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念;杨阳;徐文娇
目的:总结2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2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误诊情况.结果:21例患者分别误诊为心血管系统、精神和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不典型病例易引起误诊,并提出对高度怀疑本病者,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作者:陆娅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历摘要男,35岁.因周身乏力6个月余入院.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先后在我院治疗3次.本次住院10 d后患者第1次静脉滴注重组人细胞刺激因子出现明显胸闷、喘憋、躁动不安.
作者:袭荣刚;弓小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广西壮旅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冲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巨大动脉瘤10例作一回顺性分析.10例次行DSA,手术治疗8例.结果: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4例病理证实为动脉瘤.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断小能完全依赖DSA,采取恰当的术式治疗,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梁新强;蒋广元;宋星志;张征军;覃颜;陈慧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P-R段偏移对急性心包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V6导联ST/T>0.25对急性心包炎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为观察组,7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照组,分别测量每组的心电图P-R段是否偏移及V6导联ST/T比值以0.25为诊断界点.结果:急性心包炎组心电图在早期多表现有P-R段偏移,而早期复极综合征无该表现;急性心包炎组心电图V6导联ST/T>0.25与早期复极综合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包炎组心电图有P-R段偏移的具有早期诊断价值;V6导联ST/T>0.25具有急性心包炎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赵嵘;阿米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寻找简单、方便、有效、省时、不良反应少的终止妊娠的方法.方法:将54例为观察组,32例为对照组.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传统的方法比较,成功率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有效、安全、成功率高、痛苦小、出血少等优点,可代替传统的钳夹术使用.
作者:贾宝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种反应性单核吞噬系统增牛性疾病,常见于小儿,临床表现复杂,易致误诊.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曾莉;向波;李福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指征的相关因素,以期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06-12 3 929例剖宫产率、手术指征变化趋势.结果:(1)总剖宫产率51.2%,呈逐年上升趋势,阴道助产率逐年下降.(2)剖宫产指征构成中要求剖宫产、巨大儿、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低下的比例逐年增加;要求剖宫产增幅大,其主要原因是胎儿体重偏大.结论:控制孕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在适宜范围,提高助产技术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周妙玲;刘玉;张殿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34例,均行肱骨骨折内固定并桡神经探查术.结果:肱骨骨折均于6~12周愈合.桡神经损伤随访1~24个月,优(S3,M4以上)24例;良(S3,M3)8例;差(S1,M1)2例,优良率94.11%.结论:桡神经在肱骨于部位的损伤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须注意:手术时机宜早不宜迟;能选择截骨缩短术者不要考虑神经移植术;早期坚强的内固定与早期局部关节的功能锻炼.
作者:罗运绍;马丽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食杏仁致急性中毒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37岁.厨师,30 mim前食用杏仁后,突然出现口唇、四肢末梢紫绀、胸憋、呼吸困难,未处理急来诊.观察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四肢末梢紫绀、胸憋伴呼吸稍促,R 38次/min,P 150次/min,BP 130/80mm Hg,余未见异常体征.即予吸氧4 L/min、洗胃.
作者:杨明;刘向龙;岳红霞;于明克;陈宗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34.81%,且均受诊疗操作前后、职业和部门的影响.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鸿波;平玉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对流变学检测的全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方法: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方面进行探讨.结果:(1)分析前:选择压力传感式仪器,用肝素或EDTA抗凝.空腹采血,避免标本溶血,4 h内测定.(2)分析中:控制检测温度,仪器彻底清洗.标本要混匀,量要足.制血浆应控制离心转速.积极做室内质控和校准.(3)分析后:制定本室的参考值和作业指导书,按规程执行操作及保养.结论:流变学检测的质量控制是全过程的,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朱贵忠;杨进波;董明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历摘要男,57岁.肛门疼痛3 d,加重1 d入院.患者痛苦貌,诉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刺痛,坐位及活动时加剧.肛门检查:外观无明显红肿,指诊11点位距肛缘5 cm可触及-0.5 cm×2 cm斜插入直肠前壁的硬物,固定,不活动,触痛明显,直肠内可触及一肿物,约2 cm×3 cm,有波动感,指套有脓血.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乳酸酸中毒(lacticacidosis,LA)可致酸碱平衡严重紊乱,病死率极高,应积极抢救.替比夫定是一种新合成的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临床用于抗HBV治疗.替比夫定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致LA鲜有报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我院成功救治替比夫定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致LA 1例,现予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探讨.
作者:李向永;林国莉;吴元凯;崇雨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丙泊酚(propofol)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严重皮疹女,24岁.行宫腔镜下无痛人流术,丙泊酚静脉缓慢给药,达60 mg时,患者手背出现明显的沿着静脉走行白色丘疹.
作者:汪念;杨阳;徐文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加深对胆心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3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胆心综合征患者的病史特点分析总结.结果:13例确诊胆心综合征患者给予抗感染、解痉、利胆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心脏症状缓解明显,心电图表现明显改善.结论:胆心综合征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充分认识胆心综合征,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刘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上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7岁.以呕血7 h为主诉2009-06入院.既往有长期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史,高血压病(1级,中危组)史5 a,平素BP 140~150/80~90 mm Hg,未服用降压药物,无肝炎史、长期饮酒史,无糖尿病史.
作者:韩红梅;全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近2 a收治了3例迟发性膈疝,均为锐性创伤所致,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9岁.抬重物后出现腹痛、呕吐伴呼吸困难20 h.12 a前有左胸下部刀刺伤史.休克状,深大呼吸;左胸下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左上腹空虚感,有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X线胸片见左胸大片阴影,可见多个液平面.
作者:向水;黄进启;匡洪;谭远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症状、体征不明显,有时仅以心血管系统病变为突出表现,极易误诊为其他原因的心脏病,现将我院2005/2009年误诊的20例老年甲亢心脏病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琴;张永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米非司酮作为抗早孕药物,用于临床药物流产.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渐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一些激素依赖性疾病的保守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长期口服米非司酮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少有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4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报告仅以红斑为表现的多菌型麻风1例如下.1 病历摘要男,45岁.因躯干部出现红斑1 a多,于我科就诊.患者1 a多前无明显诱因胸部出现一甲盖大小红斑,无自觉症状,不伴发热及关节疼痛,未予诊疗.
作者:温蓬飞;王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