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广华;张程;吕丹;高玉洁
目的:通过每日定标快速手工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使孕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方法根据LIAISON化学发光计算原理和孕酮的标准曲线,借用Excel软件的对数回归方程快速计算孕酮实际的标准曲线,对该试验进行校准。结果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出的浓度值符合临床诊断。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娟;郭渝;王婉蝶;黄靖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PCR实验室污染途径。方法针对PCR实验室不同的污染途径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达到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的发生。结论 PCR实验由于具有高灵敏度,容易产生污染,必须针对不同污染途径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以避免污染产生的风险。
作者:郭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早期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临床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的患者,采集标本200例,将其分为两组:冬春两季流行季节儿童组(100例)和夏秋两季非流感流行期间儿童组(100例),使用美国D3 Ultr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感冒患者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冬春两季流感流行期间,100例儿童检测有8例阳性,阳性率为8%;在夏秋两季非流感流行期间100例儿童检测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2%;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甲型流感毒感抗原是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能指导临床快速诊断,合理用药。
作者:刘玉兰;何凤屏;肖芸;马占忠;管振祺;郭艳乐;肖捷;候红梅;杨玉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使用西门子医学诊断公司的M/W‐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鉴定仪对临床SAU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药敏结果根据2013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100‐S23文件进行判读;细菌的分布检测采用Whonet软件。结果8486例送检标本共检出SAU168株,其中青霉素敏感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1株,青霉素耐药的MSSA8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8株。不同标本SA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痰标本中SAU构成比高(P=0.000)。不同病房SA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重症监护病房MRSA构成比高(P=0.000)。PS‐MSSA与PR‐MSSA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PR‐MSSA与MRSA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甲氧苄氨嘧啶/磺胺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对其余9种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SA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但MRSA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临床和医院感染监管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作者:孙敏;徐永成;苗祖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中检测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成都市西区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低危患者(低危组)52例,高危患者(高危组)41例,采集患者血浆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三者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高危组患者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检测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2.37%和74.19%,明显高于D‐二聚体检出阳性率(3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对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D‐二聚体。结论检测血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水平都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相对于D‐二聚体,血浆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侯玲;刘韧;龙训琴;高建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1~10月东莞广济医院皮肤科血清标本480份,用免疫比浊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进行检测,阳性结果与TPPA检测不符的标本采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进行验证;另选择10份TPPA检测滴度为1∶1280阳性标本,用生理盐水按照1∶40、1∶80、1∶160、1∶320、1∶640、1∶1280进行稀释,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P‐PA检出阳性标本70份,免疫比浊法检出阳性标本69份,ELISA检出阳性标本73份,4份与 TPPA阳性结果不相符的标本经FTA‐ABS确认全部为阴性;10份滴度为1∶1280的阳性标本稀释后用免疫比浊法和 ELISA对各个滴度进行检测,其敏感性分别为78.3%和96.7%。结论免疫比浊法、ELISA与TPPA3种方法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比浊法可以取代 TPPA作为梅毒血清学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认试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敏感性方面免疫比浊法比ELISA低,在检测低浓度标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比浊法不能取代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过筛试验。
作者:陈佩宣;李汉秋;吴细妹;陈志娟;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B H5100 T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4~11月786例0~6岁体检儿童微量元素Cu、Zn、Ca、Mg、Fe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地区体检儿童微量元素Cu、Zn、Ca、M g、Fe的缺乏率分别为0.4%、5.0%、18.1%、9.5%、8.3%,其中<1岁、1岁、2岁、3岁和≥4岁儿童Ca的缺乏率分别为47.4%、27.5%、12.6%、9.9%、11.9%,可见<1岁儿童Ca的缺乏率较高。各年龄组中Ca的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女儿童几种微量元素的缺乏率均无性别差异。结论成都地区0~6岁体检儿童微量元素异常率较高,其中Ca的缺乏率高,同时M g和Fe也较为缺乏。儿童微量元素含量与喂养习惯有密切关系,该地区的0~6岁儿童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尤其是Ca的补充,同时提倡母乳喂养。
