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直
目的:为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晕厥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00例晕厥患者行24h动态心动图检查,并在检查中尽可能诱发晕厥发作,记录其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27例患者发生晕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19例,未发生心律失常8例;73例患者未发生晕厥,其中发生心律失常26例,未发生心律失常47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检出心源性晕厥,其简便的诊断方法为临床上防止心脏性猝死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作者:肖黎;马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广义的医院文化泛指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医院硬文化和医院软文化两大方面.医院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医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主体是人.
作者:杜相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对照组)和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10周后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结论: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吴礼泓;雷英;胡东升;刘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为了避免牙齿在矫治过程中的往复移动,提高治疗效率,本研究探讨了将弓丝与带环结扎控制牙弓长度,对传动技术打开咬合阶段前牙位置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20例恒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人,都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下颌第二双尖牙,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打开咬合至前牙基本对刃.其中治疗组控制牙弓长度,对照组不控制牙弓长度.通过对打开咬合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切牙角度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在达到前牙对刃时,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并被压低.结论:提示在治疗初期,应该保持牙弓长度,防止下切牙唇倾.
作者:丁锐;满云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了解基层在职及离、退休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掌握常见疾病的发生动态,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严格落实干部体检制度,并建立健康体检档案.现将2010年4月~9月份,在和田墨玉县人民医院对1765名机关干部经行健康体检.体检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艾斯凯尔·阿斯木;如则麦麦提·艾合麦提;麦麦提图尔孙;穆塔里普;拜合提亚尔;帕尔哈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国的独生子女是一群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社会群体,独生子女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也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旨在了解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心理咨询者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并给予有效的干预以促进他们的健康.
作者:纪香萍;胡列鹏;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推进抗菌药临床的合理应有效控制细菌耐药,2009年3月,卫生部颁发《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38号文》[1],2011年4月,卫生部组织实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整治活动方案》)[2],这项行动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严”的抗菌药整治,其中要求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为了解某医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笔者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该院3种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期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沈静;马建军;杨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2011年新上岗护士42名,占全科总人数的41.6%.手术室是高风险科室,新上岗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系数高,管理难度大.护士毕业后进入临床,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训练才能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护士[1].因此,我们实施了新上岗护士的分层培训和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王惠琴;衣里木努尔·衣迪里斯;邵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旨在从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细胞株中分离脑胶质瘤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对其干细胞特性加以鉴定,以期对后续个体化敏感药物化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以CD133为标志的免疫磁珠法从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细胞株中分离脑胶质瘤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干细胞特性加以鉴定.结果:新鲜人脑胶质母细胞培养得到悬浮生长的肿瘤干细胞球,其能在体外自我更新、增殖,形成新的克隆性细胞球,保持连续稳定的传代,能表达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分化为与原肿瘤组织相似的贴壁生长的细胞.结论:胶质母瘤细胞株中存在的一小部分CD133+胶质瘤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属性,并能稳定传代增生.
作者:张永辉;昝向阳;李敏;李大志;蔡宁;于晚晨;林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9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76例,女性147例;年龄17 ~ 79岁,平均年龄48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5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71例;左侧227例,右侧175例,双侧21例,其中5例为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形成输尿管石街;结石长径0.7 ~2.5 cm;合并前列腺增生症23例,并发输尿管息肉79例.
作者:张伟;李祁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一定量的血流灌注是人体组织、器官保持正常电生理以及神经活动的基础,灌注是指血液向组织转运的稳定状态,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是灌注成像的基础.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 - PWI)用以反映组织内的微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可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具有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目前MR - PWI已广泛应用于脑、肝脏、肾及前列腺等脏器的血流灌注评价,本文就MR - PWI成像原理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章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入选标准选择62例48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均排除脑出血并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肝、肾功能异常,无活动性出血、意识障碍及颅内肿瘤.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42 ~78岁,平均年龄59.5岁;对照组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5 ~ 76岁,平均年龄60.2岁.
作者:常涛;彭颜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抗菌药物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多,广泛的药物之一.围手术期指患者因需手术治疗白住院时起至此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是医务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与否对预防术后感染,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和加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为促进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对我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郭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上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行漏口修补术在基层医院开展较难,我院于2009年3月~2011年5月由神经外科联合手麻科采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共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强;辜夕莲;王秦川;田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的认识,探讨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2012年28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周围型肺癌18例,结核球4例,转移瘤3例,球形肺炎2例,错构瘤l例.结论:CT平扫加病灶薄层扫描,并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都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王东风;叶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可引起全身循环系统大型弹力动脉及中小型弹力动脉的改变,使病变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斑块形成失去弹性,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尤其是中小型动脉的改变.人体不同部位的动脉有其各自的形态学特点,决定了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本文对2型糖尿病胫前动脉起始处上段斑块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查在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研究.
作者:米和伟;施亚玲;崔新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1].由于多发伤的损伤范围广,失血量大,创伤的应激反应剧烈,极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时可与心源性休克同时存在,常危及患者生命,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而抢救失血性休克,紧急液体复苏是救治关键[2].为了提高留置针在休克患者抢救中的穿刺成功率,2009年8月~2010年5月,我们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尝试使用序贯法(所谓序贯法是指按一定顺序进行连贯的活动过程)进行浅静脉留置,即先在肢体远端静脉用普通输液针穿刺成功后加压输液,使静脉充盈后再在其近端用留置针穿刺的操作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丽;张君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为斜形或横行,其部位多见于中段移位,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冲击,肩部着地更多见,撞击锁骨外端造成骨折[1].已往认为多数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也可达到满意效果[2],但近年来发现许多患者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后出现了锁骨短缩,骨折部增粗等畸形愈合.
作者:穆合塔尔·麦麦提热伊木;巴吐尔·吾斯曼;艾力·热黑;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临床上症见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B超或CT检查可发现阑尾炎症性改变.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由于其症状复杂多变,在基层医院有时诊断比较困难,一些急性腹痛性疾病常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从而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师经验的积累和各种检查仪器性能的逐步提高,大大增加了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为探讨两者的临床疗效,自2006年1月~2011年6月对93例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作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和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点[1].而腹膜炎,容量性心衰,肺部感染等原因是影响CAPD质量的主要因素,终影响透析的充分性及患者的生存率[2].我中心5年来共接受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24例,其中对存活的84例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原因给予分析,找出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常见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姜鸿;宋雪;刘红;张继;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