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玲;王慧平
目的:探讨WBC、CRP及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儿科患儿1287例,分别检测WBC、CRP及PCT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敏感度均高于病毒感染组。三项指标中血清PC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总符合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WBC计数及CRP检测。结论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WBC计数及CRP检测,是儿科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明;牛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营养缺乏常常是产生牙周病的因素[1]。本次调查选择新疆主体民族之一的哈萨克族人群为研究人群,旨在了解该民族牙周患病情况,并对其营养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牙周病发生的相关营养因素,为哈萨克族牙周病的预防提供饮食营养方面的依据。
作者:杨立群;杨爱琼;范雪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轻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如果轻度子痫前期控制不当,将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甚至子痫,危及母儿生命,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轻度子痫前期的根本方法。研究发现,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阴道分娩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同时,还可以节省费用,减少住院时间[1]。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在于宫颈成熟度,对于宫颈不成熟的则需引产,本文主要对比COOK球囊,欣普贝生在轻度子痫前期引产中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魏淑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医学科(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广谱抗菌药物、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致使VAP患者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给临床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终导致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1]。笔者对我院89例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能为临床防治VAP提供指导。
作者:岳金芳;关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简称品管圈,它的概念起始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品管圈活动指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进行维持和改善的活动,是全面品质管理的重要一环。既往实践证明,品管圈活动所产生的有形成果(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满意度及工作效率等)和无形成果(员工服务意识、改善问题意识的提高、成就感等)均有重要意义。我院疼痛科自2014年2月起,将品管圈活动的工作方法积极运用到神经阻滞治疗方面,其中经过6个月实践,已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李文举;席鹏;李亦梅;韩娜;张树丽;孙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时导管作为急诊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未成熟或内瘘闭塞的患者,它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是快速、准确、有效的血管通路。同时,它还可以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透析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我院1例患者因经济困难等原因,应用临时导管进行血液透析6年余,未发生感染、脱管。2014年10月初,该患者出现上腔静脉压塞征,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莉;赵海燕;王祖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 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PICC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其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异位、静脉栓塞等[2]。PICC现已被临床大量广泛使用,为患者长期输液、化疗及静脉营养提供了保障,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青睐[3,4]。可是,如何更好地维护PICC,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作者:鲁华;叶佳;董元玲;桑娟;胡江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有文献报道,无论是本地儿童还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都完成较好达90%以上[1],而流动儿童建卡率与体检率不高[2,3]。我院预防接种室与儿童保健室比邻,鉴于预防接种工作做得好及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视,自2013年6月起,我院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儿童保健工作,对每一个前来预防接种的儿童,在符合卫生部要求的体检年龄,均提醒及督促儿童家长先带儿童体检再进行预防接种。为了总结过去1年我院对流动儿童保健的经验和成效,我们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1岁内的儿童保健现状,为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提供依据。
作者:陈虹;李雪莉;李淑芬;徐继红;高新;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产前筛查是我国母婴保健服务的重要措施,是减少缺陷儿出生,在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产前筛查是通过可行的方法,对一般妊娠妇女进行筛查,发现子代具有患遗传性疾病高风险的可疑人群。筛查出可疑者进一步确诊,是预防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步骤。通常采用简便、经济、无创伤及安全的生化检测进行产前筛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自2013年1月通过申请审核获得产前筛查准入资质后,对我院围产门诊妊娠中期(14周~22周)单胎孕妇1025例开展产前筛查风险评估,筛查高风险者进一步转诊行产前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冬梅;高杰;齐伟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新疆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是在北京西苑医院的带领和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刘保延教授的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的理念为模板,将临床研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的新疆冠心病中医药临床诊疗数据库。以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辨证论治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利用这一平台,采用已有数据挖掘算法、引入消化或研究新的有效方法或模型,对病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寻找新疆冠心病证候的特征及演化规律;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制约中医药防治新疆冠心病辨证论治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制约因素的思路和方法,发现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诊疗规律,提升新疆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要做好新疆冠心病的研究工作,必须探索并遵循适应本平台的研究方法。利用科研一体化进行科研临床工作是今后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动中医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汪建萍;郑静;耿冲;安冬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高频超声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表现。方法对确诊的19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6个病变关节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痛风性关节炎的声像图特点。结果(1)受累关节中,第一跖趾关节19个(19/76,25%),腕关节12个(12/76,15.8%),肘关节11个(11/76,14.5%),双手关节11个(包括掌指、近指关节,11/76,14.5%),膝关节9个(9/76,11.8%),踝关节9个(9/76,11.8%),足背5个(5/76,6.6%)。(2)病变关节的超声表现:1)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超声表现:痛风石形成13个(13/76,17.1%),“双轨征”24个(24/76,31.6%),关节积液“暴风雪”样回声2个(2/76,2.6%);2)非特异性表现:关节积液58个(58/76,76.3%),滑膜增厚及血流34个(34/76,44.7%),腱鞘炎14个(14/76,18.4%),骨侵蚀6个(6/76,7.9%)。结论根据室壁瘤的大小和病变程度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有效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钟岩;石亚妹;武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源CT低浓度、低剂量扫描在低体质指数人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低体质指数BMI≤20患者,心率<65次/分和65≤心率<90次/分各30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低心率组采用单扇面采集;高心率组采用多扇面采集。每组再按随机性原则,15例采用370mgI/ml典比乐、120KV扫描;15例采用300 mgI/ml典比乐、100KV进行扫描。比较两组影像的质量与剂量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内不同造影剂浓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主观性评价无明显差异,图像质量均较好,客观评价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噪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单扇面与多扇面相比放射剂量有明显差异CTDI及DLP分别降低20%、11%,两组数据P<0.01,有统计学差异。每组间不同KV放射剂量比较,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00KV较120KV相比,CTDI及DLP分别降低21%、9%,两组数据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低体质指数人群,采用低浓度、低剂量的双源CT扫描程序,可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有效的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的摄取,减少医源性损伤。
