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旭;王云玲;赵丽萍;王红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广泛的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声杀手”。新疆作为高寒地区,饮食中食盐、牛羊肉的摄入量较高,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全国高血压病的高发区。
作者:李娜;周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下(targeted-controlled infusion,TCI)舒芬太尼抑制40~79岁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50%Effect Dose,ED50)。方法研究对象为160例择期拟行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ASAⅡ-Ⅲ级,按年龄段分为四组:A组(40~49)岁,B组(50~59)岁,C组(60~69)岁,D组(70~79)岁,每组40人。待TCI丙泊酚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后,静脉缓慢输注预设剂量的舒芬太尼,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0.1 mg/kg维库溴铵静注,2 min后行气管插管,舒芬太尼的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结果 A组患者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舒芬太尼ED50为0.45 ug/kg,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4 ug/kg~0.5 ug/kg;B组患者ED50为0.38 ug/kg,95%CI为0.31 ug/kg~0.45 ug/kg;C组患者ED50为0.32 ug/kg,95%CI为0.22 ug/kg~0.42 ug/kg;D组患者ED50为0.28 ug/kg,95%CI为0.2 ug/kg~0.36 ug/kg。结论高血压病控制正常的患者TCI丙泊酚3 ug/ml,复合序贯法静注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半数的病例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对提高此类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安全性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丁顺才;陈政文;卡依沙尔;叶力肯;王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医院感染逐步成为现代医学中的突出问题,据报道经济发达国家医院感染率为3.0%~5.0%,发展中国家为10.0%~20.0%[1-2]。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社会医疗资源及个人医疗费用的负担,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3]。目前,我国各地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度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仍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仍高于发达国家,医院感染的重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研究,拟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认知情况展开调查,了解该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院感专职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
作者:雷君;韩晓梅;赵延芳;张辉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三大症状之一,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约80%以上是非浸润型导管癌或微小癌,因导管内病变体积微小,局限在管腔内,触诊常为阴性,乳腺X线平片、超声、MRI、乳管镜等检查手段,都因各有其局限性,不作为首选技术。尽管传统的乳腺导管造是溢液性导管病变有效的检查手段[1],但目前采用的常规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方法,尚存在操作难度相对大、分支导管显影不足,对比剂易进入腺泡导致诊断困难等难点。致使这门技术在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已经停止使用,濒临淘汰,这对乳腺导管内细微及早期恶性病变的诊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将探讨优化导管造影技术以提高造影的成功率和造影质量,并针对其在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
作者:曾莉;葛金梅;宫悦;李先军;刘凡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临床用血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快速递增,血液供给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与需求之间矛盾日益显著。现实中很多准备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因为血源供应困难推迟或取消原有的计划。经实践证实6%羟乙基淀粉液是目前用于血液稀释和容量治疗较理想的血浆代用品之一[1]。已有较多的研究关注于血流动力学,内环境方面。本研究探讨羟乙基淀粉液在血液保护方面的作用。
作者:张东江;杜晓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的情况下进行PT、APTT、TT、Fib的检测。结果 APTT和TT放置4 h后测定结果与放置2 h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 min与离心10、15 min相比,PT与APTT测定结果显著降低(P<0.05),严重溶血会使TT测定值明显延长(P<0.05)。结论凝血检测项目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验应规范操作,才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阿尤甫·牙生;李欣;牟新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的并发症,平均发病孕周为30周[1],主要以瘙痒、黄疸、血清胆汁酸升高、轻度肝功能损害等为特征,ICP对孕妇本身无明显危害,产后瘙痒及黄疸迅速消退。但对胎儿的危害极大,是自发性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ICP患者胎儿宫内死亡率可达2%[2]。更有研究指出,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中有半数是由ICP引起的[3]。由于ICP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很难预测且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孙璐;李芳;朱启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局部晚期大肠癌的定义对于局部晚期大肠癌的定义,目前仍存在争议。2009年的AJCC分期并没有明确提出局部晚期这一概念,只是根据肿瘤的病变范围及预后的不同,将T4细分为T4a和T4b,T4b的具体描述为:肿瘤直接侵犯或组织病理查见肿瘤细胞侵润至其它器官或结构。T4bN0M0被归为IIC期,而曾经分为IIIB期的T4bN1M0,因实际的预后情况与IIIC期相近而被重新归入IIIC期。根据AICC分期,我们似乎可以将pT4bNxM0定义为局部晚期,但是分期中并没有提及我们临床常见的炎性粘连,并且强调cT4b经病理证实无肿瘤细胞浸润,应归入T4a。但Hunter等[1]回顾性分析了Virginia Mason Hospital 1975~1979采用标准结肠切除术,整块切除和结肠粘附器官分离等5年生存率,分别为55%、61%、23%,同时发现采用粘附器官分离的局部复发率高达70%以上,且很大一部分为早期复发。故部分学者从局部复发率方面考虑,以及结合AJCC分期,将局部晚期定义为:cT3/4NxM0或cTxN+M0[2]。而王锡山等[3]倾向于将结肠癌局部晚期定义为:肿瘤穿透肠壁全层侵及邻近组织器官,需行联合脏器切除者,包括可切除和不可切除,其中可切除再分为癌性与炎性侵润。这与Habr-Gama等[4]的定义方法类似,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患者预后及临床治疗与决策的需要。至于是否有必要再分出癌性与炎性浸润,Ying-Gang,Chen等[5]一项前瞻性研究认为癌性浸润是总生存率的独立相关预后因素,而H.M.Mohan等[6]系统回顾了1575名采用多器官联合切除术(MVR)的局部晚期大肠癌患者,术后病理显示超过20%为炎性浸润,且分析显示病理癌性浸润并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所以对于区分癌性与炎性粘连的必要性,以及炎性粘连与癌性浸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易波;燕锦;吴敬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急性脑梗死因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为中国疾病负担的首位[1],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2],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是治疗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方法。