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血流感染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病例报道

孙英;杜英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摘要: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持续性存在,对机体造成损害。血培养阳性结果可提供病原学诊断的依据[1]。在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血流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中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但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并少见报道,尤其血流感染[2]。并且这两种形态的大肠埃希菌存在耐药性差异,对其进行检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例患者尿路感染血液标本中分离出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NGAL 、内皮素-1联合检测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内皮素‐1联合检测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31例(高血压组)和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高血压组分成非高血压肾病组和高血压肾病组,观察各组血清抑素C、NGAL、内皮素‐1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胱抑素C、NGAL、内皮素‐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伴随血压增幅而显著增高。高血压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NGAL、内皮素‐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胱抑素C、NGAL、内皮素‐1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方法简单,能做到早期预防控制高血压患者肾脏的损伤和预后。

    作者:刘宏;李静;李存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收集的临床分离菌进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临床分离菌共77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4%,革兰阴性菌占70.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为30.2%和77.2%。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主要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3%),出现少数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0.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分别为59.5%和31.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小于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5%和17.9%,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71.9%和75.0%。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增加明显。结论细菌耐药性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当务之急。

    作者:黎七绮;牛司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规则抗体导致正反定型不符的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不规则抗体导致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对不规则抗体导致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标本均送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一步确认检测,将返回的免疫血液学检测报告单和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不规则抗体导致ABO正反定型不符发生率是0.09%,主要以抗‐M抗体为主(50.0%),其次是抗‐E抗体(21.43%)、抗‐Ce抗体(17.86%)和抗‐P1‐抗体(3.57%)。结论不规则抗体引起正反定型不符应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测和确认试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

    作者:杨孝亮;周小琴;王坤;童林;郑艳华;王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某院3年尿路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目的:总结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尿路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尿标本中的细菌,采用低抑菌浓度(M IC )法测定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3年来尿标本中分离出细菌337株,来自女性210例,占62.31%,来自男性127例,占37.69%;检出菌前4位为大肠埃希菌(208株,61.73%)、肺炎克雷伯菌(28株,8.31%)、粪肠球菌(20株,5.93%)、屎肠球菌(16株,4.7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87%,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78.57%,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耐药率高。结论该院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各种菌的药敏情况进行治疗。

    作者:梁坤铃;林城;方细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了解长沙市职业健康检查人群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增高情况,分析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增高者体检结果异常的分布情况。方法统计分析职业健康体检人员22135例血细胞分析结果和体检异常表现情况。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或)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者中,大部分存在心电图异常、脂肪肝等变化,小部分为反应性和克隆性增高,同时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亦占较大一部分比例。结论建议进行大量试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意义。

    作者:刘燕萍;王艳;文岚;黄非凡;田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肿瘤患者输血前相关检测的分析研究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输血相关检测中血型鉴定正反不符与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检出情况及分布,并与非肿瘤患者群体比较分析。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输血科进行备血的16760例患者结果资料,分成肿瘤患者组与非肿瘤患者组,对其中血型鉴定正反不符与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O血型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的结果共27例,肿瘤患者组的发生率为0.65%,非肿瘤组发生率为0.08%,;不规则抗体阳性共49例,肿瘤患者组有18例,发生率0.74%,非肿瘤者31例,发生率约为0.22%。显示肿瘤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及抗筛阳性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对于肿瘤患者组还是非肿瘤组,引起血型鉴定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抗体减弱,其次为自身抗体等;引起抗筛鉴定阳性的原因在两组中均主要为特异性抗体。结论肿瘤患者疾病特征更加容易引起ABO血型正反不符和抗筛检测阳性,在工作中要对其检测结果提高重视,避免漏检,提高鉴别能力,保障输血安全。

