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莉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送检痰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检出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25.3%、13.8%、12.8%、11.7%、11.1%、8.2%、5.9%、5.6%、1.7%和1.5%;非气管切开患者的检出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恶臭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1.1%、20.5%、15.1%、12.9%、6.0%、5.8%、4.7%、4.1%、3.3%和3.3%。铜绿假单胞菌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而在非气管切开患者中对多黏菌素 B 较为敏感,耐药率都小于25.0%;所有患者均出现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较高,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阿米卡星、多黏菌素 B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稍低。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中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位,但非气管切开患者中真菌类型和感染率较高。结论气管切开与非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有明显区别,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作者:郭大志;沈晨;张禹;孟祥恩;冯园;肖宏;潘树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切口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68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有150例患者术后出现细菌感染,感染率为21.83%。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高,为2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褪色沙雷菌分别占20.67%、16.67%;所占构成比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占2.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9.52%和11.90%;褪色沙雷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为8.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为12.50%;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33%和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为0;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45%和16.13%。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较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若发生细菌感染,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开展治疗。
作者:曹毅;马娜;李建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截石位和剪刀位在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截石位组和剪刀位组,每组各129例。观察两组安置手术体位所耗时间、术毕体位恢复水平卧位时间、术后体位相关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肌力下降等),以及术后患者主观感受(下肢麻木、腿痛等)。结果截石位组安置体位所耗时间为(427±61)s ,术毕体位恢复水平卧位时间为(252±57)s ,剪刀位组安置体位所耗时间为(185±43)s ,术毕体位恢复水平卧位时间为(144±47)s 。与截石位组比较,剪刀位组体位安置时间和体位恢复水平卧位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石位组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剪刀位组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石位组肌力小于Ⅴ级7例,剪刀位组肌力小于Ⅴ级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截石位组患者自述下肢麻木有23例,腿痛12例(疼痛评分3分3例、2分9例),剪刀位组患者自述下肢麻木6例,腿痛1例(疼痛评分3分0例、2分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剪刀位较截石位应用于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中,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易凤琼;邬舟玥;兰元素;郭宇;程勇;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0~14岁不同年龄段表观健康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参考区间。方法严格筛选北京同仁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3437例表观健康儿童(0~14岁),其中男1989例,女1448例。将所有筛选儿童根据年龄分为5组(0~<3岁、3~<6岁、6~<9岁、9~<12岁和12~14岁)。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装试剂盒检测 ALP ,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剔除离群值后检验数据是否处于正态分布,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儿童之间 ALP 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 ALP 的组间差异,并判断是否需按年龄、性别分组;将不需分组的进行合并,并确定实际分组。用非参数方法计算各实际分组参考区间的2.5和97.5百分位数,并计算其90%置信区间。结果不同年龄段(0~14岁)表观健康儿童 ALP 水平较成人明显升高,但0~<3岁、3~<6岁、6~<9岁和9~<12岁年龄段儿童无性别差异;12~14岁年龄段儿童 ALP 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 ALP 参考区间为105~405 U /L ,女性 ALP 参考区间为73~275 U /L 。结论表观健康儿童 ALP 水平较成人明显升高,应建立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 ALP 参考区间,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晓红;张趁;刘向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对 ALD-DNA 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 SLE 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健康的雌性 C57BL/6小鼠体内用活化淋巴细胞来源的 DNA(ALD-DNA)免疫,从而诱导小鼠的 SLE ,未免疫的小鼠被用作对照。检测了疾病相关的一些发病指标,包括抗双链 DNA 抗体,尿蛋白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IL-6 KO 基因敲除的小鼠能抵抗ALD-DNA 诱导的小鼠 SLE 模型。在 IL-6 KO 免疫的小鼠中,CD4+ T 细胞的活化状态低于野生型的免疫小鼠。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结果表明,IL-6 KO 免疫的小鼠体内 Foxp3的表达高于野生型免疫的小鼠。结论在 ALD-DNA 诱导的 SLE 模型中,IL-6可以抑制 Treg 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疾病的发展。
作者:张小蓉;陈于思;王君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 EB 病毒(EBV)和调节性 T 细胞(Treg)检测在诊断儿童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意义。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 B-ALL 纳入 B-ALL 组,4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测定 Treg 平均荧光强度(MFI),ELISA 检测血浆抗 EBV VCA IgG 、抗 EBV 核抗原(EBNA)IgG(潜伏感染),抗 EBV VCA IgM (急性感染)。分析 B-ALL 组 EBV 感染情况和 Treg 比例变化及意义。结果 B-ALL 组 Treg 比例与 FoxP3 M FI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 B-ALL 组中 EBV 急性感染、潜伏感染和血清学检查阴性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B-ALL 组潜伏感染者 Treg 比例和FoxP3 MFI 均高于其他被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反应阴性者 Treg 比例和 FoxP3 M FI 均低于其他被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被试 Treg 比例和 FoxP3 MF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mmon-B-ALL者较 pro-B-ALL 和 pre-B-ALL 者 Treg 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 FoxP3 MFI 和 EBV 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BV 潜伏感染评估对 B-ALL 发病风险的 OR 值为4.060,95% CI 为1.21~13.64(P=0.020),即 EBV潜伏感染是 B-ALL 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EBV 潜伏感染和 Treg 比例升高在儿童 B-ALL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潜伏感染是儿童 B-ALL 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侯淼;党小军;刘晓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桂林地区2010~2015年腹泻儿童 A 群轮状病毒(RV-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的5岁及以下儿童腹泻大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标本进行 RV-A 抗原检测。结果2010~2015年桂林地区腹泻儿童 RV-A 总感染率为21.75%,2010~2015年检出率分别为36.13%、35.35%、24.82%、22.41%、13.85%、10.15%;0~<6个月、6个月至小于1岁、1~<2岁、2~<3岁、3~<4岁、4~5岁患儿 RV-A 感染率分别为11.84%、32.54%、40.52%、23.39%、19.51%、9.27%,其中1~<2岁组的阳性率高;11、12、1月的检出率分别为27.98%、36.91%、29.54%,与其他月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A 是桂林地区5岁及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具有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感染高峰期在秋、冬季节,尤其在11、12、1月,6个月至小于2岁儿童为 RV-A 感染高危人群,应着重做好 RV-A 感染的预防工作。
