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海;田进;田耘博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0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心脏功能Ⅳ级以及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及心脏功能Ⅳ级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应通过术前评估,及时干预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黄小龙;吴西林;宋之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反复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大咯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分别为83.3%、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超选择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反复大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海兰;陈瑛;陈琼;张莉;荆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将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 QOL-BREF量表)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15.54±3.59)分,高于对照组的(11.48±3.54)分( 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9.64±6.26)分、心理领域(18.16±5.52)分、社会领域(18.09±4.96)分、环境领域(18.65±5.81)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评分(14.42±4.40)分、(13.43±4.33)分、(14.89±4.27)分、(13.93±4.98)分( 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3~11月,随机选择具有不同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患者120例进行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分析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大三阳及小三阳患者 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9%和7%,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14%,单纯 HBsAg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5%。PreS1抗原与 HBsAg、乙肝 e抗原和 HBcAb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两对半联合PreS1抗原、抗体检测能够更灵敏、准确地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在HBV感染早期诊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青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脓毒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 U )收治的120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氨酰谷氨酰胺,剂量为0.4g/(kg×d),每日大剂量为20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胰岛素使用剂量、血糖水平、院内感染发生率、IC 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6月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分别为(3.8±3.1)、(4.5±3.5)IU/h ,血糖水平分别为(8.9±2.0)、(10.8±3.1)mol/L ,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及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6月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患者,每日静脉滴注丙氨酰谷氨酰胺,可能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但对患者预后无显著改善效果。
作者:林钦汉;张明;陈军;周海波;罗丹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本文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总结了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心得和体会,为进一步探讨生物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提供了参考。
作者:孙严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16例,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标准,16例患者中,11例(68.8%)疗效为优,5例(31.2%)疗效为良,优良率100.0%。术后3~6 d发生切口感染6例(37.5%),经治疗后均愈合;跟腱粘连2例(12.5%),经治疗后均松解;跟腱再断裂0例(0.0%);周围神经损伤0例(0.0%)。结论改良Kessler缝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促进断裂跟腱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是治疗老年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理想方法。
作者:商建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的解剖关系十分紧密,剖宫产术致膀胱损伤出血的病例时有报道[1-3]。然而,自然分娩过程中,在无外力作用、骨折等情况下,出现膀胱损伤出血的报道甚少[4]。1病例报告女性患者,37岁,以“停经41+2周,腹渐隆”为主诉,于2012年12月17日11时30分入院,入院诊断:G7 P2孕41+2周,右头位(RO A ),待产。患者曾行人工流产术3次,自然分娩2次,均未出现异常。患者自述本次妊娠过程中无特殊不适,整个孕期未按时接受产前检查;既往体健,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史;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为2012年3月1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 Hg ,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Ⅱ°水肿,其余无异常。专科检查:子宫高38 cm ,腹围117 cm ,胎方位RO A ,胎心率140次/分。肛门指诊:宫口容受。骨盆测量:经产妇,胎儿大小约3.9 kg。辅助检查:B超示单胎,头位,双顶径9.7cm,股骨长7.6cm,羊水指数10.5cm,胎盘Ⅱ级。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31 g/L ,红细胞4.14×1010/L ,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出血时间2 min ,凝血时间2 min ,血型B型。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胎心监护呈有反应型。
作者:王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非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第2至第4腰椎(L2~L4)骨密度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68例确诊的非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体检健康的30例非绝经期女性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L2~L4骨密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三酰甘油、空腹C肽等生化指标,分析L2~L4骨密度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 L2~L4骨密度分别为(0.85±0.12)、(0.98±0.14)g/c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A1c、尿微量清蛋白(UmAlb)水平分别为(8.6±0.6)%、(7.63±1.27)mg/L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C肽浓度为(0.75±0.18)pmol/L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密度与 HbA1c、UmAlb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L2~L4骨密度降低,且骨密度与HbA1c、UmAlb水平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张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条件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抗凝全血标本保存于室温(22~24℃)、冷藏(4~8℃)及高温(33~35℃)条件下,在放置0.5、1、2、4、6、8、12、24、48、72 h时,采用PEN-T RA M S6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以室温保存标本放置0.5 h时的检测结果为基准,计算其他时间点检测结果稳定性。结果冷藏条件下放置24 h之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检测结果基本保持稳定;放置6 h之内,血小板计数(PL T )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6 h后明显下降。室温条件下放置8 h之内,所有参数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高温条件下,除PL T检测结果在标本放置1 h之内基本保持稳定外,其余参数检测结果在标本放置6h之内无明显变化,但随后的变化较其他保存条件下更为明显。结论采用PEN T RA M S6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时,标本在室温条件下保存时间不宜超过8 h ,冷藏条件下各参数检测结果更稳定(P L T除外)。不同实验室应针对所使用的分析仪,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相应的标本保存条件。
