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洪习;黄中学
目的 了解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现状和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近年疟疾年报表、网络直报数据及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河南省近年输入性疟疾比率上升,2009~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分别为45、106、146、156和197例,占年发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78%、11.83%、46.50%、100%和100%;输入性疟疾全年均可发病,没有季节性限制;输入性疟疾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男性,男女性别比为45.43∶1,平均年龄为37.27岁,主要集中在20~50岁;职业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输人性疟疾发病较高的市主要为郑州、洛阳、濮阳等;病例感染地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等地.2013年对197例输入性疟疾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4d,24h内确诊17例(8.63%),省级医疗机构确诊61例,县级疾控中心确诊60例,经药物治疗后193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 河南省输入疟疾形势严峻,各级疾控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做好疟疾防控工作.
作者:杨成运;鲁德领;周瑞敏;钱丹;刘颖;张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HIV新发感染病例及发病率(Incidence)是艾滋病防控的关键技术指标,为艾滋病具体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本文从HIV新发感染的意义、基于数理模型的评估方法和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HIV新发感染进行综述.
作者:吴兴华;唐振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儿童监护人了解免疫规划知识现状,为制定免疫规划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分别随机抽取1个镇(街),每个镇街随机抽取0~6岁儿童的监护人205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逐一调查记录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x2检验对不同人群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作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1 020名儿童监护人中,96.9%认为应该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80.2%~98.5%);对免费疫苗接种程序知晓率参差不齐(21.0%~83.7%);医务人员告知是获取免疫规划信息主要渠道,第一位序占46.0%;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监护人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人群对免疫规划重要性认识较高,但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较欠缺,需加强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提高人群对免疫规划的主动服务需求.
作者:张烨;陈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无精子症患者配偶行ICSI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共184例完成PESA-ICSI-ET治疗周期患者妊娠结局与影响因素,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未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及双胎妊娠组.结果 3组女方年龄分别为[(31.06±4.29)岁、(30.13±3.42)岁、(29.69±4.24)岁]、用Gn天数[(10.89±1.78)d、(10.96±1.98)d、(10.81±2.03)d]、Gn用量[(32.02±11.65)支、(30.15±13.99)支、(30.35±10.29)支]、HCG日子宫内膜厚度[(11.95±2.39) mm、(12.01±2.13)mm、(12.07±2.77)mm]、获卵数[(11.50±5.62)、(11.58±5.87)、(11.25±5.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方的年龄未妊娠组(35.47±6.52)岁高于单胎妊娠组(33.01±5.41)岁和双胎妊娠组(33.13±5.99)岁,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正常受精率(81.67%VS82.78%VS82.86%)、正常卵裂率(81.67%、82.78%、82.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级胚胎[(2.85±1.86)、(3.11±2.03)、(3.03±1.81)]、B级胚胎[(3.83±2.66)、(3.48±1.97)VS(3.52±2.0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检验).结论 随着男方无精子症患者年龄的增加,其配偶行ICSI治疗后的妊娠机会降低.
作者:赵曼林;杨桂艳;蔡桂丰;林小民;熊永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不同人群血浆中C1qC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结核病人胸水和血浆C1qC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比较C1qC在不同人群和不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EUSA技术分别对20例健康对照(HC)、20例结核潜伏感染者(LTBI)和27例肺结核病人(TB)血浆C1qC的表达水平;随访其中10例抗结核治疗的结核病人,检测其血浆中C1qC的表达,观察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抗结核治疗前、抗治疗3个月和6个月)C1qC的表达水平;检测16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配对的血浆和胸水上清中C1qC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样本中C1qC的表达水平.结果 C1qC在结核健康对照、潜伏感染者、结核病人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03.8±134.3、507.0± 141.2、756.6±261.2(pg/mL).肺结核病人C1q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和潜伏感染者(R0.001);在10例结核病人中,C1qC在抗结核治疗前的表达水平为769.6±398.8(pg/mL),抗结核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C1qC表达分别为624.4±208.5和444.8±163.8 (pg/mL),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C1qC的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抗结核治疗前的水平(P<0.05);C1qC在胸水上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血浆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C1qC在结核患者的血浆中高表达,在抗结核治疗中逐渐下降,并且在结核感染部位表达显著增高.这些结果提示利用EUSA检测血浆和胸水上清中C1qC的表达可用于肺结核的辅助诊断.