作者:谭秋培;陈建锌;罗厚龙;闻涛;刘行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25-羟维生素 D(25-OH-Vit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筛查1100例12~18孕周孕妇的血清中25-OH-VitD 表达水平,同时分析25-OH-VitD 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在该院筛查的1100例孕妇中,在该院分娩的产妇有1000例,其中101例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1例,轻度子痫前期32例,重度子痫前期28例,发病率为10.1%。健康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25-OH-VitD血清表达水平分别为(19.5±3.3)、(12.5±1.5)、(9.5±1.2)ng/mL 。健康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25-OH-VitD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25-OH-VitD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OH-VitD 的降低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且在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发生之前出现异常,可能成为子痫前期的一项预测性标志物。
作者:马晓春;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应激时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新兵60名,在其军训前后进行血清皮质醇(COR)、儿茶酚胺(CA)、14 C-尿素呼气试验、Hp 抗体检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部分受试者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分析。结果心理调查问卷分析中,军训后较军训前 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偏执分明显升高,与军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军训后新兵的血清 COR 和 CA 水平分别为(276.64±156.89)μg/dL 、(320.76±123.75)pg/mL ,明显高于军训前的(8.28±2.43)μg/dL 、(18.69±5.98)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理检查显示军训后胃黏膜炎症积分和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明显升高。结论应激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且加重了机体 Hp 的感染。
作者:安黎云;贾克然;王缚鲲;李玮;张然;汤菲;贺政新;程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洛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1~28 d 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无1例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21例,疾病进展(PD)15例,有效率(RR)为30.8%,疾病控制率(DCR)为71.2%。雌激素受体(ER)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比较,R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者与二线及以上治疗者比较,R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突变者与 BRCA1无突变者的 D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脏转移患者 RR 高于有内脏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日期止,46例患者为 PD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95%置信区间为5.2~7.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多为0~Ⅱ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洛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张娜;刘美;曾晓华;辇伟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自1961年 Jevons 首次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来,MRSA 在世界各地的感染率和分离率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医院、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 MR-SA 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均耐药,因此,MRSA 也被称为“超级细菌”。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 MRSA 耐药谱越来越广,尤其是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 MRSA研究的深入,苯唑西林边缘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ORSA)、苯唑西林敏感的 MRSA (OS-MRSA )等的发现也给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不同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区别见表1。目前,MRSA 的耐药问题及临床治疗已成为人类健康研究的重点,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对于 MRSA的感染控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 MRSA 的耐药机制和分子分型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斌泽;李泽慧;冯强生(综述);彭俊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用于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喘憋性肺炎患儿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26);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儿缺氧、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 PaCO2水平明显降低,OI 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均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喘憋性肺炎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寒喘祖帕颗粒能明显提高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杨莎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食品、粪便等环境中,以及健康人和动物的胃肠道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2]。患者外伤后侵入伤口并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入血,菌血症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血管内溶血而迅速死亡。肝硬化、胃肠道恶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切口较深的重大外伤及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易发生产气荚膜梭菌感染[3]。目前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致死病例罕见,现报道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致死1例。
