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赵连飞;席锦来

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 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宁夏固原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 对固原市6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率在8.13/10万-44.5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3.90/10万.全市5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泾源县高(50.24/10万),西吉县低(8.08/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3-6月(67.74%),9月低(1.63%).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85.3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55.23%,不详和无免疫史占44.77%.结论 宁夏固原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膀胱适度充盈情况下测量子宫长、宽、厚及双侧卵巢径线,测量肌瘤的大小并观察其数目以及异位内膜包块的部位、声像图特征.结果 622例患者经腹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内膜异位症者133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合并内膜异位症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陈炜;宋铖;刘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 完整随访的1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5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例为皮缘坏死,经多次换药后愈合;2例迁延不愈,手术取除内固定物后伤口愈合.结论 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手术时微创操作,对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东;王河君;丁跃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切除肋间臂神经52例,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3例,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32例病人有感觉异常.结论 在Ⅰ、Ⅱ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雍海宏;墙华;杨晓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54例垂体GH腺瘤经蝶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总结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对生长激素腺瘤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254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资料.结果 平均病程3.5年.侵袭性腺瘤20例,非侵袭性腺瘤234例.术后复发4例,视力视野改变3例,γ刀治疗后3例.手术采用经单鼻孔或口鼻蝶改良入路,肿瘤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85%,生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87%,血糖改善率81%,死亡率0.8%.50例平均随访54.5个月,生活自理47例,复发4例.术后放疗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62.1%.结论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以面容改变、肢端肥大、继发性血糖增高、头痛等为主要症状,经蝶显微手术为首选治疗.需注意放疗后垂体功能低下的并发症.

    作者:上官军发;马文斌;陶蔚;王任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为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使用高频探头进行观察.结果 视网膜脱离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下具有特征性声像图,即玻璃体内见膜性光带,一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一端连于视乳头.带状回声上可探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其血流信号为动脉-静脉伴行的血流频谱.结论 CDF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视网膜脱离的分支血流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能显著提高诊断阳性率,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宋铖;陈炜;刘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诊科医师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 评估急诊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05年1月-12月某院急诊科处方,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抗菌药物比例、单用、联用使用率等情况,分析抗菌药物应用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结果 成人应用抗菌药物56种,儿童48种;成人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儿童主要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成人为27.04%,儿童24.59%,以单药治疗为主,个别处方中尚有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作者:余静;窦成福;赵兴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女性盆腔结核5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治疗的50例盆腔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盆腔结核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症状复杂而多样,多表现为腹痛、原发不孕、盆腔包块及结核相关症状,病程长,易误诊.结论 临床医师需提高诊治水平,对育龄妇女有腹痛、盆腔包块、乏力、消瘦、停经及月经不调,以及伴有结核症状者要考虑盆腔结核.通过全面检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妊娠率.

    作者:石海霞;闫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E2/T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E2/T的高低,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PCOS不孕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月经周期规律、B超或尿黄体生成素监测有正常排卵的育龄妇女3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测定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E2/T低于对照组(P<0.05),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睾酮(T)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的E2/T低于非肥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E2/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1)PCOS患者E2/T高于对照组.(2)肥胖型PCOS患者的E2/T比值低于非肥胖型.

    作者:包俊华;于黎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瘢痕的疗效.方法 将73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每月给药1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个月后判断疗效,并与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2个月后105块皮损治愈68块,显效30块,好转7块,有效率99.04%.对照组101块皮损,治愈45块,显效40块,好转6块,有效率90.09%.两组对照,χ2=8.21,P<0.01.结论 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瘢痕疙瘩较醋酸强的松龙效果满意.

    作者:李颖;王娟;刘先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诊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对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解脲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005年1月-2006年3月在某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340例患者中UU感染占37.3%;UU分离株对原始霉素的耐药率低,仅为3.2%;对氧氟沙星、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7.5%、51.2%和49.6%.结论 UU是妇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耐药现象严重,应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延缓耐药株的产生,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桂云;王东芳;杨建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lational myomectomy,TVM)的手术适应症、可行性.方法 5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前穹窿或后穹窿做横切口进盆腔,丝线缝拉子宫使肌瘤暴露于阴道切口,于肌瘤部位切开肌层,剔除肌瘤,缝合子宫残腔,关闭阴道穹窿切口.结果 51例TVM获成功,成功率87.93%.手术时间40-150分钟,平均(68±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00-550ml,平均(220±50)ml.术后住院5-7天,平均(5.2±1.1)天.43例随访3-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34例,月经量少于正常1例.毗邻器官的压迫症状消失,B超检查未发现残余肌瘤.结论 TVM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要选择合适的病例.

