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帅;刘秋珍;张宁;朱希伟;王明耀
目的对肝切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37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防止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民;何勇;窦科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1991年1月至2005年1月经腹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68例,其中46例采用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和直线切割器(中国强生公司产品)重建消化道,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我们技术方法改进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海平;董培德;欧阳晓晖;杨成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近日收治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发现结肠异位:右位乙状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完全位于腹膜后,十分罕见.
作者:孙登群;胡孔旺;孟翔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引进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重视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来,胃十二指肠及吻合口溃疡的手术已大大减少.但溃疡病经内科治疗无效及有并发症时仍应及时处理.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治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52例,现将其诊断和急诊处理讨论如下.
作者:王超峰;安东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报道我院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胆总管取石术后十二指肠乳头顽固渗血,应用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vlation,APC)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国彬;李俊;傅燕;杨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2 870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岁以下9.9%,40~59岁53.7%.胆囊结石90.8%,胆总管结石7.6%,肝内胆管结石1.6%.胆固醇结石67.9%,胆色素结石32.1%.结论临沧佤族地区胆石病的结石类型以胆固醇结石多(67.9%),女性多于男性(2.1:1);胆囊结石均高于国内统计资料;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
作者:李留峥;李爱萍;于杰;段世儒;肖仲贤;张履荣;段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代谢、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大手术患者79人,其中37人为治疗组,42人为对照组.治疗组手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思真(重组人生长激素,瑞士雪兰诺公司生产)8 U,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共用7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检测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记录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两组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鲁建国;董瑞;宁力;马庆久;褚延魁;王青;乔庆;杜锡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0至2005年用脾肾静脉分流术加改良Sugiura手术(简称联合术)治疗肝功能Child A、B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保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构建携凋亡素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素基因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建立基础.方法 Pmel酶切线性化已经构建好的含凋亡素基因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VP3,然后电转化到BJ5183-AD-1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PacⅠ酶切出含凋亡素基因的腺病毒DNA,然后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运用RT-PCR鉴定重组腺病毒.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病毒.用物理和生物方法确定病毒的滴度.结果 PacⅠ酶切证实同源重组成功.绿色荧光观察证实病毒包装成功并且具有感染力,RT-PCR证实了重组腺病毒具有凋亡素蛋白的编码.重组腺病毒的浓度为84.52×109 VP/ml,滴度为6.561×109 PFU/ml.结论成功构建含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它的滴度足以满足体内外实验.
作者:陈健;李大江;王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真核生物蛋白合成有着相同的合成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存在着仅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才有表达差异的调节因子.
作者:刘子沛;王曙光;崔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内压升高对大鼠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别通过颈静脉插管、穿刺门静脉主干法来测定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建立气腹后分别在0、5、10、15、20、25、30、35、40、45 mm Hg压力值下测得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结果中心静脉压和腹内压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824+0.045X,相关系数r=0.984(P<0.01);门静脉压和腹内压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8.887+0.939X,相关系数r=0.998(P<0.01).结论腹内压与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根据腹内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和门静脉压的变化.
作者:吴伟;朱维铭;李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柿石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胃柿石合并溃疡的发生率可高达75%,且溃疡多为良性[1].但胃柿石合并恶性溃疡或胃癌者国内鲜有报道.笔者近日收治胃柿石合并胃癌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若川;刘其雨;张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个随着临床病理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概念,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
作者:刘念;耿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设计针对Stat3的发夹样RNA干扰重组体,通过脂质体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观察其干扰效果,为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奠定基础.方法设计针对Stat3编码区的有短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克隆到载体Pavu6+27中构建重组体Pavu6+27-Stat3,再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DNA测序分析.脂质体法转染重组体至大肠癌HCT116细胞株中,以空质粒(Pavu6+27)转染为对照;RT-PCR法观察Stat3基因表达改变.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均提示Stat3靶向RNA干扰重组体的构建成功,Pavu6+27-Stat3转染后HCT116细胞Stat3基因表达较空载体Pavu6+27转染的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 Stat3靶向RNA干扰重组体成功构建,并能有效抑制HCT116细胞中Stat3基因表达.本实验为下一步利用RNAi技术沉默肿瘤细胞中Stat3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抑制其增生,为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打下基础.
