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谢冰松;陈地龙;王亚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干细胞, 分子生物学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由一系列不能分化成熟为功能性髓系终末细胞的异常细胞大量聚积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1997年Bonnet和Dick[1]从AML细胞中分离出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是维持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一类细胞亚群,虽然LSC在白血病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却是白血病发生的根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监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部分凝血和抗凝血指标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6项指标,分别对7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24h内、3d、7d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再按伤情轻重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伤后24h内与对照组相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组FBG及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GCS≤8分组6项凝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凝血指标测定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应用的监测指标.

    作者:叶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体外抑(杀)白色念珠菌试验研究

    目的 从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中找出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 将甘肃黄芩、苦参、金银花洗净、烘干,粉碎成80目细粉,收集临床分离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3株,接种于90mm沙保弱平板,在无菌条件下用6m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每孔填入黄芩、苦参、金银花细粉25.73mg,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水3~5滴.35℃培养24~48h,观察抑菌环大小.结果 黄芩细粉的抑菌环直径15~17mm;苦参粉和金银花粉抑菌环为0.结论 甘肃黄芩中含有抑(杀)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活性成分,甘肃苦参、金银花中没有.

    作者:张美玲;魏莲花;田洹;王宏伟;黄亚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及防范

    静脉给药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具有其他给药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但也会引起静脉炎、输液渗漏、发热反应、血管栓塞、肉芽肿等 [1].为了对患者的健康负责,保证用药安全,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工作中加以防范.

    作者:张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结果分析

    粪便隐血检查是实验室常规开展的实验检查方法,对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化学法因其特异性不高,易出现假阳性逐步被淘汰,而免疫胶体金法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免疫检测方法.

    作者:梁军;杨文权;王南华;黄荣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对514例急诊ICU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4例急诊ICU监护患者在护士的密切观察和严格护理管理下,家属满意度为99%.结论 加强急诊ICU监护患者的护理管理,是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国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对比检测临床常见念珠菌

    目的 对两种检测念珠菌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对167例疑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同时收集两份阴道拭子标本,分别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涂片法阳性率为21.6%,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法阳性率为38.3%,明显高于涂片法(P <0.05).结论 涂片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不进行菌种鉴定,但阳性率低.念珠菌显色培养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检测念珠菌的方法.

    作者:向华国;何大源;樊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73基因及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p73基因是p53基因家族中发现的一个新成员,是一个新的抑癌基因.由于其特殊的定位及其与p53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人们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拟对p73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在ALL中的表达和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张义堂;刘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丰汇FH-400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步评价

    目的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T2方法原理,对丰汇FH-4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线性、偏差和不精密度初步性能评价.方法 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样本按一定方式排列进行重复测定,通过作图和一系列计算,对仪器的线性、偏差、不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评价5d的结果图可以看到仪器的线性、精密度良好,偏差较小,无离群点,多元回归分析中斜率的 t 值均>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交叉污染、非线性及漂移的 t 值<4.6、>-4.6,即 P ≥99%,说明交叉污染、非线性及漂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测定结果影响小.结论 丰汇FH-400自动生化定量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作者:陈洁;田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与预防对策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临床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趋势.方法 用Whonet5.3软件对住院患者多种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分离葡萄球菌94株,其中MRSA44株(47%)、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0株(32%),万古霉素仍为目前对MRSA敏感(耐药率为0%)和使用多的药物,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容忽视.结论 认真做好微生物室内质控,及时准确地分离出MRSA,可为临床医生控制MRSA引起的耐药性传播提供依据.

    作者:周玖英;陈孝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摄取的高蛋白、高脂肪量也在不断增高,同时胆囊疾病患者也在不同程度的增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来利用先进的电视腹腔镜结合外科技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生理干扰小、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已越来越为胆囊疾病患者乐意接受,是彻底解除病痛的佳手术方法.本院自2002年引进LC至今,已行LC近800例,患者年龄12~85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中转开腹约25例,约占LC 3.13%;术后呕吐约占20%.因此,做好LC患者的术前护理,使其身心都能达到手术的佳状态;术后患者的妥善护理,对术后恢复及预防并发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由一系列不能分化成熟为功能性髓系终末细胞的异常细胞大量聚积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1997年Bonnet和Dick[1]从AML细胞中分离出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是维持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一类细胞亚群,虽然LSC在白血病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却是白血病发生的根源.