作者:李炜;杨燕;杨倩婷;蔡毅;钟旬华;张明霞;陈心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诊断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其耐药表型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以23S rRNA为靶序列,设计药物敏感2063A质粒和耐药2063G质粒的基因型探针及引物,构建药物敏感2063A质粒和耐药2063G质粒的RTQ-PCR定量标准曲线,并对他们进行相关性分析;对100份临床咽拭子标本进行2063A质粒和耐药2063G质粒RTQ-PCR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RTQ-PCR检测药物敏感2063A质粒和耐药2063G质粒与23S rRNA巢式PCR检测序列结果比较,RTQ-PCR鉴定100株MP临床分离株2063位点等位基因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100份临床咽拭子标本MP阳性检测率为83%(83例),耐药2063G质粒33%(33例),8%(8例)同时发现药物敏感2063A质粒和耐药2063G质粒.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MP感染和其耐药基因型的RTQ-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郑定容;陈灿锋;周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2012年7月19日发生于广西北海市某饭店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旅游团食物中毒原因,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及现场样品采集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事件发病人数共53例,罹患率67.95%(53/78).调查发现涉事旅游饭店卫生条件差、管理不规范,实验室检测结果:4份样品未检出目标致病菌;病例肛拭子标本5份中4份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1.结论 须加强旅游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防止类似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凌洪习;黄中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AEFI 1557例,报告发生率为39.64/10万,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9%以上.涉及32种疫苗,其中麻风疫苗报告发生率高(202.92/10万),其次是7价肺炎疫苗(187.04/10万).病例主要发生在0~2岁组(占74.5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54.34%),多在接种后1d内发生(76.50%).反应类型中一般反应占73.47%、异常反应占18.62%、偶合症占7.84%.临床诊断主要为发热、红肿、硬结(73.22%)和过敏性皮疹(13.81%).病例转归良好,99.87%治愈或好转.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作者:林宝妮;周玲玲;方琼;曹丽;段利娜;蔡琳;聂绍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玉溪市伤寒偈伤寒流行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玉溪市700例伤寒倡伤寒病例按照1∶1配比,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不同流行强度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高流行区为经常在外就餐(x2=8.28,P< 0.05 OR=1.68)、经常吃凉菜(x2=6.78,P<0.05)和经常吃烧烤(x2=4.27,P< 0.05),中流行区为经常饮用生水(x2=21.99,P< 0.05)、经常饮井水(x2=17.35,P< 0.05),低流行区为有接触史(x2=10.06,P<0.05)、经常饮用生水(x2=11.81,P< 0.05)和经常饮井水(x2=10.06,P< 0.05).结论 玉溪市伤寒眉伤寒不同流行区域主要流行危险因素不同,高流行区流行危险因素是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凉菜和经常吃烧烤,中流行区的流行危险因素是经常饮用生水、井水,低流行区的危险因素是接触史、经常饮用生水、井水.因此根据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是必要和可行的.
作者:李顺祥;张丽华;高良敏;付金翠;尹红;王艳芳;赵金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匹多莫德分散片、乌灵胶囊及苄星青霉素针联合治疗梅毒产妇血清固定者,观察并比较患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转阴和滴度下降的情况.方法 选取60例进行了梅毒血清固定健康教育和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的女性梅毒血清固定者,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名,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乌灵胶囊及苄星青霉素针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苄星青霉素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TRUST转阴和滴度下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TRUST转阴率、滴度降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TRUST滴度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分散片、乌灵胶囊及苄星青霉素针联合治疗梅毒血清固定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永双;王天文;张志云;张晓丽;冉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理组织中γ-选择素n-catenin/Plakoglobin)、原癌蛋白c-My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7例NSCLC和14例肺部良性病变病理切片中γ-catenin、c-Myc和VEGF的表达,并对γ-catenin、c-Myc和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例NSCLC中γ-catenin异常表达率和c-Myc的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64.91%,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7.19%; 14例肺部良性病变均未见γ-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Myc的过度表达,VEGF有3例为“±”.γ-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Myc的过度表达有显著相关性,c-Myc的过度表达和VEGF的阳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γ-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Myc的过度表达与瘤体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VEGF的阳性表达与瘤体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在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γ-catenin、c-Myc和VEGF在NSCLC中的表达变化是判断恶性肿瘤程度、浸润转移的有效参考指标,γ-catenin异常表达和c-Myc的过度表达可能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作者:宁兰兰;刘俊;马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中风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收集行MRA检查的165名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辨证分为风火上扰、风痰阻络、痰热腑实、阴虚风动、气虚血瘀5型.分析ICAS与中医证候间的关系、ICAS患者病变特点、风火上扰型患者病变特点,比较男女患者病变不同点.结果 ICAS患者和未见狭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P0.0184),ICAS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无狭窄组(P=0.022);风火上扰型患者在ICAS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在未见狭窄患者中所占比例(P=0.0103),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其它证型(P=0.0031),平均LDLC水平低于其它证型(P=0.049),吸烟人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证型(P=0.0009);男性的平均LDLC水平显著低于女性(P=0.0028),糖尿病患病人数比例显著低于女性(P=0.0000),吸烟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000),缺血性中风复发率高于女性(P=0.0126).结论 风火上扰在中风和ICAS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男性、吸烟的中风患者易产生风火上扰证型,此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更高.
