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晶;王小丹;余喻连;许晶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通道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Steward麻醉苏醒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Steward≥4分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前血浆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开始后观察组患者在切皮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 h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通道麻醉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快的术后苏醒,同时降低了麻醉及手术操作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减少了麻醉损伤,且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世贵;刘吉生;陈尔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是PDGF的一个亚型,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的多肽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双重作用,促进口腔种植过程中骨组织的再生,同时还能促进软组织的再生。本文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修复组织缺损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灵;徐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内传导阻滞BNP水平变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55例,根据心电图QRS波时限分为室内传导阻滞组57例,非室内传导阻滞组198例。住院24 h内测定BNP水平,两周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NYHA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室内传导阻滞组比较,室内传导阻滞组BNP水平升高,LVEDD增大,LVEF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内传导阻滞BNP过度分泌参与了左室重构,并影响左心功能。
作者:宗文仓;孔令军;傅向华;曹庆艳;张华新;张立强;张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PKU)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治疗依从性对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市2002-2012年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儿41例,门诊就诊PKU患儿3例,选用Gesell发育量评估患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并早期治疗的37例PKU患儿多数智能发育达到正常水平,但平均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相比,适应性、语言能区均较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能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早期发现但未及时治疗的4例和门诊就诊的3例PKU患儿因治疗较晚,智力发育水平均较差,与早期治疗患儿比较智能发育各个能区均较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早期治疗的PKU患儿中不配合组智能发育各个能区均落后于完全配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PKU患儿病情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治疗时家长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智能水平发生率。
作者:杨丽珍;李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总结成人与婴幼儿麻疹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19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成人66例,婴幼儿53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等。结果与成人组比较,婴幼儿组抗生素使用率高(73.58%vs 19.70%,χ2=34.695,P=0.000),发热后出疹时间较晚[(3.04±1.95) d vs (2.24±1.51) d,P=0.014)],热程更长[(7.87±3.06) d vs (6.09±1.90) d,P=0.000)],肝损害较轻[ALT:(47.36±40.55) U/L vs (92.46±117.55) U/L,P=0.030],肺炎/支气管肺炎发生率更高(39.62%vs 7.58%,P=0.000)。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成人及婴幼儿麻疹总体病情较轻,预后好,但临床特征有各自特点,尤其婴幼儿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
作者:涂波;郭伟;聂为民;秦恩强;周志平;张昕;李丰衣;赵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为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6761例,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城市与农村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不同感染模式及不同感染模式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HBV感染者608例(城市174例,农村434例),感染率为8.99%,城市孕产妇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村孕产妇(χ2=17.44,P<0.01),各年龄段之间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孕产妇以小三阳、单纯HBsAg阳性及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11.5%)、小三阳(7.75%)和HBsAg伴HBeAg阳性(8.85%)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4%),大三阳(9.88%)和HBsAg伴HBeAg阳性(16.67%)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2.44%)(P均<0.01)。结论本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率较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早产儿发生率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高,需做好相关防御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
作者:黄璇;吴丰;林洁;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简便方法。方法以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灌洗小鼠腹腔,分离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活力,瑞氏染色计算纯度,细胞吞噬墨汁颗粒测定其吞噬率,鉴定这些细胞是巨噬细胞。结果本实验获得高纯度的巨噬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便的巨噬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作者:张淑莉;李素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势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素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检测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肥胖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418名7~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身体和体重的测量结果分为体重正常组330例和体重异常组88例,检测其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异常组中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达61.4%,而体重正常组则为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孩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63.2%,高于男性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显的食物不耐受现象。儿童青少年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为预防和治疗肥胖而制定的饮食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许贤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成像(SWI)诊断脑外伤后微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18例脑外伤后微病灶患者的MRI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扩散加权及磁敏感成像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微梗死5例,脑挫裂伤的微出血17例(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微出血急性期病灶在DWI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随后DWI信号降低,ADC信号则相应由低信号转变为高信号,SWI系列上则一直为低信号;微脑梗死病灶在DWI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 SWI呈稍高信号。结论脑外伤微病灶在DWI及SWI序列上有特征性表现,应作为脑外伤后患者的常规检查。
作者:王强荣;邹莹;王小平;陈进;夏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验检测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药物对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0.2~3.2μg/L的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VEGF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表达。