作者:钟敏;解春宝;传良敏;黄文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脓液细菌培养菌群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分析耐药谱变化的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乳腺炎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对20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手工试验及DL‐96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药敏试验结合K‐B纸片扩散法。结果207份标本中共检出8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39.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占62.2%;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8.5%;中间葡萄球菌4株,占4.9%;表皮葡萄球菌4株,占4.9%;产酸克雷伯菌3株,占3.7%;溶血葡萄球菌等其他13种菌种各检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92.2%,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4.3%,对克拉霉素耐药率为84.3%,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总体耐药率较高,不宜选用;莫西沙星耐药率为3.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1%,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7.5%。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85.7%,头孢哌酮耐药率为83.3%,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为71.4%;氨曲南耐药率为14.3%,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8.6%,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8.6%。结论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为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文献报道略有不同,显示出细菌分布的地域性差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经验用药宜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两者耐药谱综合考虑,药敏试验确定后宜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目标用药。
作者:徐豪;司沛茹;邵艳;朱艳玲;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血清肌酐分析测量范围(AMR)的验证,探讨临床实验室如何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行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项目分析测量范围的验证,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方法采用酶法在Roche Cobas 501生化分析仪上检测7个浓度水平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线性范围能力测试样品,这7个样品靶值涵盖厂家说明书标示肌酐分析测量范围低、中、高值,每个样品检测两次取其均值,计算其与靶值的偏倚。另外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指南文件 EP6‐P的要求,收集含高值肌酐的新鲜患者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离心,计算混合物的浓度并将之作为高值样品(H ),与经同样处理获得的低值样品(L )分别按5L、4L+1H、3L+2H、2L+3H、1L+4H、5H的关系配制,形成系列样品,在Roche Cobas 501生化分析仪上对各样品的肌酐进行检测,每个样品检测4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7个水平的CAP样品与靶值的偏倚均小于北京善方医院检验科设定的允许误差±7.5%[(1/2×TE)%]。新鲜患者混合血清样品回归方程为Y=0.9886X+16.614,b=0.9886,介于0.97~1.03,截距a与0经 t检验,ta< t0.05,P>0.05,说明截距与0无明显差异,回归直线事实上通过0点。结论厂家说明书标示的血清肌酐分析测量范围验证通过,实验室可以采用。
作者:陈永传;崔亚利;李艳;任飒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血常规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疗效的判断都有很大帮助。本科室自2009年开始使用BC‐53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C‐5380是采用半导体激光散射技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配合改良的流式分析装置对白细胞进行精确的五分类分析,具有双通道白细胞五分类及异常细胞筛选功能,可提供27项参数、2个散点图、2个直方图以及异常报警等参数和信息。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因为一些生理、病理或操作等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避免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现将多年临床工作中所了解到的影响BC‐5380检测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樊祖茜;孙雷;张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食品从业人员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抽取长沙市9个单位258例食品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致泻大肠埃希菌。结果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率为15.5%(40/258),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占10.9%(28/258),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占3.1%(8/258),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占1.6%(4/258),未检出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28株EAEC携带ui‐dA基因26株,aggR+pic基因13株,astA基因27株,携带率分别为92.9%、46.4%、96.4%;8株EPEC全部携带eae和uidA基因;4株EHEC中3株携带eae基因,且都携带stx1+stx2基因。结论建立持续监测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机制和深入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理论,除了为监管部门制订和评价公共卫生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评价食品安全状况,有效控制传染源、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岚;朱彩明;曹可珂;黄非凡;田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790例,根据冠状动脉CTA结果分为CAD组(352例)和无CAD对照组(438例),CAD组依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118例)、双支冠状动脉病变(107例)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32例),检测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各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同指标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AD组和对照组比较,Lp‐PLA2、hs‐CRP、年龄、GLU、HbA1c、载脂蛋白B(ApoB)水平CA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PLA2在CAD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1,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和Hs‐CRP之间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相关性(r=0.042,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升高是CAD的危险因素,可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受累血管支数的风险评估。
