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及瘤体体积的影响

高艳民;孙小芳;刘连臣;王秀兰;王玖珍;张小胖

关键词:小剂量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雌、孕激素水平, 子宫体积, 瘤体体积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瘤体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河北省任丘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例.对照组采用橘荔散结片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片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雌、孕激素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及瘤体体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雌、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雌、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能改善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及瘤体体积,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蛋白尿对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蛋白尿对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救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有脑微出血将所选患者分为试验组(脑微出血组)与对照组(无脑微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所选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中合并脑微出血的有66例,脑微出血在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33%.所有脑梗死患者有34例患者有蛋白尿,其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吸烟史、血清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尿素及蛋白尿与患者是否发生脑微出血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有高血压史、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及蛋白尿均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蛋白尿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牛艳花;王成凯;宋昌鹏;胡向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及瘤体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瘤体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河北省任丘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例.对照组采用橘荔散结片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片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雌、孕激素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及瘤体体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雌、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雌、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能改善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及瘤体体积,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民;孙小芳;刘连臣;王秀兰;王玖珍;张小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治疗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的疗效影响

    目的 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罂粟碱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48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患者,治疗前检测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组、突变杂合型组和突变纯合型组,三组均注射罂粟碱联合口服氯吡格雷,同时根据临床治疗效果适当调整给药剂量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替代.观察各组患者血小板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和胃肠道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M PA)和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所改善,且野生型组的 PL T、M PA和Fib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突变杂合型组和突变纯合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组治愈率为80.0%,突变杂合型组为46.7%,突变纯合型组为52.0%,野生型组与突变杂合型组及突变纯合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组血栓发生率为10.0%,突变杂合型组为26.7%;突变纯合型组为26.1%,野生型组血栓发生率与突变杂合型组及突变纯合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胃肠道指标如呕吐、腹泻等症状,潜血阳性转阴,腹部压痛消失,肠腔积气、积液消失均有所改善,但野生型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突变杂合型组和突变纯合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氯吡格雷前检测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根据结果调整给药剂量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替代,可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作者:杨振声;邱小蕾;钟嘉荣;刘韶辉;朱佳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1452例抗核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1145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计算ANA的阳性率,统计AN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和实验室特征.结果 在11452例患者中ANA阳性率为44.14%,其中男性阳性率30.72%,女性阳性率51.68%,女性ANA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70.213,P< 0.05).不同年龄组(≤ 20岁、> 20 ~ < 50岁、≥ 50岁)的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4.960, P<0.05).AID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以核颗粒型为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以着丝点型、核膜型和胞质型为主.结论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患者之间ANA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AID患者ANA滴度和荧光模型也不同,可以指导临床进一步进行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泽筠;刘义庆;邵婧;范卫华;王勇;张炳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FNA内固定与PF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PFNA组47例采用 PFNA治疗,PFLP组49例采用PFLP治疗.调查分析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PFLP组;PFN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 PFLP 组;PFNA 组的满意度(89.4%)高于 PFLP 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总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与PFLP治疗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采用PFNA治疗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更短,更利于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陈涤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析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文件要求评估过氧化物酶法检测sdLDL-C液态双试剂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回收试验、抗干扰能力.结果 过氧化物酶法低值总变异系数(CV)为3.14%,高值总 CV为2.80%;线性良好 R2=0.9813,相关方程为Y=1.07 X-0.24;sdLDL-C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参考区间男青中年组为(0.66 ± 0.36)mmol/L、老年组为(0.86 ± 0.51) mmol/L,女中青年组为(0.58 ± 0.27)mmol/L、老年组为(0.89 ± 0.55)mmol/L;平均回收率为99.54%;可抵抗临床常见的干扰.结论 sdLDL-C过氧化物酶法检试剂盒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线形范围较宽且操作简单,符合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需要.

    作者:刘晓丽;顾向明;黄阶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栓弹力图用于产科围术期出凝血监测的研究进展

    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动态分析机体整体凝血功能的监测方法.近年来,T EG逐渐用于产妇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指导产科大出血输血方案制订.产妇常规凝血监测和T EG监测的凝血状态均不同于非产妇[1],但至今未确立明确的参考范围.妊娠合并胎盘异常的产妇易发生产后大出血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T EG可协助判断出血原因及出血量[3]、指导合理的输血成分[4].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产妇, T EG还可评估其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本文就 T EG的工作原理及其用于产科围术期出凝血的监测及指导输血、预测血栓形成风险作一综述.

    作者:易宗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二甲双胍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PBG)情况、维生素D水平和 HbA1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FBG和PBG分别为(6.3 ± 1.6)、(7.9 ± 2.0)mmol/L,对照组分别为(7.2 ± 1.7)、(9.1 ± 2.3)mmol/L;观察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和 HbA1c的值分别为19.8(18.2~32.8)μg/L、(6.5 ± 1.5)%,对照组分为别16.6(16.9~28.8)μg/L、(7.7 ± 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对T2DM患者维生素D和 HbA1c的水平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双镜联合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安全性和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双镜(内镜和腹腔镜)联合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00例,根据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采用内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双镜联合组),50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除肠管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个数.比较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以及心内科疾病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转移、多处转移以及病死率.结果 双镜联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切除肠管长度和淋巴结切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明显高于双镜联合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1年的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在局部转移率、多处转移率、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大肠癌,可以达到和开腹手术同样的切除效果,而且出血少、创伤小,易恢复,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案.