    作者:陈钰溪;张立川;刘建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RP的可行性探索

    目的:探索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可行性。方法测定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的准确度、线性、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及两仪器(Ottoman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与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相关性。结果 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的3个批号试剂平均回收率为106.0%,准确度良好;批内精密度小于10%,日间精密度小于15%;携带污染率0.32%;Ottoman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与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血浆CRP结果相关方程为Y=0.0012 X+0.489,相关指数 r2=0.9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仪器测定血浆标本CRP结果高度相关;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的线性为0~200 mg/L。结论 Coapresta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CRP时批内精密度较好,携带污染率低,与Ottoman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高度相关,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解学龙;陈昌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枣阳地区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枣阳地区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院内感染的外伤患者71例,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71例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患者共分离得到多重耐药菌株2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119株(58.05%),革兰阳性菌检出83株(40.49%),真菌检出3株(1.4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均对10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超过50%,其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阿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超过80%。而对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则分别仅有5.88%和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8.80%、97.59%、95.18%。没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此外对利福平、氯霉素的耐药率也分别仅为32.53%和34.94%。结论在感染早期,尚不能明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时也难以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应用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马兵兵;侯文华;李雪莲;邱荣强;王裔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帮助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用药的千里眼或左右手,是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它融合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抗生素学等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快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决策提供关键信息。该门课程要求学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同时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它既是医学检验技术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又是医学检验临床技能的提高课。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教学中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成绩评定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体系,以适应21世纪医学检验技术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

    作者:张宏方;周雪宁;张怡敏;环城;史琳娜;叶峥嵘;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脂蛋白(a)-P研究进展

    脂蛋白(a)[Lp(a)]是人体内一种特殊的大分子脂蛋白,血浆中Lp(a)水平升高可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AS )的风险。长期以来,临床已经习惯使用Lp(a)‐C或Lp(a)‐M 预测Lp(a)相关AS风险的高低[1‐5]。但值得注意的是,致 AS因子是Lp (a)‐P而不是Lp(a)‐C或 Lp(a)‐M。新研究表明,Lp(a)‐P能代表Lp(a)的真实水平,对AS的预测价值较Lp(a)‐C或Lp(a)‐M高。下面本文就Lp(a)‐P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付晓艳;李莉;朱槿宏;何津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瘤病毒DNA 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液基细胞学(TCT )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 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液TCT检测、HPV‐DNA检测,并进行病理活检进行对照,分析TCT与HPV‐DNA联合联合检测方法的临床使用价值。结果500例患者经病理活检发现,慢性炎症208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112例,中度宫颈上皮内瘤63例,重度宫颈上皮内瘤53例,鳞状细胞癌(SCC)42例;TCT 检测分析可知,阳性患者275例,阴性患者225例,其灵敏度为73.0%,特异度64.6%,阳性预测值69.1%,阴性预测值69.5%,准确度69.0%;HPV‐DNA检测分析可知,阳性患者254例,阴性患者246例,其灵敏度为71.5%,特异度71.7%,阳性预测值73.2%,阴性预测值69.9%,准确度71.6%;联合检测的阳性患者244例,阴性患者356例,其灵敏度为91.5%,特异度97.5%,阳性预测值97.5%,阴性预测值91.4%,准确度94.4%,5项评价指标均高于TCT 和 HPV‐DNA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DNA检测均能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但是TCT与 HPV‐DNA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值得在临时床上使用。

    作者:张立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科室新进仪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结果对临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84例住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全血标本,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hs‐CRP ,同时进行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并与其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WBC和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hs‐CRP升高程度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小儿组,WBC与Neu正相关;在成人组,WBC与Neu正相关,Neu与hs‐CRP正相关。结论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的hs‐CRP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情况,与WBC及Neu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判断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秦旭;黄鑫;欧阳慧;候芳;王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吸虫病实验诊断的研究现状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纤维化,终可导致患者继发门脉高压征等严重后果,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1‐3]。据报道,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受到不同程度感染的人群达2亿[4]。血吸虫病的控制和消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5‐6],提高诊断能力。目前血吸虫病实验诊断可分三大类,分别为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核酸诊断。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发展的血吸虫实验室诊断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峰(综述);蔡爱玲;周明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台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与评价

