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ERVO-i呼吸机故障维修两例

邓映雪;凌文嘉

关键词:安全阀, 压力传感器, 电磁阀
摘要:呼吸机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其通气质量与呼吸机的性能息息相关,日常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1].广州市中医医院使用的迈柯唯SERVO-i型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其采用独特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具有完善的通气模式,适用于早产儿及成人,平时状态运行较为稳定[2-3].现就使用中的两例故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学科建设及其内容

    目的:阐明临床医学工程的学科属性和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的内容和定位.方法:对医院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实践的调研、比较,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就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开展探讨;针对当前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的阶段特点,探索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内容体系的构建.结果:从学科层面为医院开展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就构建学科建设内容体系提出见解.结论: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其在学科上的应有地位不符,医院应当正确认识医学工程部门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工程技术学科特点和重要作用,在技术应用能力、科研成果、学术团队和支撑条件4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

    作者:赵志强;赵涵;吴航;白玫;严汉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MB-3100型系列血气分析仪临床性能评估

    目的:对MB-3100血气分析仪分析人体血液酸碱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3个项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方法:精密度评价采用伯乐公司生产的血气质控品,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EP5文件进行,计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准确度评价根据CLSI的EP9-A2文件使用MB-3100与Rapidlab 1265比对的方式来评估,使用配对t检验、线性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所有统计分析在SPSS19.0中完成.结果:MB-3100血气分析仪各项水平精密度的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准确度评价中MB-3100与Rapidlab 1265检测pH、pCO2及pO2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t=0.042,t=1.489,t=-1.6;P>0.05).并且发现两个检测系统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均小于其对应的允许总误差.结论:MB-3100血气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报告.

    作者:卞炳贤;杜坤;张广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投稿指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MRI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性和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胸外科诊治的120例SPN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扫描,包括MRI、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DCE-MR)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病理学或者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300 s/mm2、500 s/mm2和800 s/mm2不同弥散敏感因子b值条件下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在300 s/mm2、800 s/mm2的情况下,良性结节的ADC值与恶性结节的ADC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5,P>0.05);在500 s/mm2的情况下,良性结节的ADC值显著的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3,P<0.05);当b值为500 s/mm2时,良性结节的ADC值显著的高于恶性结节,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3,P<0.05),且MR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74.00%、漏诊率为14.29%、误诊率为26.00%.结论:MR检查在鉴别诊断SPN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作为早期检查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春刚;许林;牛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放射治疗的技术进展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行业的技术与专业性取得了较大提升,针对肿瘤放射治疗行业的远程协作服务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的远程放射治疗工作开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国内远程放射治疗起步较晚,且并未得到广泛普及,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政策限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远程放射治疗在国内的普遍运用和发展,以及远程放射治疗模式必将会造福所有肿瘤患者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王恩浩;康世功;申夏夏;李若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中隔不孕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对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子宫中隔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行宫腔镜电切术;观察对比两种术式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22例完全子宫中隔患者中,术后妊娠率为59.09%,高于术前的18.18%(x2=4.539,P<0.05);术后足月顺产率为31.82%,显著高于术前的0%(x2=8.324,P<0.05).42例不完全子宫中隔患者中,术后的妊娠率为73.81%,高于术前的33.33%(x2=13.832,P<0.05);术后的足月顺产率为54.76%,高于术前的0%(x2=31.672,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对不孕不育患者疗效显著,具备创伤小、出血少、预后快等微创手术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蒙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gG4相关性垂体炎6例临床分析及MRI表现

    目的:对照免疫球蛋白G4(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诊治文献,回顾性分析6例IgG4相关性垂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以提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6例IgG4相关性垂体炎患者,给予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IgG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内分泌指标变化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对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其症状改善明显,IgG4水平降至正常并维持稳定,MRI提示病变明显缩小,近期疗效和远期症状控制理想.结论:IgG4相关性垂体炎以垂体占位和IgG4升高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良好,垂体MRI显示,垂体柄及垂体均明显缩小.

