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王丽;杨蜀江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冲洗液, 术后并发症, 手术出血, 前列腺摘除术, 膀胱镜, 前列腺组织, 治疗方法, 术后留置, 气囊止血, 电凝止血, 硬膜外, 麻醉下, 多发病, 导尿管, 创伤小, 耻骨上, 用电
摘要: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多发病。对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前列腺摘除术等。TUR-P的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所以临床上已广泛采用。 TUR-P是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插入膀胱镜,用电切刀切除前列腺并电凝止血,术中需不断向膀胱注入冲洗液,使切下的组织与手术出血随冲洗液一起排出,术后留置三腔气囊止血导尿管,并经此管注入冲洗液。前列腺组织血管丰富,术后容易出……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吖啶橙与瑞氏染色法检测伯氏疟原虫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吖啶橙(AO)与瑞氏染色法检测伯氏疟原虫的实用性。方法:10倍倍比稀释经血液腹腔接种传代感染4~6天的伯氏疟小鼠尾血,同时制薄血片。以AO法和瑞氏法染色后高倍镜检,记录每片发现三次原虫的平均时间。结果:AO法与瑞氏法检测发现疟原虫的时间有差别,前者较后者快。结论:AO法是检测人体疟原虫的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

    作者:姜素华;刘佩娜;付云朝;廖琳;唐慧;刘振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38例观察与护理

    本院自1995年2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46例,保守治疗38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7例,女11例,年龄19~80岁,平均48.4岁,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2例,其他因素所致胰腺炎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其中3例出现休克早其症状。入院后均进行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及血生化的测定,其中血淀粉酶在800~3960U之间,尿淀粉酶在2000~12000U之间,血清离子正常。……

    作者:谭永红;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严重胸腹联合伤31例救治体会

    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严重胸腹联合伤31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本组严重胸腹联合伤是指有下列胸部损伤1项以上:(1)联合性肋骨骨折;(2)血气胸;(3)心肌损伤;(4)肺挫伤;(5)膈肌破裂,并伴有一个以上腹腔脏器的破裂。 1.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标准者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15至67岁,其中20~50岁占23例,占74.2%。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工伤、斗殴和火器伤等。其中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26例。31例中多发性肋骨骨折12例,气胸5例,血胸3例,肺挫……

    作者:张兴林;李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进授课方式保证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的体会

    我院从1982年以来一直担任着新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民族班的临床教学任务。在口腔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任务不变、教学质量不减的前提下,在授课方式上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以适应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经几年的不断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克服语言障碍,增加民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 民族班学生大多来自南、北疆偏僻边缘地区,由于客观生活环境的限制,几乎不会用汉语表达,……

    作者:吴佩玲;尼加提·吐尔逊;刘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诊断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eular degeneration,称AMD)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多发生于45岁以上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组织退行性病变,严重危及老年人的视功能,在临床上日益多见,在欧美国家AMD已成为60岁以上人群低视力或致盲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发病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眼科医师对AMD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和关注。AMD病变包括黄斑区脉络膜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脱离,黄斑区盘状退行性变或盘状瘢痕等。且病人比较普通的症状是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阅读困难、色觉障碍、中心或旁中心暗点及视力疲劳。AMD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充分阐明,多数学者依据病变特性、临床表现及预后将本病分为两型:萎缩性(干性型)……

    作者:余金龙;董永章;热依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癌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2例分析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晚期肺癌及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因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根据这一循环特点,利用支气管动脉插管进行区域性化疗,通过缩短给药途径,增加病变区域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减少化疗的全身毒副反应,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支气管动脉常与脊髓动脉吻合,存在着脊髓损伤的可能,现将我院在肺癌介入治疗过程中所致脊髓损伤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57岁,右肺中心型肺癌,第三次行介入治疗,术后出现高位截瘫。前二次介入治疗过程中,右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与脊髓动脉及肋间动脉……

    作者:宋继军;黄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31例报告

    我院自1999年8月开展微波电凝治疗消化道息肉以来,共治疗病人31例,结果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消化道息肉(包括广基、亚蒂或不易圈套的息肉)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息肉部位:食管1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14例,直肠9例。 1.2 方法 内镜微波消化道治疗仪型号为南京MTC—1型。病人做常规内镜检查准备,插入内镜,对准息肉,以工作电流为50~80mA,时间6~10秒。分次熨烙,对较大息肉可连续烧灼5~10次,使息肉基本变平或顶端呈白色凝固状。绝大部分病人烧灼时无不适感,少数患者有局部灼热微痛感,多发性息肉一次烧灼不完者,可重复多次进行治疗。……

    作者:张戈;李志刚;张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留置球囊尿管导致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双腔球囊尿管具有韧性好、对尿道刺激性小、安全、易固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给医务人员及病人带来了福音,若操作不当可导致尿道不同程度的损伤,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为此对我院近4年多来因留置双腔球囊导尿管导致尿道损伤10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0~65岁,术前常规留置球囊尿管9例,急诊创伤1例。损伤后尿道8例,(经泌尿外科会诊证实)病人均有疼痛伴血液自尿道流出,重新留置尿管5~14天,平均9.5天,经对症……

    作者:唐晋;曾雪莲;梁坤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无X线电视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

    对于难以确定病因的肺部弥漫性病变,虽然已发展了多种肺活检技术,但并发症多。我组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对11例不能确定病因的肺部弥漫性病变,进行了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活检(TBLB),均获得阳性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所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X线上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痰脱落细胞和/或细菌学检查以及常规纤支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出血素质、心肺功能能耐受此项检查且能充分合作者。 1.2 检查方法 纤支镜检查的术前准备、麻醉、操作均按常规进行。然后在无X线透视下行肺活检。活检的部位选择病变密集处,通常为一侧肺的……