作者:姚强;闵科;邓建良;许春妮;金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112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标准(传统)剂量血液滤过组34例(A组)、高剂量血液滤过组36例(B组)和超高剂量血液滤过组42例(C组),置换液量分别为35 ml·kg-1·h-1,50·kg-1·h-1,70·kg-1·h-1,血流量为160~250 ml/min,每天持续进行10 h以上。三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和比较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 (Cys C)、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三组患者实际28 d病死率。结果 B、C组经治疗24 h后APACHEⅡ评分值有明显下降(P<0.05),C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P<0.05);A组治疗24 h后只有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5),B、C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胱抑素C、血清降钙素原4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24 h后三组比较,随着治疗剂量增加,4项指标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35.3%、27.8%、14.3%,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高剂量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能够更加有效清除炎性体液介质,下调炎症反应,促进肾功能的恢复,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陈小红;吴桂深;叶晴;梁宏开;袁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56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27例)和血液透析滤过组(29例)。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IL-6、甲状旁腺素(PTH)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OMA-IR与hsCRP、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hsCRP、IL-6、PTH和HOMA-I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普通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血液透析滤过较低通量透析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韩年华;王维平;姜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牵舌法在帝视内窥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全麻患者100例,随机分A、B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帝视内窥镜引导气管插管。A组为对照组,用提下颌法插管,B组为实验组,用提下颌加牵舌法插管。结果 A组插管成功42例,插管成功率为84%,用时(31.3±19.8) s,8例失败;B组插管成功48例,插管成功率为96%,用时(19.8±7.8) s;B组插管成功率优于A组(P<0.05),B组插管用时明显小于A组(P<0.01)。A组C-L分级声门显露容易者42例,困难者8例;B组C-L分级声门显露容易者48例,困难者2例。B组声门显露比较容易(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牵舌法在帝视内窥镜插管时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寻找声门所用时间,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损伤。
作者:朱晓军;钱梅花;朱海蓉;陆磊;王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剂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58例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采取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75岁)、疾病类型(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疾病、心肌病等)、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对华法林的认识全面,不推荐华法林的治疗)以及患者因素(拒绝华法林的治疗,或是INR检测不方便)等都可以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但是只有患者的年龄和冠心病(OR=13.38)对华法林治疗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剂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可显著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
作者:刘长萍;席新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纵膈子宫三维超声冠状切面的声像图特征,评价三维超声冠状切面在纵隔子宫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二维超声显示为纵膈子宫的56例患者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获得满意的冠状切面图像,直观显示子宫外形、宫腔及宫颈管形态,对宫底部凹陷深度、两侧分开的子宫内膜夹角以及隔膜长度进行测量,并与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其中完全性纵隔子宫10例,不完全性纵隔子宫33例,弓形子宫9例,双角子宫3例,正常子宫合并宫腔粘连带1例。三维超声与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只有77%。结论三维超声冠状切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子宫的外形及宫腔形态,并可显示隔膜的长度、宫底部凹陷的深度及两侧子宫内膜夹角,在鉴别诊断弓形子宫、双角子宫方面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在纵膈子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纵膈子宫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万映;南瑞霞;张建辉;关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内压监测分为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其各具优缺点。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准确、快捷、方便、易行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雨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RAAS)含量的变化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从2011年开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老年抑郁患者中抽取34例抑郁患者并应用黛力新对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含量的测定。从开始治疗到治疗结束每隔2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1次评定,评定量表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为(174.01±131.19)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35.82±232.80) pg/m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血浆肾素分别为(1.64±0.89) ng/ml与(1.20±0.81) ng/ml,治疗前后的血浆醛固酮分别为(0.22±0.07) mmol/L与(0.22±0.08) mmol/L,两者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与HAMA和HAMD的减分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的-0.429与-0.465,其相关关系为负相关,但血浆肾素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却与HAMA和HAMD减分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老年抑郁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且其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与抑郁密切相关。
作者:李毅;邓小援;胡云南;王文天;许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系统评价VEGF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评价指标,然后应用Meta分析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25篇病例对照文献纳入研究,其中病例组1385例,合并对照组908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VEGF在OSCC及合并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73,95%CI:7.26~15.86,P<0.00001);同时,VEGF在OSCC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也明显高于非转移组(OR=3.98,95%CI:2.09~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根据目前研究推测,VEGF在人类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口腔鳞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临床生物指标蛋白。
作者:董红;张小燕;龙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10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妊娠期诊断合并宫颈癌,2例产后诊断;临床症状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及不规则阴道出血;9例直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出血量400~800 ml,1例引产后行放疗;Ⅰb期4例,Ⅱb期2例,Ⅱa期4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癌。结论首次产检阴道筛查对于及时检出妊娠合并宫颈癌非常重要,Ⅱb期以下患者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洪澜;贺国丽;杨舒盈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