    作者:尚健;姚合斌;康静波;王庆军;蔡昌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MIX-2000型DR的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X射线数字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 DR),以其主机(数字摄影专用计算机)、控制台计算机、影像工作站计算机为主要操作平台,具有动态范围大、线性好、影像层次丰富、信息量大、采集速度快和可即时网络传输或远程会诊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放射检查的工作效率和放射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李大;李杰鹏;周湘琳;兰岚;尹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科医学生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设计探讨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生教育教学模式优化设计.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2013级全科医学本科绵竹班60名学生并纳入实验组,另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3级全科医学本科生60名并纳入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全程导师与学生互动模式的教学,对照组接受常规理论教学;将两组学生对全科医学课程、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述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理解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和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以及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全科医学中医患关系与沟通、慢性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和健康档案的建立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P<0.05);对培养职业兴趣、稳定职业信念、建立职业规划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x2=11.14,x2=9.35;P<0.05).结论:全程导师与学生互动模式在全科医学生教育中较常规理论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赵秋菊;刘晓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采购模式,探讨更为适合现代医院发展的药品采购模式.方法:结合近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现状,剖析医院药品采购在医院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目前医院的采购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医院药品管理及采购提供借鉴的经验.结论:药品采购是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供应的物质基础,也是药品流通的起点,是医院保证药物质量的首要环节.尤其是针对目前北京医药分开制度改革,药品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尤为重要.

    作者:刘宇静;商洪涛;钟子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配药速率优化探索

    目的:优化自动发药机中药品储位,以达到提高发药速率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依据药品出药频率,由高到低将药品分配在以中轴线为中心的上下两侧,从大量的处方信息中发现药品使用规律,将具有关联性的药品存放在临近的储药槽中,即采用小时间算法原则.优化自动发药机储位,以处方平均调配时间为评价指标,统计分析药品储位优化前后3个月平均配药时间的变化.结果:与优化前比较,处方平均调配时间缩短了2.0 s,优化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P<0.05).结论:自动发药机药品储位经小时间算法优化后缩短了处方调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张智灵;陈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洁净手术室长纤聚酯布与棉织布细菌穿透力及屏障功能的研究

    目的:分析对比洁净手术室医用包布(长纤聚酯布与棉织布)细菌穿透力及屏障功能的试验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使用的棉织布和新型可多次复用的长纤聚酯布,分别在干态及湿态条件下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穿透长纤聚酯布和棉织布的能力,并测试不同织物的抗渗水性.结果:经压力蒸汽灭菌(121℃,20 min)处理,在湿态条件下棉织布样品有细菌透过,长纤聚酯布样品细菌未透过;在干态条件下,棉织布样品每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5 cfu,10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之和>15 cfu.长纤聚酯布样品每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菌<5 cfu,10个样片透过的菌落数之和<15 cfu;经过抗静水压性能测试,棉织布样品的抗渗水性未达到医用纺织品标准要求,长纤聚酯布抗渗水性>30 cmH2O,达到标准,满足医用包布的要求.结论:棉织布不能阻隔微生物穿透,长纤聚酯布可以阻隔微生物的穿透,形成有效的防护屏障,保证医用纺织品的无菌性.

    作者:李正英;沙热帕木·阿布拉江;李娟;赵雪迪;庄子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结果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胶囊内镜(CE)检查阴性结果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2例在院接受CE检查结果为阴性的OGIB患者,根据再出血情况将CE检查阴性的再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未再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50岁以及血凝检查异常人数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6,x2=14.331;P<0.05);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经特异性治疗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0,x2=23.54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血凝检查异常、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未经特异性治疗均是CE阴性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检查阴性结果的OGIB患者有再出血情况发生,且年龄≥50岁、血凝检查异常、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未经特异性治疗均是影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

    作者:贾泽博;车军;王永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于医疗器械课本的研究与设计

    目的:应用增强现实(AR)技术,改进医疗器械课本中二维图片的诸多缺点,进行形象具体可交互的三维(3D)图片展示,便于学生更加清楚、透彻地理解课本内容.方法:比较Vuforia、ARToolKit、Easy等AR解决方案,利用Unity 3D作为开发平台,利用C#计算机语言作为开发语言,采用识别准确率更高的Vuforia AR技术,设置虚拟按钮进行交互;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完成医学课本的相关应用程序(APP)设计.结果:基于AR技术的医学课本APP开发设计,在原有医学课本的基础上实现了观察某些特定医学二维图像,可以实时展示单个或多个3D立体模型,可直接使用设计的虚拟按钮功能与虚拟3D立体模型进行交互.结论:利用AR技术的APP学习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医疗器械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增强,并可将该技术移植到其他课本中进行研究.

