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23例临床分析

朱国宴;杨翠;谭鑫

关键词:宫腹腔镜, 不孕症, 内镜
摘要:近年来,不孕症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妇科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宫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不孕症患者愿意选择的手术治疗方法。我院对子宫、输卵管病变致不孕,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LATS1-YAP信号通路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调控

    目的:探讨LATS1-YAP信号通路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干预组、LATS1 siRNA干预组和YAP siRNA干预组。构建LATS1 siRNA和YAP siRNA,LATS1 siRNA干预组利用LATS1 siRNA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S27,YAP siRNA干预组利用YAP siRNA转染HS27。转染后48 h利用Western-blot观察LATS1、YAP和col-lagenⅠ的表达情况,应用MTT检测HS27细胞株的细胞活力情况。结果 LATS1 siRNA转染48 h后LATS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YAP蛋白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升高,细胞活力显著增高;YAP siRNA转染48 h后LATS1蛋白表达无变化,YAP蛋白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降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结论 LATS1-YAP信号通路可调控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可能成为皮肤创伤后修复以及阻止创伤后瘢痕形成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卢昊;刘婷;陈宇;毛彤春;雷泽源;樊东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和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对照组采用自体肌腱移植,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KDC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及Tengner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Lysholm及Tegne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与自体肌腱重建ACL及PCL的疗效相近,是重建ACL及PCL良好的移植物。

    作者:阳波;谭雄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年轻女性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解剖学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肿瘤的26%。乳腺癌多发生于绝经以后的妇女,但近年来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年轻女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往往具有较强的保乳意愿。保乳手术不仅具有明显的局部控制疗效,同时也可取得美观的良好效果,逐渐成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本文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应用保乳手术治疗的46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解剖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波;段忠玉;郑梅;杨恩彬;陈滟;钟云华;武煜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ERCP合并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256例分析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合并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256例,通过ERCP掌握患者结石特征,并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进行取石治疗。结果256例胆管结石患者插管成功249例(97.27%),EST取石成功239例(93.36%),其中1次成功后取石199例(83.26%),2次成功40例(16.74%)。有7例患者(2.73%)因多发憩室,乳头位置不佳插管失败转手术治疗。 ERCP合并EST后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64.44%(154/239),引流3~5 d后造影证实结石取净90.91%(140/154)拔除了引流管,14例(9.09%)残余结石行2次内镜取石。术后并发症15例(6.02%),包括急性胰腺炎9例,胆道感染6例,给予相应治疗1周后痊愈。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39例未做特殊处理,3 d后恢复正常。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或EST)耐受性好,疗效显著且恢复快,有条件医院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周毅;郭学刚;林涛;王苏丽;许昌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 tumors of the foramen magmum,FMMs)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的良性肿瘤[1]。颈痛往往是其早期唯一症状,而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后组颅神经症状常在疾病晚期出现。由于枕骨大孔附近有延颈髓、后组颅神经、椎动脉等重要结构,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2]。本文总结了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5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清;赵欣;张梦莹;胡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解剖学的思维与记忆

    对于刚接触解剖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感觉解剖学内容复杂难记,名词多、结构多、空间构像复杂。我们都很清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且也很容易产生兴趣。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有方法和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在借鉴同行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进行简要总结,供大家参考。

    作者:冉茂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分型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SEG)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肉芽肿大小、形态、颅骨破坏程度,将SEG分为肿块不明显型、肿块外凸型、肿块双凸型和肿块多发型。分析各型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探讨SEG影像学分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肿块不明显型3例(9.4%),表现为局灶性不全性骨质破坏,肉芽肿块形成不明显,行肉芽肿切除术,随访3例均无复发;肿块外凸型21例(65.6%),表现穿凿性骨质破坏以及明显外凸形肉芽肿块,采取肉芽肿切除并颅骨修补术,随访15例均无复发;肿块双凸型5例(15.6%):表现为穿凿性骨质破坏以及“双凸状”肿块,可累及硬脑膜并压迫脑实质,治疗以手术切除、颅骨修补及硬脑膜修补为主,随访3例均无复发;肿块多发型3例(9.4%),表现为多发程度不等的颅骨破坏和大小不等肉芽肿形成,治疗以手术加化疗为主,随访2例均有复发。结论儿童SEG影像学分型对SEG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判断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冯德勇;刘丹琳;秦勇;翟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肝胆管结石120例病例资料,其中行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43例;肝部分切除术37例;肝胆管成形术加胆肠吻合术31例;纤维胆道镜取石术9例。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10年的随访,统计分析后发现不同手术之间的术后残石率、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42.23%、78.69%、9.23%),肝部分切除术(8.05%、95.93%、18.09%),肝门部胆管成形加胆肠吻合术(13.33%、87.33%、21.32%),纤维胆道镜取石术(31.98%、78.04%、15.69%)。术后总残石率24.17%、总优良率85.8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83%。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史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能降低患者残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优良率。

    作者:熊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线疝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白线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白线疝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白线疝12例,对无疝囊型行突出的腹膜前脂肪组织切除术,对有疝囊型切开疝囊后还纳疝内容物,结扎疝囊颈,切除疝囊。然后根据白线缺损大小分别采用单纯横行对合缝合、Onlay无张力补片修补术修补白线缺损。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术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感染,予以血透、抗感染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复发。结论白线疝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但可发生嵌顿、绞窄而危及生命,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对于有症状的、较大的、难复、嵌顿或绞窄性白线疝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戴观荣;江玲;程黎阳;丁洪亮;张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192例患者318个乳腺肿块行麦默通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使用的经验。结果318个乳腺肿块中316个肿块被安全切除,术后出现血肿17例,皮下瘀斑8例,均无肿瘤残留与复发。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以及术后美观等优点。

