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在盆腔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

张奇志;李永容;刘晓维;梁秀梅;江开航;黄兴涛

关键词:螺旋CT, 盆腔静脉曲张, 图像后处理技术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盆腔静脉曲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患者均经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所有CT增强扫描图像经薄层重建后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 检出盆底异常静脉血管丛15例,卵巢静脉扩张7例,宫旁静脉丛提前显影1例,子宫体积增大15例,盆腔静脉造影剂清除缓慢7例,盆腔底部少量积液3例.结论 螺旋CT对盆腔静脉曲张显示效果直观、诊断明确.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盆腔静脉曲张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肺叶切除术中出现室颤报道

    肺叶切除术在手术中涉及心脏等重要的脏器,易突发出血、机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危险情况[1].我院1例肺叶切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出现室颤,经紧急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远平;邓胜利;朱昭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尿路结石成分的分析与预防对策的探讨

    尿路结石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结石的主要成分,对预防和治疗尿路结石具有重要意义[1-2].我科自2008年引进红外光谱结石成分自动分析仪,广泛开展了结石成分分析,现就77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樊玲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与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并比较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常规切口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方法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观察组(为微刨经皮钢板)与对照组(普通钢板)两种方法 治疗,对比分析其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福平;折树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发性Graves病的手术治疗

    复发性Graves病通常施以非手术治疗.但经保守治疗后仍有部分病人因甲状腺肿大、甲亢症状控制欠佳及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坚持服药等情况而须再次手术[1].现对我院2000年至2009年期间43例手术治疗复发性Graves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瑜;夏林虎;杨志龙;黄燕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

    目的 观察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了解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限性.方法 对12例12眼角膜溃疡继发微小穿孔(穿孔直径0.5~3.0 mm)患者采用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其中细菌性6例、病毒性2例、真菌性4例.清除溃疡处坏死组织,用多层羊膜填塞穿孔,其表层羊膜间断或连续缝合固定于浅层角膜上,单层羊膜再次覆盖于整个角膜表面,连续或间断缝合固定于角巩缘.术后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病.随访6~24个月.观察患眼溃疡愈合、前房形成、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第1天,患眼前房均形成,穿孔区密闭良好,炎症控制.术后40~60 d,溃疡瘢痕愈合,溃疡表面完全被角膜上皮覆盖,角膜厚度基本正常,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前房稳定,未出现溃疡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安全有效.但溃疡以瘢痕愈合.

    作者:周雄;曾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诊体外循环抢救急性心脏破裂1例

    心脏破裂是心胸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诊之一,其发病急,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救治,伤员常在短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1].本例患者在术中突发心脏破裂,果断采取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破裂修补术,手术很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华;刘梅;胡卫;詹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万向式桡骨远端骨外固定器治疗159例(145人次)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3例因骨折严重外加克氏针固定,11例因关节面塌陷骨缺损同时采取植骨.结果 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随访18.12个月,按Dienst等推荐的测量方法 制定的解剖评估标准、功能评估标准及影像学评估标准,解剖复位优良者147例,优良率92.45%;功能优良者148例,优良率93.08%.结论 应用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同时验证了此万向式骨外固定器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及固定后的稳定性,尤其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纪亮;杨晓红;刘成;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45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5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基本无出血,平均住院5 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孙道冬;康元上;刘元丰;李靖;王勤;颜加强;蒙明森;舒勇;胡威;孙丹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护士常常会借助标注规范的记号标识或醒目的标识牌对患者进行实时的健康宣教及必要的督促,使其有效地发挥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作用,减少或严防差错、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作者:郝廷静;邓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急救卡的应用及推广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了低血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低血糖发生时,患者通常伴有心慌、冷汗、发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以提醒患者自行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进行早期处置则预后良好[1].然而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则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2].

    作者:曹茂华;郑焱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慢性损伤修复及愈合的结果,这种修复通常包括炎症细胞或者免疫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聚集,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泌以及肝脏组织的再生.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可逆阶段,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成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出现各种并发症[1].因此,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评价对于慢性肝病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价极其重要.

    作者:王姗姗;吴云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例脑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Sturger-weber综合征又名脑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以颜面部皮肤血管痣表现、青光眼症状、脑膜血管瘤引起癫痫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国内未见关于此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的报道.现将我院2011年收治的2例Sturger-weber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莎莎;王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分析及肺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及肺功能变化.方法 筛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典型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8例(年龄60~78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诱发因素;常规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结果 88例老年患者均按要求完成问卷.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周围环境空气污染(如使用煤球烹饪等)、吸烟、每日吸烟支数、受教育程度、近期呼吸系统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相关性(r=0.378~0.489,P<0.05).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计值、肺内气体大呼出流速(PEF)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诱发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对相关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受损,进行常规治疗,疗效良好.

    作者:张新宇;付学锋;万东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TA1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生长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众多基因产物的激活或抑制,导致肿瘤细胞获得侵袭能力、从原处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在远处种植、形成血管并生长.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其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春蓓;胡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群老龄化的日趋严重,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还有上升趋势.长期高糖状态可以导致眼、肾脏、脑或神经、心血管等靶器官的长期损伤和功能缺陷,部分器官甚至衰竭,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如何控制好血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小云;何新;黄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误诊1例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来源于腹膜后结缔组织的筋膜、脂肪、神经、血管、肌肉及胚胎残留组织的非器官性良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0.01%~0.30%[1].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一旦发现,多为晚期,且大多数为恶性[2-3].其病理分类较复杂,临床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本病往往由于外科医生的认识不足导致误诊误治.

    作者:王传生;吕瑞芳;刘宏伟;孙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胃转流术与传统方法 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4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以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血脂、左室质量指数、相对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血脂、E/A、左室质量指数上均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手术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改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血脂、E/A、左室质量指数.

    作者:杨纪才;梁自文;吴绮楠;邓武权;姜友昭;吴惠玲;陈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巩膜炎并发青光眼治疗体会

    巩膜炎并发青光眼治疗非常困难,重者后可能眼球摘除.在临床工作中,建议患者不要轻易放弃积极的治疗,要针对病情制定可行的方法,给患者一些希望,有时值得冒手术风险.本例患者双眼经多次手术,1眼保留了指数/30 cm的视力,生活能自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韩非;罗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拱环形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客观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拱环结构改变的形态特征,总结黄斑拱环形态变化、荧光渗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对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患者按有无眼底改变分为3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38例65只眼,2型糖尿病无DR眼底改变组(非DR组)16例29只眼,正常组17例33眼.三组病例均先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黄斑部放射状扫描检查.结果 三组之间黄斑拱环形态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 3),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P=0.000 7).DR组患者拱环形态与荧光渗漏程度显著相关(P=0.000 3),黄斑拱环形态与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显著相关(P=0.006 3),荧光渗漏程度与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显著相关(P=0.004 6).DR组患者黄斑拱环形态、荧光渗漏和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变化与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76,P=0.067,P=0.128).结论 DR患者黄斑拱环形态改变、渗漏程度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是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黄斑拱环形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选择和调整治疗手段提供了准确依据.

    作者:孙成;孟晓红;张敏芳;冉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脊柱骨折流行病学研究在临床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脊柱骨折是脊柱外科急诊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脊柱骨折常常伴有颅脑损伤、胸腹脏器损伤、四肢骨折等多种合并症,脊柱脊髓损伤因其后果严重,对社会的危害和劳动力的损失远大于其他任何损伤[1].由于脊柱骨折的致伤机制及病情特点较复杂,常常给病人的及时正确诊治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误诊或延迟诊治[2].

    作者:王洪伟;李长青;周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