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张秀琴;温桂英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腹股沟疝中的疗效,评价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75例复发疝无张力修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经随访1-5年,2例复发,均为伴有前列腺增生者,余73例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常规手术后复发的腹股沟疝,明显降低再次复发几率.
作者:杨廉泽;颜强;朱世佳;梁水权;周忠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秋季腹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用氨基酸0.5-1.5g/kg.d加入5%葡萄糖20ml/(kg·d)静滴.对照组补液,利巴韦林,思密达,合理喂养.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在止泻和缩短病程两方面同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止泻迅速,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马宁;马桂香;王建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997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深筋膜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外踝、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术后足外形、功能佳,疗效满意,由于加强术后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波;王金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其神经节细胞缺如、神经纤维增生的病理改变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酷似HD,但病理上神经组织改变与HD不一样,这类病变称之为HD类缘病(allied HD).目前英文文献常用Neuronal intestinal malformations(NIM)、Dysganglionisis等名称.1971年瑞士病理学家Meier-Ruge首次描述结肠神经元发育异常(neuronal colonic dysphasia , NCD)的病理现象,从而揭开小儿便秘病因研究的新里程.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llied HD是一类确有临床意义但又表现复杂的疾病.
作者:李岩;单振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利通区制鞋行业苯及同系物职业危害现状.方法通过定点采样监测苯及同系物的浓度和问卷调查所有作业工人对苯及同系物危害的认知程度和防护意识.结果 48份样品中,46份苯及其同系物浓度达标,2份苯浓度超标;作业工人对自己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认知程度低.结论改善作业场所布局的不合理及提高作业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尤其重要.
作者:肖慧霞;袁静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5年起,毛者采用小切口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斜形和螺旋型胫腓骨骨折6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16-60岁,平均34.5岁.40例为斜形骨折,21例为螺旋型骨折.其中开放型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51例.伤后急诊手术11例,24小时手术29例,24小时到1周内手术15例,1周后(消肿后)手术6例.5例开放性手术骨折皮损位于小腿外侧,经游离植皮而愈合,无伤口感染.
作者:范志周;赵俊锋;张开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波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微波病变部位局部照射配合阿昔洛韦、酞丁安综合疗法治疗,7天为1疗程.结果 23例患者,1个疗程痊愈19例,2个疗程痊愈4例,痊愈率100%.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微波配合阿昔洛韦、酞丁安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止痛快、疗程短、降低后遗神经痛等特点,且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王东;张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呃逆即人们常说的打嗝,多突然发生.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因饮食过急,饱餐,情绪变化,脏器疾患,恶性肿瘤,手术刺激等引起[1].轻者影响饮食和睡眠.重者由于呃逆持续不断,使病人感到喘憋不适,有时甚至加重病情,导致伤口裂开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与烦恼.呃逆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非常多见.通常轻者可以通过屏气、喝水、压迫眶上神经、牵拉舌头[1]等方法制止,重者,遵医嘱给予氯丙嗪25mg肌注,但有时亦不能达到治愈效果.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采用按压攒竹穴治疗呃逆80例,有效率95%.
作者:曲延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化疗)和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3.3%,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0.0%,对照组改善率为23.3%,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作者:陆洋;张晓瑜;王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卡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本组1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微卡22.5μg,臀部肌肉深部注射,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痰菌阴转情况及病变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痰菌阴转:1个月末治疗组68例,对照组5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个月末治疗组78例,对照组7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末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6个月后病变吸收治疗组63例,对照组5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空洞闭合和明显缩小治疗组24例,对照组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卡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有显著疗效.
作者:袁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颌面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8例进行过颌面部冠状位CT扫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及副鼻窦炎43例,鼻咽癌35例,鼻息肉28例,鼻窦囊肿21例,颌面部骨折11例,上颌窦癌8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鼻及副鼻窦炎、鼻息肉、鼻窦囊肿冠扫较轴扫能更好地显示病变与各窦腔之间的关系;颌面部骨折冠扫对骨折位置的观察及与周围的关系能更加准确;鼻咽癌、上颌窦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冠扫能准确观察病灶是否向邻近组织侵犯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论 CT冠状位扫描是颌面部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文华;李武铭;梁联保;江桂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m2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 Nm23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肝癌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为32%,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Nm23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及肝内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肝内转移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性,分别为χ2=3.43,P<0.05;χ2=7.22,P<0.05.结论 Nm23与肝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作者:韩恩善;马建国;李明皓;张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3年6月19例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9例中17例获得随访.17例随访1-12年,平均5.5年,五年生存率64.7%.结论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作者:屈明伟;陈福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防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对10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加用西咪替丁治疗2周,观察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应用西咪替丁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杨垠蔚;张彩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病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组48例与肌肉注射组20例,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98%和70%,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穴位注射注可提高痛经疗效,缩短痛经时间,尤其适合于门诊治疗.
作者:刘东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的内分泌及放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行双侧睾丸切除并口服抗雄激素药物,1例药物去势,1例服已烯雌酚,2例放射治疗.7例骨转移者同时行内放射治疗.结论双侧睾丸切除加雄激素抑制剂并配合内放射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志强;梁大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D56淋巴细胞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32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复发期23例,缓解期9例)及13例复发期MS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56表达的阳性百分率.结果复发期和缓解期MS患者CD56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15例复发期MS患者CD56的阳性百分率与血脑屏障受损呈正相关,复发期MS患者CD56的水平与发作时间、整个病程、EDSS伤残评分无关;缓解期MS患者CD56的水平与病程无关,激素对CD56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CD56淋巴细胞与MS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联.
作者:尹斯利;袁汉尧;李君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全组共52例, 年龄(27±4)岁(3-62岁).在X线透视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从右股静脉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观察术后当时、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3个月后未见残余分流,其中1例因房间隔缺损过大而行手术治疗,成功率98.1%.ASD封堵治疗术后3个月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应用房间隔封堵器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指导手术成功及术后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郄占军;白如冰;沙勇;贾绍斌;刘霞;陈大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方法将55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的治疗组.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剂量为20-200mg,加入液体静滴,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纠正心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合并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患儿可能有效.结论川芎嗪注射液佐治小儿重症肺炎比常规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谭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已婚.孕第三胎,停经62天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10月26日入院.平时体健,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8月24日,停经后查尿HCG阳性,2000年12月因臀位行剖宫产手术,娩出一男婴,现健在.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及肝炎病史.查体T36.5℃,P80次/分,R 22次/分,BP90/60mmHg,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阴性,腹部平坦,下腹部可见长约10cm的横形手疤痕,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浊(-),肠鸣音正常.专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正常.B超提示:双胎妊娠.
作者:拓淑霞;芦淑梅;范珍显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