    目的:对Sysmex公司生产的3台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分析,探讨3台仪器检查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方法取Sysmex XE2100、Sysmex XN3000、Sysmex XT4000i 3台血细胞分析仪30 d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以多次参加全国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以Sysmex XN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为比对仪器。每天随机选取低、中、高值患者标本4例共检测5 d ,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通过 F检验、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来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结果3台仪器的WBC、RBC、HCT、HGB、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测定结果间相关性密切( r≥0.975),偏差符合相关要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使用多台仪器检测时,要注重加强实验室仪器的质量控制,定期对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比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贾晶媛;郑善銮;郝晓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迈克IS1200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的性能评价

    目的:对迈克IS1200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文件的要求,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在IS1200上对乙肝5项、艾滋、丙肝和梅毒共8项进行检测,评价其精密度、试剂开瓶稳定性、线性和参考区间,与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除乙型肝炎E抗原低值的总精密度略高于判断标准15%外,其余指标均符合要求;各项目的试剂开瓶稳定性良好;定量项目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范围内的线性良好( r2>0.95);参考区间验证中,各项目均未发现离群值;方法学比对中,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外,其他项目与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相关性良好。结论迈克IS1200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的检测性能良好,满足实验室免疫检测工作的需求。

    作者:刘玉兰;孙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兰州市西固社区843例老年人体检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人空腹血脂水平,分析影响血脂异常的因素,并寻求建设性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辖区内843例65岁以上老年人常规体检时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Glu)指数,并根据被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压、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各项正常者363例(43.06%),其中男189例(22.42%);女174例(20.64%)。体检异常组480例(56.94%),其中男192例(22.76%);女288例(34.16%)。异常组和正常组相关项目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也是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致病因素。

    作者:梁新宇;何红;裴芳;武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96例ACI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并对不同分型的ACI患者血清 H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梗死、小梗死组血清 HCY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患者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CI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CY检测可有效预防ACI ,降低发病风险,对ACI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文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敏肌钙蛋白 T 和普通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普通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探讨hs‐cTnT、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已确诊AMI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AMI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s‐cTnT和cTnI水平,并比较AMI组hs‐cTnT和cTnI对AMI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MI组hs‐cTnT水平为(4.89±1.83)ng/mL高于健康人群第99百分位值的0.014ng/mL,cTnI水平为(28.82±12.32)ng/mL高于健康人群正常参考值上限0.4ng/mL,两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TnT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均为92.0%,明显高于cTnI的79.0%(均P<0.05),cTnI的特异度为96.0%显著高于hs‐cTnT的76.0%(P<0.05)。结论hs‐cTnT的阳性率和敏感性高,cTnI的特异性高,两者联合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金斌;邹德学;周逵;晏耀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超敏肌钙蛋白组(37例)采用超敏肌钙蛋白T进行诊断,肌钙蛋白组(37例)采用肌钙蛋白I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相应诊断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7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诊断,肌钙蛋白组入选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的浓度为0.7890μg/L ,肌钙蛋白I的浓度为0.7298μg/L ;超敏肌钙蛋白组超敏肌钙蛋白T的浓度为0.0690μg/L,肌钙蛋白I的浓度为0.01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敏肌钙蛋白组的阴性预测值为85.87%,阳性预测为94.66%,特异度为97.89%,敏感度为82.67%,肌钙蛋白组的阴性预测值为98.43%,阳性预测为86.76%,特异度为88.67%,敏感度为97.54%,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肌钙蛋白组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等高于超敏肌钙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两者均有高敏感度等临床实用价值,而且还能提升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忠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比对分析

    目的:通过比对时间分辨荧光技术(TRF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结果,验证这两种方法是否具有等效性。方法分别用TRFIA及ELISA检测160份临床标本的两对半指标,记录检验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配对资料χ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用于临床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检测,但TRFIA优于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江培涛;杨健;杨正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