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黄光荣;任青;周希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导致误诊率高;小儿阑尾壁薄及大网膜发育不完善,阑尾穿孔率高;小儿免疫力低下及腹膜对毒素吸收力强,所以,病死率亦高.我院自2007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4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谢祖容;吕忠柱;刘朝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的方法 、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7月对150例LDVT患者药物治疗资料,发病时间1 d~1个月,均为单肢发病,周围型60例,髂股型85例,混合型5例,全部病例经下肢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证实.治疗期间均未置放下腔静脉滤器,予抗凝、溶栓等治疗,时间10~14 d.结果 130例患者治疗期间患者水肿完全消退,2周后复查Doppler超声基本全程通畅;20例患者患肢轻度肿胀,Doppler超声复查存在髂股静脉短段闭塞,给予华法林维持治疗及弹力袜保护治疗6个月至1年.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18个月,患肢肿胀明显消退,均无肺栓塞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安全、效果肯定.
作者:文雪刚;李华;黎亮;付武君;陈蓁臻;邓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Sturger-weber综合征又名脑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以颜面部皮肤血管痣表现、青光眼症状、脑膜血管瘤引起癫痫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国内未见关于此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的报道.现将我院2011年收治的2例Sturger-weber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莎莎;王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Ⅰ-Ⅳ级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112例I-IV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Ⅰ-Ⅳ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一般保守治疗81例,介入栓塞止血11例,急诊开腹手术13例,中断保守治疗行开腹手术7例;入院时查CT腹腔未见游离液体或少量游离液体67例,保脾治疗成功67例;腹腔中量游离液体者45例,保脾治疗成功25例;按美国外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制订的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Ⅰ级24例,Ⅱ级30例,Ⅲ级 42例,Ⅳ 16例.结论 有选择的保脾治疗脾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入院时血压稳定,腹腔无或少量游离液体者能保持较高的保脾治疗成功率;介入栓塞止血能显著提高保脾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卢华东;檀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了解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限性.方法 对12例12眼角膜溃疡继发微小穿孔(穿孔直径0.5~3.0 mm)患者采用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其中细菌性6例、病毒性2例、真菌性4例.清除溃疡处坏死组织,用多层羊膜填塞穿孔,其表层羊膜间断或连续缝合固定于浅层角膜上,单层羊膜再次覆盖于整个角膜表面,连续或间断缝合固定于角巩缘.术后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病.随访6~24个月.观察患眼溃疡愈合、前房形成、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第1天,患眼前房均形成,穿孔区密闭良好,炎症控制.术后40~60 d,溃疡瘢痕愈合,溃疡表面完全被角膜上皮覆盖,角膜厚度基本正常,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前房稳定,未出现溃疡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安全有效.但溃疡以瘢痕愈合.
作者:周雄;曾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 CO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多伴有其它心内畸形[1].COA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操作复杂,体外循环采取深低温停循环可为手术创造条件,但对脑、脊髓和肾功能影响很大.本院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共在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心内畸形34例,现将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霞;刘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岛状筋膜瓣联合任意全厚皮片移植,覆盖额颞部钛网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6例钛网修补术后,因钛网外皮肤感染、缺血坏死等原因造成皮肤缺损的患者,选择颞浅筋膜行岛状筋膜瓣转移,联合任意全厚皮片移植术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6例患者转移筋膜瓣及全厚皮片全部存活,仅1例出现颞部皮肤边缘洞穿性瘘口,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本组均未出现钛网外露、感染及皮下积液等现象,所植皮片周围瘢痕平软,创面外形丰满,富有弹性,复原效果满意.供瓣区毛发生长正常,瘢痕掩盖较好.结论 选取颞浅筋膜作岛状筋膜瓣转移,联合任意全厚皮片移植,是修复额颞部钛网外露的有效方法,其损伤小,外观恢复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陈卓;张玲;戴霞;王珍祥;李世荣;王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2年6月至2011年3月拟诊断为成软骨细胞瘤患者32例,均行X线和CT检查.结果 X线显示病灶均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局限性骨破坏区,CT显示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分叶状,边界清楚,半环形钙化.以病理结果 为标准判断,X线诊断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16.7%,CT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8%和100.0%.两种检查方法 诊断的敏感性均较高,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CT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 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与CT诊断各具优势,但是CT诊断的特异性更好,在临床应用中两者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杨旭华;刘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开展于九十年代,是目前矫正近视的主流手术.该手术先以板层刀制作浅层角膜瓣,再用激光完成角膜基质切削,从而达到理想矫正.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实施3 458人次LASIK手术,通过对LASIK手术患者的护理,促进了患者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认识,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恒;吴燕;兰芬;段烈英;蒋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中层发生与主动脉腔平行的撕裂而导致循环内血液通过血管内膜破口进入血管中层而形成血肿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1].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创伤小、治愈率高,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手术方法.