    作者:周围;王泽强;郭琼;廖妮;胡壹;艾红艳;黄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在显微技术操作下使用血管造影剂判断瘤颈周围血供并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瘤颈夹闭。夹闭后可将动脉瘤排除于血液循环之外,起到防止发生破裂出血的作用,使用血管造影剂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载瘤动脉通畅程度,确保灌注区供血。使用简便,迅速且准确性较高。现将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朱智;甘晓琴;郑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后路切除骶骨巨大脊索瘤1例

    脊索瘤是脊柱骶尾段常见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我院2012年2月收治1例罕见骶骨巨大脊索瘤,瘤体占据整个骨盆,采用腹腔镜下前路分离结扎肿瘤血管、游离肿瘤,后路分离取出瘤体、腰骶髂重建,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励;魏敏;徐双双;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癌Ivor-Lewis和Sweet手术的解剖病理学评价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的利弊,以提高食管癌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位于食管中段的食管癌住院手术患者110例,依据术式不同,即经右胸Ivor-Lewis手术和左胸Sweet手术,将病例分为Ivor-Lewis组55例和Sweet组55例。对比分析2组术后切除标本的食管长度、肿瘤浸润和切除距离、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胸腔和腹腔淋巴结清除的数量及癌浸润淋巴结的阳性率等,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师参加Ivor-Lewis组和Sweet组术中处理胸部和腹部的解剖学问题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在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个数方面Ivor-Lewis组明显大于Sweet组(P<0.01);Ivor-Lewis组食管癌切缘癌残留阳性发生率为1.82%,显著低于Sweet组的21.82%(P<0.01);问卷调查手术医师对2组术中解剖问题评分Ivor-Lewis组明显优于Sweet组。结论食管中上段癌外科手术建议采取Ivor-Lewis术式,贲门部及下段食管癌适宜Sweet手术。

    作者:周钢;邢宇彤;窦鹏挥;戚家峰;罗艳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5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52例病例情况。结果652例中EST成功634例(97.2%),再行LC成功621例(97.9%)。 LC后平均住院4 d(2~15 d)。652例中有 EST前伴有急性胰腺炎171例;不伴有急性胰腺炎481例,但EST后并发胰腺炎62例(13.1%)。621例LC后,合并胆汁漏8例(1.2%),经术中引流而愈;合并胆囊区积液120例(19.0%),其中118例自愈,另外2例脓肿形成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而愈。结论 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作者:江少杰;周文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并发直肠穿孔7例报告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procedure for prolapsed hemor-rhoid,PPH)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微创、无痛和有效的特点得到了广泛推广。近年来PPH治疗Ⅲ、Ⅳ内痔及混合痔,疗效确切,痛苦轻微,颇受肛肠医师及患者的欢迎。我院2007年以来采用PPH治疗Ⅲ、Ⅳ混合痔以来,并发直肠穿孔7例,经对症处理及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本组PPH术后有并发直肠穿孔7例的有关发生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严想元;刘文明;许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预后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的不同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按淋巴结清扫方式分为三野清扫组跟二野清扫组,每组各60例。二野清扫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三野清扫组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2组经治疗后淋巴结的转移率、手术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三野清扫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18.33%和20.00%,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0.00%,均低于二野清扫组;手术生存率为83.33%,明显高于二野清扫组的5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伟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解剖学结构为基础的心脏体检诊断学教学新模式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也是临床教学的起点。心脏体检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基本功,是在对患者详细地询问病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地进行心脏检查。心脏体检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心脏解剖学基础知识,在心脏体检教学中我们尝试以解剖学结构为基础的心脏体检诊断学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次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婧;陈汉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复发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1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术后情况进行调查,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找出其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术后复发率为5.05%(11/2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复发性气胸(OR=2.432,P=0.000)和多发肺大疱(OR=1.918,P=0.000)是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应加强复发性气胸和多发肺大疱患者管理,减少其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戴明;李秋;唐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雌激素受体影响泌乳素瘤发生的作用途径

    腺垂体通过分泌激素和细胞可逆性改变来对内外环境中的信息做出反应,但可逆的细胞功能性改变可能发展为增生、分化,甚至是腺瘤。垂体腺瘤约占颅内新生物的10%~25%,14%的尸检中可发现垂体腺瘤,影像学检查显示每6人中便有1人出现垂体偶发肿瘤。在确诊为垂体腺瘤的患者中,约50%为泌乳素( prolactin,PRL)瘤[1]。 PRL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c-Myc原癌基因、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 pituitary 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factor-1,Pit-1)、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通路、中枢多巴胺D2样受体(D2R)、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等。近年来关于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s,ERs)参与PRL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ERs如何通过上述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PRL瘤的发生发展,以阐明其作用机制。

    作者:朱孔江;杨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0例,随访1~3年后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预后满意30例,症状改善者40例,良好者10例,有10例较差,手术总有效率为88.9%。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部位、难治程度分型、手术治疗方式、病程和每日发作频率等有显著的相关性。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部位、病程、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每日发作频率为影响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较好,但手术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陶裕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