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乔生;许有;贾晶;常刚;刘宁;缪旭东
目的 对结肠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在应用希罗达化疗的同时辅以干扰素治疗,并通过测定T细胞亚群(CD系列)变化,观察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 40例I-Ⅱ期结肠癌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术后单用希罗达每日2500 mg/m2进行化疗;治疗组20例,在服用同样剂量的希罗达同时加用干扰素进行化疗并测定CD系列.结果 化疗后两组之间比较,CD3、CD4及CD4/CD8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在应用希罗达化疗的同时辅以干扰素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
作者:余培东;张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0例Tolosa-Hti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均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症状;MRI检查发现4例患者海绵窦病变;全部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海绵窦、眼眶和蝶鞍等部位的动态MRI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永生;陈浩;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青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比青年和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和狭窄程度,并进行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青年冠心病患者以男性、阳性家族史和阳性吸烟史者居多,其血尿酸水平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单支病变比例为高;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个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在青年发生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男性、家族史、吸烟、尿酸升高发挥着一定作用;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比例较高,且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增多、狭窄程度加重.
作者:刘雅娟;杨锐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宁夏是包虫病的高发地区之一,2004年调查显示包虫病平均感染率为11.58%,平均患病率0.43%,估计全区感染者约50万,病人约2.4万.宁夏包虫病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以西吉、固原、海原、同心、盐池、中宁等县(区)高发,其中西吉县感染率达25.1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4个百分点.
作者:杨炬;刘天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UAER组),分别观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LD)、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的组问差异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结果 ①两组比较,DM+UAER组WHR、FPG、2hPG、HOMA-IR均高于D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ER与FPG(r=0.521)、2hPG(r=0.397)、HOME-IR(r=0.26)成正相关(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r=0.521、P<0.01)是影响UAE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空腹血糖是影响尿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俞敏;陈孟华;周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 50例肝癌患者共79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致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癌细胞变性坏死.肿瘤直径2.5-10cm,每个病灶每次注射酒精2-6ml,每周2次,4-6次为1疗程.结果 50例肝癌患者经治疗后,甲胎蛋白下降率77%,转阴率60%;B超示:51%肿瘤结节直径缩小,平均直径从3.4cm降为2.7cm,2%肿瘤结节消失.肿瘤直径≤3cm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与76%,高于直径>3cm组的52.5%与42%.结论 本疗法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副作用少,疗效确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建芳;潘霞;张燕萍;赵维;胡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检出率.方法 对60例CHD患者应用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A组:稳定型心绞痛伴有SMI患者;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SMI者;C组:急性心肌梗死后伴SMI发作者.结果 60例CHD患者中,共检出心肌缺血612阵次,其中SMI 542阵次,占88.56%;有症状心肌缺血70阵次,占11.44%.SMI发作高峰为6-12时,0-6时低,白昼发作是夜间发作的2.37倍.临床情况越重,SMI缺血负荷值越大.结论 CHD患者SMI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更常见,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荆文庆;姜清茹;宋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甘草酸二铵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DG干预组,观测3、24、72、168小时各时间段脊髓前角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及TUNEL 染色.结果 (1)空白对照组神经元形态正常;DG干预后各组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明显好于阴性对照组.(2)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染色:TUNEL染色的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DG干预组较阴性对照组凋亡细胞平均光密度明显下降,各时间段平均抑制率为23.71%.结论 甘草酸二铵对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元超微结构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丁磊;刘秉锐;罗小军;马宗军;李永宁;马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难治性青光眼为一组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常规小梁切除术预后差的青光眼,其手术成功率仅为11%-52%[1],我们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小琴;宋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的特点和诊治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2组,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按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结果 损伤节段与类型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与脊髓损伤分级间无相关性.获得随访16例.5例发展为脊柱畸形.结论 儿童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坠落伤为常见,颈椎易受损,小龄儿童SCIWORA和多节段连续性脊柱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儿童预后易发展为脊柱畸形.