作者:赵光峰;黄宏敏;陈兴活;许玉皎;陈琪;王家艳;刘卫花;卢瑞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液清蛋白排泄率分为A、B、C组:正常清蛋白组(A组,n=48),微量清蛋白组(B组,n=37),大量清蛋白组(C组,n=34),同时采用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Hcy、CysC、尿β2-MG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各组间血清Hcy、CysC、尿β2-MG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CysC、尿β2-MG联合检测可以推断糖尿病肾病的损害程度,提示临床应早期干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几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炎;崔天盆;章爽;陈峻;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亚地区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特征,为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ALD,按2010年1月修订的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分为酒精性脂肪肝13例,酒精性肝炎20例,酒精性肝硬化29例.平均饮酒年限为(17.7±7.6)年,平均每日饮酒量为(164.1±31.2)g,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53例,占85.2%,肝肿大41例,占65.6%、黏膜出血22例,占35.1%,患者血清AST、ALT、GGT、TBiL的异常率分别为82.3%(51/62)、(78.5% (49/62)、85.6%(53/62)、68.5.3%(43/62).经2周的治疗,消化道出血情况全部得到纠正,B超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加,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肿大的肝脏明显回缩,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长期、大量、多种类混合饮酒易引发ALD.因此,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加强ALD知识的宣传教育,按期进行健康体检,以早发现ALD并早治疗.
作者:邱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rs 1143627-C/T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技术检测154例2型糖尿病(T2DM)并发DR患者(DR组),148例T2DM无并发DR患者(NDR组),142例健康对照者(NC组)白介素-1β基因rs 1143627-C/T多态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脂、空腹血糖等,并测定体质指数(BMI).结果 DR组与NDR组含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C组,DR组高于NDR组;DR组与NDR组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分布频率显著低于NC组,DR组低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 白介素-1β基因rs 1143627-C/T多态性可能与DR发病相关.
作者:纪红梅;边澈;韩玲玲;索琳娜;吴志香;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囊尾蚴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囊尾蚴性脑积水患者93例,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活血化瘀(如香丹注射液20mL)、脑细胞活化剂(如胞磷胆碱1.0)及降颅压(如甘露醇150mL)药物静脉注射,口服吡喹酮或丙硫咪唑杀灭囊虫.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或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注射,每日一次.两疗程间隔3月,每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显效时间、治疗天数及治疗周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对照组治愈率为17.5%(7/40),53例治疗组治愈率为35.8%(1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治疗组总有效率96.2%(41/53),二组对比,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显效快,治疗周期短.结论 临床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囊尾蚴性脑积水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药物疗效,控制服药后毒副反应,缩短疗程,减少或消除后遗症.
作者:郑九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39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液,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65例,消化性溃疡74例;同时收集128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作为对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两组样本中人微小病毒B19 DNA阳性率.结果 139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B19 DNA阳性率为10.07%(14/139),而128例健康体检标本中,B19 DNA阳性率为1.56%(2/12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消化性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B19病毒感染率,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组病毒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12.16%vs7.69%),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病毒B19存在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可能与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周越;莫燕娜;汤净;吉丽敏;欧守珍;高凌峰;何佟;虞道锐;王丹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T-box基因家族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并分析在结核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hime-PCR)检测了12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bet的表达情况,使用GraphPad Prism 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组织中T-bet的表达情况,计数每个高倍视野中CD4+细胞和CD20+B细胞T-bet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在颈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PBMC中T-bet的表达水平为6.07±3.3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20.12±11.31(t=4.118,P=0.0005);淋巴结核结节中,CD4+细胞T-bet阳性率为65.7%,CD20+B细胞T-bet阳性率为5.0%.结论 T-bet在颈淋巴结结核外周血中低表达,而在淋巴组织中高表达,提示T-bet在颈淋巴结结核免疫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永生;杨倩婷;苟继周;纪奕玲;张洁云;陈心春;张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福田2008~2012年女性HIV/AIDS流行特点,为控制女性艾滋病疫情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田区2008~2012年女性HIV/AIDS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1 417人,其中女性213人,各年分别为30例,49例,47例,41例和46例,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74.18%;户籍人口占61.03%,高中及以下学历占90.41%;女性感染HIV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异性传播和静脉吸毒.结论 福田区女性HIV/AIDS疫情控制待较好.女性群体中HIV/AIDS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更加明显,女性HIV传播的高危人群不再局限于外来人员、娱乐场所人员.今后防控的重点应逐渐转移到性滥人群,同时要加强对社区已婚及户籍人口妇女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更好的控制女性HIV/AIDS疫情的增长.
作者:顾青;方良;吕小辉;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在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预防接种门诊,对420名2~3岁的适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建卡率为100%,建证率为100%,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使用率为96.90%;证、卡以及信息系统符合率为71.19%.接种证和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抽查接种率较高,尤其是基础免疫疫苗(卡介苗BCG、乙型肝炎HepB、脊髓灰质炎OPV、百白破DPTa、含麻疹成份疫苗MCV1、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PV1、流行性乙型脑炎JEV1)的初次合格接种率均超过了95%,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的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率比较低.因接种记录不符合规定所占比例高为83.26%(577剂次).结论 平顶山市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真实可靠,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的工作质量.
作者:杨秋峰;张俊杰;魏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