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蓉;杨力琼;曾玲双;李忠田
目的 比较肠道手术中常规输液和限制性输液对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此类手术术中合理输液提供依据.方法 将直、结肠手术患者分为常规输液组(A组)和限制性输液组(B组)各30例,术中分别以10ml/(kg·h)和4ml/(kg·h)的速度按1∶1的比例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Ringer's solusion)和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HES 130/0.4)作为术中维持输液.结果:限制性输液组术中输入总液量、中心静脉压和尿量显著低于常规输液组(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限制输液组术后第一天保持较高的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含量(P<0.01),其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较少(P<0.01);首次排气、排便较早(P值分别<0.05和0.01),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输液组(P<0.05).结论 在直、结肠手术术中限制性液体治疗,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屈伸;刘红;海克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左室正常者与健康对照组的QT离散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n=52)QT离散度显著高于高血压病左室正常组(n=28)及健康对照组(n=40),而高血压病左室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QT离散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作者:王金婷;娜布其;王海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美克尔憩室诱发肠梗阻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导致的肠梗阻7例.结果 7例病人均有腹胀、腹痛、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症状,以肠梗阻为诊断住院治疗.7例均行肠粘连松解,其中行病变肠段切除5例,憩室楔形切除2例,全部治愈.结论 不明原因的肠梗阻在保守治疗无缓解的情况下,要考虑美克尔憩室诱发的可能性,宜尽早手术探查治疗.
作者:张晓刚;魏春阳;马桂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以明显的神经痛和单侧呈带状分布的水泡为特征,临床一直在寻找一种缩短疗程、止痛效果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2007年4-7月我科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敏;朱洪涛;樊瑾;乐慧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酸枣仁合剂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及抑制自主活动的作用.方法 采用光电计数仪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翻正反射法测定小鼠睡眠时间,观察酸枣仁合剂对正常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酸枣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增加入睡小鼠的动物数,明显抑制其自主活动和生理代谢(活动次数、站立次数及排便粒数),明显延长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对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 酸枣仁合剂对小鼠有明显的催眠效果,对其自主活动和生理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联用具有延长其睡眠时间的作用.
作者:隋宏;张国庆;孙光;贺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CO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COGC进行病理形态学以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乳腺包块大体呈界限清楚的结节状,切面灰红、灰褐色,质细腻.镜下肿瘤主体为浸润性筛状癌.肿瘤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组成,大小形态各有差异,分布弥漫或不均匀,与肿瘤细胞关系密切.间质见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破骨细胞样巨细胞CD68阳性,actin、S-100蛋白、Cytokeratin(AE1/AE3)阴性.结论 COGC是少见肿瘤,大体和组织学具有一定特点.
作者:王岩;刘晓霞;张少华;马秀萍;贾支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0例确诊为2型DM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IMT)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①DM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异常血流和闭塞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1).②2型DM组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P<0.01).结论 二维声像图可清晰显示2型DM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判断下肢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管腔闭塞,并且对早期无症状糖尿病下肢病变能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琳;马小萍;杨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制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血压、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方便.
作者:李燕萍;杨迎兰;郭秀兰;徐长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肾衰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根据处方药材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确定以挥发油得量作为蒸馏工艺的考察指标;用正交实验法,以水提取物中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考查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收集4倍药材量的蒸馏液为蒸馏工艺的佳挥发油量;佳水提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煎煮3次,每次1.5小时.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靠.
作者:王艳平;田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将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对照组采用HD.结果 实验组20例中6例皮肤瘙痒完全消失,11例明显改善,3例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达85%.对照组20例全身皮肤瘙痒无明显改善,5例瘙痒症状加重.两组生化指标及皮肤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D/HP治疗尿毒皮肤瘙痒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丽;丁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儿童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方法 选择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3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15)和芬太尼组(F组,n=15).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5mg/kg、维库溴铵0.1 mg/kg;R组瑞芬太尼1μg/kg,F组芬太尼2μg/kg,以2%利多卡因1.5-3ml行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R组立即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 μg/(kg·min)],F组术中吸入异氟烷、氧化亚氮,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吸入浓度.手术开始前局部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预计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吸入麻醉药.结果 两组患儿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5分钟的HR、MAP无显著差异,R组手术开始后30分钟的HR低于F组(P<0.05),苏醒时间短于F组(P<0.05),恶心呕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儿童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翟莲梅;屈伸;马金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PR)的影响.方法 7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30天后治疗组TC、LDL-C分别降低32%和33%,HDL-C升高了10%,hsCRP的变化与HDL-C的变化呈负相关.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调节血脂代谢的失衡,而且可以降低血浆CRP水平.
