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红;叶德华;申勇;章英英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脱落细胞的微卫星、荧光原位杂交联合分子病理诊断.方法 使用ABI试剂和ABI3100仪器应用多重荧光PCR(TGFbRII、IFNA、D9S171、D9S283、D4S243、D9S162、D17S695)和FISH法(CSP3/CSP7 DNA探针,GLP P16/CSP17 DNA探针)分别检测患者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和缺失,结合HE染色进行联合诊断.结果 35例尿液样本:泌尿系肿瘤组15例,发现6例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8例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1例微卫星稳定(MSS),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3%;另外膀胱癌术后复查组6例,血尿及尿路上皮轻度异型组7例,正常体检组7例中,在血尿及轻度异型组发现1例MSI-L,其余均为MSS,阴性诊断特异率达95%.在6例联合检测组中,发现2例FISH阳性,1例MSI-L.结论 尿路肿瘤细胞的微卫星和FISH联合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非侵袭性检测方法,但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晓斌;赖仁胜;贺亚敏;杜益群;郑燕影;孙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追赶生长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变化及其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追赶生长组.追赶生长组给予对照组半量饲料喂养4周后开放饮食8周;对照组则持续开放饮食喂养.于实验的0周、4周、6周、8周、12周采集血液及肝脏.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表达,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实验第4周(半量喂养期),追赶生长组大鼠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开放饮食时间的延长,瘦素水平逐渐增加.在实验终点(第12周),追赶生长组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瘦素水平、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组织表面瘦素受体水平与血清瘦素及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 追赶生长可导致肝细胞表面瘦素受体水平降低,肝细胞表面瘦素瘦素受体下降与追赶组大鼠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郑媛;文重远;程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护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于DSA下行股、髂和下腔静脉造影后,在下腔静脉内置入滤器,再用导管抽吸、经导管尿激酶溶栓和抗凝治疗.结果 所以患者症状均完全缓解,疗效为100%,平均7.3 d,患者患肢肿胀疼痛于治疗后1~2 d内开始消退,出院时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处周径均明显变小,达到或接近健肢水平.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防止肺栓塞的发生,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芳清;郭庆;陈俊松;唐昌连;赖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苏伐他汀(10mg/d和40mg/d)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以了解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对ACS患者炎症抑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苏伐他汀10 mg/d,睡前服用;B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苏伐他汀40 mg/d,睡前服用.两组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清hs-CRP、血脂(TC、LDL-C)浓度,同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TC、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与A组相比较,B组hs-CRP、TC、LDL-C下降更明显(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瑞苏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高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PC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经过一线化疗之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和顺铂75mg/m2,以21 d为一个周期,在至少两周期以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在本组19例患者中,有效率为42.11%,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轻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的缓解,不影响后续化疗的进行.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虽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但多为轻度,耐受性较好,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孙红;张彦;陈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原因以及探讨再次手术的方法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及外院腹股沟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病例28例,调查其原手术资料、与手术医生进行咨询结合手术中所见,探讨手术原因,根据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及复发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后入路手术或前入路重新固定原补片.结果 于补片收缩引起的复发3例(10.7%),其他25例(89.3%)均为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同定引起.结论 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固定引起,少数病例是由于补片收缩牵拉至补片通过精索部位扩张引起,再次手术首选后入路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重新固定原补片进行手术.
作者:李亮;隋梁;吕国庆;李粤;刘铮;白植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间日疟疾的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10年收治住院的117例疟疾患者.结果 117例中误诊非典型间日疟39例,误诊率为33.3%,误诊病种11种,以上呼吸道感染多,占误诊病例的46.2%.结论 加强对不典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不能因1、2次血涂片找不到疟原虫就排除疟疾,可用厚血片或骨髓片检测来提高疟疾确诊的水平,把疟原虫检测作为诊断常规.
