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A125、HE4联合ROMA指数对卵巢癌诊断的研究分析

杨士军;陆卫平;郑云会;张金华;刘满庆;夏永祥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卵巢癌, 人附睾蛋白4, ROM A, ROC
摘要:目的:为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其加权指标ROMA指数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对70例病理确诊的卵巢良性疾病及137例卵巢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清CA125及 HE4进行检测,计算ROMA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例卵巢癌患者CA125、HE4及 ROMA 分别为270.1 U/mL、287.1 pmol/L 及71.5%,与良性卵巢疾病(25.4 U/mL、69.3 pmol/L、17.1%)及对照组(14.5 U/mL、61.1 pmol/L、1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疾病组的 HE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HE4、ROMA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CA125(77.4%、74.3%、85.5%、62.6%、76.3%),HE4(79.6%、77.1%、87.2%、65.8%、78.7%),ROMA (89.8%、88.6%、93.9%、81.6%、89.4%);ROC 分析,三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AUC(CA125)=0.854,AUC(HE4)=0.936,AUC(ROMA)=0.954(P<0.05),曲线下面积ROMA> HE4>CA125,HE4曲线下面积绝经前后相差较小。结论 HE4在诊断卵巢癌时可排除良性疾病的干扰,性能优于CA125,联合检测CA125、HE4以及ROM A指数,可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外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品管圈。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32±0.89)mmol/L ,餐后2 h血糖为(9.02±1.54) mmol/L ,三酰甘油(TG)为(2.28±0.79)mmol/L ,总胆固醇(TC)为(4.77±1.08)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77±1.88) mmol/L ,餐后2 h血糖为(10.68±2.29)mmol/L ,TG为(2.58±0.89)mmol/L ,TC为(6.18±2.32)mmol/L。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G水平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品管圈应用后医护人员各项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外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仲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比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观察患者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病情发展情况,并将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从本院接受诊治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甲组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脑出血后5h内,乙组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5~23h,丙组患者手术时机大于23h;观察三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影响,并比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血肿量以及 Glasgow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神经功能损伤得分[(20.13±1.39)分]低于乙组[(29.01±2.78)分]和丙组[(38.17±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乙组(66.67%)和丙组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早对患者进行手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后期脑功能恢复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江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HLA-B27和 HS-CRP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 HLA‐B27和HS‐CRP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性,以及AS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505例关节疾病患者(观察组)以及8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同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以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505例关节疾病患者中64例为AS(12.67%)、116例为疑似AS(22.97%)、241例为腰痛或关节痛(47.72%)、11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18%)、4例为银屑病(0.8%)、2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75%)、6例为股骨头坏死(1.19%)、39例为其他类型的关节炎(7.72%)。AS组[(97.41±17.41)%]与对照组[(7.19±16.53)%]HLA‐B27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AS组[(41.37±88.65)%]与对照组 HLA‐B27的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 HS‐CRP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27作为诊断AS的敏感标,综合患者HS‐CRP的水平及其年龄、性别等多个指标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彤;权强;殷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探讨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医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的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治疗一段时间,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住院治疗前,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 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 T检查和M RI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CC )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图像质量的比较。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PCC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64排螺旋CT机常规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而后再进行M RI常规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和显示的图像质量情况。结果 MRI对PCC的定性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CT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PCC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0%,MRI对PCC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PCC图像1级、2级和3级分别为25例(83.33%)、5例(16.67%)和0例(0.00%),和M RI检查[1级12例(40.00%),2级11例(36.67%),3级7例(2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PCC的诊断率高于CT ,但64排螺旋CT显示的图像质量更高、更清晰,随着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应将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起来,更大程度的发挥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柏平;陈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246例为Ⅲ组,结直肠癌患者246例为Ⅱ组,非癌息肉患者246例为Ⅰ组,健康体检人员246例为对照组,均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结果Ⅰ组粪便钙卫蛋白[(145.52±4.14)μg/g ]高于对照组[(18.05±3.76)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Ⅱ组粪便钙卫蛋白[(557.63±24.81)μg/g ]高于对照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粪便钙卫蛋白[(896.50±113.57)μg/g ]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肠癌患者粪便钙卫蛋白[(205.36±31.24)μg/g ]高于直肠癌患者[(126.84±19.07)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期粪便钙卫蛋白[(197.58±23.16)μg/g ]高于A期[(107.36±11.25)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期粪便钙卫蛋白[(143.09±18.27)μg/g ]高于 A期,却低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期粪便钙卫蛋白[(168.25±16.38)μg/g ]高于A期和C期,却低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可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并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高,适用于门诊筛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聚维酮碘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结膜囊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对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其中,术前结膜囊未使用聚维酮碘的白内障患者692例共947只眼,术前结膜囊使用5%聚维酮碘的白内障患者587例共807只眼,比较两组眼内炎的发病率、自觉症状以及角膜荧光染色的情况。结果未使用聚维酮碘组有6例患者发生眼内炎,5%聚维酮碘组无患者发生眼内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1,P=0.034)。5%聚维酮碘组在使用聚维酮碘后出现局部刺激症状295例,但术后两组自觉症状发生率(χ2=2.123,P=0.145)以及术后第1天(Z=1.363,P=0.173)和第1周(Z=0.569,P=0.570)角膜荧光染色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术前应用5%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能有效、安全地降低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作者:刘丹容;易娟;余时智;易姝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绝经后血清 FS H、L H和E2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促卵泡激素(FS H )、促黄体生成素(L H )和雌二醇(E2)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为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绝经后患者220例。通过罗氏Cobas 8000对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N‐端骨钙素(N‐Oste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PINP)进行检测,利用美国Beckman DXI‐800对FSH、LH、E2进行检测。结果绝经后妇女 FSH、LH和 FSH/LH与N‐Os‐teoc、TPINP呈正相关(P<0.05),且FSH/LH和E2也与β‐Crossl呈正相关(P<0.05)。其中FSH/LH与TPINP的相关系数高(r=0.34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FSH和FSH/LH作为自变量可解释各种骨转换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0.5%~6.6%,1.1%~30.9%,FSH/LH作为自变量可解释各骨转换指标水平变化的百分比大,而 LH仅为0.4%~2.3%。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SH、FSH/LH、TPINP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子。以 FSH=46.36和FSH/LH=2.09为临界值能有效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结论绝经后妇女血清FSH、LH和FSH/LH水平随骨转换指标升高而升高。联合应用FSH和FSH/LH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均高于单独应用FSH或FSH/LH的诊断效能。

