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赵涵;吴航;白玫;严汉民
目的:设计院前急救心电图实时传输系统,为在急救患者到院前得到专业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分析,缩短急救患者到院后的等待诊疗时间.方法:利用4G网络及虚拟专用拨号网络(VPDN),将急救车上收集到的患者心电图数据实时发送到医院内,心电图室医生及急诊科医生根据接收到的心电图数据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报告、急救指导和手术及治疗准备等系列操作.结果:急救患者的病情在院前已得到初步确诊,院内已做好相关治疗准备,患者到达医院后可快速得到专业救治.结论:院前急救心电图实时传输系统可以弥补院前急救队伍技术力量的不足,缩短急救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廖廓;杨惠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二维码技术和智能终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优势和使用方法,介绍利用C++语言编译软件,基于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二维码转换软件,可实现对医疗设备使用说明、维修保养、计量报废等信息的二维码信息转换和标签制作,使用智能终端可实现信息实时获取,与现有一维码共同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并逐步取代一维码.通过探讨二维码技术的优点,提出较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二维码技术可提供新的管理发展方向,提高设备动态信息管理水平,解决更新不便等问题.
作者:高山;任建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优化自动发药机中药品储位,以达到提高发药速率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依据药品出药频率,由高到低将药品分配在以中轴线为中心的上下两侧,从大量的处方信息中发现药品使用规律,将具有关联性的药品存放在临近的储药槽中,即采用小时间算法原则.优化自动发药机储位,以处方平均调配时间为评价指标,统计分析药品储位优化前后3个月平均配药时间的变化.结果:与优化前比较,处方平均调配时间缩短了2.0 s,优化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P<0.05).结论:自动发药机药品储位经小时间算法优化后缩短了处方调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张智灵;陈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拓展远程医学应用领域,逐步展开普适医疗服务.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卫星及移动通信等多种信息新技术,开展面向医院与大众的多种形式的远程医学信息服务.结果:推行远程医学与普适医疗服务结合模式,丰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实现医疗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结论:采用远程医学与普适医疗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达到医疗信息与服务普适共享、大众普遍受惠的目的.
作者:周丽君;于京杰;唐绍强;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接受风险管理的172件手术医疗器械,按照时间的不同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手术室接受风险管理的86件医疗器械作为风险管理组,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手术室接受常规管理的86件医疗器械作为常规管理组.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有效验收、清洗合格、配套齐全、去向明确、数量缺失、准备差错、灭菌湿包、术后遗失以及手术医师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险管理组手术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清洗合格率、配套齐全率以及去向明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x2=7.38,x2=9.35,x2=11.14;P<0.05);数量缺失率、准备差错率、灭菌湿包率以及术后遗失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x2=9.21,x2=11.34,x2=13.28;P<0.05);手术医师满意度为97.7%(84/86)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3.3%(6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好.
作者:姚利;左爱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时计算框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肿瘤大直径分别为10 mm、30 mm和50 mm的靶区,计算框大小分别为靶区外15 mm、30 mm、50 mm和大扫描体积,然后进行计划设计,并分析计算框的大小和靶区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1计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少,而治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加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大;2随着计算框的增大,等剂量曲线数值呈下降的趋势,由开始轻微改变到在大扫描体积时变化大,如1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9%~70%,而3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5%~74%,对5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77%~70%.射线束变化趋势和等剂量曲线类似;3对不同大小的靶区,适形度会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靶区的增大,适形度增加幅度变小.结论:受计算时间和其他靶区剂量分布影响,对于肿瘤直径为10 mm的靶区,计划设计时选择较小的计算框,如靶区外15 mm;对于肿瘤直径为30 mm靶区,选择适中的计算框为宜,如靶区外30~50 mm;而对于肿瘤直径为50 mm的靶区,计算框可以选择大些,如靶区外50 mm或更大范围计算框,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高行新;王洪花;陆军;李莎;张超;崔晓磊;黄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为PLEKHQ1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包装质粒pCDH-SV40/GFP导入野生型和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建立永生化细胞系;观察永生化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目的基因的整合,用RT-PCR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并对永生化和非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构建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已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经鉴定,SV40LT抗原已整合入细胞并稳定表达.结论:通过慢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成功构建了PLEKHQ1基因敲除小鼠的永生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系.
