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生;张德智
胎儿和新生儿的溶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会引起流产、死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严重时会发展到核黄疸、永久性脑损伤和婴儿死亡.近年来对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溶血性疾病的抗体进行了广泛研究,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阮光萍;姚翔;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ER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细胞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hTERC基因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志物,hTERC基因的检测可作为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和癌前病变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向阳;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阴性组检出率较高的3种血清学模式是模式⑤(100.00%)、模式③(75.00%)、模式①(63.87%).结论 Pre-S1作为一种新的反映HBV复制状态和传染性的指标,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具有重要意义,其阳性血清标志物模式患者HBV复制活跃,HBV含量高.
作者:王翔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G(r=0.372,P<0.001)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Glb则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血清铁与血清TP、Alb、Glb、hs-CRP、A/G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患者中血清铁的水平与TP、Alb、hs-CRP和A/G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菅强;蒲晓允;尹锴;姜梅;邹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各项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自动化仪器已深入运用到医学检验工作的各个方面.甚至各种细胞形态学的检测也已逐步向完全自动化迈进.
作者:孟向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了解两台电解质分析仪在室内质控可比性很好的情况下测定同一患者血清样品对检测结果出现差异较大的原因.为探寻其原因,现将实验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李广权;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在临床生化实验室中常常同时拥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检测分析系统,由于不同的生化分析系统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异的检测方法,要使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生化分析系统间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系统误差具有可接受性,是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目标之一[1].
作者:王川蓉;张琳琳;李顺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指标,升高的血浆CGRP水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万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总二氧化碳项目自建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方法 对两种检测系统进行精密度评价,校准验证有效后,利用患者新鲜血清参照EP15-A文件进行方法学比较,评估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可接受.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结果偏倚小于1/2允许总误差(TEa)标准.结论 实现自建检测系统结果与可溯源的封闭检测系统结果有可比性,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作者:黄国清;王珍桂;刘秋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是目前乳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153和TS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
作者:李艳丽;张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养对男性病例的漏检率高,达80%以上;保证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和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同时进行检测是提高淋菌检出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聂俊玮;刘广珍;林芝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儿童微量元素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方法 983例因食欲差、腹泻、贫血等住院患儿作为实验组,来本院儿保和门诊经血液生化、心肺X线等检查均正常的0.6~7岁儿童1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锌、铁、铜、钙、镁的含量.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锌、铁、钙、镁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微元素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检测微量元素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指导儿童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可避免盲目性.
作者: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有统计学意义;(3)参比液放置不同时间对结果测定的影响,第4天Na+结果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天K+、Na+、Cl-结果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暴露标本放置时间、样品杯加样时间、参比液放置时间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结果均有影响,且随时间的延长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李飞;刘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用性强的检测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波;黄海樱;黄俊健;冯桂玲;陈文捷;林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2,P>0.05).唾液酸苷酶法敏感性为95.2%(60/63)、特异性为94.6%(264/279);革兰染色评分法敏感性为85.7%(54/63),特异性94.9%(265/279).结论 唾液酸苷酶法与Amsel's标准方法,革兰染色评分法相比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和快速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治细菌性阴道病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双酶偶联法对102例不同种类的肝病患者进行血清TBA的测定.结果 血清TBA在各种肝病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血清TBA是肝病活动中的敏感指标.
作者:程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正相关(r=0.2318,P<0.01),而其他血脂项目,不同GGT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血清GGT升高者较多见,GGT与TG密切相关,TG水平随GGT升高而增高,两者呈平行关系.GGT和TG的增高可能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代民;李娜;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6%.结论 HCV感染可触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可能是HCV感染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柴伟;张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外医学界的重视.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与中医药治疗,已成为国内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近30年来,毫米波(MMW)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毫米波辐照对不同的生物体或组织细胞有着不同的频率窗效应及功率和时间阈值[1].因此,研究毫米波或极高频电磁波(EHFW)对机体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免疫学效应),在探讨其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评估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MW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易良波;骆云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乙型肝炎病毒可根据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异源性大于或等于8%而分为A~H 8个基因型.各基因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基因型也与乙型肝炎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近年来,在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不同抗病毒药物的应答不尽相同,大多数研究证实基因型A或B对干扰素治疗应答明显好于基因型C或D;但各基因型对拉米夫定治疗应答性争议较大;关于其他药物和其他基因型的研究目前尚少.
作者:邹立新;陈兰;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