作者:吕自兰;付刚;罗光丽;李品宏;王红羚;张达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网膜素-1(omentin-1)与炎性因子与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VD)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 T2DM 患者分为 T2DM 组(68例)与 T2DM + LVD 组(58例),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oment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分析血浆 omen-tin-1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omentin-1的影响因素和 T2DM 患者发生 LVD 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 组与 T2DM +LVD 组 BMI 、WHR 、DBP 、2FBG hPG 、HbA1c 、TC 、TG 、LDL-C 、FINS 、HOMA-IR 、TNF-α、IL-6、hs-CRP 均高于对照组,T2DM +LVD 组病程长于 T2DM 组,对照组、T2DM 组和 T2DM + LVD 组 DBP 、HbA1c 、LDL-C 、TNF-α、IL-6、hs-CRP 呈升高趋势,omen-tin-1、ABI 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mentin-1与 ABI 呈正相关(P<0.05),与 FPG 、HbA1c 、LDL-C 、TNF-α、IL-6、hs-CRP 均呈负相关(P <0.05);TNF-α、ABI 、HbA1c 是血浆 omentin-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omentin-1、TNF-α、IL-6和HbA1c 是 T2DM 患者发生 LVD 的影响因素。结论 omentin-1可能参与了 T2DM 患者 LVD 的发生和发展,其血浆水平不仅受到糖脂代谢的影响,还可能受到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严胜利;易莲;杨金萍;南静;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应用性格色彩特征对胸腰椎体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胸腰椎体骨折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对胸腰椎体骨折患者进行性格色彩特征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使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健康行为、生活质量、满意度和人体测量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性格色彩特征认知教育,能够加强患者对自身性格色彩特征的认知,对自身行为负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荣元;孙红霞;王淑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明确 Dermcidin(DCD)作为原发性肝癌(HCC)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82例已确诊的 HCC 患者纳入肝癌组,其中转移组35例,未转移组47例。3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4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通过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DCD 的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中 DCD 、AFP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清中 DCD 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 AFP 水平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 DCD 及AFP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 有望成为 HCC 新的血清标志物,可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DCD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作者:邱芳华;薛志锋;李秋明;梁冬艳;曾亭亭;吴清;肖洪广;余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改良背心式约束带在心力衰竭半卧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10月该院内科系统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传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心力衰竭清醒与躁动的100例患者,均使用背心式约束带;传统组为心力衰竭躁动的100例患者,使用传统约束带;对照组为心力衰竭清醒的100例患者,不使用约束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与传统组患者使用约束带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皮肤擦伤、勒伤、血液循环障碍等;调查患者及家属对两种约束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背心式约束带发生跌倒及坠床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擦伤、勒伤,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5)。观察组与传统组对采取相应约束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3.5±6.5)%、(62.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P<0.05)。结论改良背心式约束带安全、有效,患者舒适满意,体现了人性化服务,避免了传统约束带并发症的发生,杜绝了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文琴;费良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双链 DNA 抗体(dsDNA 抗体)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出情况,评估不同方法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 dsDNA 抗体的性能。方法使用 ELISA 法(ELISA1、ELISA2)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同时检测300例SLE 和495例非 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以及3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 dsDNA 抗体,分析单独和联合使用不同方法检测 dsDNA抗体对 SLE 的诊断效能。结果 ELISA1、ELISA2和 IIF 在 SLE 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2.3%、35.3%和38.0%,在非 SLE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高检出率为1.2%,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为0.3%。在 SLE 人群,3种方法中 ELISA1和 ELISA2法, ELISA1和 IIF 法,以及 ELISA2和 IIF 法联合 Kappa 值分别为0.672、0.398和0.512(P<0.05)。而只有 ELISA1和 ELISA2间的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ELISA1、ELISA2和 IIF 法检测 dsDNA 抗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672和0.687;ELISA1和 IIF 法的联合检出率高为54.7%,AUC 为0.764;3种方法同时检测,任何1种方法阳性即判断为阳性时,检出率为57.7%,AUC 为0.781。结论联合使用 ELISA 法和 IIF 法,可以明显提升 dsDNA 抗体在 SLE 中的检出率。
作者:田野;张云聪;冯珍如;闫惠平;张海萍;李佩;郑芳芳;聂秋燕;刘晴;王晓宁;谭延国;张国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改良 Nuss 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80例行改良 Nuss 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细致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儿围术期行常规护理;细致组患儿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细致化护理。结果细致组患儿手术优良率、家长满意率均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致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分别为(41.72±2.95)min 、(13.46±0.25)mL 、(5.67±0.82)d 、(2.23±0.66)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54.23±5.34)min 、(25.53±1.44)mL 、(7.73±1.13)d 、(4.44±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致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00%、气胸发生率0%、支撑架移位发生率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5.00%、2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 Nuss 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细致化护理,可提升手术效果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李云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 ICU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心血管外科 ICU 收治的心血管术后患者6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血管外科 ICU 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 PDCA 干预。观察两组患者ICU 留置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 ICU 留置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11.00%,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2,P=0.028)。护理前两组患者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3,P=0.842),护理后两组患者 SA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 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8,P=0.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9.33%,对照组为96.00%,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结论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外科ICU 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满意度,应用效果确切,适于推广。
作者:李清月;阮淑妹;谢冠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