建立一套突发性事件下医疗设备的应急保障机制,明确医院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结论: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在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及紧急任务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丁效军;汪君;肖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瓦里安公司新型直线加速器TrueBeam型号光子束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采用Standard Imaging公司的QA BeamChecker Plus采集TrueBeam系统6 MV光子线长期日检数据,并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价参数包括中心轴剂量、平坦度及对称性。结果:18个月的日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 MV的X射线中心轴剂量偏差为(0.0%±0.7%),仅1次检测结果>2%;平坦度稳定性好,偏差为(0.1%±0.1%);轴向对称性偏差和横向对称性偏差测量结果均在±1%以内。结论:TrueBeam医用加速器系统的6 MV光子束具有非常稳定的剂量输出特性。
作者:吴丽丽;林浩;陈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时间窗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医院急诊收治的6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分为观察组(3 h内接受溶栓)和对照组(3~6 h接受溶栓),检测心肌细胞坏死指标及心室舒缩功能指标,并分析与溶栓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nT、LDH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溶栓时间呈正相关,E峰、E/A值、LVEF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且与溶栓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心肌梗死发生后溶栓治疗时间越短,治疗后心肌细胞坏死越少、心室功能恢复越好,临床价值也越明显。
作者:张素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转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改变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发挥固定资产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方法:通过使用条形码和掌上电脑(PDA),实现固定资产的准确盘点,提高盘点效率,并且实现条形码全过程跟踪和资产出库、科室调拨等全过程监管。结果:将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集中在一个信息系统平台。结论:计算机网络及条码技术可有效完成医院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达到医疗设备账、卡、物相符。
作者:李军华;陆灿明;马予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运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注的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探讨新的静脉留置针在皮肤科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两种新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封管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针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和留置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封管方法更适用于皮肤破损患者。结论:新的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方法可以有效保护皮肤科患者皮肤和血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凌云;马李智;赵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动态探测器进行胃肠道检查和胆道造影并观察其优缺点。结果:13例消化道癌性病变和15例炎性病变均有明显显示,且黏膜清晰。胆道体层发现2例普通平片未发现的小结石,摄片优良率提高至98%。结论:大尺寸探测器显示范围包括广,数字脉冲透视点片图像清晰,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且辐射剂量有所减少;缺点是患者旋转体位不如遥控摇篮式胃肠机方便。
作者:董海斌;刘锴;邓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及住院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在显效、有效、无效和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腹泻、脂肪泻、胰腺炎及结石复发等并发症的比较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易行等优点,同时术后易于对并发症的控制,是较好的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任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基于“银医一卡通”自助医疗服务系统在医院门诊中的应用,探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实施效果。方法:将银行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采用银医直联和银行卡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就诊全流程的医疗信息交换和费用结算等服务。结果:为患者提供自助发卡、绑定、挂号、取号、缴费、查询及打印等功能的服务,有效减少挂号和多次缴费环节的排队时间。结论:采用基于“银医一卡通”自助医疗服务系统是提高医院门诊的就诊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霜英;于京杰;吴艳君;张晓燕;汪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