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李杰鹏;周湘琳;兰岚;尹莹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采购模式,探讨更为适合现代医院发展的药品采购模式.方法:结合近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现状,剖析医院药品采购在医院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目前医院的采购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医院药品管理及采购提供借鉴的经验.结论:药品采购是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供应的物质基础,也是药品流通的起点,是医院保证药物质量的首要环节.尤其是针对目前北京医药分开制度改革,药品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尤为重要.
作者:刘宇静;商洪涛;钟子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功能性烧心(FH)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与24 h食管阻抗-pH值监测结果,探究胃食管交界处形态、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与胃酸反流在FH和NERD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86例消化道内镜检查呈阴性的持续烧心患者,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FH组(38例)和NERD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胃肠症状评分量表(GSRS),HRM和24 h食管阻抗-pH值监测结果的差异.结果:FH组患者反酸、腹胀、腹泻和便秘症状GSRS评分低于N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t=3.83,t=3.07,t=4.58;P<0.05);FH组胃食管连接处-Ⅲ(EGJ-Ⅲ)比例显著低于N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P<0.05);FH组食管裂孔疝比例显著低于N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1,P<0.05);HRM参数中的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上段括约肌压力(UESP)、DCI和胃食管连接处收缩积分(EGJ-CI)显著高于NER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t=-4.51,t=-2.91,t=-3.72;P<0.05);NERD组立位酸性反流次数,液体反流物比例,立卧位酸暴露时间和DeMeester积分明显高于F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t=-13.00,t=-13.56,t=-18.31;P<0.05).结论: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的食管功能异常和明显的反流,HRM和24 h阻抗-pH值检查有助于NERG的鉴别诊断,而FH患者的症状可能与非酸性物质反流,尤其与气体反流有关.
作者:于霞;阿依古力·阿不力米提;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波长减影算法对X射线发光成像(XLI)中存在的环境噪声、X射线噪声以及非目标荧光信号等背景噪声的去除效果.方法:开发基于双波长减影算法的XLI图像处理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来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使用硬阈值算法和改进型中值滤波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双波长减影算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数值仿真中XLI图像的目标背景比(TBR)提高约38倍,在仿体实验中TBR提高约4倍.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处理图像之后可以提升XLI图像的TBR,改善图像质量.结论:基于双波长减影算法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XLI图像中的背景噪声干扰,提取目标荧光信号.
作者:宁骞;徐桓;刘洋;高鹏;刘本源;刘锐岗;尤富生;濮黄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行锝-99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99Tcm-DTP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肾动态显像患者周围剂量率进行研究,为保证患者周围公众人员辐射安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对109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周围剂量率进行研究,在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不同时间,在距患者不同距离处测量剂量率,分析剂量率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结果:在肾动态显像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后0.5 h、1 h、2 h、3 h、6 h和7 h时,从距患者4 m到0.5 m处的剂量率分别为:0.76~8.86μSv/h、0.68~7.27μSv/h、0.57~4.52μSv/h、0.56~3.90μSv/h、0.23~2.07μSv/h和0.21~1.05μSv/h,注射后24 h时,距患者各距离处的剂量率均为本底.结论:肾动态显像患者周围剂量率会随时间和距离快速降低;当注射放射性药物24 h以后,患者周围的剂量率降为本底.
作者:邹作伟;耿建华;郑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医学院校实验设备统筹管理机制,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方法:在当前设备管理的实践基础上,对实验设备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统筹立项、集中采购、统筹管理和统一维护的方法,完善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实验设备统筹管理机制.结果:通过实验设备统筹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技术服务保障,解决现有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强化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能,降低了采购成本和人力成本.结论:实验设备统筹管理机制为医学院校实验设备的管理提供了高效的管理方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康健明;张帆;董君枫;黄松;王磊;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呼吸机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其通气质量与呼吸机的性能息息相关,日常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1].广州市中医医院使用的迈柯唯SERVO-i型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其采用独特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具有完善的通气模式,适用于早产儿及成人,平时状态运行较为稳定[2-3].现就使用中的两例故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作者:邓映雪;凌文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行新辅助化疗(NAC)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NAC后所应用的检查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础上结合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对乳腺癌NAC疗效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对乳腺癌NAC疗效鉴别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0%,90.00%和86.00%;对照组对乳腺癌NAC疗效鉴别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00%、80.00%和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x2=3.24,x2=3.45;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从组织软硬度和血供两个方面对于乳腺癌患者NAC疗效进行诊查评价,与单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检查比较,更能够提高对评价乳腺癌NAC疗效的准确性.
