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兰;何凤屏;肖芸;马占忠;管振祺;郭艳乐;肖捷;候红梅;杨玉婷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支气管肺炎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行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测定,分析两者与支气管肺炎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都是较好的细菌感染指标,两者均可作为支气管肺炎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天浩;莫恒勤;杨培雄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每日定标快速手工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使孕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证。方法根据LIAISON化学发光计算原理和孕酮的标准曲线,借用Excel软件的对数回归方程快速计算孕酮实际的标准曲线,对该试验进行校准。结果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出的浓度值符合临床诊断。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娟;郭渝;王婉蝶;黄靖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 )老年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整合子基因的分布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ICU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67株用PCR分析整合子基因,并通过测序明确基因。结果肺炎克雷伯菌386株中产ESBLs检出率为43.26%;整合子检出阳性率50.89%,检出全为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出aadA2、aadA1、aada16、dfra27和arr‐3基因;产ESBLs整合子基因阳性株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基因阴性菌株。结论老年ICU患者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整合子基因密切相关,在细菌的耐药上整合子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唯;陈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SCCmec型别。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84株,通过PCR扩增esp和mecA基因准确鉴定M RSE ,采用多重PCR对M RSE SCCmec进行分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84株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均可扩增出esp基因,mecA检出率为76.19%(64/84),其中血液、痰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M RSE检出率分别为76.8%、68.8%、100.0%和71.4%。多重PCR扩增结果显示,64株M RSE中,SCCmec单一型别为22株,其中SCCmecⅠ型19株、SCCmec Ⅲ型3株;SCCmec混合型为42株,其中Ⅰ、Ⅱ混合型2株,Ⅰ、Ⅲ混合型14株,Ⅰ、Ⅱ、Ⅲ混合型12株,Ⅱ、Ⅲ混合型5株,Ⅲ、Ⅳ混合型9株。结论临床分离的M RSE SCCmec型别存在明显的多样性,以混合SCCmec型别为主。
作者:杨永长;陈亮;肖代雯;喻华;刘华;黄文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工作总体情况,探讨实验室质量考评发现的问题,促进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血清学能力考评、职能问卷调查和现场督导方式对各实验室进行考评,分析2006~2013年珠海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现状。结果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逐年增加,每年所有实验室质量考评成绩均为合格以上,实验室人员、设备和质量控制方面逐步完善,能满足艾滋病检测工作要求。结论随着质量考评的开展,珠海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在设备配备、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方艳梅;张丽荣;魏泉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皮受损后暴露的胶原激活人体的凝血因子引起血小板聚集,引发凝血过程。血小板在活化的同时释放血小板微粒,血小板微粒具有促凝功能。目前,血小板微粒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血小板微粒在冠心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多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及病程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微粒的生理功能、血小板微粒的检测方法以及血小板微粒在血栓性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作者:杨正亮;金红;李琪;陈宏娟(综述);闫海润(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脓液细菌培养菌群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分析耐药谱变化的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乳腺炎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对207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手工试验及DL‐96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药敏试验结合K‐B纸片扩散法。结果207份标本中共检出8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39.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占62.2%;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8.5%;中间葡萄球菌4株,占4.9%;表皮葡萄球菌4株,占4.9%;产酸克雷伯菌3株,占3.7%;溶血葡萄球菌等其他13种菌种各检出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92.2%,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4.3%,对克拉霉素耐药率为84.3%,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总体耐药率较高,不宜选用;莫西沙星耐药率为3.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1%,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7.5%。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85.7%,头孢哌酮耐药率为83.3%,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为71.4%;氨曲南耐药率为14.3%,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8.6%,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8.6%。结论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为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文献报道略有不同,显示出细菌分布的地域性差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经验用药宜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两者耐药谱综合考虑,药敏试验确定后宜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目标用药。
