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
对18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病灶范围,然后进行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绝经期内膜或良性内膜疾病165例,占90.66%;子宫内膜癌17例,占9.34%.子宫内膜厚均>5mm.结果提示: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5mm时,可考虑避免诊断性刮宫术.
作者:黄光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探讨齿状突骨折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对11例齿状突骨折行颅骨牵引或Glisson带牵引治疗6~8周,石膏或支具固定6~8周,结果表明,齿状突骨折可造成寰枢椎失稳及脊髓功能损害,齿状突骨折大多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牵引及外固定时间各应6~8周.
作者:黄建国;丁惠强;王自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8年3月~10月,我院利用利福平及654-2联合治疗细菌性肠炎3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生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42例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急诊胃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明确出血灶39例,占92.8%;未明确出血灶3例,占7.1%.出血病因:肿瘤占38.1%,消化性溃疡26.2%,急性胃粘膜病变21.4%,食道静脉曲张破裂7.1%.结果提示急诊胃镜检查是早期明确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安全、可靠的方法.肿瘤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比例高.
作者:王桂珍;闫固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抢救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103例,其中1~13岁70例,13岁以上43例,男性42例,女性61例.儿童以误服多见,成人多为自服,服药时间0.5~36小时不等.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抽搐、呼吸抑制、昏迷、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所有病人急诊予以洗胃、导泻、吸氧、乙酰胺解毒、心脏复苏、对症等治疗后分别转送急诊内科及儿科病房继续治疗(除死亡病例外).结果治愈77例,好转6例,死亡19例,自动出院1例.结果提示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患者发病急、病情复杂、危重,其愈后取决于急诊医师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杨迎兰;李倩;曹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用超短波合并药物综合治疗小儿肺炎72例与单用药物56例效果进行对比,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χ2=5.29,P<0.01,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婷;吕慧宁;郭龙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14年间自1533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检出大肠癌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大肠癌检出率为5.81%.检出部位以直-乙结肠多,占80.9%,显示该肠段仍为高发部位.多原发癌2例.早癌未能检出.癌伴息肉占30.3%.年龄>50岁占79.8%.提示与体会:放宽肠镜检查指征;重点监测高危人群;重视临床表现特征;强调直肠指诊;推崇全大肠镜检,以免遗漏多原发癌及癌前病变;积极处理腺瘤性息肉,提高早癌诊断水平.
作者:赵进;罗鸥;王志勇;沈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治疗型乙肝疫苗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查6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且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上述指标及临床变化.结果用治疗型乙肝疫苗Ⅰ、Ⅱ、Ⅲ型治疗后,HBeAg、HBV DNA总的阴转率分别是23.33%、16.67%,抗HBe总的阳转率为16.67%;肝组织炎症改变(G)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纤维化程度(S)无明显改变.结论治疗型乙肝疫苗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P<0.05),但为提高疗效,对其剂型、剂量和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吉定;彭伟军;罗家齐;刘丽春;李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Din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保养和故障排除.该仪器由7个部分组成,繁小时可完成540个测试,可检测42个项目,有8个开放通道可供选择国产试剂.操作时只须把样本血清(也可检测尿液、脑脊液、血浆,放到样本盘中,输入检测项目后运行即可,结果提示:该仪器使用方便,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大型夜器的保养很重要,只有坚持注重仪器的维护,才能减少仪器故障的出现,同时故障出现后应即时排除.
作者:胡斌;朱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讨上消化道疾病并心律失常的因果关系和临床特点,总结分析了156例上消化道疾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例.结果上消化道疾病合并的心律失常有5种.其中窦缓、房早、室早多见.结果表明:上消化道疾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易误诊误治.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艳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射频(RF)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利用射频能量将附加旁路切断的一种根治性治疗手段,具有不开胸、痛苦小、安全性高等优点.由于该项治疗为有创性,如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加强PSVT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1994年12月~1998年12月为88例患者施行了RF消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陆英;袁方;李景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患者,女,41岁,以上腹部疼痛两月余入院.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连续性上腹胀痛,深夜加重,腰背部放射,无反酸、呃气.无头痛、心悸、多汗面红等症状,无高血压.在外院做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红疤期).
作者:梁兆冬;胡琳琳;许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存活着,可留下脑瘫、智能低下或癫痫等后遗症.早期快速有效的止血对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至关重要.我们用立止血联合VitK1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建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与DM有关的肾脏病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乳头坏死等.DN系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微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
作者:蔡万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们于1997年6月~1999年3月用素高捷疗软膏(瑞士素高大药厂生产)治疗阴茎系带处溃疡53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路艺;牛孜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观察利多卡因、硫酸镁、多巴胺及氯化钾治疗有机磷中毒时低血甲、低血镁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疗效.静滴利多卡因1~4mg/分,多巴胺8~10μg/(kg.min),硫酸镁10~20mg静注,并补氯化钾纠正低血钾.结果治疗后18例病人均逐渐恢复窦性心律.结果提示利多卡因、硫酸镁、多巴胺及氯化钾合用可以有效治疗有机磷中毒时低血钾、低血镁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作者:毕祥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莨菪类药物属抗胆碱药,亦称托品类药,包括近百种天然植物药和化学合成药.其中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樟柳碱为常用.鉴于这类药中不少品种为中草药,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理作用,远远超过抗胆碱类药作用范围,在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方面也已突破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罗政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8年10月~1999年6月间,我院内窥镜室于胃镜下应用剪刀对27例残胃缝线行剪断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黄双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索和改进儿童期颅骨凹陷骨折的佳手术方案,对103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年长儿童,骨瓣开颅复位法优于碎骨取除开颅法,婴幼儿则首选撬拨复位法.为了防止颅骨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应避免碎骨取除开颅法.
作者:周全孝;范东;范成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遇到一些患儿病情危重,周围静脉特别难以寻找,致使延误抢救.面对周围静脉穿刺确有困难,作静脉切开术又无条件的情景,笔者改直接针头为一次性头皮针作颈静脉穿刺术,获得成功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