    作者:黄菁;郑美玲;吴丽娜;卢丽萍;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呼吸窘迫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 P )患者胎儿呼吸窘迫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IC P患者336例,按照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间首次诊断为IC P时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探索ICP患者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病时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以及甘胆酸(CG)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时间、TBA、CG是ICP患者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结论随着母体中 TBA及CG的升高及在高胆汁酸环境中暴露时间越长更有可能增加引起IC P患者发生胎儿窘迫的风险。

    作者:王文娟;曹登成;赵波;祝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78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科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硫酸镁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硫酸镁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减少了镇痛药物使用量,可有效降低对母体及胎儿的损伤,疗效较佳。

    作者:王秀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而研究组采用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24 h尿蛋白、尿蛋白排泄率水平(UAE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研究组的BUN、Scr、UA、24 h尿蛋白、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更好的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乙肝病毒不同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别感染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50例,C基因亚型5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DNA 载量、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ADP、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检测。结果不同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基因感染者ADP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ADP 水平与AST/ALT、PT、TBIL、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452、0.397、0.459、0.532、0.591、0.591,P值均<0.005),与 ALB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基因亚型感染的患者血清AST/ALT、HBV DNA载量和H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基因型感染者高于B基因感染者,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C亚型感染组血清 ADP、AST/ALT、HBV‐DNA、HA四个指标水平高于B亚型感染组,提示C基因亚型感染者病毒复制更活跃,有更强的致病力,感染者更易发展为严重肝病。

    作者:邵锦欢;肖翔;詹剑锋;钟阳青;张达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指导,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中、后生命体征,以及焦虑、耐受性及舒适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患者平稳;试验组患者焦虑及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老年患者经鼻胃镜检查前的焦虑心理,提高耐受性及舒适度。