作者:徐豪;司沛茹;邵艳;朱艳玲;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在血流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患者共92份血液标本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同时进行血液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在92份标本当中,两种方法共同阴性标本66份(71.7%),两种方法共检测出病原体10种。实时定量 PCR和血培养共同检出阳性标本7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79.3%。实时定量PCR的阴性预测值是0.94,敏感度是0.64,特异度是0.82。其中15份标本实时定量 PCR阳性而血培养阴性,4份标本血培养阳性而实时定量PCR阴性。其中2份标本所培养出的病原体不在实时定量 PCR的检测范围内,且实时定量PCR也不能检测光滑念珠菌。结论实时定量PCR是快速检测血液感染标本的有价值方法,但不能完全替代血培养。
作者:范世珍;林松青;莫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与尿微量清蛋白测定结果相关性分析。方法对4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新鲜尿标本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蛋白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在408例尿液标本中,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出尿蛋白阳性率为20.10%(82/408),免疫比浊法尿微量清蛋白检测阳性率为42.16%(172/40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在尿蛋白++、+++的标本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与尿微量清蛋白测定完全符合。结论尿液干化学检测尿蛋白快速,且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不高,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过筛检测。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优点,可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监测和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虹娟;刘鑫;孔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靶形红细胞是指红细胞中央和周边着色浓,中间有一条透明带隔离[1],其形似墨西哥草帽呈靶状,故而得名,较正常红细胞扁而薄,故又称薄细胞[2]。靶形红细胞可以是小红细胞、正常红细胞,也可以是大红细胞[3]。健康人占1%~2%[4],新生儿略多一些。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败血症伴胆汁淤积症检出大量正常靶形红细胞的病例,患者经抗感染、利胆汁治疗后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业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型。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集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共计110株,选用K‐B纸片分析细菌对药物有无敏感性,采用改良后的 Hodge试验分析碳青霉烯细菌在临床上的使用反应。测试菌株耐药基因对BLAST对比(局部序列比对)与PCR、DNA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出替加环素中介11株和耐药4株(黏质沙雷菌、产气肠杆菌2株)。110株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头孢他啶、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环丙沙星、氨曲南等耐药率均为64.9%~88.4%;而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为16.6%~40.1%;敏感率增高的为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分别为82.0%和86.6%。研究发现110株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当中,检测出blaSHV‐12、blaCTX‐M‐15、ESBLs、blaCTX‐M‐33等基因。在110株碳青霉烯细菌当中还检测出1株黏质沙雷菌,基因型号为blaKPC‐2;改良后的 Hodge试验77株阳性,检出率为70%。36株(32.7%)ESBLs呈阳性,5株阴沟肠杆菌(blaIM P‐26)与1株产气肠杆菌(blaVIM‐2)基因、31株大肠埃希菌。结论碳青霉烯肠杆菌的基因型主要有blaKPC‐2基因、blaIM P‐26基因、blaVIM‐2基因。药敏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率增高,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控制感染的效果。
作者:杜任生;庾永基;肖伟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控制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95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例行体检的健康人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天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同时对比两组起始白细胞水平、大便潜血情况差异,计算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依据血浆D‐二聚体结果,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肠病阳性患者74例,阴性患者21例,采用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造影C T检测及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共有80例阳性患者、15例阴性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80.0%。(2)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数、大便潜血阳性率分别为(5480.12±876.32)μg/L、(17.37±2.21)×109/L、81.3%,远远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7、14天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D‐二聚体检测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肠病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荣荣;王莹;高函;刘乐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早期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临床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的患者,采集标本200例,将其分为两组:冬春两季流行季节儿童组(100例)和夏秋两季非流感流行期间儿童组(100例),使用美国D3 Ultr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感冒患者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冬春两季流感流行期间,100例儿童检测有8例阳性,阳性率为8%;在夏秋两季非流感流行期间100例儿童检测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2%;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甲型流感毒感抗原是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能指导临床快速诊断,合理用药。
作者:刘玉兰;何凤屏;肖芸;马占忠;管振祺;郭艳乐;肖捷;候红梅;杨玉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前后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就诊于医院妇产科需要输血治疗的196例患者的输血记录。结果输血前Hb(66.27±17.85)g/L,输血后Hb(79.28±16.79)g/L,输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进一步对输血指征从严把关,做到合理用血、科学用血。