作者:蒲小平;郭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行业的技术与专业性取得了较大提升,针对肿瘤放射治疗行业的远程协作服务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的远程放射治疗工作开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国内远程放射治疗起步较晚,且并未得到广泛普及,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政策限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远程放射治疗在国内的普遍运用和发展,以及远程放射治疗模式必将会造福所有肿瘤患者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王恩浩;康世功;申夏夏;李若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阐明临床医学工程的学科属性和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的内容和定位.方法:对医院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实践的调研、比较,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就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开展探讨;针对当前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的阶段特点,探索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内容体系的构建.结果:从学科层面为医院开展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就构建学科建设内容体系提出见解.结论: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其在学科上的应有地位不符,医院应当正确认识医学工程部门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工程技术学科特点和重要作用,在技术应用能力、科研成果、学术团队和支撑条件4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
作者:赵志强;赵涵;吴航;白玫;严汉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设计院前急救心电图实时传输系统,为在急救患者到院前得到专业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分析,缩短急救患者到院后的等待诊疗时间.方法:利用4G网络及虚拟专用拨号网络(VPDN),将急救车上收集到的患者心电图数据实时发送到医院内,心电图室医生及急诊科医生根据接收到的心电图数据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报告、急救指导和手术及治疗准备等系列操作.结果:急救患者的病情在院前已得到初步确诊,院内已做好相关治疗准备,患者到达医院后可快速得到专业救治.结论:院前急救心电图实时传输系统可以弥补院前急救队伍技术力量的不足,缩短急救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廖廓;杨惠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类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护操作,对比二者在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类型中的价值.结果: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护后共检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者71例(占78.89%),其中检出1种、2种和3种以上心律失常者分别有17例、34例和20例,其发生率分别占18.89%、37.78%和22.22%;1种、2种、3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x2=12.05,x2=9.32;P<0.05);在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性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中,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检出率均明显较传统心电图检查高,两种监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x2=9.15,x2=7.14,x2=8.19,x2=8.47;P<0.0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远程监护与传统心电图检查相比,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艾高山;冯岚;胡玲;黄泽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照免疫球蛋白G4(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诊治文献,回顾性分析6例IgG4相关性垂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以提供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6例IgG4相关性垂体炎患者,给予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IgG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内分泌指标变化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对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其症状改善明显,IgG4水平降至正常并维持稳定,MRI提示病变明显缩小,近期疗效和远期症状控制理想.结论:IgG4相关性垂体炎以垂体占位和IgG4升高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良好,垂体MRI显示,垂体柄及垂体均明显缩小.
作者:尚健;姚合斌;康静波;王庆军;蔡昌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二维码技术和智能终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优势和使用方法,介绍利用C++语言编译软件,基于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二维码转换软件,可实现对医疗设备使用说明、维修保养、计量报废等信息的二维码信息转换和标签制作,使用智能终端可实现信息实时获取,与现有一维码共同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并逐步取代一维码.通过探讨二维码技术的优点,提出较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二维码技术可提供新的管理发展方向,提高设备动态信息管理水平,解决更新不便等问题.
作者:高山;任建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实现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流程化、动态化和规范化发展,提高医疗设备的送检率及工作效率.方法: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数据管理,完整统计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时间、数量及合格率等,提前自动提醒设备送检台数,提高设备的送检率.结果:通过运维系统的实时查询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医疗设备周期质量控制流程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完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数据管理.结论:通过运维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医疗设备周期质量控制的工作效率,实现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并适用于各级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
作者:王加主;田君鹏;蓝庆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时计算框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肿瘤大直径分别为10 mm、30 mm和50 mm的靶区,计算框大小分别为靶区外15 mm、30 mm、50 mm和大扫描体积,然后进行计划设计,并分析计算框的大小和靶区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1计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少,而治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加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大;2随着计算框的增大,等剂量曲线数值呈下降的趋势,由开始轻微改变到在大扫描体积时变化大,如1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9%~70%,而3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5%~74%,对5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77%~70%.射线束变化趋势和等剂量曲线类似;3对不同大小的靶区,适形度会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靶区的增大,适形度增加幅度变小.结论:受计算时间和其他靶区剂量分布影响,对于肿瘤直径为10 mm的靶区,计划设计时选择较小的计算框,如靶区外15 mm;对于肿瘤直径为30 mm靶区,选择适中的计算框为宜,如靶区外30~50 mm;而对于肿瘤直径为50 mm的靶区,计算框可以选择大些,如靶区外50 mm或更大范围计算框,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高行新;王洪花;陆军;李莎;张超;崔晓磊;黄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胶囊内镜(CE)检查阴性结果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2例在院接受CE检查结果为阴性的OGIB患者,根据再出血情况将CE检查阴性的再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未再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50岁以及血凝检查异常人数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6,x2=14.331;P<0.05);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经特异性治疗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0,x2=23.545;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血凝检查异常、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未经特异性治疗均是CE阴性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检查阴性结果的OGIB患者有再出血情况发生,且年龄≥50岁、血凝检查异常、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未经特异性治疗均是影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
作者:贾泽博;车军;王永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设计功能性眼镜以解决或缓解各种睫状肌麻痹期间视物造成的障碍.方法:基于偏光镜片和针孔镜片原理,将其与镜框组合成适用于睫状肌麻痹恢复期间的眼镜,以适合视近和视远状态下使用.结果:该眼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携带方便,美观的优点.通过不同镜片的组合,运用改善睫状肌麻痹恢复期间视物不清的症状,改善看远眩光眯眼症状、看近调节无法动用以及瞳孔散大带来的周边像差而导致视近模糊的症状.且组装简便,使用方便.结论:用于睫状肌麻痹恢复期间的复合功能眼镜设计有助于矫正屈光不正度,提高远用、近用视物清晰度.适合视近、视远、室内和室外状态下使用.
作者:王玲;韩奕;周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在整体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采取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马尘;闫亚娟;何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设计无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现可穿戴式和无线传输,提高医疗救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传感器集成模块,采集血氧饱和度、心电、体温、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参数,以STM32为主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中央监测系统上,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结果:经过测试,无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状态信息,及时了解患者是否疲劳、寒冷及恐惧等不良状态,为医务人员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论:无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适合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体征监测的应用.
作者:许新建;许海树;张志芳;汤栋生;毛坤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X射线数字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 DR),以其主机(数字摄影专用计算机)、控制台计算机、影像工作站计算机为主要操作平台,具有动态范围大、线性好、影像层次丰富、信息量大、采集速度快和可即时网络传输或远程会诊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放射检查的工作效率和放射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李大;李杰鹏;周湘琳;兰岚;尹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