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嗪酰胺致面部色素沉着1例

马若梅;朱红艳

关键词:吡嗪酰胺, 面部, 色素沉着
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因咳嗽、咳痰、乏力、盗汗、消瘦2个月于2006年3月16日到外院就诊,胸片示:双肺上中野有密度不均阴影,转入我站结防科门诊,经痰菌检查找到抗酸杆菌(++++),ESR:97mm/h.诊断为:肺结核Ⅲ型(上中)/(上中).按初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治疗(A1组合药批号0507061,沈阳红旗制药厂生产).强化期1个月结束后,患者来领取第2个月强化期药时,笔者发现患者面部暴露部分皮肤出现进行性色素沉着.患者自述无异常感觉及其他不适,继续强化治疗1个月,强化2个月后来复诊,患者局部皮肤颜色继续加深呈褐色.2个月末痰菌转阴实施继续期治疗HR,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颜色逐渐减退恢复正常.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切除肋间臂神经52例,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3例,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32例病人有感觉异常.结论 在Ⅰ、Ⅱ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雍海宏;墙华;杨晓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宁夏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固原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 对固原市6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率在8.13/10万-44.5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3.90/10万.全市5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泾源县高(50.24/10万),西吉县低(8.08/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3-6月(67.74%),9月低(1.63%).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85.3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55.23%,不详和无免疫史占44.77%.结论 宁夏固原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作者:赵连飞;席锦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情绪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后伴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性别差异,观察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1例脑卒中患者分别进行测试,统计其发生的百分率及性别差异;对伴发抑郁情绪的患者给予口服帕罗西汀治疗4周,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普遍存在抑郁情绪,男、女患者伴发率有显著性差异,但抑郁程度无差异,帕罗西汀对治疗其抑郁情绪疗效确切.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和药物治疗是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身心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占龙;徐学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髋臼骨折5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体会.方法 对56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防16个月,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89.2%,临床结果优良率87.5%.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精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本洲;马军;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4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HDCP)1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8例.在治疗上对GT组不需要特殊处理,HDCP组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为主.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出血倾向者输注血小板并考虑剖宫产分娩.67例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30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率为7.46%.结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

    作者:魏新亭;韩华;沐朝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为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使用高频探头进行观察.结果 视网膜脱离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下具有特征性声像图,即玻璃体内见膜性光带,一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一端连于视乳头.带状回声上可探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其血流信号为动脉-静脉伴行的血流频谱.结论 CDF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视网膜脱离的分支血流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能显著提高诊断阳性率,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宋铖;陈炜;刘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诊科医师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 评估急诊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05年1月-12月某院急诊科处方,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抗菌药物比例、单用、联用使用率等情况,分析抗菌药物应用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结果 成人应用抗菌药物56种,儿童48种;成人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儿童主要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成人为27.04%,儿童24.59%,以单药治疗为主,个别处方中尚有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作者:余静;窦成福;赵兴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lational myomectomy,TVM)的手术适应症、可行性.方法 5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前穹窿或后穹窿做横切口进盆腔,丝线缝拉子宫使肌瘤暴露于阴道切口,于肌瘤部位切开肌层,剔除肌瘤,缝合子宫残腔,关闭阴道穹窿切口.结果 51例TVM获成功,成功率87.93%.手术时间40-150分钟,平均(68±1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00-550ml,平均(220±50)ml.术后住院5-7天,平均(5.2±1.1)天.43例随访3-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34例,月经量少于正常1例.毗邻器官的压迫症状消失,B超检查未发现残余肌瘤.结论 TVM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要选择合适的病例.

    作者:罗珂;齐鑫;李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泡球蚴病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泡球蚴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2006年收治的12例肝泡球蚴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因第一和/或第二肝门广泛受侵未能手术,8例实施了根治性肝叶切除.手术组均痊愈出院,术后获得随访的7例病人,随访时间8-5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根治性肝叶切除是肝泡球蚴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手术切除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

    作者:王琦;王锋;陈本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缺血性肠炎的危险因素及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

    缺血性肠炎(ischemic colitis , IC) 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缺血性肠道损害,是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1].本病病因复杂,肠系膜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是本病常见的病因,以老年人多见,其他病因及各种诱发因素可促使或加重本病的发生.本文拟将缺血性肠炎的发病因素及各种辅助检查的特点加以概述.

    作者:杨晓梅;许乐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糖和血脂代谢特点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糖、脂代谢特点.方法 对50例老年甲亢患者(老年组)、42例非老年甲亢患者(中青年组)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测定.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糖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均<0.05);老年组糖耐量异常为56%,中青年组为38.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甲亢可影响糖、脂代谢,FT3、FT4水平及糖、脂代谢异常程度与甲亢患者年龄有关.

    作者:熊静凌;熊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晚期癌症疼痛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于209例不同疼痛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09例患者,CR35例,PR103例,MR57例,NR14例,CR+PR为66.02%.结论 不正规疼痛治疗,缓解率低,而三阶梯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疗效肯定.

