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非心脏病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护理

江静云;李萍;王璐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非心脏病, 开胸手术, 术后心律失常, 心脏储备功能, 开胸围手术期, 心脏并发症, 手术适应症, 非心脏手术, 循环系统, 心脏事件, 生理变化, 开胸术后, 护理介绍, 老年人, 发生率, 文献, 呼吸, 病理
摘要:开胸手术直接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随着手术适应症的日渐扩大,术后心律失常日益成为开胸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开胸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3.7%[1].老年人随着增龄,心脏储备功能差,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脏事件[2].我科1998年1月~2003年6月为37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非心脏病开胸手术,发生心律失常者197例,占52.39%(197/376),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鹿瓜多肽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伤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尽管医疗技术有了巨大的进展,但仍有约5%~10%的骨折患者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目前常采用全身或局部给药来促进骨折愈合[2],但药物在骨愈合过程中是否对其相关基因表达存在调节作用,调节的时空性、水平、强度、机制如何等还甚少了解.为此,通过动态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揭示鹿瓜多肽注射液在此过程中对骨愈合的干预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为鹿瓜多肽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陈学明;李章华;周月容;汪喆;王志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obersshow双腔支气管插管下行胸腔镜手术的麻醉

    我院近来开展了胸腔镜徽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患者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其特殊的操作,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将有关麻醉方法及术中监测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段萍;张希;陈红;王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临床分析(附16例报告)

    肝门部胆管癌(proximal bile duct canaer,PBDC)由于位置特殊,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晚期胆管癌,国内外报告差异较大,近期报告其切除率49.4%[1].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16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明;蔡翔;张思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丽珠赛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长期以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治疗均限于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我院于2003年起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丽珠赛乐治疗30例,并做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米尔·艾力;艾尼瓦尔·吐尔洪;马依努尔·阿合尼亚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腭切牙管囊肿的CT诊断

    临床资料一、例1,男性,74岁.主诉:上腭肿物半年余.患者6个月前发现上腭正中前部有一肿物,大小与本人拇指甲盖近似,无任何症状,肿物缓慢生长,3周前受凉后自觉肿物迅速增大,但无疼痛及其他不适.专科检查:上腭正中见一肿物约占硬腭的前2/3,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无压痛、界清、穿刺液为淡黄色清亮液体.

    作者:穆合塔尔;刘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3年4月~2006年3月间住院的19例住院病人,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57.94岁.胸片和CT均证实有肺内病变,所有病例均经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纤支镜检查未能明确性质.

    作者:唐晓丽;陈平虎;马倩;周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舒利迭治疗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第4大死亡杀手和10大致残性原因之一,循证医学指南提倡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来控制COPD.

    作者:韩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谈内部审计监督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益发展,内审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财务审计,而是管理审计,审计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发展无疑对医院经济活动中的审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只有建立和完善医院的审计监督机制,为管理当局提供更有用的信息,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颜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嗜铬细胞瘤30例临床分析

    嗜铬细胞瘤系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其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回顾我院1998年7月~2005年7月共收治30例嗜铬细胞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作者:严金龙;李燕林;王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应用中广泛的药物,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增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不断发生.本文就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伏醒;张英梅;韩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是脾动脉栓塞术的一种.它通过导管向脾动脉内注入栓塞材料,使部分脾动脉被栓塞,致部分脾脏发生梗死,其范围控制在40%~60%之间.该技术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即保存了部分正常脾组织,亦达到了部分切脾的目的,避免无脾状态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同时也减少了脾功能亢进带来的危害,降低了门静脉压力[1].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切脾而言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对22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施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玫;何晓勇;张贺菊;薛玉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疾病102例分析

    我院采用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道息肉、出血、晚期肿瘤阻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可;吴永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附64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2月,应用髓芯减压,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植入术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Fi-cat 2~3期和Ficat 4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别为11例和53例,经1~10年随访(其中随访10年者6例,8~9年者6例,6~8年者9例,4~5年者23例,1~3年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江平;王新安;王斌;牛奔;吾尔开西;库尔班;罗廷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老年人口增加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心血管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相当比例,国外有不少报道心血管病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其多表现为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1].国内梁志坚等调查也显示冠心病患者心理反应,其多表现为情绪障碍,尤其以焦虑为常见,其中93.75%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严重焦虑约16%,抑郁约34%,中度抑郁占4%[2].也有研究显示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仍有60%患者存在肯定的焦虑,52.5%存在轻中度抑郁情绪[3].

    作者:谢秀华;吴庆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部切口全层裂开56例分析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我院1991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腹部切口裂开56例,占同期腹部手术总数的0.75%.对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治疗和预防的复习,结合本组资料,提出一些预防及处理措施,旨在减少其发生,提高治愈率,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奇;鲁才章;夏军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医学生素质教育和英语教师的素质

    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已被人们所理解.各类医学院校都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当代经济、文化、教育正朝着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或媒介之一就是外语.因此,外语教学不但直接影响着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和国际接轨的进程.

    作者:平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基层医院实行社区医疗中的经验

    社区医疗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便民利民、价廉高效的新型医疗模式.它以街道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得到全科医生的全程服务,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多种形式社区医疗康复服务,是城市基层医院出路与职责所在.

    作者:李天明;李强;梁风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用药依从性(Compiiance)是指患者是否按医师所嘱用药.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是取得佳治疗的基本条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在188例患者中,不依从性患者占调查人数的48%[1].常见多种不依从药物治疗的表现:如不服药、漏服药、擅自更改服药剂量与时间、过早停止服药以及随意换药等.给药物治疗带来困难,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或造成细菌耐药,甚至贻误病情、危机生命.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很多,涉及医疗方面、患者方面、药物方面等因素,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用药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孔红;彭红英;袁翠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作用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

    抗菌药物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在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的深入研究使用,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针对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使用正确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恰当的疗程达到消灭病原菌及控制感染的目的.临床医师可通过参考药效学、药动学等参数来制订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可使所选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强度和时间尽量符合临床需要,以达到预期治疗作用,防止或减轻其不良反应.

    作者:韩启明;范小阳;吴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病人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阻塞性黄疽可对机体多个脏器系统造成损害.由于肠道内因胆汁缺乏而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由于胆道压力增高,导致肝细胞结构与功能受损,出现肝功不全,使其对糖、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能力降低,影响肝脏对蛋白质的合成,出现低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疽还可使机体出现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一改变与黄疸持续时间和深度呈正比,而且营养不良将加重这一改变.因此,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如能实施适当的营养支持,将有利于营养不良状态的纠正及免疫功能提高,这时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以及提高保守治疗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近两年我院12例保守治疗的阻塞性黄疽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珍;祁成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