作者:陆柳;孙立山;范列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克隆人SSA/Ro60自身抗原并表达纯化,为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SSA/Ro60基因,定向插入pPICZ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将获得的重组蛋白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扩增出约1.5 kb的SSA/Ro60全长序列,获得相对分子质量60×103的重组蛋白,经鉴定具有SSA/Ro60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SSA/Ro60,为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奠定基础。
作者:牛广华;张程;吕丹;高玉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CCP抗体、抗AKA抗体,共检测80例RA患者,4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RA组抗CCP抗体和抗AKA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抗CCP抗体的灵敏度为73.8%高于抗AKA抗体(41.3%),特异性为86.2%低于抗AKA抗体(95.7%),二者联合检测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有所增高。结论抗CCP抗体对RA患者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且与抗AKA抗体联合检测对于RA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鹏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成人隐匿型糖尿病(LADA)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四联检测试剂条对3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体(IA‐2)]检测,同时通过生化仪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AD、IA‐2、IAA、ICA的阳性率分别为14.42%、4.70%、4.70%、5.33%,GAD、IA‐2、IAA、IC 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24.50%,显著高于单一抗体检测。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空腹血糖、空腹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 C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GAD、IA‐2、IAA、ICA能够为LAD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同时更好地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作者:胡晖;陆伟成;刘伟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肿瘤标记物CA242与CA72‐4比值在诊断早期结直肠癌(CRC)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收集87例CRC患者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242及CA72‐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分析CA242/CA72‐4比值在诊断C RC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87例疑似C RC患者终56例(64.37%)被确诊为C RC ,31例(35.63%)被排除C RC。C RC患者CA242、CA72‐4及CA242/CA72‐4比值均高于非CR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CA242/CA72‐4比值为明显(P=0.013)。CA242、CA72‐4及CA242/CA72‐4比值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621及0.775,其中CA72‐4与早期CRC无明显相关性,而CA242及CA242/CA72‐4比值与CRC诊断呈显著相关性(P=0.013、0.006),两者的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576~0.851及0.612~0.887;当CA242/CA72‐4截值(cut‐off)为2.6时(CA242=28.6,CA72‐4=11时),其诊断早期CRC的敏感度为91.32%,特异度为94.57%。结论 CA242/CA72‐4比值在诊断早期CRC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CA242或CA72‐4两者单项,尤其当比值接近2.6时需高度注意CRC的可能。
作者:林忠顺;吕国恩;吕俊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工作总体情况,探讨实验室质量考评发现的问题,促进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血清学能力考评、职能问卷调查和现场督导方式对各实验室进行考评,分析2006~2013年珠海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现状。结果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逐年增加,每年所有实验室质量考评成绩均为合格以上,实验室人员、设备和质量控制方面逐步完善,能满足艾滋病检测工作要求。结论随着质量考评的开展,珠海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在设备配备、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方艳梅;张丽荣;魏泉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靶形红细胞是指红细胞中央和周边着色浓,中间有一条透明带隔离[1],其形似墨西哥草帽呈靶状,故而得名,较正常红细胞扁而薄,故又称薄细胞[2]。靶形红细胞可以是小红细胞、正常红细胞,也可以是大红细胞[3]。健康人占1%~2%[4],新生儿略多一些。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败血症伴胆汁淤积症检出大量正常靶形红细胞的病例,患者经抗感染、利胆汁治疗后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业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 HSP患儿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成UAER正常组、UAER微量组和UAER大量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胱抑素C、RBP和尿中NAG水平。结果 HSP各组患儿血清胱抑素C、RBP水平以及UAER微量组和UAER大量组尿中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血清胱抑素C、RBP及尿中NAG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RBP、尿中NAG呈正相关(r=0.514、0.426,均 P<0.05)。结论联合检测上述3项指标能明显提高HSP患儿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阳性率,提高诊断准确性,为HSP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