作者:陆琤;周晨辰;张鹏飞;张硌;查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自动质量控制的方法,在线给出纵向和横向质量控制评估报告的磁共振成像检测和控制系统.方法:按照MRI系统测试标准,基于Matlab和C++语言编程构建包括客户平台和远程线上平台的软件系统,客户平台使用形态学运算、图像分割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对磁共振扫描质量控制体模所得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等13个质量控制参数的自动计算.远程线上平台基于MySQL数据库格式存储并上传测试报告,线上平台建立基于本机、同型号机型和同类机型的月测试和年测试线上大数据平台,纵向和横向比较后自动生成线上评估质量控制报告.结果:MRI质量控制测试系统经过对50台不同区域、型号和类别MRI实际质量控制工作验证,得到准确的测试和评估报告.系统可以进行13个质量控制参数的常规自动测算和报告生成,运行稳定可靠.结论:设计和完成能够自动计算图像质量并进行质量控制评估的软件系统,能够为MRI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测试长期和短期稳定性的可靠工具.
作者:张春青;王洪;贺瑶瑶;袁子龙;郭磊;侯坤;彭磊;杨秀云;徐龙春;赵慧慧;邱建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6例行POEM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术前、术后7 d测定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压(LESRP)、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LESRR)和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等食管动力学的指标.在术前、术后7 d采用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评价患者手术疗效,并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术后7 d的食管宽处直径.统计所有患者术后皮下气肿、胸骨后疼痛、肺部感染、胸腔积液、隧道出血、术后反流和食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影响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7 d贲门失弛缓症患者LESRP、LESP均较术前降低,LESRR、LES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4,t=17.56,t=9.10,t=14.86;P<0.05).术后7 d患者Eckardt评分、食管大处直径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9,t=7.83;P<0.05).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芝加哥分型和Ling分型是影响POEM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芝加哥分型Ⅱ型和Ling分型Ⅰ型者预后较好.结论:POEM术能明显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术后中短期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红霞;辛晓梅;叶志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院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医院从业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工作.方法:通过总结工作实践经验,对医院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管理活动及解决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院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大环境,转变传统设备档案管理的思维模式,应用先进技术,对医院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与更新,使分类管理、标准预防和工作流程更为规范化、科学化、严谨化.结论:做好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使特种设备在医院的诊疗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作者:周超;谭钦文;尹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方法:对收治的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术,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加强心理疏通.术后实施对血糖的控制、出血倾向的观察、防止关节脱位、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系列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5~7d即可下地行走.结论:围手术期护理的风险控制以及个性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为患者及早恢复自理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李灵玲;樊丽洁;周密;赵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采购模式,探讨更为适合现代医院发展的药品采购模式.方法:结合近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现状,剖析医院药品采购在医院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目前医院的采购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医院药品管理及采购提供借鉴的经验.结论:药品采购是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供应的物质基础,也是药品流通的起点,是医院保证药物质量的首要环节.尤其是针对目前北京医药分开制度改革,药品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尤为重要.
作者:刘宇静;商洪涛;钟子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MB-3100血气分析仪分析人体血液酸碱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3个项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方法:精密度评价采用伯乐公司生产的血气质控品,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EP5文件进行,计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准确度评价根据CLSI的EP9-A2文件使用MB-3100与Rapidlab 1265比对的方式来评估,使用配对t检验、线性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所有统计分析在SPSS19.0中完成.结果:MB-3100血气分析仪各项水平精密度的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准确度评价中MB-3100与Rapidlab 1265检测pH、pCO2及pO2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t=0.042,t=1.489,t=-1.6;P>0.05).并且发现两个检测系统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均小于其对应的允许总误差.结论:MB-3100血气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报告.