作者:刘明顺;杨玉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用日本京都血糖仪测定血标本120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结果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末梢血血糖结果分别为(10.18±4.76)mmol/L、(11.67±4.38)mmol/L,两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虽然有体积小、操作简便、读数快等优点,但检测结果低于实验室生化检测结果,可用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快速监测.
作者:闫波;杨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浆钠<130mmol/L妊高征重度水肿患者快速静脉补充10%高渗氯化钠(NaCl)前后利尿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血浆钠检测结果及尿量,对需纠正水肿的妊高征重度水肿患者,按低渗性脱水补钠标准计算每日实际应补充钠量后,快速静脉补给10%NaCl,根据每日血浆钠检测结果使用1-3天.结果 快速静脉补充10%NaCl 5小时后尿量开始增加,24小时尿量明显增加,水肿明显减轻,利尿剂作用较未纠正低钠血症前显著增强,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浆钠<130mmol/L时利尿剂作用明显减弱,妊高征重度水肿利尿时应注意先纠正低钠血症后再利尿会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李艳芳;王健;赵君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共进行断指再植1038例1268指;断肢再植97例;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112例156指;分别运用8种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四肢皮肤缺损159例;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植或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骨不连52例.结果 断指再植成活率90.3%;断肢再植成活率81.4%;拇、手指再造成活率97.9%;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94.7%;带血管蒂骨移植成功率97%.结论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骨科复杂创伤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穆广态;康志学;梁定顺;俞玮;李晓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对重伤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总结68例重伤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8例中闭合性颅脑损伤5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颅内血肿46例,脑挫裂伤1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行开颅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术48例,非手术治疗20例.治疗后痊愈37例(54.4%),病残11例(16.1%),死亡18例(26.5%),植物生存2例(2.9%).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及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措施,要重视创伤性休克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伤情进行手术处理.
作者:陈宽;夏建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Anderson及Parks法1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8例第一眼位眼震消失,9例头位改善,眼位矫正.结论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鸿娟;张爽;张林娜;刘海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心血管专科医师参与社区高血压干预项目实施6个月后的效果.方法 按照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在银川市富宁和康乐社区已经登记入册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94人,其中富宁社区250人为干预组,康乐社区244人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于心血管疾病专科医师参与高血压管理,对照组给于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项目实施6个月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6个月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6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对照组多下降了5.59、3.34 mmHg;干预组6个月后体重指数(BMI)、血糖、吸烟率、饮酒率、食盐摄入量等危险因素分别比对照组多下降了0.23kg/m2、0.34 mmol/L、11.4%、10.0%、0.7 g/日.结论 心血管专科医师参与的社区高血压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并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杨华;姚成立;武晓云;倪敏霞;宫京梅;来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早期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以减少后遗症.方法 分析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病因、病因与日龄的关系.结果 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天内,其次为低血钙,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结论 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其次是ICH,所以应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监护,以早期干预.
作者:余华;张冀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小儿血尿的病因.方法 将血尿待查的155例住院患儿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5例患儿中,肾小球性血尿86例(55.5%),病前有感染诱因52例(60.5%),非肾小球性血尿69例(44.8%),其中泌尿系感染24例,药物性血尿23例,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9例,特发性高尿钙症5例,泌尿系结石4例,先天性发育异常3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结论 小儿血尿原因复杂,感染多为主要的诱发因素,控制感染是减少血尿发生率的重要环节,其次避免肾损药物使用是降低血尿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丽俊;王卉;陈国庆;陆彪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