    作者:董汉奎;刘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喉癌围术期健康指导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排列第三位。早期治疗常采用喉切除术或喉全切除术,如有颈部转移,需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创伤大,而术后需要鼻饲,长期带气管套管,并有发音功能障碍等问题,给病人及家属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效地预防术后及远期并发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围术期的监护及健康指导,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李克珍;王静;孙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门部胆管癌28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上段胆管癌,位于第一“肝门”,因所在部位、肿瘤极易侵犯尾状叶及肝实质和肝门部血管,手术切除率低,愈后较差,早期不易诊断。由于近几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上的改进,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病人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有较大改善。我科1993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高位胆管癌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43~76岁,平均57岁。全组28例均有黄疸,黄疸持续时间1周~2月。入院时胆红素74~520μmol/L,平均为270μmol/L。碱性磷酸酶(ALP)增高28例。B超28例,CT21例,……

    作者:木拉提;衡明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伴乏力1年入院。查体:T36.4℃,P88次/分,R20次/分,BP15/1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清晰,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P_2亢进伴分裂,心前区可闻及3~4/6响亮、浅表的连续性杂音,以舒张期为主,无周围血管征。无杵状指(趾)。辅助检查:ECG正常。胸片示肺血流多,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示右心室扩大,房间隔中部连续性中断1.2cm。心底短轴观:右冠状动脉起始部……

    作者:雷利华;程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危重病人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症患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静脉输液通道,而且还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为临床判断病情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导管留置后的感染为术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对我院63例深静脉置管术后的危重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讨感染因素及防治办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63例患者为在我院住院的危重病患者,入院1~3天后行深静脉插管,男38例,女25例,年龄16~82岁,平均48岁。其中各类中毒8例,外伤、外科手术后23例,脑血管病15例,急、慢……

    作者:梁彦平;王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盆腔结核26例诊治分析

    盆腔结核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卵巢肿瘤。我科于1995年6月~2000年7月共收治盆腔结核26例,其中8例误诊为卵巢肿瘤。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20~46岁,平均30.2岁。既往有结核病史4例,末婚3例,不孕症16例,其中原发不孕10例,继发不孕6例。症状与体征:下腹胀痛22例,腹胀4例,月经不调10例,消瘦、盗汗伴低……

    作者:杨琼珍;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465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关带状疱疹的各种临床表现曾有不少报道。我科自1994年1月~2001年1月共收冶465例带状疱诊,现对其临床表现与年龄关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54例,女211例,男女之比为1.2:1。发病年龄2岁~89岁,总病程3~20天,平均8.1天。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A组:2~14岁21例(4.52%);B组15~39岁56例(12.04%);C组:40~50岁102例(21.……

    作者:波丽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结肠镜诊断左半结肠肠气囊肿病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4岁。因饮食不当出现腹胀、腹泻,无脓血,自服黄莲素、氟派酸症状好转。因大便性状改变及含有很多粘液和气泡半年入我院。否认既往肠道疾病史,吸烟史35年,有肺气肿病史。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及腹部B超示未发现异常。消化道钡透示:左半结肠肠腔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提示左半结肠多发性息肉。行结肠镜检查:自直肠-乙状结肠处至结肠脾区,可见粘膜面多发大小不等的半球形隆起,突向肠腔,肠腔狭窄,隆起物表面光滑,血管走行清晰,顶部透明或半透明,部分呈淡蓝色,大小1.0~2.5cm不等,活检钳触之柔软,有弹性,可变形,夹破表面粘膜隆起……

    作者:胡君丽;宋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例动脉栓塞行鼻腔血管纤维瘤摘除术

    鼻腔血管纤维瘤是耳鼻咽喉科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因其易出血,且解剖部位隐蔽,手术时易造成损伤或瘤体残留导致复发.采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及动脉栓塞,行鼻腔血管纤维瘤摘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例1,男,25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5个月,流脓涕、间歇性鼻出血20d来我科门诊就诊。检查:左鼻腔可见红色新生物,位于鼻前庭,触之硬,活动度差,易出血,表面不光滑,有散在溃疡面,病理证实为血管纤维瘤。例2,男,46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1年,近1个月鼻塞加重,有血涕,……

    作者:张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医学学历教育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连续性、全员性和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其目的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跟上医学科技的发展。我们认为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职务、不同专业、不同资历,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进行。 1 对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所采用的形式 1.1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结合自己的专业申报科研课题,争取使课题立项,带领科室的技术骨干开展各……

    作者:韩东华;李瑛;任继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多发病。对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前列腺摘除术等。TUR-P的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所以临床上已广泛采用。 TUR-P是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插入膀胱镜,用电切刀切除前列腺并电凝止血,术中需不断向膀胱注入冲洗液,使切下的组织与手术出血随冲洗液一起排出,术后留置三腔气囊止血导尿管,并经此管注入冲洗液。前列腺组织血管丰富,术后容易出……

    作者:王丽;杨蜀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击伤所致双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电工。2000年10月30日,在高约10米的电线杆上工作时,被他人误合上电闸,双手被220伏电击伤。当即感双上肢麻木、无力,随即跌落下坠约5米,被平房顶上的同事抓住跌坐于屋檐上。坠落过程中意识清晰,双上肢未撑扶及受撞击。伤后渐感双肩、上肢疼痛,急送某医院诊治。拍片示“双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在氯胺酮分离麻醉下行双肩关节Hippoerates法复位术,术后用绷带将双上肢固定。次日转入我院诊治。入科查体:双上肢屈肘呈内收内旋位,被绷带悬吊于胸……

    作者:谭龙;文伯元;赵学喜;席阿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