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愿;黄成武;张宏;钱林学
目的:在浮球阀门控制多个硬瓶输液自动换瓶装置的基础上,设计研究一种适用于软袋输液的自动换液装置.方法:研究浮球阀门控制的核心原理、控制位点及技术难点,提出适用于软袋输液的解决方案,对整个产品进行设计定型,通过建模研究验证及完善相关技术环节.结果:建模验证显示,浮球阀门在软袋输液时能很好地实现输液等待及防止液体反流,解决软袋输液的自动依次换液问题.结论:所研制的基于浮球阀门控制的软袋输液自动换袋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适用于临床上大部分为软袋输液的实际需求.
作者:刘玮;沈颖惠;刘益;黄谦;邹进;张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方法:分析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特征参数的设置,进一步优化其检测操作流程.研究医院近7年间开展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的数据,提取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典型故障,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维护保养与质量检测的有机结合,使医院在用多参数监护仪初次检定合格率呈逐年上升,2016年合格率达97%,维护保养后的合格率达100%.结论:通过优化检测操作流程,有效保证质量控制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将质量控制优化流程纳入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极大提高维护效率;增进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潘泽森;陈宇珂;黄智冕;窦泽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和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还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以及水分等治疗目的,在临床中应用已较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所开展的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小肠、结肠病变的一项基本方法,将钡剂通过肛管灌注到肛门内指定位置[1-3].通常将受检者安排在放射诊疗设备台上进行钡剂灌肠造影,由于高龄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等疾病原因,部分患者在灌肠后会有钡剂流出或从肛门喷溅等现象,污染了操作台和检查床单,造成检查延迟,影响患者的等候时间,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以及对检查环境的影响[4-7].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通过不断试验研制了一种灌肠保护装置,自2016年2-12月,部分进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的200余例临床患者进行试用,在灌肠操作过程中均能不同程度的避免喷溅,避免了对检查过程影响,提高工作效率,且使用方便、效果满意.
作者:冷富萍;刘平;李明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二维超声形态异常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意义.方法:选取67例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或术后患者,且二维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形态改变,包括淋巴结门消失、纵横比(L/S)≤2、囊性变、点状钙化以及皮质局部回声增强,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的造影模式.正常强化模式为离心性增强,异常增强模式为向心性增强、混合性增强及不均匀增强(局部低灌注、高灌注或缺损),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所有病例中,二维超声阳性预测值为54.1%,使用超声造影可使阳性预测值达到81.4%;术后患者二维超声阳性预测值为38.1%,使用超声造影后阳性预测值可提高至70%.结论: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联合在PTC颈部淋巴结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小蕖;钱林学;刘玉江;赵军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呼吸机用于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功能,降低人体消耗,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绍兴市人民医院ICU及EICU配备了Servo-i和Sevo-s型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就Maquet Servo系列呼吸机的原理及使用中遇到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谢龙耀;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设计基于Java服务器(JSF)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系统,改善医院大中型医疗设备的管理方式.方法: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硬件条件,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采用JFS技术模型视图控制器(MVC)三层构架,设计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系统.结果: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系统的应用,改善了医院大中型医疗设备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现状,为临床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大型设备风险评估,更大限度地提升医院大中型医疗设备的临床效能.结论:该系统拥有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安全及风险管理等功能,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用性、高效性和可扩充性.
作者:金磊;王新;吕晓玉;马明瑞;杨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9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盂结石、肾多发结石、肾结石伴输尿管上段结石和鹿角形结石5种不同类型结石的手术治疗结果,监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残留结石情况,计算结石清除率.分析残留结石患者和未残留结石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66%,结石清除率67.02%,结石残留率32.98%.5种不同类型结石患者在定位穿刺时间、建立通道时间及拔造瘘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9,F=2.46,F=0.91;P>0.05);而在碎石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90,F=35.84,F=4.17;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结石类型、结石大小、肾积水、尿路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均为上尿路结石患者PCNL联合超声气压弹道术治疗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结论:B超引导下进行PCNL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疗效较好,无重大并发症发生,且结石清除率较高.而结石类型、结石大小、肾积水、尿路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均会导致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增加,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巴达仁贵;姜海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脂肪肝与声速值的关系,探讨声速匹配技术对于脂肪肝分级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与观察组(60只),并于不同饲养周数进行区域速度指数(ZSI)值测量及病理学分析,依据病理学结果将观察组再分为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及重度脂肪肝组,对不同组别ZS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ZSI值为58.40±2.04,轻度组ZSI值为45.74±6.07,中度组ZSI值为30.25±7.59,重度组ZSI值为6.14±12.31.对照组与中度脂肪肝组及重度脂肪肝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92,t=7.075,t=6.889;P<0.05).结论:声速匹配技术可对脂肪肝SD大鼠进行分级.