作者:周志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于2002年10月到2009年12月对5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施行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15例,甲状腺囊肿12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8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大出血、声音嘶哑、手足抽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无复发,颈部仅留微小疤痕,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美容的手术方法.手术有效操作空间的建立、超声刀的正确使用以及熟练的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叶劲松;侯东生;陈光春;张程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通过临床分析加深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共23例,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结果 1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在心电图表现异常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心动过速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两组ST-T改变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9.98,P<0.01).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应常规通过心电图检查身体状况,通过对心电图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黄裕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三病并存的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36例肝硬化合并结核、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开矛盾,异中求同,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结果 34例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接受抗痨治疗及精心护理及护理健康教育使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3~10.2 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结论 肝硬化合并结核及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燕亚菲;刘娟丽;巨新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在急危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行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患者103例,加强对患者进行穿刺前的心理护理、穿刺置管时的配合、置管后护理(导管的固定、维持导管通畅、预防空气栓塞、预防穿刺处感染、连接装置护理等方面).结果 在103例患者中,置管时间长65 d,短3 d.导管脱落2例;导管阻塞3例,置管后无局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拔管后伤口愈合好,导管管尖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加强并规范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能有效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香香;李秀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冶疗剖宫产围术期寒战的有效性和新生儿安全性.方法 将78例剖宫产术患者,ASA Ⅰ~Ⅱ级,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不同程度寒战的产妇按随机数宁表法分为A、B、C三组(n=26),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1 mg/kg、0.02 mg/kg、0.03 mg/kg,观察用药后控制寒战效果、警觉/镇静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65.4%、96.2%和96.2%,B组和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用药后5min警觉/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三组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9%)显著高于A组(0/26)和B组(3.8%)(P<0.01).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患者,0.02 mg/kg布托啡诺静脉注射是治疗围术期寒战的佳剂量.
作者:陈胜芬;刘启敏;周建敏;罗小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治疗后两组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洲慧;李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以及适当运动等,同时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黄芪8g,黄连、大黄各10g,花粉20g,苍术、玄参、生地、丹参各30g.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中,胃热可加玉女煎,肺热患者可加消渴方;肾阴虚者可加知柏地黄汤.阴阳两虚患者可加金贵肾气丸;气阴两虚患者可加生脉散.以上中药水煎服,1剂/d,分两次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76%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对198例临床诊断为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其中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146例.结果 原发不孕52例中阳性例数10例,占19.2%.其中子宫形态异常者4例,单角子宫及双角子宫各两例,左侧输卵管不通4条,右侧不通2条,积液2条.继发不孕146例,阳性例数98例,占67.1%.左侧输卵管不通54条,右侧输卵管不通64条,输卵管积水36条.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子宫及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赖轶飞;黄伟欣;黎绮玲;高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160例脑梗死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分成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80例,比较其治疗、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46.3%、总体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其住院费用也远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药物对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谢展帆;冯健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2009年28例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治愈出院,2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临床少见,与乙状结肠解剖因素、老年人慢性便秘有关,误诊率高.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要有充分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吴培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对各型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和87例临床已确诊为肝病患者的PT、APTT、FIB、TT和D-D.前四项采用自动血凝仪检测,后一项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结果 不同的肝病患者PT、APTT、FIB、TT和D-D与健康组对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肝硬化、肝癌患者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降低(P<0.01),D-D水平较高,分别为72.2%和60.0%.急性肝炎组PT时间延长(P<0.01)、APTT时间也延长(P<0.01)、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平为18.8%,慢性肝炎组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为7.4%.各型肝脏疾病PT、APTT、TT的值和D-D水平呈现肝硬化组>肝癌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而FIB则相反.结论 PT、APTT、FIB、TT和D-D可客观地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这可以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碧兰;庄燕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06例健康体检者行血脂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血脂结果分为血脂正常组200例和血脂异常组206例,分析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567,P<0.05).结论 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积极调脂治疗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施志雄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舒芬太尼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μg(25 ml)臂丛阻滞.观察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舒芬太尼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阻滞后10 min、120 min、180 min VAS评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SBP、DBP和HR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并发症.结论 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μg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李菁;雷晓丽;唐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