    作者:陈芳;陈志荣;雷红;吴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149名,其中阴道自然分娩者85名,剖宫产者64名.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生后24小时注射乙肝疫苗(0、1、6方案),生后12个月查乙肝三系,分析结果.结果 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感染乙肝的阳性率分别为6.25%、3.23%,HBsAb阳转率分别为88.24%、90.63%,经统计学比较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联合免疫阻断下不同分娩方式对乙肝孕妇所生的新生儿母婴传播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顾洁;王亦露;赵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邻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邻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1)单纯邻指皮瓣;(2)缝合神经的邻指皮瓣;(3)带神经的邻指皮瓣;(4)邻指皮瓣皮管;(5)手指侧方邻指皮瓣;(6)邻指皮下组织瓣;(7)邻指皮瓣与其他皮瓣联合应用等7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缺损86例,其中76例行1种邻指皮瓣.结果 本组86例117个皮瓣中,有4例邻指皮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余皮瓣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3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结论 邻指皮瓣对于部分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李永明;马建平;郭德亮;花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破裂病人行CTA检查,分别用后处理软件VR、MIP、MPR进行成像,并与同期进行的DSA检查8例图像及1例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2例CTA共发现动脉瘤25个,其中大脑前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7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DSA共发现9个动脉瘤,7例与CTA相符.1例患者行动脉瘤手术夹闭.结论 CTA用于脑动脉瘤诊断,快速准确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鹿红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E2/T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E2/T的高低,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PCOS不孕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月经周期规律、B超或尿黄体生成素监测有正常排卵的育龄妇女3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测定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E2/T低于对照组(P<0.05),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睾酮(T)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的E2/T低于非肥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E2/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1)PCOS患者E2/T高于对照组.(2)肥胖型PCOS患者的E2/T比值低于非肥胖型.

    作者:包俊华;于黎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对40例Ⅰ-Ⅳ期肺癌病人进行治疗,单次靶区周边处方剂量2-6Gy,每周3-5次,总量60-72Gy;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肺癌病人40例,DT1.8-2Gy/次,1次/天,总量60-70Gy;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CR+PR)35例,占87.5%,其中CR8例占20%,PR27例占68%,临床症状改善率96.7%,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13.5%;对照组:治疗有效(CR+PR)31例,占77.5%,其中CR3例占7.5%,PR28例占70%,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1.63%,放疗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改善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症状改善率,与传统的常规放疗方法比较副反应明显减轻,患者易耐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肺癌新的放疗方法.

    作者:袁葆琳;师卫华;张涛;罗建奇;梁海田;李咏梅;张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脂肪抽吸联合Ⅱ期手术切除腹壁松弛皮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脂肪抽吸联合二期手术切除腹部整形的手术效果及适应症.方法 运用肿胀麻醉技术一次性大范围抽吸腹壁及两侧髂腰部皮下脂肪,加压包扎,穿紧身衣塑形,半年后行腹壁切除整形术,切除下腹壁松弛皮肤,腹直肌前鞘与腹外斜肌缝合缩紧腹壁.结果 7例患者经脂肪抽吸术后二期手术切除腹壁整形术,术后半年随访,腹壁平坦,效果满意.结论 脂肪抽吸术和腹壁皮肤切除术联合应用,可达到较好的腹部美体塑形效果.腹部脂肪堆积腹壁皮肤松垂及下腹部手术后,伴有手术瘢痕增生者或有腹壁妊娠纹等患者,可进行此术式,效果好.

    作者:徐政杰;朱熙昀;徐力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结膜尖锐湿疣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已婚,因左眼角发现赘生物1个月就诊.1个月前患者感觉左眼有异物感瘙痒不适,有小米粒大小新生物逐渐增大成菜花状,闭眼时异物感明显,时有出血.体检:左眼内眦角泪阜处可见一淡红色菜花新生物,有蒂,质软,触之易出血,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局麻下行赘生物切除.病理检查:表层细胞有角化不全,棘层明显增厚,有乳头瘤样增生,棘层细胞出现凹空细胞,胞浆空泡状,真皮乳头及乳头下方内血管扩张、增生、扭曲,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眼结膜)尖锐湿疣.追问病史,患者6个月前,曾因外阴赘生物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尖锐湿疣,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根据病史,眼部赘生物的形态结合普通病理结果确诊为尖锐湿疣.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吴忠市回汉族孕妇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测定比较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回、汉族孕妇骨代谢的变化情况,及时提出干预措施,指导孕妇合理膳食.方法 分别采用光电比色法、酶免分析法对161例回、汉族妊娠妇女进行了血钙(Ca2+)、血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测定.结果 回、汉族孕妇BALP分别为20.70±8.92和18.80±5.71,TRACP为7.94±2.19和7.24±2.84;而且BALP活性随孕周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TRACP活性随孕周增加有升高趋势,但差别无显著性.血Ca2+、血P孕期无显著变化.结论 测定妊娠期妇女血清中BALP和TRACP有助于了解孕妇骨代谢状况,对孕妇钙营养的监测有很大帮助.

    作者:赵伟明;赵经川;刘贺荣;刘学英;张宏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