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结构的影响

翁梅英;李琳;冯淑英;谢梅青;洪顺家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 用组织病理学和电镜检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前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局部病理变化,以评估LNG-IUS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光镜和电镜观察25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患者LNG-IUS放置前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放置前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表现为细胞增殖活跃,纤毛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微绒毛丰富,细胞突起增多,细胞核大,细胞浆内细胞器丰富.LNG-IUS放置后6个月,光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明显变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减少,腺腔变小,腺体发育不良,腺上皮呈立方状或低柱状,间质细胞明显蜕膜样变.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表现为细胞变性,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上皮细胞固缩,纤毛细胞很少,细胞微绒毛明显减少,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边聚,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糖原减少.结论 LNG-IUS对于治疗简单型和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是有效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研究均提示子宫内膜增殖受到明显抑制,逆转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医务人员艾滋病检测咨询效果分析

    目的 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项目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以期为PITC服务的广范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PITC工作指南,在项目科室对就诊者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和咨询(PITC)服务,并对咨询和检测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共对74 076名就诊者提供了艾滋病检测和咨询(PITC)服务,提供信息率为112%,其中47.0%(34 784/74 076)就诊者接受了HIV检测,HIV检测率为5.2%,检出阳性者11例,阳性率检出率为0.32%;与基线相比较,提供HIV检测信息率、HIV检测率均显著提高(x2=1456.96,P<0.001;x2=6.33,P<0.05).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之间以及不同科室之间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信息率、HIV检测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6124,P<0.001; x2=1809.46,P<0.001).结论 PITC取得一定成效,但人群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性病门诊等重点科室进行开展此项目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罗珍胄;李岚;李真;袁军;杨祖庆;周国茂;田丽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兰索拉唑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二联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麦滋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麦滋林治疗,以7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停药后不良反应的现象均消失.结论 兰索拉唑作为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抑酸效果强大而持久,其配合二联抗生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比法莫替丁等H2受体疗效更为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吴健晖;拜明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体外释放试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 (MMP-1)水平对早期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获取肺结核患者(20名)与健康人(20名)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用结核杆菌全菌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1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MMP-1与IFN-γ浓度.结果 结核组MMP-1与IFN-γ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9%,100%)和(85.7%,100%).结论 MMP-1释放反应对结核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MMP-1与IFN-γ联合测定对早期结核病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早期结核的鉴别诊断.

    作者:鲁芝子;陈创夫;曹旭东;郭飞;孟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花椒挥发油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疗效

    目的 探讨花椒挥发油外用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5%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软膏外涂豚鼠耳部外侧皮肤,建立银屑病样模型,然后分别以哈西奈德乳膏和花椒挥发油DMSO溶液进行治疗,光镜下观察耳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 造模后的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有较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外涂哈西奈德乳膏、20%及5%花椒挥发油DMSO溶液、治疗后,造模处皮损组织病理明显改善,高、低剂量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出现下降(F3,6=239.711,630.330;F3,7=81.098,174.545;P<0.05).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相比,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存在显著差异(F6,7=84.902,216.907; P<0.05).花椒挥发油DMSO溶液外涂未见局部刺激、过敏症状,各组豚鼠主要脏器未发现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花椒挥发油DMSO溶液外涂可改善心得安诱发的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皮损的病理变化,治疗作用与浓度高低成正相关.

    作者:何洋;庞建新;谢果;黄增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ACE基因多态性与汉族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汉族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101例汉族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及体检科105例汉族健康体检者血液DNA,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ACE基因缺失/插入多态性,记录基因分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E三种基因型II、ID、DD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0%、48%、32%,在汉族正常对照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9%、50%、21%.等位基因I与D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44.5%、55.5%,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53.8%、46.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汉族人群中ACE基因多态性与汉族扩张型心肌病具有显著关联性,等位基因D可能是扩张型心肌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孔月琼;云美玲;王柱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疆喀什地区2010年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10年2家地区级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09年版判断标准.结果 2 768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占34.57%,革兰阴性菌占65.43%.排名前6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14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46%和10.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在14.94%~17.36%;对136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小于30%的药物从低到高分别为美洛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MRSA占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8.89%,葡萄球菌属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发现4株屎肠球菌和4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喀什地区的抗生素耐药率与全国情况稍有差别,如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可能与经济情况相关.但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亦发现了多耐药及泛耐药菌株,因此加强抗菌药耐药监测是目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当务之急.