静脉复合局部麻醉安全性高、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小,是目前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陆宏;郭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 治疗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的合理方式.方法 对交通伤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ⅢB、ⅢC型)的73例患者,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尽早应用各种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修复小腿单纯或复合组织缺损.结果 所有病例肢体得以保存,4例皮瓣远端1 cm处部分坏死,经换药或植皮愈合,其余全部成活,创面修复满意,16例骨缺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至5年,受伤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外形满意.结论 针对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采用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合理固定骨折,尽早修复皮肤、软组织或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海峰;朱捷;赵光勋;夏添;韩伟;董志远;方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急性肺栓塞是临床相对多见的心血管急症,来势凶险,死亡率高,临床漏诊率、误诊率较高.目前随着肺动脉造影、核素肺灌注扫描及320排CT及循证医学的发展,PE正逐步得到重视,漏诊或误诊率降低.本文就1例急性肺栓塞合并多发腔内血栓形成救治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忠;颜林军;江明宏;黄雄;汪明慧;周潇;曹雪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寰枢椎不稳与脱位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植入36枚寰椎椎弓根钉,35枚位置良好,1枚穿入椎管但无脊髓损伤;3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病例均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随访7~24个月,寰枢椎间植骨在5~9个月时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脱位无复发或加重.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严格操作,是成功施行本术式的关键.
作者:钟小明;李磊;刘盾;范大礼;鲍晓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盆腔静脉曲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患者均经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所有CT增强扫描图像经薄层重建后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 检出盆底异常静脉血管丛15例,卵巢静脉扩张7例,宫旁静脉丛提前显影1例,子宫体积增大15例,盆腔静脉造影剂清除缓慢7例,盆腔底部少量积液3例.结论 螺旋CT对盆腔静脉曲张显示效果直观、诊断明确.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盆腔静脉曲张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奇志;李永容;刘晓维;梁秀梅;江开航;黄兴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采血室采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标本也日益增多.由于OGTT的采血过程比较复杂,要求较多,实际工作中对每位采血者做口头宣教效果非常不好.因此,我们在以往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作了简易温馨提示条,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素英;周小林;陈丽勤;周悠红;郑蜀芳;赵雅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使用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65病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无钢板及螺钉脱出、断裂、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情况发生.治疗后Harris评分:优46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LPFP是一种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内固定牢固、操作方法 简便等优点.
作者:黄崧;田铸;郭国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慢性损伤修复及愈合的结果,这种修复通常包括炎症细胞或者免疫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聚集,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泌以及肝脏组织的再生.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可逆阶段,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成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出现各种并发症[1].因此,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评价对于慢性肝病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价极其重要.
作者:王姗姗;吴云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8例确诊肺结核病例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成组匹配19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检测VDR基因TaqⅠ、Fok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环境因素暴露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的联系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吸烟、人均居住面积小于10 m2、居室通风不良、工作强度大以及VDR基因FokⅠ-ff基因型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P<0.05),VDR基因FokⅠ-ff基因型、吸烟及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在结核病发生中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病有关,且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作者:苏倩;向颖;胡代玉;刘洁;沈静;吴龙;李至伟;林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护士常常会借助标注规范的记号标识或醒目的标识牌对患者进行实时的健康宣教及必要的督促,使其有效地发挥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作用,减少或严防差错、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作者:郝廷静;邓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食用覃类味道鲜美且富于营养.毒覃由于其外观与无毒者不易区别,常因误食引起中毒[1].野生蕈类中毒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文献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野生蕈类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经护肝、抗感染、营养支持、抑制炎症反应、脱水降颅压等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燕;唐玉兰;刘洪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