    作者:尹先博;鄢方;孙超超;李仓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ISO15189视阈下检验实习生的三期带教管理研究

    实习生带教是引导学生走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过渡环节,也是学校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如何培养出合格的检验人才,是检验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ISO15189标准为视阈,研究检验实习生的实习前期、实习期和实习结束期的三期管理问题,旨在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提供有益经验,协助培养符合现代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张微;邓明惠;陈雅娟;王辉;侯轩;陶浚齐;段发强;辜依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开放性家属同程康复训练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开放性家属同程康复训练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 -6月于该院住院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封闭式病房管理,试验组患者入住开放式病房,接受开放性家属同程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开放性家属同程康复训练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精神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并可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高满意度评价.

    作者:何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大学生学科竞赛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将该校生物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平台,构建一种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训模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医学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可为该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辟新途径.

    作者:王丹;何浪;宋海星;张涛;郝军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大量研究表明HP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1-4].胃癌病死率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每年胃癌死亡人数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多[1].HP引起的慢性细菌感染影响了约全世界的一半人口,许多发展中国家 HP感染率超过90%[2].在非工业化国家(非洲、南美、中东和远东等)中,由于家庭内部成员间的相互传播感染,儿童中的HP感染率已高达60% ~80%,且HP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轻微增长.相比而言,发达国家的 HP获得性感染的增长率较缓慢,在西欧和北美的人群中,10岁以内的群体 HP的感染率约为10%, 60~70岁的群体中的感染率约为60%,成年人群体中的平均感染率约为30% ~40%[2],每年新增不足1%.自1984年发现HP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相关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 HP的致病机制与治疗方案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邢志芳;吕攀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小骨窗开颅、钻孔引流术和骨瓣开颅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8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术的有90例,采用锥颅钻孔引流术的有110例,而采用骨瓣开颅术的有80例.统计并分析三组患者的存活率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共有58例死亡,其生存率为79.3%.小骨窗开颅术组、锥颅钻孔引流术组、骨瓣开颅术组的生存率分别为73.3%、78.2%、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术组、锥颅钻孔引流术组、骨瓣开颅术组愈合率分别为57.2%、58.7%、30.1%.小骨窗开颅术组和锥颅钻孔引流术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大于骨瓣开颅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治疗后12周,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小骨窗开颅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术组患者手术时长明显长于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小骨窗开颅术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后切口脑脊液渗漏发生概率和住院时长均明显少于锥颅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瓣开颅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锥颅钻孔引流术和骨瓣开颅术清除患者脑内血肿时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

    作者:罗成军;王山;张召;岳林;文伟;吴虹刚;詹傲;张道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在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在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组(NRS2002组,n=40)和简易营养评价组(M NA组,n=40),对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情况、NRS2002组中营养不良和无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体质量减少、膳食摄入减少、有较为严重的疾病存在、年龄70岁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组中营养不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不良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营养不良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无营养不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S2002和M NA在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NRS2002更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易恒仲;杨坤云;唐志冈;厉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CI-2478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PCI-24781对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xCELLigence RTCA检测SKOV-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流式细胞仪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情况,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c-H3、Ac-H4、β-catenin、P53的表达.结果 PCI-24781对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48 h的半数有效抑制水平(IC50)值为0.1930 μmol/L.PCI-24781对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影响不明显,各组Cell Inde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24781可提高细胞内 ROS水平(P<0.05),且高水平组的PCI-24781提高细胞内ROS水平更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可见随PCI-24781水平升高,β-catenin表达水平减弱、Ac-H3、Ac-H4、P53表达水平增强.结论 PCI-24781可增加细胞内 ROS水平,上调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促进抑癌基因P53表达,抑制经典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产生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晴;汤春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眼底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缺血性眼底病患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眼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在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而且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金兰;赵蒙蒙;宋艳敏;邢敏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RSA患者作为 RSA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ACA、EmAb阳性率.根据自然流产次数,将RSA组患者分为自然流产3次组与自然流产>3次组,比较组间ACA、EmAb阳性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A组患者ACA、EmAb阳性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流产3次组相比,自然流产>3次组患者ACA、EmAb阳性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组患者ACA、EmAb阳性率明显升高,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升高.RSA患者应常规检查 ACA、EmAb,并纠正抗体阳性状态,以提高妊娠成功率.

    作者:马开慧;陈婷婷;应菲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ABCA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性分析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rs2230806位点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及石河子中医院住院患者中无血缘关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26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非代谢综合征患者308例为对照组.采用SNaPshot技术分析rs22330806位点基因型.结果 两组患者ABCA1基因rs223080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rs2230806-G等位基因的个体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携带rs2230806-A等位基因个体的1.32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95% CI:1.058~1.646).两组不同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基因rs2230806位点G等位基因是汉族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rs2230806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红;牛红;李岩;万岐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负压封闭引流对烧伤患者疼痛创面愈合影响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烧伤患者疼痛症状、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换药治疗组(n=40)和负压封闭引流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组患者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换药治疗组,植皮时间、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换药治疗组,局部用药费用明显高于传统换药治疗组,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0%、7.5%,均明显低于传统换药治疗组的47.5%、1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较传统换药治疗能更有效改善烧伤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其术后感染率.

    作者:汪阳;任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