    作者:谢冰松;陈地龙;王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KX-21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体会

    近年来,KX-21血液分析仪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本科在使用中有许多体会,现总结如下.KX-21血液分析仪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用于血液分析的系列产品之一,该仪器体积小,用血量少,性能稳定,准确率高,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只用一种溶血剂即可对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其溶血剂中不含剧毒物氰化钾,可检测质控血中的正铁血红蛋白,还有全血和稀释两种应用模式.全血模式测试优于稀释模式,结果误差小,遇到抽血困难的患者(如婴幼儿或特殊患者)时,可换成稀释模式,结果与全血模式相差不是很大,非常方便,在多次参加室内质控测评活动中顺利过关,受到检验科室及临床科室的认可.

    作者:孙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门地区4 539例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天门地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4项水平的调查,了解本地区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血脂研究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对当地4539例年龄在20~70岁健康体检成人进行血脂4项水平测定.结果 该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提高,以40~60岁组升高明显,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门地区成人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广大市民应增强健康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曾正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实验诊断模拟标本的制作

    目的 制作模拟标本减少标本的生物危害,满足实验诊断标本的需求.方法 在某种基质中添加所需检测成分,以达到教学示范需要的浓度.在0.9%NaCl溶液中添加葡萄糖、血清、白细胞,调配成脑脊液;在尿液中加入葡萄糖、丙酮、血清,调配成尿糖、尿酮体、尿蛋白标本;在浆糊中加入红细胞作便潜血标本.结果 模拟脑脊液标本的蛋白浓度为+~++,葡萄糖4.4mmol/L,氯化物122mmol/L,细胞数(10~20)×106/L,其他项目定性试验均为阳性(+~++++).结论 模拟标本既可减少临床标本带来的生物危害,又可满足教学大量标本的需要.所配制的浓度能够展示教课书上所描述的实验现象.

    作者:张军力;种新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80例有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样本,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2例,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血清糖链抗原CA125、CA153、CA199和癌胚抗原(CEA)的含量.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CA125、CA153、CA199和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 <0.01).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和CEA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戴军方;罗光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病毒复制的关系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基因型和病毒载量(HBV-DNA定量),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6种基因型,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记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9例标本中能检出基因型者115例,其中B型28例(24.3%),C型56例(48.7%),D型9例(7.8%),混合型22例(19.1%),没有发现A、E和F型.不同基因型的HBV-DNA定量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1 > 0.05).不同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473>0.05).结论 东莞部分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要检出型,混合型检出率偏高.HBV病毒复制与病毒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丽华;任瑞庆;黎景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小板指数和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诊疗中的意义

    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这几项参数的变化除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外,也有助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诊疗和预后判断.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会升高,尤其在细菌感染时升高显著,且随病情的好转而迅速降低.目前,CRP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为探讨血小板指数和CRP在川崎病(KD)诊疗中的意义,本文对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KD患儿进行了血小板指数和CRP的测定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不育的检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男女性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进一步证明Uu是导致不育的原因之一.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IST试剂盒,对144例男女性不育患者及69例健康已生育者进行Uu对比检验,并对Uu阳性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 89例不孕女性中Uu感染43例,感染率48.3%;55例不育男性中Uu感染27例,感染率49.1%.对照组女性38例,Uu阳性7例,感染率18.4;男性31例,Uu阳性2例,感染率6.45%.经对45对夫妇Uu阳性患者抗生素治疗4~6个月随访,受孕妇女由12人(26.6%)增加至19人(42.2%).结论 Uu可干扰精子顶体反应而影响受孕,产生与唾液酶抗体反应的物质干扰受精及受精卵发育等.男性Uu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精子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证实Uu感染使精子质量受到影响.

    作者:刘春利;苏玉芬;阮学雨;农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晶状体上皮细胞胞间通讯的研究进展

    晶状体是眼的透明屈光介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混浊影响眼的功能,就被称为白内障.晶状体的透明性是其主要的光学特性,除了因为晶状体内部没有血管和神经以外,也与晶状体细胞间格外紧密规整的排布有关.晶状体表面的上皮细胞能够终生保持分裂增殖能力,成熟的细胞不停地被新生的细胞所覆盖包裹,并逐渐向长梭形的纤维细胞分化,失去细胞器,终被可溶性的晶状体蛋白所充盈.晶状体细胞不会因为死亡而脱落,所以晶状体的体积会随着年龄而有相应的增长.

    作者:王真艳;李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水肿患者行手背静脉穿刺致皮肤破损的教训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常规遵从先小血管后大血管、先远心端后近心端的操作原则.但是如遇四肢水肿患者,就不能按常规方式进行操作,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这样既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又可避免给患者造成新的损伤.现将1例肺心病并发双上、下肢严重水肿患者按常规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导致皮肤损伤的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冯先惠;张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