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虽然已经将其列为1类证据、A级推荐,但仅适用于发病4.5 h的超急性脑卒中患者,同时也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患者[3]。本文作者对近年来我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结果,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进行综合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张晓敏;胡小川;赵凯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的因素,为提高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提供参考建议。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儿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54.55%的结果为A级,35.45%的结果为B级,有10%的结果为C级。多因素结果显示:患儿年龄、点片师的学历、职称是影响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年龄儿童患儿应选派高学历、高职称者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对于学历相对较低、职称较低者应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其操作水平,提高影片质量。
作者:卜晶慧;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椎体终板炎又称为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常继发于椎间盘退变,且常见于腰椎、胸腰及骶尾移行段。是造成患者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明确诊断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本文收集经磁共振诊断椎体终板软骨炎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的影像表现,旨在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胡秀荣;彭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器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6月~2014年6月绝经1年以上(含1年)的120例取器妇女,年龄47~68岁,置器年限8~35年,绝经时间1~22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取器前予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对照组不给药,对所得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宫颈软化程度显效52例,有效8例;对照组有效7例,余为无效,治疗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68.07,P<0.05),治疗组宫颈软化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取器成功率高。结论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器获得满意效果,取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静;张树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spiders)以“黑寡妇”闻名于世,是世界剧毒蜘蛛之一[1],该蜘蛛能释放剧毒毒素,蜘蛛的螫肢(上腭)刺破人的皮肤后,毒液可经螯肢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被其蛰伤后会引起全身剧痛,并且会发生肝、脑、肾、心、肺等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甚至死亡[1-5]。近些年来,在新疆各地区频繁出现间斑寇蛛蛰伤人畜事件,因此间斑寇蛛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从间斑寇蛛的分布及特征开始,对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方法、成分、活性和功能以及蛰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逐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以后更好的研究间斑寇蛛毒素和间斑寇蛛的防治奠定基础。
作者:刘娟娟;董新玲;孙辉;寇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彩超对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2013年10月急诊科、泌尿外科收治的2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急诊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本组28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率为97.2%(278/286)。结论急诊彩超检查输尿管结石具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安全无创、实时动态观察等特点,是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首选、快速、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姜惠悦;傅建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性及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帕瑞昔布钠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作为超前镇痛,B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4 h、24 h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2 h、4 h、24 h和48 h 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减少48 h内PCA自控按压次数,降低术后2 h、4 h、24 h和48 hVAS评分,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无影响。
作者:侯彦深;刘玉婷;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常见的产伤性骨折,锁骨骨折占新生儿产伤骨折的第1位[1],临床工作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很多,现将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做临床分析。
作者:武建利;汪洋;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1]。同时近年来,在我国推广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的背景下,我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胰腺外科2014年4月对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实施了DCD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现通过总结本例临床诊治及护理体会,结合文献分析以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及移植效果。
作者:余鸿;谢秀华;丁晓兰;王理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根管系统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恰当的充填。临床上,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有少许病例仍会生慢性根尖周炎,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找到MB2。本文主要探讨MB2的临床发现率以及寻找MB2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朱小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8~67岁,平均48岁。左侧4例,右侧6例。车祸伤4例,摔伤6例。均在伤后6~14 d内就诊。所有患者均诉肩部疼痛,患肢呈内收内旋位,不能外展、外旋,有弹性固定,但Dugas征阴性。
作者:梅仁富;谌洪亮;程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