作者:吕伟;张超;郝迎学;刘伟;余佩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胃恶性淋巴瘤术中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瘤组织植入裸小鼠胃黏膜下层,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13例人胃恶性淋巴瘤标本9例移植成功.依据WHO新分类标准,从中筛选出1株人胃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HGBL-9903,1株人胃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GBL-9904和1株人胃原发性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GBL-9902.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和CD79a均阳性.染色体众数范围75~87条,流式细胞分析示DI值1.23~1.47,均为异倍体.3株模型分别传至83代、87代和89代,共移植裸鼠785只;自第3代起肿瘤的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HGBL-9903肝转移率为100%,脾转移率为36.7%,淋巴结转移率为57.6%.人胃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胃壁内自主侵袭性生长,侵袭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发生血液(肝,脾)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转移.结论 HGBL-9904、HGBL-9903和HGBL-9902三株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移植瘤的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来源人胃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完整的模拟了人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自然临床过程.
作者:脱帅;刘秋珍;张宁;朱希伟;王明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肥胖女性患者,49岁.因月经量多5年,左下腹隐痛不适1个月于2005年4月入院.月经周期规则,但经量较多,经期延长.
作者:高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活性炭在活体淋巴结内移行和分布的规律.方法选用20只Wistar大鼠,在每只大鼠的后脚掌皮下注射活性炭悬液,分别在注射后的1、5、24和48 h取淋巴结,观察淋巴结的大体形态和颜色;淋巴结予以固定,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制成病理切片,观察活性炭在淋巴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注射部位所属淋巴结明显黑染,且黑染淋巴结的次序与淋巴回流方向一致.活性炭进入淋巴结后,先分布于边缘窦,而后进入中央窦,血管、小梁及淋巴滤泡均未见活性炭.结论活性炭有较强的趋淋巴性,在淋巴结中驻留时间长,其本身无毒性,可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及药物载体.
作者:陈浩;黄广建;倪泉兴;张延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23例(17例胃肿瘤及6例结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23例患者,治愈17例,死亡6例,死因为MODS 5例,急性肺栓塞1例,病死率为26.1%.死亡病例与肝功能分级有明显关系, Child A级死亡1例(12.5%),B级死亡2例(22.2%), C级死亡3例(50%).发生吻合口漏1例, 胰尾血管出血1例, 未发生残胃缺血.结论对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胃肠肿瘤患者,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庆;吴志勇;顾磊;罗蒙;孙勇伟;徐琳;陈炜;邱江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性、手术及预后.结果老年胃癌以分化型腺癌为主(70.65%);病理分期以中晚期为主(89.6%);术前营养条件差、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总手术切除率占97.8%,住院病死率4.3%.结论围手术期加强对各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和合并症的治疗,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老年人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凌伟;卞育海;曹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闭合型双循环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CBC-BALSS)在治疗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建立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门腔分流联合胆总管离断),采用CBC-BALSS进行支持治疗.20只模型犬分为两组:CBC-BALSS治疗组(n=11);无肝细胞CBC-BALSS对照组(n=9).治疗时限6 h.检测实验犬血氨、生化全套、凝血因子(Factor Ⅶ)、支/芳氨基酸(BCAA/AAA)、单乙基甘氨酸二甲苯胺(monoethylglycinexylidide,MEGX)和细胞循环路生化全套、肝细胞密度和数量.结果 CBC-BALSS细胞回路细胞悬液总体积200 ml,肝细胞的总数1×1010个、密度5×107/ml、活率98%左右.治疗中16只犬的生命体征平稳,在治疗30 min内均出现一过性低血压;2只转流开始15 min出现过敏反应;1只转流中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只因穿刺部位出血死亡.模型治疗前血氨、ALT、TBil/DBil、白蛋白、Factor Ⅶ和BCAA/AAA分别达150 mmol/L、400 U/L、80/55 mmol/L、35 g/L、20%和1.6;CBC-BALSS治疗6 h后,血氨、TBil/DBil下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T存在下降趋势且在第6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Factor Ⅶ和BCAA/AAA在所有时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 h和2 h,MEG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MEGX比对照组提前2 h达高点.治疗15~30 min后,双循环路压力至115 mm Hg趋于平稳,且在±5 mm Hg波动.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细胞循环路ALT显著性升高;组间细胞循环路TBil/DBi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性升高;白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C-BALSS治疗犬急性肝功能衰竭过程中,安全、有效、稳定且代谢支持作用明显.
作者:余德才;仇毓东;徐庆祥;丁义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