作者:苏芳菲;曹邱婷;宿愿;胡向东;赵丽琴;钱林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设计胸腔穿刺座椅,以解决穿刺中患者长时间保持稳定、舒适的坐姿,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自行设计并制作胸腔穿刺座椅,并选取100例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座椅进行胸腔穿刺,观察组使用研制的胸腔穿刺座椅进行胸腔穿刺,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舒适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胸腔穿刺座椅从整体提高了患者穿刺术期间的舒适度,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作者:严振才;杨萍;刘雅克;熊光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关联维数的快速实现方法.方法:以PCI-6023E板卡作为硬件,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为开发软件,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和处理,并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心电信号关联维数的快速计算.结果:对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心电信号关联维数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快速计算出关联维数,冠心病患者的关联维数要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关联维数系统,实现心电信号的关联维数的快速计算,解决从心电信号中提取心率变异(HRV)信息较难以及提取到有用信息不足的问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刁爱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DCA)管理法联合头脑风暴法对消化内镜治疗护理配合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500例消化内镜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室的医护分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法联合头脑风暴法实施护理分析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8,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3,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0,P<0.05).结论:PDCA联合头脑风暴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度,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作者:全怡;陶岚;姜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针对目前医疗机构分子筛制氧(MSOG)设备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对MSOG设备使用监管情况,梳理、汇总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分析国内在MSOG设备监管中的不足.MSOG设备作为医疗器械,目前尚无质量监测方面的具体规定,且存在超范围使用的情况,加强医用分子筛制取富氧空气在临床使用的监管刻不容缓.介绍膜分离制氧技术在医用氧行业中的应用进展,该技术有望为医院提供一种全新的医用氧解决方案.
作者:姜茂刚;罗二平;申广浩;漆家学;栗文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数字资源库,丰富教学手段,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方法:在分析实验教学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数字资源库架构;在收集书目图像的基础上收集临床标本,采用高清生物数码显微图像采集系统摄制显微镜图像,建立科学分类、检索路径;通过网络、在线教学管理平台、移动通讯等方式实现数字资源库的综合利用.结果:数字资源库覆盖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等临床检验的形态学内容,满足实验教学需求,为开展微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等新型课程模式,有效提供资源支持.结论:数字资源库为临床检验形态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提供教学资源保障,有利于教师授课课件内容组织与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考试结果表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许子华;张海燕;李晶琴;任立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线性调整B液电导度对透析液中缓冲剂及其他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威海威高血液净化中心日机装系列DBB-27C血液透析机,经调校完毕后采用同一批次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模拟透析,在维持透析液电导度14 mS/cm的情况下,以0.2 mS/cm的波段调整B液电导度在2~4 mS/cm范围内波动,并抽取每一波段的透析液进行离子检测,比较缓冲剂及其他离子变化,期间采用血液透析机分析仪全程监控电导度变化,避免由于透析机电导度误差或透析液因素影响实验数据.结果:透析液浓度与电导度不呈线性相关,钠离子(Na+)无明显变化,其他离子与B液电导度呈轻微反向相关,但在该范围内碳酸氢根离子(HCO3-)与B液电导度具有显著的依存关系,且在酸洗消毒充分的情况下,多次实验后未发现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现象.结论:透析液浓度与电导度不呈线性相关,故可尝试通过调整B浓缩液电导度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酸中毒.
作者:董斌;江慧迪;吴丹;张飞鸿;嵇相高;陈苗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设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评价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体系,探讨OSCE体系在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访谈的形式对北京市医院放射科专家进行调研,设计OSCE考核体系;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5级36名学生开展标准化测试与OSCE考核,并对考核成绩的难度、区分度、重测信度和效标效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OSCE考核体系的考站难度系数均为0.6~0.8,区分度平均值为0.557,重测信度分析结果r=0.953,P<0.01,效标效度分析结果r=0.978,P<0.01.结论:基于OSCE的医学影像技术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专业能力评估,并可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杨德武;杜娟;邱准;武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置入对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颈椎临床疗效参数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或多节段颈椎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置入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疗效参数.结果:90例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颈部目测类比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t=-3.914,t=-22.345;P<0.05);术后末次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3,P<0.05);90例患者的颈椎临床疗效参数与颈椎矢状面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置入术能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且颈椎临床疗效参数和矢状位参数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雷云峰;高山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通过概述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及数据挖掘的方法与原理,分析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诊断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方向.糖尿病的诊断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支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糖尿病诊断,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还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及时掌握病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患病风险.
作者:韦哲;薛翔;王能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氧气终端维修专用工具,提高工程师对氧气终端的维修效率.方法: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化制成圆柱形氧气终端维修专用工具,拆卸工具与氧气终端的插头组件配合,将插头组件取出,再更换密封圈.结果:使用新型氧气终端维修专用工具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拆装快捷的优点,只需1人在2 min内即可完成维修,比以往需要2人花费>30 min的维修,极大缩短了维修时间.结论:使用新型氧气终端维修专用工具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氧气终端的维修作业,提高了维修效率.
作者:黄向东;陈浩;高文娜;田君鹏;林丹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术、腹腔镜核除术及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RFA组(20例),腹腔镜组(20例)和子宫切除组(20例).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的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疗效.结果:3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RFA组、腹腔镜组和子宫切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9/20)、98%(19/20)和100%(20/20);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18/20)、98%(19/20)和100%(20/20).3组术后3个月、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5.350,F=8.319;P>0.05).术前3组患者激素水平均异常,术后3个月,RFA组激素水平正常占60%(12/20),腹腔镜组患者激素水平正常占50%(10/20),RFA组和腹腔镜组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38,t=8.362;P<0.05).子宫切除组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FSH升高,E2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7,t=3.887;P>0.05).术后6个月,RFA组激素水平正常占70%(14/20),腹腔镜组患者激素水平正常占65%(13/20),与术前比较,FSH降低,E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18,t=11.218;P<0.05).结论:采用3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均疗效显著,但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卵巢功能衰退,RFA术和腹腔镜下肌瘤核除术可以使部分患者卵巢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罗娜;董晓秋;王思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手术治疗的24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钩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5,t=10.156,t=4.748;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F=12.087,F=13.284;P<0.05);术后1周、3个月,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F=7.086,F=8.106;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的喙锁间距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F=5.572,F=7.116;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Z=-2.167,P<0.05).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钩钢板治疗.
作者:柴国忠;范海珍;陈戬宏;耿博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