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银格
西脉记忆合金胫骨髓针固定法,由于顺行穿入,进针点定位不易掌握.自断端穿出时,易出现髓针扭转,而不是理论要求的背靠背.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自己总结的改良法固定胫骨骨折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方法.方法:15例髌骨粉碎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达到关节面平整,然后经皮用可吸收缝线行张力带固定.结果:15例髌骨粉碎骨折全部经临床随访,平均15个月.日常生活均无疼痛,12例屈膝120°以上,3例90°~110°,X线检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论:关节镜下治疗髌骨粉碎骨折,使关节面平整,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经皮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减少关节僵直的发生,不用第二次手术取出.
作者:许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9年5月~2002年2月,我科对27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39~71岁,平均53.7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跌伤7例,平……
作者:高卫民;张怡五;陈家臻;杨星华;王晓勇;官正华;何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AO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Ⅳ型骨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AO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年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从关节稳定性、活动情况及疼痛三个方面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8.9%.结论:AO钢板可通过塑形与髁骨面相贴吻合,螺钉径细损伤小,稳定性好,可在骨内交叉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Ⅳ型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何方;李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从1840年Malgaigne率先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至今已有160年历史,这种方法历史虽然悠久,但实际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才有了很大进展及广泛应用,我院自1999年~2002年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其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成;武新荣;陈凤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腰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这些解剖特点在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通过20例局解研究观测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之间的关系,脊神经的形态及移位情况.随访143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对比观测环行减压和单纯椎板减压的效果.结果: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有相对固定关系,L1脊神经到L5脊神经逐渐增粗,它们在冠状面上虽可向对侧移位但不超过中线.环行减压组有8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结论:胸腰段骨折行环行减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脊神经,避免过分牵拉加重损伤.
作者:张蜀华;田江华;卫小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满意原因及水平后脱位的发生和预防.方法:对297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蛙氏位、人体位(human position)石膏固定后观察.结果:此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水平后脱位6例6髋,对治疗影响较大.结论;手法整复蛙氏位或人体位固定是治疗小儿先髋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但并发水平后脱位使患儿丧失了佳治疗时机,应警惕和预防.
作者:董晓斌;孙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掌软组织缺损,常伴有手掌肌腱、掌骨及指骨的外露,如果缺损面没有良好的组织瓣进行修复,将会引起手部严重的功能障碍.我院于1998年~2002年采用髂腹股沟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银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维族,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入院,X片显示:左锁骨骨折,左1~10肋骨骨折,并发左肺挫裂伤,血气胸;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左股骨内上髁骨折,左胫腓骨骨折,右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并有创伤性休克.入院后抗休克、抗炎、补液对症治疗,胸腔闭式引流,左股骨髁上、跟骨持续……
作者:曾宪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37.8岁,左侧7例,右侧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8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2.7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感染、髓内钉断裂、锁钉断裂等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扩大了髓内钉的手术适应证,是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金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术后外固定0~2周,然后去除外固定,进行早期主动性手部功能训练.定期随访摄片,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骨折愈合后2~3个月取出钢板螺钉.结果:55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功能恢复优良(96%).结论: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内固定,又可进行术后早期功能训练,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手部功能早日康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固定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金国;方阳;杨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损伤.由于锁骨两侧的肩锁、胸锁关节解剖形态上的特殊,损伤后常给整复、固定带来很大困难.石膏背心、武装带、双圈固定等多因复位不良、固定不牢而影响疗效,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自2001年以来,作者采用带部分肩峰的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8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庆波;王春松;马力斌;戴祥;胡玉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8年5月~2002年6月,收治开放胫腓骨下段骨折24例,均应用三维外固定架(山东淮坊产),严重病例采用超关节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来营;崔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近8年来2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脂肪栓塞综合征并非少见病,对骨科重症病人应高度警惕其发生.21例中,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结论:动脉血氧分压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是一个可靠的敏感的指标;及早纠正低氧血症和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是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关键.
作者:韩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治疗失效的原因.方法:自1997年9月~2002年9月采用后路髓核摘除术治疗1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开窗术14例,半椎板切除术62例,全椎板切除术43例.结果:术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7例,占7.2%;术后3个月症状复发者9例,占9.3%;术后6个月以上病状复发16例,占16.5%.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组1993年评定标准,3个月内差7例,3个月以上差32例.结论:后路髓核摘除术应注意其适应证、术式选择、手术操作,尽可能减少手术失误.
作者:周洋;张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腕骨急性骨折脱位的实际发生率要高于临床上的确诊率,因为X线片上的腕骨重叠等很多因素可影响腕骨急性骨折脱位的早期诊断.另外,有些患者伤后脱位自动复位,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将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不稳、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正确治疗十分必要.……
作者:马玉海;张少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治疗的疗效.方法:12例(14髓)因髋臼发育不良所引起的严重骨关节炎患者作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优4例,良6例,中2例.结论:对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只有当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功能障碍非常明显而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实施.
作者:陈富强;黄淦堂;沈珊安;王方;陈志坚;陈忆伟;潘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93年10月~2002年8月采用截骨矫正,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9例,女16例;大年龄为12岁,小年龄为5岁,平均8岁.手术时间:1年以内4例,2年……
作者:郑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31例中,压缩的椎体高度,完全恢复11例,恢复90%8例,85%3例,80%5例,恢复70%3例,恢复65%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8例术前A级,术后7例无恢复,1例恢复到B级;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8例,D级2例;9例C级恢复到D级7例,E级2例;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减少了病残率.
作者:李福如;张艳珍;高文平;周志琪;梁建全;卢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骨创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保守治疗还是早期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问题争论颇多,我院自1997年~2001年5月应用Smith—Peterson切口早期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9例,均选用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师玉谨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