作者:卞炳贤;杜坤;张广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行锝-99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99Tcm-DTP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肾动态显像患者周围剂量率进行研究,为保证患者周围公众人员辐射安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对109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周围剂量率进行研究,在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不同时间,在距患者不同距离处测量剂量率,分析剂量率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结果:在肾动态显像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后0.5 h、1 h、2 h、3 h、6 h和7 h时,从距患者4 m到0.5 m处的剂量率分别为:0.76~8.86μSv/h、0.68~7.27μSv/h、0.57~4.52μSv/h、0.56~3.90μSv/h、0.23~2.07μSv/h和0.21~1.05μSv/h,注射后24 h时,距患者各距离处的剂量率均为本底.结论:肾动态显像患者周围剂量率会随时间和距离快速降低;当注射放射性药物24 h以后,患者周围的剂量率降为本底.
作者:邹作伟;耿建华;郑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照免疫球蛋白G4(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诊治文献,回顾性分析6例IgG4相关性垂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以提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6例IgG4相关性垂体炎患者,给予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IgG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内分泌指标变化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对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其症状改善明显,IgG4水平降至正常并维持稳定,MRI提示病变明显缩小,近期疗效和远期症状控制理想.结论:IgG4相关性垂体炎以垂体占位和IgG4升高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良好,垂体MRI显示,垂体柄及垂体均明显缩小.
作者:尚健;姚合斌;康静波;王庆军;蔡昌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类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护操作,对比二者在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类型中的价值.结果: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护后共检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者71例(占78.89%),其中检出1种、2种和3种以上心律失常者分别有17例、34例和20例,其发生率分别占18.89%、37.78%和22.22%;1种、2种、3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x2=12.05,x2=9.32;P<0.05);在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性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中,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检出率均明显较传统心电图检查高,两种监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x2=9.15,x2=7.14,x2=8.19,x2=8.47;P<0.0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远程监护与传统心电图检查相比,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艾高山;冯岚;胡玲;黄泽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比洁净手术室医用包布(长纤聚酯布与棉织布)细菌穿透力及屏障功能的试验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使用的棉织布和新型可多次复用的长纤聚酯布,分别在干态及湿态条件下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穿透长纤聚酯布和棉织布的能力,并测试不同织物的抗渗水性.结果:经压力蒸汽灭菌(121℃,20 min)处理,在湿态条件下棉织布样品有细菌透过,长纤聚酯布样品细菌未透过;在干态条件下,棉织布样品每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5 cfu,10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之和>15 cfu.长纤聚酯布样品每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菌<5 cfu,10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之和<15 cfu;经过抗静水压性能测试,棉织布样品的抗渗水性未达到医用纺织品标准要求,长纤聚酯布抗渗水性>30 cmH2O,达到标准,满足医用包布的要求.结论:棉织布不能阻隔微生物穿透,长纤聚酯布可以阻隔微生物的穿透,形成有效的防护屏障,保证医用纺织品的无菌性.
作者:李正英;沙热帕木·阿布拉江;李娟;赵雪迪;庄子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流程,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软件的结构设计和核心内涵.方法:结合医科达公司Precise系列医用直线加速器,从设定正常运转率目标出发,运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解析建立在戴明循环(PDCA)管理和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模型基础上实现正常运转率目标的维修保养模式策略和维修方式措施.结果:通过探讨维修保养管理的内涵,以及维修保养管理软件的初步结构框架,建立基于过程控制的个性化的维修保养管理细节和流程,以及加速器维修保养管理软件的要素因素.结论:有效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是基于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流程管理,管理软件的要素需要个性化定制,而个性化的基础是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劣化机制,其创新具备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唐志全;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呼吸机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其通气质量与呼吸机的性能息息相关,日常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1].广州市中医医院使用的迈柯唯SERVO-i型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其采用独特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具有完善的通气模式,适用于早产儿及成人,平时状态运行较为稳定[2-3].现就使用中的两例故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邓映雪;凌文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行业的技术与专业性取得了较大提升,针对肿瘤放射治疗行业的远程协作服务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的远程放射治疗工作开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国内远程放射治疗起步较晚,且并未得到广泛普及,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政策限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远程放射治疗在国内的普遍运用和发展,以及远程放射治疗模式必将会造福所有肿瘤患者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王恩浩;康世功;申夏夏;李若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