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林;崔华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对术后患者的影响,阐明其在促进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机制.方法:病例对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34例,17例做为实验组术后常规运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17例做为对照组不使用该药治疗.对比分析围手术期,患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通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较快提高,且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时间也较对照组有所提前.结论:利用重组人促红素可以更快的提高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并促进术后病情恢复.
作者:袁军华;李遥;王理;张文斌;文西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路线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实验组给予动机访谈路线图的糖尿病行为改变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和自我效能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自我效能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动机访谈路线图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良好方法和工具,值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应用.
作者:周娟;王惠丽;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术后情况,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者患侧上臂内侧、腋下等部位皮肤感觉功能,以及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比较保留组比切除组平均会增加手术用时10min(P<0.05).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保留组有感觉功能障碍者分别占该组人数的8.51%,2.13%和0.00%,而切除组有感觉功能障碍的分别占该组人数的88.00%、68.00%和40.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显著的保存患者患侧上臂内侧、腋下等部位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利于症状的短期内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且对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短期生存率均无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璐;陈晶;宋牧;孙国辉;木拉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肛周脓肿MRI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6~12月30例怀疑肛周脓肿的患者进行MRI肛周及盆底扫描.结果:30例临床怀疑肛周脓肿的患者行术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被手术证实为肛周脓肿的是30例.共发现32处脓肿,其中17例患者有部分脓壁结构显示不佳,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有22例边缘不规则,另有6例与肛管直肠邻近的脓肿则成不规则环带状强化,此次检查的患者中高位脓肿患者10例(肛提肌上)低位脓肿患者20例(肛提肌下).结论:MRI是肛周脓肿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无损伤准确快捷的对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做出判定,可以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丰富的精细解剖图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克明;林光耀;袁晶;胡云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近或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发组织的团体,针对所选定的问题,确定质量改善主题,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各种QCC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性的品质管理[1].近年来,QCC作为品质管理持续改善的新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界和医疗界,我院药学部急救药房在科室主任的指导下,于2014年3~8月开展了以降低门诊处方调配差错件数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冯杰;滕威;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宫外孕输卵管切除等手术耗时相对短,往往手术结束,麻醉药物还在作用高峰期,苏醒时间相对延长,对于一些基层,规模小,无麻醉复苏室的医院,则影响下一台手术的开始,如果减少麻醉用量,麻醉过浅则会对病人带来更大负面影响,而腹腔镜下手术气腹压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大,对麻醉要求高,全麻只有达到一定深度才能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为尽量减少全身麻醉药物对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根据瑞芬太尼药理特性,本文着重观察腹腔镜短时间手术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以期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病人苏醒期清醒较快,离开手术室后相对安全.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地质大队女工生殖健康状况,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现对2011~2013年地质大队妇女病普查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王炜琦;李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Michele[1]等在1949年首先报道了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和可应用螺钉从后路经椎弓根达椎体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来,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在脊柱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与椎弓根相关的应用解剖及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作者:杨晓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疼痛是患儿手术后突出症状,也是术后患儿哭闹、躁动引起高腹内压导致疝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报道触摸性治疗对控制妇科术后疼痛取得一定疗效[1].我科采用抚触加穴位按摩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寻找安全有效的缓解小儿腹股沟疝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疝复发率的方法.本文对我科1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进行抚触及穴位按摩控制术后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邹安庆;李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款遵循PDCA循环原理,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施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从2012年10月份我院专门成立了三甲医院复审工作领导小组,专设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和专职人员进行资料归档及迎检工作,明确责任,制定了持续改进的实施计划,经过全院动员培训、措施实施、自我评审、自查整改等阶段,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作者:曹军华;富秀玉;王晓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医疗器械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腹腔镜逐渐成为妇科手术的“主角”,以其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拥有开腹手术无法取代的地位,但因腹腔镜的特殊性及技术成熟后手术指征逐渐放宽,导致其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无明显下降[1].现对2005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有腹腔镜手术指征并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170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张映艳;谢丽红;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增加,颌面部损伤的患者呈逐渐增多趋势,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性疾病.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活动的骨骼,位置突出,损伤后容易发生骨折,据统计,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骨骨折的50%~70%,并常伴有面部畸形及咬合关系紊乱.颌间牵引固定曾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复位固定不准确骨折线容易产生移位,造成错位愈合等[1].
作者:多力昆·吾甫尔;木合塔尔·霍加;李军;唐志岩;闫广鹏;卡米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由于龋病致使许多下颌磨牙牙冠缺损至龈缘或龈下,下颌磨牙的严重缺损往往伴有根分叉病变或龋坏至髓底等,会造成髓底薄弱甚至穿通,但患牙的根部牙体组织却相对健康和完整[1-2].对小范围的髓室底穿孔或根分叉病变较小的磨牙,常采用垫底或牙周治疗的方法,但对于较大髓室底穿孔及根分叉病变较严重的磨牙,垫底及牙周治疗的效果不佳,常采用拔除患牙的治疗方法,致使牙齿缺失[3].
作者:张燕;王星;齐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 p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下肢DVT是骨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现通过回顾63例骨科术后发生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骨科术后并发下肢DVT危险因素.
作者:夏克源;陈鑫;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危重病人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中,气管插管仍是主要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但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插管困难因素往往会导致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可能延误抢救时机[2]及加重病情.近年来,经鼻气管插管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认识,在临床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床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行困难气管插管抢救急性呼吸衰竭4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丽丽;陈彬;高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患者,选择年龄在48~66岁之间的绝经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为15~30年,绝经时间2~16年,共40例.子宫大小正常者8例,稍小20例,子宫萎缩12例.宫颈正常者20例,宫颈萎缩12例.宫颈糜烂合并肥大8例.40例受术者术前均B超及DR检查证实子宫内有宫内节育器.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人类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教育的职能,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理念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
作者:张俊仕;李瑜;徐新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胚胎一个着床于宫内,另一个着床于宫外并同时发育的一种特殊的多胎妊娠,在自然妊娠(Spontaneous pregnancy,SP)中较罕见,极易漏诊、误诊.宫外妊娠可发生在: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宫颈、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肌层、子宫残角等.其中,宫内合并输卵管妊娠较为常见,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同时存在;合并宫颈妊娠多见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者;宫内可见单胎、双胎,甚至多胎.腹腔镜及超声在HP诊治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熊万春;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内科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还应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作者:周晶;张文丽;李一鸣;陈诚;吴佩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122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有住院记录组和无住院记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血浆白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观察住院组患者的住院原因,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个月中,122例患者54人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66例次,平均住院次数为(1.50±1.62)次;每次住院时间(13.43±10.55)d;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透析通路功能不良.有住院记录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住院记录组(68.2±10.36比52.33±14.24,P≤0.000)岁;有住院记录组透析前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无住院记录组(799.12±428.14比866.42±286.48,P<0.030)um01/L和(31.22±5.32比31.20±3.20,P≤0.000)g/L;有住院记录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无住院记录组(51.20±5.1比71.32±4.42,P≤0.000)g/L.有住院记录组患者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发生率)(58.9%比34.2%,P=0.002),血压控制水平(168±13/86±11mmHg比143±12/78±14mmHg,P<0.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456.2±24比136.9±87pg/ml,P≤0.003)显著高于无住院记录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B≤0.0280、-0.406和-0.032).结论: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首要原因,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血管通路功能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喻业安;古力尼沙·艾塔弘;李相友;林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