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桂君;杜惠玲;胡新兰
我们自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采用高浓度>0.3%氯化钾液微泵输注治疗54例重低血钾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均为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患儿,其中蒙被综合症64例,重度腹泻伴重度脱水3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小年龄1个月,大年龄5岁;1个月~1岁30例,~5岁24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小年龄42天,大年龄4岁……
作者:王玲;何谚;张淑梅;张光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关带状疱疹的各种临床表现曾有不少报道。我科自1994年1月~2001年1月共收冶465例带状疱诊,现对其临床表现与年龄关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54例,女211例,男女之比为1.2:1。发病年龄2岁~89岁,总病程3~20天,平均8.1天。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A组:2~14岁21例(4.52%);B组15~39岁56例(12.04%);C组:40~50岁102例(21.……
作者:波丽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腔镜技术加点抽式浅静脉剥脱法改进原Linton术式,达到治疗下肢远端溃疡及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复发浅静脉曲张的根治。方法:术前须行DSA检查,用美蓝将曲张浅静脉走行描绘清楚,术中先行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后行点抽式表浅曲张静脉剥脱。结果:本组术后患者均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下肢小腿周径由术前39~42cm缩小至术后的34~35cm,肿胀明显消退,溃疡渐愈合,行走恢复如常,复发率暂为0。结论:此术式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易于推广,外表美观,复发率低等特点而迅速普及于临床。降低了Linton术式所致的创伤大、术后切口愈合延迟、伤口易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彬;刘护民;陈强;张成建;师阳;林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36年Knox首次提出滑膜肉瘤(synovialsareoma)以来,有关其病理诊断的研究工作已累积了不少重要的资料。滑膜肉瘤是软组织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位居第四[Enzinger and Weiss(1983)],发病率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7%~10.5%。由于滑膜肉瘤X线变异大,组织起源复杂,分化程度不一,病理形态多变,尤其是当完全失去双相性特点,肉瘤细胞由纤维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时,其诊断和分类就成为临床病理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作者:李新霞;李锋;李豫江;陆天才;胡文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排列第三位。早期治疗常采用喉切除术或喉全切除术,如有颈部转移,需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创伤大,而术后需要鼻饲,长期带气管套管,并有发音功能障碍等问题,给病人及家属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效地预防术后及远期并发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围术期的监护及健康指导,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李克珍;王静;孙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在29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影响其成功的因素。方法:29例患者分为二组。急性组16例,为急性心肌梗塞后<1个月接受PTCA治疗者;慢性组13例,为估计冠脉闭塞时间≥1个月行PTCA治疗者。分析PTCA的成功率及与冠脉闭塞时间,冠脉闭塞局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29支闭塞病变经PTCA后22支开通,成功率为75.9%。急性组成功率为93.8%(15/16);慢性组成功率为53.8%(7/13),远低于急性组(P=0.018)。两组的成功率与冠脉闭塞局部形态特征无关。结论:PTCA是治疗冠脉闭塞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影响其成功的因素主要为闭塞时间。
作者:吴金家;王忠;吴军;程慧;马建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鼻腔血管纤维瘤是耳鼻咽喉科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易出血,且解剖部位隐蔽,手术时易造成损伤或瘤体残留导致复发.采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及动脉栓塞,行鼻腔血管纤维瘤摘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例1,男,25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5个月,流脓涕、间歇性鼻出血20d来我科门诊就诊。检查:左鼻腔可见红色新生物,位于鼻前庭,触之硬,活动度差,易出血,表面不光滑,有散在溃疡面,病理证实为血管纤维瘤。例2,男,46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1年,近1个月鼻塞加重,有血涕,……
作者:张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多发病。对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前列腺摘除术等。TUR-P的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所以临床上已广泛采用。 TUR-P是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插入膀胱镜,用电切刀切除前列腺并电凝止血,术中需不断向膀胱注入冲洗液,使切下的组织与手术出血随冲洗液一起排出,术后留置三腔气囊止血导尿管,并经此管注入冲洗液。前列腺组织血管丰富,术后容易出……
作者:王丽;杨蜀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9年8月开展微波电凝治疗消化道息肉以来,共治疗病人31例,结果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消化道息肉(包括广基、亚蒂或不易圈套的息肉)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息肉部位:食管1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14例,直肠9例。 1.2 方法 内镜微波消化道治疗仪型号为南京MTC—1型。病人做常规内镜检查准备,插入内镜,对准息肉,以工作电流为50~80mA,时间6~10秒。分次熨烙,对较大息肉可连续烧灼5~10次,使息肉基本变平或顶端呈白色凝固状。绝大部分病人烧灼时无不适感,少数患者有局部灼热微痛感,多发性息肉一次烧灼不完者,可重复多次进行治疗。……
作者:张戈;李志刚;张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于难以确定病因的肺部弥漫性病变,虽然已发展了多种肺活检技术,但并发症多。我组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对11例不能确定病因的肺部弥漫性病变,进行了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TBLB),均获得阳性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所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X线上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痰脱落细胞和/或细菌学检查以及常规纤支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出血素质、心肺功能能耐受此项检查且能充分合作者。 1.2 检查方法 纤支镜检查的术前准备、麻醉、操作均按常规进行。然后在无X线透视下行肺活检。活检的部位选择病变密集处,通常为一侧肺的……