作者:孙莉;刘艳;李江红;刘文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已成为急危重症抢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而抗凝则是保障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目前广泛应用的抗凝剂仍然是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或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但因UFH有并发出血的危险性,而LMWH在保证相同抗血栓形成效果的情况下,能较普通肝素减小出血的危险性,具有抗凝效果更好,明显降低出血次数,且对脂质代谢影响小的特点[1],近年来广泛用于血液净化中。但在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方案多为经验性,缺乏标准化治疗方案。笔者比较了我院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应用UFH与LMWH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丽;高如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系统性评价口服Xa抑制剂和华法林用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制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光盘数据库、同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查找网络上有关的所有文章及未发表的病例对照实验,并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文献,并对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检索。收集所有相关的病例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口服Xa抑制剂和华法林相比对房颤患者抗凝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证据。结果 Xa抑制剂与华法林相比,能明显降低总死亡率【P=0.01,优势比(OR)0.89,95%可信区间(CI)(0.82,0.98)】、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P<0.00001,优势(OR)0.49,95%可信区间(CI)(0.39,0.60)】、主要部位出血发生率【P=0.07,优势比(OR)0.76,95%可信区间(CI)(0.57,1.02)】;然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P=0.18,优势比(OR)1.08,95%可信区间(CI)(0.97,1.20)】、心肌梗死发生率【P=0.19,优势比(OR)0.94,95%可信区间(CI)(0.82,1.08)】、消化道出血发生率【P=0.65,优势比(OR)1.07,95%可信区间(CI)(0.78,1.47)】无差别。结论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的大优势在于出血风险减少和用药方便,但目前此类药物临床使用时间过短和上市后可能昂贵的价格,同时缺乏明确的解救药物,尚不足以将这些药物作为一线用药考虑。
作者:刘入源;郭凤;阿尔达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可以进行纵向(医院内部)和横向(医院之间)比较,采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可比性的评价指标,进行质量管理评价。单病种质量管理要注重对过程和环节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控制指标数据源的采集、统计和及时反馈,起到医疗过程中的提醒、警示与监督作用。我院在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到了“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整改及时”,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自2011年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手工管理。存在数据填报不准确、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管理漏洞。2014年1月起我院加强了单病种的管理并自行研发单病种管理模块,实现了信息自动提取、统计。从而规范了单病种质量数据的管理。下面对我院2014年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住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缺血性卒中/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等单病种诊疗项目执行情况及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芹;尤秀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自控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分娩的孕妇中要求分娩镇痛者78例为治疗组,均采用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以同期分娩未实施药物镇痛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疼痛、产程、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91.0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一、第二及总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用于分娩阵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安全可靠,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赵敏毅;徐奥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新疆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泡浆内单精子纤维注射(ICSI)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生殖中心收治并行IVF-ET和ICSI-ET辅助生殖治疗的夫妻病例2020例,共2880个周期,分为男性不育组和非男性不育组,两组内亚组分为IVF-ET组和ICSI-ET组,分别比较受精率、妊娠率、流产率,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IVF/ICSI-ET的受精率有差异(P<0.05),其余各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不育会降低IVF/ICSI-ET的受精率,但对其妊娠率和流产率无任何影响。
作者:滕雪峰;黄卫东;张丹;庞敏;蔡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SLE患者CVD患病率情况和病变特点,并寻找SLE患者CV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eGFR(MDRD方程计算)、SLEDAI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SLE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临床上有肾脏受累表现者(蛋白尿、血尿、或细胞管型等),诊断为狼疮性肾炎(LN),根据患者住院资料记录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结果不同年龄段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CVD患病率,19岁以下,20-39岁,40-59岁,60岁以上分别为6%,9.5%,15.0%,19.9%。在所有259例患者中,合并CVD的有26例,患病率达10%。CV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p=0.002)。26例CVD患者中,左心室肥厚6例(23.1%),充血性心力衰竭13例(50.0%),脑卒中5例(19.2%),心绞痛1例(3.8%),外周血管疾病1例(3.8%)。和非CVD患者比较,CVD患者的狼疮病程及激素使用时间均明显长于前者(p=0.002,0.026),收缩压也高于前者(p=0.0006)。但是合并CVD的狼疮患者eGFR明显低于前者(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收缩压、病程、eGFR、血清补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活动度是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p=0.033)。结论 SLE患者CVD患病率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病程、疾病活动度、收缩压、eGFR、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补体C3是SLE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
作者:沈慕群;杨伟锋;韦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自酸蚀黏接剂用于牙齿感觉过敏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24例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172颗患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G-BOND自酸蚀黏结剂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GLUMA脱敏剂予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即刻、3个月之后以及6个月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在治疗即刻、3个月之后以及6个月之后比较的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之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都较治疗即刻显著下降(P<0.05)。结论 G-BOND自酸蚀黏结剂用于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的治疗,能够获得同GLUMA脱敏剂相似的临床效果,并且其操作更加简便,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云;黎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