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的影响

张力军;王洪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早期强化治疗,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患者, Hs-CRP, 粥样斑块破裂, 炎症反应, 提示作用, 敏感蛋白, 冠状动脉, 反应蛋白, 病情程度, 预后, 过程, UAP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1].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敏感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日益现代化及社会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且发病率有年轻化倾向.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1.35亿,我国现有近4,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5%以上[1].

    作者:唐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护理

    疣状胃炎(VG)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特殊型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等.目前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变态反应、高胃酸分泌有关[1].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VG已被列为具有高度恶变倾向的疾病之一[2].

    作者:潘海燕;艾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排粪造影在青年人排便困难诊断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

    排便困难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文献上未见青年人排便困难的报道,为探讨青年人排便困难的病变特点,笔者搜集了60例年龄在15~36岁之间的青年人排便困难患者所做的排粪造影资料,对其作了回顾性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火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消化道异物手术治疗探讨

    吞食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80%~90%异物可以自行排出,约10%~20%的上消化道异物需内镜取出,大约1%的异物需外科手术取出[1].自1998年10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经胸经腹手术取出消化道异物患者2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少,易损伤,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骼和(或)肌腱外露,术后感染切口不愈合钢板骨外露,修复难度较大,对治疗带来困难.自2006年8月笔者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范达文;庞争取;陈静;毛丰刚;朱栩宏;陆江;徐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放射治疗时摆位误差控制的体会

    放射治疗基本上都采用分次治疗模式,通常需要3~7周,治疗时患者体位的固定和重复性直接影响着治疗的精度和效果.放疗过程中理想的摆位要求是摆位偏差越小越好,即:精确度高,重复性好,保证治疗方案的忠实执行[1].

    作者:曹继兰;黄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正畸治疗中的疼痛反应

    疼痛是正畸治疗中患者的一种常见反应,大多数正畸患者有治疗疼痛的经历,因此,疼痛越来越受到正畸医师的重视.这里所谈论的疼痛不是由于操作者或患者的粗心造成的矫治器的激惹,而是在正畸治疗中病人所感受到的痛觉.本研究旨在探讨正畸治疗后疼痛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以及功能障碍等方面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旨在为预防和减轻疼痛找到相关理论依据.

    作者:刘丽;阿依古丽·吐尔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效果

    扁桃体切除是五官科常见手术,手术时间较短,要求诱导快、充分抑制咽喉反射、术后苏醒迅速且较完全,常规采用气管内全麻以策安全.本文比较了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此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章启湘;倪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1].大多数病例通过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丢失率高,容易遗留肢体短缩、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

    作者:杜昌辉;邹维敏;张宏伟;安冬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实验前准备在检验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方法学也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相继投入临床应用,给我们检验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检验医学在临床医疗、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人员认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就是高质量.

    作者:叶扬;张新华;张咏梅;张新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50例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PROM)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的安全,主要引起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的机会.同时常常预示着难产的发生,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2008年发生的PROM 150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莉君;周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骨痂植骨治疗陈旧性骨股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旧性股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具有损伤暴力大,骨折类型复杂,手术方式多种,并发症发生率高,愈合差等特点.陈旧性股骨骨折在治疗中常规植骨,并争取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恢复股骨的以转化成软骨或成骨细胞,发挥成骨作用,是修复骨缺损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材料,临床应用广泛[3],但是自体骨来源有限,术区并发症较多,病人痛苦,同种异体骨易吸收,费用高,不适应于经济困难患者.

    作者:巴塔;刘曙光;欧亚;李金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106例临床分析

    妊娠于孕28周前自然终止者称为流产,如在孕12周前自然终止者称早期流产,在孕13-27周自然终止者为晚期流产,当死胎或妊娠物已死亡而滞留官腔内数周者称为稽留流产[1].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辉;金红;解碧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生物实验室在院感控制中的作用

    根据WHO的调查,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医院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人8.7%.在美国每年发生的医院感染超过两百万例,每例感染增加的直接医疗支出583-4886美金,因为医院感染致死者达数万例[1].

    作者:尹宁;张裕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病历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全面记录,既能客观反映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也是临床教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考核医务人员医德、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依据.

    作者:贾新;陈翔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的一组临床肌无力综合征,晚期以呼吸肌麻痹(RMP)为主,若对其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作者:王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接触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接触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Contact 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CTFD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00年1月~2007年2月的难治性青光眼,CTDc组30例(30眼),冷凝组30例(30眼)为对照.CTDC组激光参数:1050~2 800 mW,时间1000~2000 ms,每点能量2.10~3.75 J,光凝范围180°~360°,击射点数7~28点,每点间隔2 mm.冷凝组采取冻-融-冻方式,温度-60~-80℃,时间40~60 s,冷凝范围下方180°,冷冻6~13个点.术后临床观察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后3 d、1 w、2 w、3 w、1 m眼压测量值(mmHg),术后症状及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用药情况.手术有效标准定为治疗后眼压较术前下降30%以上或眼压≤21 mmHg,或无光感眼术后眼部疼痛消失.每个病例均随访1个月.结果:CTDC组争冷凝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各时期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P<0.05+).随访结束时手术有效率CTDC组93.33%,冷凝组83.33%,疼痛缓解率CTDC组96.67%;冷凝组86.67%: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D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丽;安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乳腺癌组织中uPA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引起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肿瘤浸润转移的研究已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尿激酶原激活物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瘤细胞通过其自身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bator,uPA)以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破坏其屏障作用,从而侵袭周围组织[1].

    作者:杨新海;严水华;刘双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的影响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1].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敏感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作者:张力军;王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的探讨-扎实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临床技能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标准,临床实习期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大夫的一个重要时期.

    作者:马唯一;吴新江;马君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