    作者:罗珂;齐鑫;李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宁夏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对宁夏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孕产妇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宁夏2000-2005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年宁夏平均孕产妇死亡率68.17/10万,产科出血占45.96%,居死因第1位.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强化管理,实行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制度,建立有效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达到对危重孕产妇诊断准确、转送接诊及时有效的运转系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媛;王秀兰;王睿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电图正常的疑似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 观察心电图正常的疑似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方法 选择疑似心绞痛、静息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的3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1例中,25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单支病变15例,多支病变10例,单支闭塞2例,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结论 心电图检查对于疑似心绞痛患者的诊断是有性局限的,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率.

    作者:王全山;关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06年6月间,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特异性的声像特征.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直观、准确、简便的手段.

    作者:管雯娜;多涛;王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宁夏1995-2004年结核分支杆菌原发耐药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宁夏1995-2004年结核分支杆菌原发耐药性.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测定.结果 原发耐药率由1995年的54.5%下降至2004年的47.1%,异烟肼(INH)由1986-1994年的8.9%降至1995-2004年的4.2%,利福平(RFP)由5.9%下降至5.0%,吡嗪酰胺(PAS)、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M)均明显上升.结论 1995-2004年宁夏结核分支杆菌原发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李静;顾才宏;张丽玲;高英;蒋惠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髋臼骨折5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体会.方法 对56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防16个月,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89.2%,临床结果优良率87.5%.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精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本洲;马军;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60例男性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特征.方法 将200例男性住院精神病人用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后分为两组,其中具有攻击行为患者60例(研究组),不具有攻击行为患者140例(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小、文化程度低、病前性格内向、未婚、入院时间在1个月以内易发生攻击行为,而与经济状况及是否首次住院无明显关系.从疾病类型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较其它类型精神病多见.而攻击行为的动机多为精神症状所支配,攻击的对象多为医护人员.结论 对男性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有利于对病人、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防止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张有成;鹿存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吡嗪酰胺致面部色素沉着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因咳嗽、咳痰、乏力、盗汗、消瘦2个月于2006年3月16日到外院就诊,胸片示:双肺上中野有密度不均阴影,转入我站结防科门诊,经痰菌检查找到抗酸杆菌(++++),ESR:97mm/h.诊断为:肺结核Ⅲ型(上中)/(上中).按初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治疗(A1组合药批号0507061,沈阳红旗制药厂生产).强化期1个月结束后,患者来领取第2个月强化期药时,笔者发现患者面部暴露部分皮肤出现进行性色素沉着.患者自述无异常感觉及其他不适,继续强化治疗1个月,强化2个月后来复诊,患者局部皮肤颜色继续加深呈褐色.2个月末痰菌转阴实施继续期治疗HR,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颜色逐渐减退恢复正常.

    作者:马若梅;朱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149名,其中阴道自然分娩者85名,剖宫产者64名.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生后24小时注射乙肝疫苗(0、1、6方案),生后12个月查乙肝三系,分析结果.结果 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感染乙肝的阳性率分别为6.25%、3.23%,HBsAb阳转率分别为88.24%、90.63%,经统计学比较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联合免疫阻断下不同分娩方式对乙肝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母婴传播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顾洁;王亦露;赵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颞叶桥静脉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对颞叶桥静脉,特别是Labbé静脉进行神经解剖学研究,以避免术中对主要的颞叶桥静脉的损伤.方法 使用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8例,暴露颞叶侧面和底面,观察皮层静脉分布,检查颞叶桥静脉在小脑天幕表面汇入硬脑膜窦的位置,记录Labbé静脉在颞叶侧面的位置.结果 桥静脉颅底的汇入点分布于横窦区(62.5%)、天幕窦区(25%) 、岩上窦区(12.5%) .Labbé静脉主要位于颞后和颞中静脉分布区,12.5%位于颞前静脉分布区.结论 颞叶静脉的引流方式多样,Labbé静脉存在前位引流,术中不要轻易切断颞底桥静脉.

    作者:李宗正;王峰;孙涛;徐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