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疗效及诱发肥胖研究

李锋同

关键词:癫痫, 儿童, 丙戊酸钠, 肥胖, 脑电图
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诱发肥胖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癫痫确诊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脑电图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仍可见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脑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可改善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临床疗效较佳,但治疗3个月后,易诱发肥胖。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乳酸杆菌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糖脂及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以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便标本乳酸杆菌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粪便标本乳酸杆菌拷贝数,以及FBG、TC、TG、HDL‐C、HbA1c、LBP、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sCD1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拷贝数与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其对数值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乳酸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乳酸杆菌水平与糖尿病患者部分血脂及炎症指标存在相关性。

    作者:江浪;李流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血清甲状腺激素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仪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该研究分析了罗氏公司Cobas e 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其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批内重复性不确定度、批间重复性不确定度、方法偏倚不确定度和校准品不确定度。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对保证检验结果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商延芳;章金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间苯三酚预防胆总管结石ERC P术后继发胰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继发胰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接受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照组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山莨菪碱,观察组术前应用地西泮、哌替啶、间苯三酚。比较术中不良反应、胃蠕动次数、血清淀粉酶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率及胃蠕动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术后24h,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贾昭;吴丙美;翟健;李安平;尹晶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两种方法控制胰腺癌术后高血糖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控制胰腺癌术后高血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将17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液加入胰岛素及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用量、高血糖发生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范围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血糖发生次数、低血糖发生次数、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注胰岛素对胰腺切除术后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优于胰岛素配制营养液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智;吴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浆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血浆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相关性。方法检测HFpEF患者(57例)和健康者(30例)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与健康者相比, HFpEF患者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血浆和肽素水平与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心肌运动速度比值、血肌酐、NT‐proB‐NP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 HFpEF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振华;翁发林;黄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普拉克索对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将24例维持血液透析RLS患者两两配对,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维持现有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现有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0.25~0.75 mg/d ,口服)。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RLS研究组评分量表(IRLSSGRS)评分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RLSSG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RLSSG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RLSSG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5.67±2.77)分 vs .(25.33±6.37)分,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结果[(15.67±2.77)分 vs .(24.33±6.34)分,P<0.05]。结论普拉克索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RLS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邓英辉;林娜;付文静;贾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选择住院治疗CHD患者92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C1q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C1q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 SAP组与对照组C1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C1q水平变化与病情进展相关,检测血清C1q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辛娜;吴跃刚;王瑶;邓克廷;王永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Ig M、Ig G、Ig A水平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0%,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斌;龚亮;钱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医院全血细胞计数比对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3家医院不同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比对实验结果。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交大二院)采用的日本希森美康公司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XE‐2100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以西京医院采用的日本希森美康公司XN‐3000分析仪(检测XN‐3000分析仪)及唐都医院采用的XE‐2100作为实验仪器,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发布的EP9‐A2文件的要求,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计算检测结果相关系数(r),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总允许误差范围为标准,判断检测结果偏差是否可接受。结果交大二院XE‐2100分析仪和西京医院XN‐3000分析仪WBC、RBC、Hb、HCT检测结果的 r值分别为0.998、0.998、0.984、0.981,相关性良好,PLT检测结果的 r值为0.953,相关性不佳;WBC、RBC、Hb、H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大二院XE‐2100分析仪和唐都医院XE‐2100分析仪WBC、RBC、PLT、Hb、HCT检测结果的 r值分别为0.999、0.999、0.998、0.999、0.998,相关性良好;各参数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医院全血细胞计数部分参数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检测结果可以互认。

    作者:雷娜;张彦平;井敏敏;胡恩亮;程翔;张利军;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诊断治疗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的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咯痰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建波;陆艳燕;王艳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危重症新生儿B群链球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B群链球菌(GBS )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降钙素原(PC T )和D‐二聚体(D‐D )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46例危重症GBS感染新生儿进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并检测PC T和D‐D水平。结果危重症新生儿GBS感染与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出生体质量及孕妇产前GBS筛查有关( P<0.05)。PC T与D‐D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P<0.05)。结论有效干预和控制新生儿GBS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可减少和避免感染的发生。PC T、D‐D水平检测可用于患儿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蜜;倪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性能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中国烟台艾德康公司Elisa800型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简称Elisa800分析仪)和瑞士帝肯公司Freedom Evolyzer型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简称 Freedom Evolyzer分析仪)在的基本使用性能。方法采用 Elisa800分析仪、Freedom Evolyzer分析仪,以及相同的试剂盒,对相同的标本进行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检测。比较两台分析仪标本检测前处理操作步骤及操作时间,以及标本检测结果。结果两台分析仪检测结果完全一致,阳性符合率为100%。当标本量大于91份时,Freedom Evolyzer分析仪检测耗时约为Elisa800分析仪检测耗时的2倍。与Freedom Evolyzer分析仪相比,Elisa800分析仪标本前处理操作步骤由24步缩减为3步,处理操作时间由11 min缩减至1 min。结论 Elisa800分析仪与Freedom Evolyzer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但Elisa800分析仪检测耗时更短,操作更简便。

    作者:付杰;蒋兴宇;苏鹏;蒲晓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产后0.5、2、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周凯苏;赵卫华;柯玮琳;唐雨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情志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分娩助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助产时情志干预护理在高龄二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由助产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志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0、30、45 d ,试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二胎高龄产妇情志干预可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玲;江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妇体质量变化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体质量变化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于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126例24~43岁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妊娠期增重比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水平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与否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长期体质量因素(孕前BMI)是影响妊娠期并发症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产前检查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100例,比较产前检查及产后随访胎盘早剥诊断情况,以及各种检查方法对胎盘早剥的确诊情况。结果100例孕妇经产前检查确诊胎盘早剥72例(72.00%),产后随访确诊75例(75.00%),产前检查、产后随访胎盘早剥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超声检查,于产前检查诊断胎盘早剥61例,终确诊69例;采用其他方法于产前检查诊断胎盘早剥11例,终确诊6例。阴道流血是胎盘早剥常见症状,血性羊水次之,胎心改变发生例数少。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确诊患者间,腹痛、阴道流血、胎心改变、血性羊水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检查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莉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DC 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比较PDC 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护理人员管理目标得分及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操作、理论知识得分,优质护理、护理安全、规范化服务、护理文书规范书写、消毒隔离等管理目标得分,以及护理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秀清;胡艳;关婷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结果回顾分析与总结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参加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凝血试验室间质评活动结果,统计得分情况、偏倚变化趋势,分析所参加项目潜在的不符合趋势,了解实验室凝血试验检验质量水平,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作者:高兴;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围术期循证护理和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尿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中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可有效防治术后尿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君;余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哮喘肥胖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肥胖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120例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肥胖患儿为研究对象(哮喘组),并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和危重度亚组。于患儿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检测血清脂联素、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和氧化应激指数(OSI)水平。以非哮喘肥胖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哮喘组患儿出院时TOS、OSI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哮喘组患儿入院时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脂联素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0.05)。危重度亚组患儿TOS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儿(P<0.05),脂联素水平则明显低于轻度亚组患儿(P<0.05)。以患儿入院时血清脂联素水平2.3 mg/L作为cut‐off值,则脂联素诊断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9(95%置信区间:0.699~0.878),灵敏度为85.6%,特异度为80.4%。脂联素与哮喘急性发作和严重程度分级呈负相关,与TOS、OSI亦呈负相关(P<0.05)。OSI>16.1 U和脂联素水平2.3 mg/L是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脂联素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水平参与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学发病机制。脂联素可作为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潜在标记物。

    作者:管华玲;高春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