    作者:王怀振;李际强;杜希利;易婷曲;商勇;何涛;梁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alpain-10基因多态性与黎族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研究Calpain-10基因4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Calpain-10与T2DM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海南黎族健康查体者54例为正常对照组,T2DM患者46例为T2DM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并且空腹抽血测定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FPG).用稳态模型方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对所有研究对象Calpain-10基因UCSNP-44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其优势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黎族人正常对照组UCSNP-44 TT基因型占78%,TC型占20%,CC型占2%;T等位基因频率为88%,C等位基因为12%.黎族人T2DM组UCSNP-44TT基因型占76%,TC型占22%,CC型占2%;T等位基因频率为88%,C等位基因为12%.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SNP-44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BMI≥25 kg/m2、BMI<25kg/m2分别比较,各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T2DM组内UCSNP-44 TI组与TC+CC组BMI及WHR、FPG、FIns、IR、HBCI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Calpain-10基因UCSNP-44位点变异与T2DM及胰岛素抵抗发病相关,提示Calpain-10基因UCSNP-44并非海南黎族人群中T2DM常见相关发病基因.

    作者:陈小盼;宋钦华;孙胜花;郑海龙;李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广东顺德地区180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基因诊断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广东省顺德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基因分布,为开展相关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14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结果 在516例儿童对象中检出10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其中确诊携带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有180例,检出率为34.88%,全为杂合子,未见纯合子.按其发生频率高低依次为:CD41-42占66.66%;IVS-Ⅱ-654占16.66%;CD17占15.0%;TATA box-28占8.33%;CD71-72占5.0%;CD43,βE各占1.67%.其中双重杂合子有9例,占确诊患儿5.0%.分别为CD41-42/βE,CD41-42/CD17,CD41-42 /TATA box-28,各占1.67%.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顺德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基因类型及基因频率,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布存在区域差异,为进行遗传咨询、临床治疗和婚育指导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作者:梁瑞珍;梁玉全;阮淑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种抗体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比较类风湿因子(RF-IgM,IgA,IgG)、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探讨6种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RF-3 (RF-IgM,IgA,IgG)和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和APF.共检测76例RA患者、98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者.结果 RF-IgM、RF-IgA、RF-IgG、AKA、APF和抗CCP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71.1%、44.7%、28.9%、42.1%、48.7%、68.4%,特异性分别为78.9%、85.9%、89.1%、89.8%、91.4%、93.8%.联合检测3种抗体、4种抗体、5种抗体和6种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RF-3(RF-IgG,IgA,IgM)为27.6%和92.2%,RF-3/AKA为19.7%和94.5%,RF-3/APF为23.7%和96.1%,RF-3/抗CCP抗体为26.3%和96.1%,RF-3/AKA/APF为18.4%和97.7%,RF-3/AKA/抗CCP抗体为15.8%和99.2%,RF-3/APF/抗CCP抗体为15.8%和99.2%,RF-3/AKA/APF/抗CCP抗体为13.2%和100.0%.结论 诊断RA的6种相关抗体中RF-IgM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抗CCP的特异性好,抗CCP具诊断价值;RF与AKA、APF、抗CC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叶光;许聪敏;符生苗;符克英;蔡俊宏;王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及炎性细胞反应的动态观察