    作者:滕敬华;李小力;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组织中内皮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内皮素(EDN )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实验组)及50例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中EDN‐1 mRNA、EDN‐2 mRNA和EDN‐3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EDN‐1 mRNA和ED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t=4.732,P<0.01),而 EDN‐3 mRNA 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P<0.01);在各临床特征比较中,对于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的大小,组间EDN‐1 mRNA和EDN‐2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和肿瘤组织类型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EDN‐3 mRNA表达在各临床特征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N与乳腺癌密切相关,EDN‐1 mRNA和EDN‐2 m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而EDN‐3 mRNA只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与其发展转移无关。

    作者:赖金国;潘小平;洪晓绿;蔡高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育龄女性MTHFR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浓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对孕期育龄女性叶酸代谢关键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红细胞中叶酸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孕期育龄女性100例,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外周血红细胞中MTHFRC677T的基因多态性,并对所有研究对象中的育龄女性给予口服800μg/d叶酸1个月,抽取口服叶酸前后EDTA抗凝血各5mL,化学发光法检测口服叶酸前后不同基因型女性外周血细胞中叶酸浓度的变化。结果100例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CC型、CT型、TT型的检出频率分别为26%、54%、20%;CC型受试者口服叶酸前后平均红细胞叶酸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型和TT型受试者口服叶酸后红细胞叶酸浓度较口服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MTHFRC677T基因分型可以影响细胞内叶酸的浓度,口服叶酸可以提高育龄女性红细胞内叶酸浓度。

    作者:杨丰美;迟玉君;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愈合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1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香平;宗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质量控制在NICU血培养采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质量监控,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 IC U )血培养标本的合格率。方法通过检验科对血培养标本质量信息反馈、感染监控科监测信息反馈和本科医生意见反馈,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制定实施计划、方法,并跟踪落实。具体包括: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全体护士增强血培养标本管理意识,规范采集标本的流程,检验科、感染监控科及本科医生积极配合和监督,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等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5个月后,血培养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30.3%下降到5.41%。医院季度感染监测情况反馈,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由73.33%上升到93.33%。医生对护士的采血技术和操作规范满意度由91.1%上升到97.8%。结论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细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护理质量,能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护士服务意识,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李雪莲;汪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信辅助CBL教学法在消化系统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微信辅助案例教学法(CBL ),在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甲、乙大班消化系统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教学,按班为单位分为微信辅助CBL组和传统模式组,课后采用电子问卷结合期末测试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效果间的差异。结果采用新教学方法组同学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广度、自学能力评分以及期末测试主观题得分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信辅助CBL组同学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广度评分与其期末测试主观题得分呈正相关( r=0.49和0.47,P<0.05),两种教学模式下,期末测试客观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辅助CBL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临床影像学思维能力有重要价值,值得在消化系统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推广。

    作者: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EB病毒IgM、IgG及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EB病毒(EBV )IgM、IgG及EBV‐DN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100例非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患儿的 EBV‐IgM 和IgG ,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病毒DNA。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EBV‐IgM、IgG及EBV‐DNA阳性率,评价不同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EBV‐IgM 阳性率51.00%,EBV‐IgG阳性率58.50%,EBV‐DNA阳性率56.25%;对照组患儿EBV‐IgM阳性率4.00%,EBV‐IgG阳性率11.00%,EBV‐DNA阳性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gM 灵敏度51.00%,特异度96.00%,曲线下面积0.617;EBV‐IgG灵敏度58.50%,特异度89.00%,曲线下面积0.583;EBV‐DNA灵敏度56.25%,特异度95.00%,曲线下面积0.642。结论 EBV‐IgM、IgG及EBV‐DN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胡忠昌;丁小霞;梅诗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市城市居民鼻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并分析重庆市城市居民鼻腔健康状况。方法对2013年至2015年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以及其他非鼻部原因来该院就诊的1445例18岁至55岁重庆市城市居民进行鼻腔健康检查。结果受检居民中鼻腔疾病患病率为12.25%,其中慢性鼻炎患病率占首位[6.71%(97/1445)],其次是变应性鼻炎[3.11%(45/1445)]。在慢性鼻炎中,男性患病率(7.8%)高于女性(5.0%),而变应性鼻炎中,女性患病率(4.8%)高于男性(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城市居民鼻部疾病中以慢性鼻炎为主,鼻腔健康状况还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冉文婧;李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