作者:何淑贞;曹金如;莫丽芳;陈寿云;蒲育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利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 )研究用于血浆病毒灭活后残余的亚甲蓝是否对人体免疫细胞功能产生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在T 细胞特异性刺激因子Anti‐CD3/CD28存在的条件下,加或者不加不同浓度的亚甲蓝共培养,培养至72 h ,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培养66 h后,加入CCK‐8染料继续培养4~6 h ,于A450处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高浓度剂量亚甲蓝(1.25、2.5、5μmol/L组)对Anti‐CD3/28刺激PBM C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P<0.01),其OD值由0.897±0.385分别降至0.632±0.334、0.524±0.254、0.445±0.287,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高浓度亚甲蓝(1.25、2.5、5μmol/L组)可下调Anti‐CD3/28诱导 PBMC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10、γ‐干扰素(IFN)‐γ,且呈剂量依赖效应。1.25、2.5、5μmol/L的亚甲蓝影响PBMC分泌IL‐17a ,IL‐17a水平由(406±57)pg/mL分别降至(276±38)、(192±31)、(134±24)pg/mL ;影响PBMC分泌IL‐10,IL‐10水平由(184±15)pg/mL分别降至(132±13)、(110±12)、(42±8)pg/mL ;影响 PBMC分泌 IFN‐γ,IFN‐γ水平由(4512±187)pg/mL 分别降至(2876±143)、(2234±153)、(1988±112)pg/mL。结论高浓度亚甲蓝(≥1.25μmol/L)对人PBMC的增殖以及分泌细胞因子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换而言之,血浆病毒灭活后残余浓度(≤0.33μmol/L)的亚甲蓝对PBMC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该浓度的亚甲蓝对人纯T细胞免疫功能是否有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研究。
作者:陈志忠;李结敏;陈尚良;梁洁贞;卢少芬;陈超红;陆倩文;张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使用西门子医学诊断公司的M/W‐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鉴定仪对临床SAU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药敏结果根据2013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100‐S23文件进行判读;细菌的分布检测采用Whonet软件。结果8486例送检标本共检出SAU168株,其中青霉素敏感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1株,青霉素耐药的MSSA8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8株。不同标本SA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痰标本中SAU构成比高(P=0.000)。不同病房SAU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重症监护病房MRSA构成比高(P=0.000)。PS‐MSSA与PR‐MSSA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PR‐MSSA与MRSA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甲氧苄氨嘧啶/磺胺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对其余9种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SA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但MRSA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临床和医院感染监管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作者:孙敏;徐永成;苗祖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采用5种血小板聚集功能分析仪探讨研究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可靠方法与准确参数。方法利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光比浊血小板聚集仪(LTA)实验,流式细胞仪(FC)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 PAC‐1(Fg、Ca2+、GPⅡb/Ⅲa形成复合物的受体)、CD62p(P选择素)活化百分率检测实验,英诺华 PL‐11血小板分析仪实验,VerifyNow 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实验(VerifyNow)与血栓弹力图实验(TEG)同时检测对照组与单服用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1)对照组与患者组ADP%,ADP激活的PAC‐1、CD62p受体活化百分率,MAR%,INHI%,TEG测得ADP诱导的MA(mm)值6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E、P2Y12受体的PRU ,凝血酶诱导的MA(mm)值3个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P%与(100‐INHI)%,MAR%,ADP激活的 CD62p、PAC‐1受体活化百分率呈正相关(r分别是0.565、0.939、0.769和0.583,P<0.05);与TEG测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值(% Agg)无相关性(r=0.127,P>0.05)。结论(1)氯吡格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2)LTA操作便捷、廉价、结果稳定,在医院普及率高,是临床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首选方法。
作者:楚杜武;任军伟;丛玉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甲状腺疾病在妊娠早期的发生率和特点,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776例妊娠早期(<12+6周)妇女(试验组)和100例非妊娠育龄妇女(对照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浓度,根据妊娠早期与非妊娠育龄妇女的不同诊断标准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的TSH、FT4和TPO‐Ab血清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妇女的甲状腺疾病总发生率达35.05%,明显高于非妊娠育龄妇女(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孕妇所患甲状腺疾病主要为甲状腺功能减退(9.28%)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2.94%),与对照组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高,可导致出生缺陷;因此,要重视对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提供优生优育理论依据。
作者:何彩华;刘运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Sebia Minicap Flex Piercing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相关文件及其他相关标准对该检测系统检测 HbA1c的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和参考区间指标进行评价,同时与Premier Hb 9210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该检测系统检测高低两个浓度的HbA1c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2%和0.74%;准确度验证其与 Premier Hb 9210糖化血红蛋白仪相关性较好,r2为0.99026,相对偏倚<5%;携带污染率为0.99%。结论 Sebia Minicap Flex Piercing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HbA1c主要仪器性能达到CLSI指南和厂家说明书的要求,可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作者:罗燕芬;李有强;区颂邦;肖倩;邓光远;许振杰;王丽娜;李沫;陈茶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