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吕慧宁;郭龙德
探讨齿状突骨折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对11例齿状突骨折行颅骨牵引或Glisson带牵引治疗6~8周,石膏或支具固定6~8周,结果表明,齿状突骨折可造成寰枢椎失稳及脊髓功能损害,齿状突骨折大多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牵引及外固定时间各应6~8周.
作者:黄建国;丁惠强;王自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正常人的血浆NPY含量.结果脑出血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血浆NPY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在发病1~2周及3~4周血浆NPY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 NPY在脑出血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雪芹;丁小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Din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保养和故障排除.该仪器由7个部分组成,繁小时可完成540个测试,可检测42个项目,有8个开放通道可供选择国产试剂.操作时只须把样本血清(也可检测尿液、脑脊液、血浆,放到样本盘中,输入检测项目后运行即可,结果提示:该仪器使用方便,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大型夜器的保养很重要,只有坚持注重仪器的维护,才能减少仪器故障的出现,同时故障出现后应即时排除.
作者:胡斌;朱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莨菪类药物属抗胆碱药,亦称托品类药,包括近百种天然植物药和化学合成药.其中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樟柳碱为常用.鉴于这类药中不少品种为中草药,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理作用,远远超过抗胆碱类药作用范围,在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方面也已突破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罗政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的发生以及死亡的常见病.方法对近9年来收治的196例新生儿呼衰,从不同的原发病以及分娩方式、胎龄及日龄与呼衰的发生及预后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发现以窒息、严重的吸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引起呼衰的发生率较高,分别占呼衰病人的18.88%、11.73%及17.35%;其次旧法接生、早产儿及发病日龄≤7天的,呼衰的病死率分别为34.72%、23.28%及19.2%,高于新法接生、足月儿及发病日龄≥7天的.结论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窒息的发生率及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彦香;林芳;韦志峰;胡联儒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采取钻孔引流术,术后传统的方法采取头低脚高位,造成病人极不舒适,每日常规静滴0.9%的生理盐水1000ml.对于CSDH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十分不利,采取自然体位,术后静滴液体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与传统方法比较效果一样.
作者:高建国;杨军;王建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提高对艾滋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本文回顾了宁夏首例艾滋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思路.艾滋病的主要特点是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导致多种严重条件致病菌感染并伴发罕见恶性肿瘤.患者确诊一周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提示临床医师需熟悉艾滋病的多种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对疑似病例进行抗HIV抗体检测.
作者:窦春阳;李秀忠;张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中MP、ADV、RSV感染概况.方法对1997年9月~1999年4月412例住院病例,用固相酶联免疫吸咐(ELISA)方法,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412例患儿,4个年龄组的MP、ADV、RSV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而MP+ADV+RSV检测,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学龄期儿童组,在性别比较中,男童的阳性检出率与女童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结论 MP、ADV、RSV的感染在年龄上有明显提前趋势,男童的感染机会高于女童,本检测IgM类抗体,出现早,对临床参考价值大.
作者:程再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治疗转归情况,结果40例恢复,2例发生不可逆大脑损害.结果提示老年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临床症状隐匿,病情严重不易纠正.
作者:张锋;杨森昌;周哲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39例先天性低位肛门畸形行Stephens肛门后切术,肛门狭窄6例,肛门前移位15例,肛门会阴瘘18例.结果术后随访均能控制排便,显示有良好的肛门功能;按Kelly肛门功能评分,优良者达92.3%.表明此手术术式简单,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无瘘管复发.
作者:潘永康;田选恩;马良宏;米占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降低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本文对74例硬膜外阻滞失败病例进行客观分析处理,失败率为1.8%.其失败原因有单侧阻滞或阻滞不全,硬脊膜穿破,重复硬膜外阻滞,穿刺导管损伤血管或误入血管,导管打拆,导管脱出硬膜外腔,穿刺间隙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硬膜外阻滞失败.结果提示,硬膜外阻滞的成功关键是熟悉椎管解剖,熟练操作技术提高有关硬膜外阻滞的理论水平.
作者:肖贵全;房秀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讨外伤性颅底骨折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69例颅脑损伤伴颅底骨折病人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不同类型颅底骨折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后均显著有效,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刘清云;薛鲁杉;顾青;杜东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对轻型病例,经过适当治疗,多能缓解,但此病有发展,加重趋势,尤其是暴发型,死亡率较高,现将我院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16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良;陈占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采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以急性发热为主的呼吸道感染206例,同时随机设对照组98例,结果表明治疗组退热作用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生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效果满意,提示鱼腥草注射液是治疗内科门诊急性发热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和安全可靠的中药制剂.
作者:赵雯;王凤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从现代囊外摘除术向超声乳化术过渡的一些技巧.方法对64例72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4 12眼(16.6%),0.5~0.9 43眼(59.7%),>1.0 17眼(23.7%),后囊破裂6眼,虹膜损伤3眼,效果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适时主动改变术式,是完成向超声乳化过渡的关键.
作者:梁祖忠;张贤文;黄洁成;唐丽萍;马成;程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索和改进儿童期颅骨凹陷骨折的佳手术方案,对103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年长儿童,骨瓣开颅复位法优于碎骨取除开颅法,婴幼儿则首选撬拨复位法.为了防止颅骨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应避免碎骨取除开颅法.
作者:周全孝;范东;范成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射频(RF)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利用射频能量将附加旁路切断的一种根治性治疗手段,具有不开胸、痛苦小、安全性高等优点.由于该项治疗为有创性,如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加强PSVT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1994年12月~1998年12月为88例患者施行了RF消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陆英;袁方;李景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射频消融(RFCA)房室旁路治疗预激综合症已成为公认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创面小,安全度高,且可反复多次施行.我院自1996年12月~1999年5月对84例预激综合症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除5例未成功外,其余均获成功.现将其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白向荣;张红岩;张金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抢救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103例,其中1~13岁70例,13岁以上43例,男性42例,女性61例.儿童以误服多见,成人多为自服,服药时间0.5~36小时不等.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抽搐、呼吸抑制、昏迷、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所有病人急诊予以洗胃、导泻、吸氧、乙酰胺解毒、心脏复苏、对症等治疗后分别转送急诊内科及儿科病房继续治疗(除死亡病例外).结果治愈77例,好转6例,死亡19例,自动出院1例.结果提示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患者发病急、病情复杂、危重,其愈后取决于急诊医师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杨迎兰;李倩;曹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遇到一些患儿病情危重,周围静脉特别难以寻找,致使延误抢救.面对周围静脉穿刺确有困难,作静脉切开术又无条件的情景,笔者改直接针头为一次性头皮针作颈静脉穿刺术,获得成功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