    目的 观察旋毛虫感染小鼠后,幼虫在鼠体内的发育、分布及密度上的差异,以及外周血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21d、28d、35d、42d解剖,观察鼠体各组织内幼虫的发育,分布以及密度.采集血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旋毛虫幼虫在鼠体的分布和密度有一定差异,但以膈肌和咬肌中的密度为高.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于第14d后逐渐上升趋势,21d、28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一定数量旋毛虫幼虫感染适宜于旋毛虫保种,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与宿主免疫现象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杨树国;钟萍;张光玉;李德奎;程多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拉沙热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拉沙热是由单股负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性极强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西非地区,其他欧美国家也有输入性病例的报道,可以引起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目前我国国际旅游人群日益增加,尽早发现拉沙病毒感染者,对遏制拉沙热在我国的流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拉沙热的流行特点、主要流行区域以及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为拉沙病毒的检测提供技术储备,指导口岸卫生控制.

    作者:徐华;史蕾;徐云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正常核型成人AML的NPM1基因突变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核仁磷酸蛋白1(NPM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PCR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RM)和毛细管电泳法(CE)检测正常核型的成人AML样本的NPM1基因突变,并与CE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 85例AML样本均得到可供分析的NPM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NPM1基因突变阳性19例,其中15例A型突变,4例B型突变,突变阳性率为22.4%.与CE法比较,二者符合率为100.0%(85/85),HRM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0%.结论 应用HRM技术检测NPM1基因突变快速简便,而且敏感,是一项适合临床开展的新方法,可用于临床AML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指导.

    作者:周薇;陈建兰;王汉平;应逸;谢健晋;陈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层取水防钉螺拦网的研究

    目的 评价中层取水拦网防止钉螺扩散效果、作用机理和费用-效益.方法 采用现场试验、纵向观察和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价中层取水拦网防止钉螺扩散效果,进行防螺原理和费用-效益分析.结果 重复2次中层取水拦网防螺试验结果均表明其拦(防)螺效果达100%.拦网取水口中心流速达0.88~1.00m/s,而拦网上部非过水断面流速为0.10~0.30m/s.现场应用表明在设置拦螺网后目标保护区的灌区渠系未查出钉螺.费用-效益分析表明中层取水拦螺网净效益费用比为1.43.结论 中层取水拦螺网具有显著的防螺效果和优良的效益费用比,完全满足水利要求;其作用机理除中层取水原理外,还与拦网具有的透水性及防螺罩等特殊结构有关.

    作者:黄轶昕;杭德荣;王志坚;李伟;江涛;巢农;朱涛;王跃进;张联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实验模型下两种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指纹DNA检验的效能

    目的 对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Begenerate oligonueleofide-primed PCR,DOP-PCR)和扩增前引物延伸PCR(Primer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 PCR,PEP - PCR)用于指纹检材DNA检验的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 建立2种指纹检材DNA模型,分别用普通PCR、DOP技术和PEP技术三种方法对指纹DNA样本进行STR分型,对三种方法的效能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实验模型1条件下,三种方法均不能获得满意分型结果;模型2条件下,DOP和PEP两种方法可以增加STR分型的成功率和信息量.结论 DOP和PEP技术必须结合高效的DNA提取技术才能大程度发挥其检验效能.

    作者:邓建强;刘宝琴;蔡继峰;李文慧;龙仁;侯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苏州地区2010~2011年儿童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监测

    目的 监测苏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门诊与住院患儿各临床标本分离的1 521株肺炎链球菌,采用梅里埃链球菌和肺炎球菌药敏试剂盒ATB STREP5进行MIC测定.结果 1521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43.6%,其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4.6%;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ISP)39.1%.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喹奴普丁/达福普丁,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0.6%,21.0%,99.3%,97.6%,76.2%,92.0%,75.3%,7.0%,0.13%,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肺炎链球菌.结论 苏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以低耐为主,青霉素仍是一个有效药物.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需做细菌药敏试验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吾金虎;陶云珍;王运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起输入性疟疾疫情的调查及处理

