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治疗体会

叶丹;余银花;闫波

关键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注射, 感染性, 治疗
摘要:目的 对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 进行探讨.方法 对10例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后局部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行对侧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4例行人造血管(膨体聚四氯乙烯人造血管)植入术,2例行股浅动脉缝扎术.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注射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应视具体部位的局部病变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进行治疗.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62例;在F4-F5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镜,同时置人气压弹道探条粉碎结石后留置D-J管2-4周.结果 6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6.8%(60/62),手术时间5-30min,平均17.5min,术后住院时间4-7d,14(23.3%)例尿培养阳性(14/60),9(15%)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9/60).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好、损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丁彦才;陈福宝;韩立忠;师宏斌;赵瑞宁;杨晓波;李飞宇;张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丙泊酚对脊髓横断大鼠镇静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脊髓横断大鼠镇静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脊髓横断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静脉泵注丙泊酚,比较三组之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的时间.结果 脊髓横断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的丙泊酚用量(6.34±0.85)mg/kg明显少于假手术组(11.24±1.09)mg/kg和正常对照组(10.76±1.14)mg/kg(P<0.0001);脊髓横断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所需时间(200±41)s也明显少于假手术组(494±46)s和正常埘照组(465±51)s(P<0.01).结论 脊髓横断可显著降低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可明显缩短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脊髓横断的镇静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去传人理论.

    作者:张宁;马汉祥;马妮娜;邓立琴;刘红;马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42例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手术造成患侧乳腺缺损、胸部外型破坏和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不便.现就我们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敬莉;王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拟胆安汤治疗胆囊炎胆胃不和汪1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胆安汤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导师张武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对165例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口服自拟胆安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治愈57例,显效47例,有效4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7.27%.结论 自拟胆安汤能有效改善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的症状,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瑛;陈晓玲;齐玉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左旋卡尼汀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O)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rhEPO治疗;治疗组15例透析后静脉应用左旋卡尼汀,同时应用rhEPO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Hct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均升高;治疗组Hb、Hct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EPO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肾性贫血能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

    作者:陈丽君;张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仙璐贝滴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仙璐贝滴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78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对照组30例,予常规用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2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中1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能有敛提高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邵辉;张治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辅以储雾罐治疗小儿哮喘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辅以储雾罐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哮喘儿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根据病情的程度用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对照组32例不吸入布地佘德,其余治疗方法 基本相同.吸入1年后进行疗效评判.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81.39%,严重程度下降明显;而对照组有效率为16.18%,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辅以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是治疗小儿哮喘有效的方法 之一.

    作者:李乐;林英;杨丽;孙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大鼠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通过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寻找大鼠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的合适剂量和大耐受剂量.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体董250-300g,8-9周龄.随机分为5组(n=6):Ⅰ、Ⅱ、Ⅲ、Ⅳ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5、10、30μg/(kg·min)共30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通过甩尾实验计算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测值-基础值)/(10秒-基础值)×100%]观察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间断测昔血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结果 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5min后,Ⅰ、Ⅱ、Ⅲ、Ⅳ组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为64%、87%、100%、100%,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甩尾时间明显延长(P<0.001).与基础值相比,MAP和RR的变化成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Ⅳ组HR在5min时明显下降,10-25min明显增加(P<0.01);其它组HR变化不明显(P>0.05).停止泵注5min,MAP、HR和RR迅速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 SD大鼠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5μg/(kg·min)为合适剂量,10μg/(kg·min)为大耐受剂量.

    作者:邓立琴;二階 哲朗;王建珍;孟尽海;马汉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难治性根管病例279例分析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难治病例出现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79例难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难治病例以感染根管出现多占68.81%;难治病例与牙体、根管、牙周、根尖及根尖周病变范围及类型的关系:牙隐裂占8.60%,邻面开放龋洞占3.23%.根折占5.02%,底穿占6.09%.根管漏治占12.54%.牙周病变占13.26%,医源性根尖孔破坏占5.38%,根尖阴影占40.86%,药物性尖周炎占3.94%,不明原因占1.08%.结论 根管治疗难治病例的发生与牙体、根尖病变程度与类型及医源性因素有关.

    作者:李斌;邱桂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治疗

    目的 观察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生长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3名安氏Ⅱ类错牙台的患者,用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双期治疗,然后应用头影测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的方法 可以促进下颌生长,增加前牙覆盖(P<0.05),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结论 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生长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可取得明显的骨骼以及侧貌的改变.

    作者:杨红梅;景俊;东志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诊意识障碍899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899例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结果 急诊意识障碍患者以中毒类疾病为主(36.04%),其次为猝死(31.48%),急性腩血管病(24.25%)及血糖代谢异常(5.12%).结论 急性意识障碍是危重急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系统疾病,接诊后在施行抢救措施的同时,实验室及时做出恰当的诊断.

    作者:李淑梅;陶宁宁;彦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69例诊断为AMI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20例AMI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的患者(B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及3个月内复诊冠脉造影择期干预其他病变血管的手术率.结果 3个月后随访结果 显示,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复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择期手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PCI治疗AMI有一定的安全性,还不能认为其近期MACE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入路,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复诊及择期手术率.

    作者:宋梅;马志刚;马云海;陆民;张宁;马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未婚女性及幼女宫腔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的检查镜直径只有4mm,能顺利进入阴道及宫颈而不损伤处女膜,是检查未婚女性及幼女异常阴道出血、阴道异物的较好可行的方法.近年对22例门诊和住院未婚女性及幼女实施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翠萍;张娜;马鸿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需行胆囊切除术[1].随着设备的先进化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首选,LC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疗程短、恢复快、护理简单等优点.虽然疗效肯定,但Lc具有一定的禁忌证[2],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仍不可缺.因此,熟练掌握这两种术式的护理方法都很重要.现就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的护理体会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饶金红;何建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光氨酸(Hcy)升高是否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均值为(17.35±6.42)μmol/L,对照组Hcy均值为(13.07±4.86)μmol/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清高Hcy水平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结论 高Hcy血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涛;张玲;卢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LSA方法 分别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其它风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的G6PI抗原浓度.结果 98例RA患者组血清G6P1抗原平均浓度高于其它结缔组织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I抗原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宫怡;竺红;张玉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治疗体会

    目的 对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 进行探讨.方法 对10例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后局部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行对侧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4例行人造血管(膨体聚四氯乙烯人造血管)植入术,2例行股浅动脉缝扎术.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注射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应视具体部位的局部病变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进行治疗.

    作者:叶丹;余银花;闫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134例

    目的 探讨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的诊断、治疗、血中疟原虫数昔与眼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34例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34例患荇就诊时校正视力为光感-5.0,抗疟和治疗葡萄膜炎同时进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随诊3个月,血液涂片疟原虫检查阴性,眼部未见活动性病变;校正视力≥5.0者158眼,0.5-0.8者27眼,<0.5者2眼.结论 疟疾引起的葡萄膜炎在非洲等疟疾盛行的国家较为常见,诊断准确、治疗及时是争取病情得到良好预后的前提.

    作者:张辉;何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58例

    目的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 收治58例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手术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内同定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X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10-15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2.5±2.5)周.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2例,良3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3.1%.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郭舟桐;钱秀琴;陆志东;郭崇军;白志刚;孙玺淳;马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10-14岁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患儿60例(60眼),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60例(60眼)治愈率为61.67%、进步率为28.33%、无效为10%,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疗效较好,应积极治疗.

    作者:邹文青;安宁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