作者:董汉奎;刘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烧伤是由热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它不仅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的损伤,严重时还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变化,危及生命。现将3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诊断总结如下。 1 护理诊断及方法 1.1 体液不足 与创面体液渗出有关。护理措施为:观察患者的神志,有无表情淡漠、烦燥等意识障碍。观察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监测生命体征。迅……
作者:赵雪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上段胆管癌,位于第一“肝门”,因所在部位、肿瘤极易侵犯尾状叶及肝实质和肝门部血管,手术切除率低,愈后较差,早期不易诊断。由于近几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上的改进,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病人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有较大改善。我科1993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高位胆管癌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43~76岁,平均57岁。全组28例均有黄疸,黄疸持续时间1周~2月。入院时胆红素74~520μmol/L,平均为270μmol/L。碱性磷酸酶(ALP)增高28例。B超28例,CT21例,……
作者:木拉提;衡明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院自1995年2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46例,保守治疗38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7例,女11例,年龄19~80岁,平均48.4岁,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2例,其他因素所致胰腺炎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其中3例出现休克早其症状。入院后均进行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及血生化的测定,其中血淀粉酶在800~3960U之间,尿淀粉酶在2000~12000U之间,血清离子正常。……
作者:谭永红;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ICD-9编码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日常实际工作中,作者碰到了诸多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到要把该项工作做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编码工作,认识其重要性 ICD-9编码工作看似简单,实际是集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它要求编码人员不仅要具备较系统的医学知识,并要掌握编码知识,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作者:陈冬华;赵妙飞;王晓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严重胸腹联合伤31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本组严重胸腹联合伤是指有下列胸部损伤1项以上:(1)联合性肋骨骨折;(2)血气胸;(3)心肌损伤;(4)肺挫伤;(5)膈肌破裂,并伴有一个以上腹腔脏器的破裂。 1.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标准者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15至67岁,其中20~50岁占23例,占74.2%。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工伤、斗殴和火器伤等。其中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26例。31例中多发性肋骨骨折12例,气胸5例,血胸3例,肺挫……
作者:张兴林;李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20~40%,一旦发生,病死率高,因此对该症的预防十分重要。现将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1年9月收治的60例早期应用雷尼替丁注射液防治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急性脑血管病诊断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专题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头颅CT扫描或常规腰穿测压做脑脊液检查确诊,观察组60例,为我院2000年8月至2001年9……
作者:薛翔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实习前训练在我校已开展10余年,这种训练的目的仍然是强化“三基”的训练,使学生在各类医学文件的书写,病史的采集,各种常用基本操作上,都能尽快熟悉及掌握,为学生进入实习点后,能更快地适应各种实习的需要,发挥架桥铺路的作用,使学生感到更充实,更踏实。下面就妇产科实习前训练谈一谈我们的基本做法。 1 内容设置 实习前训练内容应根据教学大纲、实习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我校妇产科设置的内容主要……
作者:黄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主要反映在V7-V9导联,但因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不包括V7-V9导联,故正后壁心肌梗死漏诊率较高。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V7-V9导联的对应导联——V1-V2导联在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时的对应性改变,及早确诊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V1、V2导联R波振幅及ST段下移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院1995~2001年住院病人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5~77(59.5±10.2)岁,均为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其中1例合并……
作者:谢芳;邢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症患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静脉输液通道,而且还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为临床判断病情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导管留置后的感染为术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对我院63例深静脉置管术后的危重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讨感染因素及防治办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63例患者为在我院住院的危重病患者,入院1~3天后行深静脉插管,男38例,女25例,年龄16~82岁,平均48岁。其中各类中毒8例,外伤、外科手术后23例,脑血管病15例,急、慢……
作者:梁彦平;王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消毒柜是传染科不可缺少的消毒用具之一。为能达到消毒目的,节约开支,就地取材,我们自制了一柜两用的消毒桌柜。经使用并对消毒前后的物品进行细菌培养对照发现消毒效果好,方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1.1 消毒桌柜用途 可一柜两用,上面部分可作为写字台面或放置物品,桌面下为消毒柜。既省材,又好放置,减少占地空间。……
作者:王淑梅;王岩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