    目的 了解广西玉林市容县外出缅甸挖矿农民工感染疟疾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从缅甸挖矿回归的农民工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耳垂血涂片镜检疟原虫.结果 8名从缅甸返回的农民工全部感染疟疾,原虫阳性率为100%,均为恶性疟,在缅甸均服用过抗疟药.结论 在缅甸从事挖矿农民工感染疟疾风险高,对回归的农民工要及时采血镜检和监测,阳性者给予规范治疗.应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

    作者:全信斌;郭发元;林瑞玲;卢耀娟;高耀斌;杨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上海市嘉定区初治阳性肺结核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初治阳性肺结核诊断延误情况,分析诊断延误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2008年2月20日~2010年12月31日在嘉定区中心医院结核病专科门诊确诊的244例初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社会状况、临床症状和就诊经历进行调查.问卷调查64名内科医生,了解其肺结核相关知识及肺结核病例处理情况.结果 244例患者中107人(43.9%)发生就诊延误,有咳嗽症状的人相对于没有出现咳嗽症状的人更容易发生就诊延误.44人(20.8%)确诊延误,其中29人被误诊,首次就医选择不同医疗机构确诊延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名内科医生11人(17.2%)认为咳嗽、咳痰超过1个月可能感染肺结核.结论 初治阳性肺结核诊断延误率高,其中就诊延误是诊断延误发生的主要环节,应加大对公众肺结核相关知识宣传力度,降低就诊延误率.同时,要加强医务人员肺结核相关知识培训,减少误诊、诊断延误的发生.

    作者:张永;陈国勇;石国政;冯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院内外环境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毒素基因检测

    目的 检测医院及环境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耐药基因及毒素基因,了解其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别检测耐药基因mecA、femA与毒素基因TSST、PVL.结果 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仅3株(3.61%)菌检出mecA基因,22株菌(26.50%)检出femA基因,15株菌(18.D7%)同时检出mecA与femA基因.医院样本检出1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株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and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CNS).83株分离自医院及环境样本SA,2株分离自咽拭子的样本检出TSST基因,检出率4.54%(2/44);1株分离自血液的样本检出PVL基因,检出率2.27%(1/44),其余菌株未检出毒素基因.结论 院内样本中,部分菌株携带mecA基因,环境样本未发现携带mecA菌株,两者存在差异.83株SA菌,毒素基因携带率较低.检测耐药、毒素基因携带率,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控制,食物中毒溯源提供依据.

    作者:袁梦;袁月明;陈辉;黄锐敏;鞠长燕;俞慕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轮状病毒经济负担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住院患儿发生医院轮状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0~2011年医院感染轮状病毒的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和增加的住院天数,共89对(治愈组62对,好转组27对).结果 治愈组的医院轮状病毒感染额外增加的经济损失为平均每例1 112.09元,其中增加的治疗费用中位数为640.09元;好转组增加的经济损失与治愈组较接近(增加的治疗费用中位数为627.47元).治愈的病例组住院天数为6.62d,对照组为4.25d,每例增加住院天数2.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5).结论 医院感染轮状病毒增加了患儿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预防和控制院内轮状病毒感染可有效减轻患儿经济负担.

    作者:陈荣川;王木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变化与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变化及对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经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为T2DM1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临床资料匹配的经冠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T2DM2组,所有对象接受FMD检测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CMS)监测.比较T2DM1组血糖波动的变化,并分析其与FMD的相关性.结果 (1)与T2DM2组相比,T2DM1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IAUC7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T2DM1组FMD进行分析显示,FMD与MAGE、MODD、PPGE、IAUC70等血糖波动系数明显相关(P<0.05),其中与MAGE相关性强;以FMD为因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MAGE仍与FMD呈负相关,且MAGE、IAUC70、收缩压均是影响FMD的独立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较不合并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加,FMD明显受损,血糖波动与FMD受损具有相关性.

    作者:赵大坤;吕肖锋;程千鹏;高宇;周淑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