    作者:孟祥军;马志庆;赵文华;孟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接受风险管理的172件手术医疗器械,按照时间的不同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手术室接受风险管理的86件医疗器械作为风险管理组,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手术室接受常规管理的86件医疗器械作为常规管理组.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有效验收、清洗合格、配套齐全、去向明确、数量缺失、准备差错、灭菌湿包、术后遗失以及手术医师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险管理组手术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清洗合格率、配套齐全率以及去向明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x2=7.38,x2=9.35,x2=11.14;P<0.05);数量缺失率、准备差错率、灭菌湿包率以及术后遗失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x2=9.21,x2=11.34,x2=13.28;P<0.05);手术医师满意度为97.7%(84/86)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3.3%(6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好.

    作者:姚利;左爱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过程控制

    目的: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流程,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软件的结构设计和核心内涵.方法:结合医科达公司Precise系列医用直线加速器,从设定正常运转率目标出发,运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解析建立在戴明循环(PDCA)管理和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模型基础上实现正常运转率目标的维修保养模式策略和维修方式措施.结果:通过探讨维修保养管理的内涵,以及维修保养管理软件的初步结构框架,建立基于过程控制的个性化的维修保养管理细节和流程,以及加速器维修保养管理软件的要素因素.结论:有效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是基于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流程管理,管理软件的要素需要个性化定制,而个性化的基础是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劣化机制,其创新具备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唐志全;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时计算框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肿瘤大直径分别为10 mm、30 mm和50 mm的靶区,计算框大小分别为靶区外15 mm、30 mm、50 mm和大扫描体积,然后进行计划设计,并分析计算框的大小和靶区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1计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少,而治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加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大;2随着计算框的增大,等剂量曲线数值呈下降的趋势,由开始轻微改变到在大扫描体积时变化大,如1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9%~70%,而3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5%~74%,对5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77%~70%.射线束变化趋势和等剂量曲线类似;3对不同大小的靶区,适形度会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靶区的增大,适形度增加幅度变小.结论:受计算时间和其他靶区剂量分布影响,对于肿瘤直径为10 mm的靶区,计划设计时选择较小的计算框,如靶区外15 mm;对于肿瘤直径为30 mm靶区,选择适中的计算框为宜,如靶区外30~50 mm;而对于肿瘤直径为50 mm的靶区,计算框可以选择大些,如靶区外50 mm或更大范围计算框,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高行新;王洪花;陆军;李莎;张超;崔晓磊;黄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Biograph 16HR PET-CT故障维修两例

    Biograph 16HR PET-CT(德国西门子公司)是一款39环晶体PET融合16排螺旋CT的分子影像设备.该设备主要由控制台、扫描架、扫描床、影像重建系统、水冷系统和电源柜构成[1-2].该设备在解放军第81医院医学影像科运行10余年,日均检查10余人次,总体运行平稳,现就两例Biograph 16HR PET-CT维修实例并做出相应分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杨军;叶佳;张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天津市核与辐射应急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天津市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水平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评估其在核辐射突发事件中的卫生应急能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方法:采用统一的核与辐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调查表,对天津市25家医疗卫生机构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单位中,天津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均有核与辐射卫生应急预案及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指定医院具有伤员急救能力的单位占33.3%;放射卫生机构中50%具有现场辐射水平检测能力,其余检测能力较弱.结论:天津市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本市核与辐射卫生应急问题,被调查的25家医疗卫生机构在组织机构和培训演练方面较全,具有一定的物资装备基础和经费保障,但在卫生应急能力方面稍显薄弱.

    作者:王芳;郭宜鹏;郝良宸;阮书州;苏锴骏;焦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SERVO-i呼吸机故障维修两例

    呼吸机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其通气质量与呼吸机的性能息息相关,日常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1].广州市中医医院使用的迈柯唯SERVO-i型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其采用独特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具有完善的通气模式,适用于早产儿及成人,平时状态运行较为稳定[2-3].现就使用中的两例故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邓映雪;凌文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