作者:毕成;丁惠强;黑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ALI病人30例,均采用低潮气量(4-8ml/kg)+SIMV和PEEP通气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后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意义,血气分析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无VILI发生.结论 低潮气量+SIMV和PEEP机械通气在创伤性肺损伤的治疗中,改善氧合作用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EEP和轻度高碳酸血症(PHC)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创伤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王海东;杨生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人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I)基因D543N多态性与汉族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汉族脊柱结核患者54例,正常对照6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NRAMP1基因D543N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对样本分组,经统计学处理,研究D543N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在脊柱结核病患者中G/G基因型有32例(59.3%),G/A基因型有21例(38.95),A/A基因型有1例(1.8%);健康对照组的G/G基因型为48例(80.05),C/A基因型为11例(18.35),A/A基因型有1例(1.7%).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杂合子(G/A)等位基因在脊柱结核患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NRAMP1基因D543N多态性可能是脊柱结核的遗传易感因素.
作者:苏保辉;王自立;李淑菊;肖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含药脑脊液对A1β1-40诱导的α7nAChR缺失的保护作用,为六味地黄汤防治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观察细胞形态,以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α7nAChR的表达量.结果 六味地黄汤含药脑脊液1天20%+1μM Aβ1-40组和10天205+1μM Aβ1-40组能改善细胞生长状况,明显上调PC12细胞活性(P<0.05,P<0.01),增加α7nAChR的表达(P<0.05,P<0.01),但给药1天和10天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含药脑脊液能抑制aβ1-40的神经毒性作用,保护a7nAChR.
作者:马伟;马锋;苗珍花;马丽君;田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食管、气管插管全麻诱导在饱食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5例急诊饱食病人使用改制的带囊气管导管盲探下插入食管,气囊充气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结果 25例病人,盲探食管插管24例一次成功,其中20例全麻快速诱导插管,5例全麻慢诱导插管,25例病人均无食管出血、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 此方法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对患者损伤小,全麻诱导快速平稳,解决了饱食手术病人全麻诱导难的问题.
作者:张维新;梁斌;张政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大角度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方法 对年龄在4-48岁之间,斜视度数在-90°-(-100.)之间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35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85.39%,10例获得双眼单视功能,占手术总数的24.39%.结论 大角度共同性外斜视通过手术治疗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眼位,且恢复部分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杜继清;杨巧玲;胡怡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脑CT对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IH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生化检查证实的IHP患者头颅CT表现.结果 IHP颅内主要表现为钙化性病变,以双侧尾状核、苍白球、壳核及丘脑、小脑齿状核,额顶叶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及半卵圆中心对称钙化为特征,内囊未见受累.血生化检查:血清离子钙降低,磷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PIH)降低.结论 CT在IHP颅脑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与生化结果结合具有定性诊断意义.
作者:杜丽娟;陈志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在输卵管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血液回收机对69例输卵管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的血液回收、洗涤并回输,观测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514.3 8±210.66)ml,94.20%(65/69)患者术中、术后不再输异体血;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接近正常;无一例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结论 在抢救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患者时,术中使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能快速地进行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显著节约血源.
作者:郭玉琴;齐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在肺癌细胞学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确诊为支气管肺癌的患者52例,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和常规咳痰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组和常规咳痰组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88.88%和64.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高于常规咳痰.
作者:杨晓芸;胡雪莲;景莉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40例经内镜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口服多潘立酮10mg,3次/天;B组餐前口服多潘立酮10mg,餐后嚼服铝碳酸镁1.0g,3次/天,4周后复查胃镜,评价内镜下有效率.结果 4周后B组胃镜下有效率为92.84%,明显高于A组的49.8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期疗效确切.
作者:于萍;赵静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紫草油中紫草的专属鉴别反应.方法 将紫草油中的紫草用甲醇萃取,以石油醚提取,并以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0.5:0.1)为展开剂,日光下检视;紫草油中的紫草用乙醇提取,在400-500nm处进行扫描.结果 在此薄层鉴别系统下紫草分离良好,主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在此紫外光谱法鉴别下,紫草在516nm波长处有大吸收.结论 本文建立的鉴别方法为紫草油中紫草的专属鉴别,可用于紫草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郝秀莲;马启珍;黄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