作者:陈敏;杨昕;徐利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0例确诊的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进行 HPV DNA检测,分析HPV亚型分布特征。结果190例患者中,HPV感染率为88.95%。感染的 HPV亚型有20种,以16、18、45、58和31型为主。高危型 HPV阳性率为86.98%,低危型为13.02%。高危型 H PV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大逐渐升高。宫颈癌Ⅱb期患者 H PV感染率低于Ⅲ期患者( P<0.05)。HPV单一和多重感染者在 HPV阳性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1.60%和28.40%。结论该地区宫颈癌患者以高危型 HPV感染为主,以 HPV16、18为常见。HPV感染患者年龄较大和多重感染是高危型 HPV感染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东川;肖正华;陈宇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试验组采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48 h后,试验组治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胀及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显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手术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由渭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咸阳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构成特征的变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咸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549份,检出肠道病毒(EV )阳性标本126份,阳性检出率为22.95%,其中 EV71阳性77份(占61.11%)、柯萨奇病毒 A组(CoxA)16型(CoxA16)阳性10份(占7.94%)、CoxA10阳性9份(占7.14%)、其他未分型 EV 阳性30份(占23.81%),未检出CoxA6阳性标本。不同病情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期及非高峰期送检标本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型为主,首次检出CoxA10。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病例。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采样,可以提高EV阳性检出率。
作者:张俊君;成翔;秦龙;魏战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法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将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后,均予以急性胰腺炎规范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经胃管注入复方大柴胡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法,以复方大柴胡汤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在缩短病程、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王玉梅;温桂海;王涛;姚利;周少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以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内瘘闭塞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内瘘闭塞的原因及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由于低血压、患者对内瘘的保护意识薄弱、穿刺不当、穿刺后按压与包扎不当原因造成内瘘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64.29%(45/70)、14.29%(10/70)、15.71%(11/70)、5.71%(4/70)。结论临防治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闭塞主要措施是提高穿刺水品,避免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加强对患者进行内瘘保护的宣教。
作者: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清华同方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 )系统与血细胞计数板法精子密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3年4~7月于本院接受精子密度检测的男性受试者100例,由本院检验科进行CASA 和血细胞计数板法精子密度检测,同时由沈阳市生殖医学中心精液检测中心进行CASA精子密度检测,分析不同方法及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结果血细胞计数板法、CASA(本院检验科)、CA-S A (沈阳市生殖医学中心精液检测中心)精子密度检测结果分别为(101.52±75.56)、(104.45±73.57)、(101.60±73.71)×109/L ,不同方法及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44。结论 CASA检测精子密度具有较好的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适用于精子密度检测。
作者:张歆;侯丹凤;潘莹;程仕彤;郭晓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于本院就诊的妊娠早期妇女137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析妊娠早期 TPOAb、TgAb、TSH、FT4的分布特征。结果 TPOAb、TgAb同时阳性检出率为6.2%,其中TPOAb、Tg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和8.1%。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检出率为26.9%,低甲状腺素血症检出率为1.1%,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检出率为7.6%。不同临床分组孕妇TSH、FT4、TPOAb、Tg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并不能完全反应甲状腺功能。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临床意义更大。
作者:梁修珍;刘芳;糜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诱发初产妇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242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异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初产妇尿失禁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54例初产妇产后6个月内出现尿失禁,发病率为6.28%。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现居住地为农村、文化水平低、经常便秘、会阴裂伤、产后未进行缩肛锻炼、产后母乳喂养、自然分娩初产妇尿失禁发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有盆腔手术史、妊娠期有压力性尿失禁是初产妇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产后进行缩肛锻炼是初产妇尿失禁的保护因素。结论剖宫产及产后进行缩肛训练能够降低初产妇尿失禁发病风险。针对文化水平低、有盆腔手术史、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初产妇,应加强产前指导及产后缩肛训练。
作者:文莉;张波;易念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继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以5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恶性肿瘤类型以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为主,占25.33%;其次是宫颈癌,占18.67%。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纯HIV感染患者(P<0.05)。结论年龄和免疫功能缺陷均增加了HIV感染者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
作者:何萌;李云霄;李宏;林昌海;王亚丽;吴立翔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于2012年颁布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其中的编制说明指出:评审工作将强调由技术评价,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由过去强调医院人财物等硬件条件达标,转向对医院内涵建设的评价[1]。由此可见,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的“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主题非常鲜明。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于2008年8月开始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简称二甲医院)创建工作,并在新的评审标准颁布后,将PDCA循环应用于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了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于2013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将PDCA循环在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的具体运作模式及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幸建红;冯国绪;钟小勤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