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舌草汤加减辅助治疗酒糟样皮炎疗效观察

何瑞君;毛丹;韩少琴

关键词:酒糟样皮炎, 白舌草汤, 克林霉素, 甲硝唑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糟样皮炎的疗效.方法 70例酒糟合并皮炎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克林霉素针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同时予以中药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煎服;对照组甲硝唑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甲硝唑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7.78%,对照组52.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结合西医结合可明显提高酒糟样皮炎的疗效.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非常普遍,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KD患者的骨及矿物质代谢紊乱可能通过血管钙化的机制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血管钙化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也是血管钙化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就CKD患者血管钙化、临床表现以及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冯菁;张兴凯;赵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IPB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随访3个月-9年,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 IPB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TURBT术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作者:王凤清;李培军;李飞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分段剥脱术预防隐神经损伤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对隐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 选取64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32例接受大隐静脉全段剥脱术,32例行选择性大隐静脉分段剥脱术.结果 在接受全段大隐静脉剥脱术的32例患者中有12例(37.5%)术后出现隐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即患肢小腿皮肤麻木,感觉减退,皮肤针刺样感觉,膝关节内侧不适;接受选择性分段大隐静脉剥脱的32例患者中,术后无一例出现隐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结论 选择性大隐静脉分段剥脱与全段大隐静脉剥脱相比具有隐神经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闫波;魏春阳;胡志国;叶丹;蒋明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曲张静脉闭合满意,3例局部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瘘、肺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徐强;苏刚;吴江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据透析龄分成四组:A组(透析龄≤3个月)49例;B组(3个月<透析龄≤12个月)38例;C组(12个月<透析龄≤24个月)35例;D组(透析龄>24个月)3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7%、27.1%;A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B、D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D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焦虑、抑郁与透析龄呈负相关(r=-0.193,P=0.015;r=-0.235,P=0.003),焦虑与抑郁呈正相关(r=0.75,P=0.000);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多个维度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患者体力状况、体力作用、疼痛、情感与精神状态、情感作用、社会功能、精力状况此7个维度的评分与透析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但随着腹膜透析患者透析龄增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透析龄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尤云;陈孟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使用高频电刀行肝外周叶段部分切除16例体会

    目的 探讨肝脏不规则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6例肝脏肿瘤占位性疾病使用高频电刀进行不规则切除术.结果 全程手术时间1-1.5h,肝脏不规则切除时间10-25min;出血量少,均在50ml以内.术后住院时间7-12d,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直接使用高频电刀行肝脏不规则切除,术式简单,用时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适应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达英-35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PCOS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达英-35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择患者87例,PCOS肥胖者和PCOS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高胰岛素血症者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无肥胖者、不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高胰岛素血症者单用达英-35治疗,用药3个周期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性激素、瘦素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痤疮、肥胖及多毛明显改善,血LH、T明显下降(P<0.01),瘦素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达英-35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可早期纠正内分泌紊乱,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景;罗艳;胡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眼球后退综合征10例

    目的 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10例已行手术治疗的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例眼球综合征的患者6例行外直肌后徙,4例行内直肌后徙.术后正前方眼位正位,代偿头位消失或减轻,眼球后退、睑裂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术中牵拉试验及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鸿娟;韩婧;杨晓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肌九华膏在鼓膜贴补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肌九华膏在鼓膜贴补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在耳显微镜下对鼓膜穿孔进行处理并用蘸有生肌九华膏的无菌棉片进行贴补治疗.结果 治疗后50例鼓膜穿孔全部愈合,穿孔愈合率100%,鼓膜愈合后形态良好.48例患者听阈提高至25db以内,治愈率96%;2例听阈提高>15db,有效率4%,病程5-14d.随访半年,鼓膜形态和听力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再发穿孔.结论 在使用贴补法治疗鼓膜穿孔时,生肌九华膏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恢复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不易感染等优点.

    作者:邓斌;李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DAI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5例存活 25 例,其中 13 例恢复良好,6 例中残,6例重残和植物生存.死亡 20 例,占44.4%.结论 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方占海;赵治龙;姬明;董磊;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29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29例尿道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排尿情况明显改善,尿流率>15ml/min.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芦熙涛;罗锁麻;张庆鹏;李红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全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全麻术后早期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据报道,手术后有一半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术后第1个24h.患者术后被送进麻醉恢复室,这段时间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观察不仔细或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作者:朱虹;李永菊;郎淑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从小儿癔症的诱因探讨病态记忆表象与癔症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13例小儿癔症患儿的诊治探讨病态记忆表象与癔症的发作及治疗的关系.方法 以近5年来在门诊就诊的13例小儿癔症患儿为诊治对象,观察诊治结果.结果 13例小儿癔症患儿经门诊1次治疗后,2例瘫痪患儿当场恢复正常运动;3例幻视患儿当场消除因幻视产生的恐惧感,8例伴有不同类型运动反应者在就诊后1-2周症状由缓解过渡至消失.结论 病态记忆表象与小儿癔症的发作有直接关系,采用相似或相反性质的记忆表象替代病态记忆表象,及通过有意识的行为直接控制运动终板的方法,为治疗小儿癔症发作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国;张秋丽;戴秀英;王洪波;杨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宁夏栽培金银花、柴胡、秦艽、黄芩、苦豆子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比较

    目的 了解宁夏栽培金银花、柴胡、秦艽、黄芩、苦豆子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方法 采用GC法测定宁夏栽培金银花、柴胡、秦艽、黄芩、苦豆子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原子吸收法测定Pb、Cd、Cu、As、Hg的含量.结果 除柴胡检出极微量BHC(0.003 mg/kg)外,其它样品均未检出滴滴涕(总DDT)、五氯硝基苯(PCNB)、六六六(总BHC);5种药材中含Pb 0.5-4.3mg/kg,Cd 0.01-0.32mg/kg,Cu 7.6-20.1mg/kg,As 0.19-0.79 mg/kg,Hg 0-0.03 mg/kg.结论 宁夏栽培5种中药材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的规定.

    作者:王坤;马玲;陈佩;金红宇;王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QTVI技术评价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前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首次确诊为AMI的患者30例,且住院期间均行急诊PCI术,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QTVI技术测定各室壁二尖瓣环、基底段及中段3个位点在纵轴上的运动速度峰值(Sa),术后1、3个月随访资料完整,同时测量30例正常人相同室壁节段的相同参数作为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术前各室壁均有明显减低(P<0.05);PCI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较,前间隔中段、前壁中段、下壁基底段及中段Sa提高(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较,除了侧壁中段Sa未见提高,其余室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除侧壁中段、前间壁中段、正后壁的基底段和中段未见提高,其余室壁Sa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术后3个月时,后间隔中段、正后壁中段、下壁二尖瓣环及中段、前间隔的基底段和中段以及前壁S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仍较低(P<0.05).结论 QTVI作为一项定量分析室壁运动的技术,是评价PCI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3个月时,梗死相关血管供血区域室壁局部收缩功能得到恢复.

    作者:刘俊英;纳丽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

    目的 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根据 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6例,中1例,差2例,优良率 86.96%.结论 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复位方便,骨折固定可靠坚强,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马建明;王海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补液促排、对症支持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冻干粉针1.8-2.4g,1次/日静脉点滴,疗程均为2周.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T、AST、ALP、GGT、BUN、Cr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中毒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郑红英;蔡亭;于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舌草汤加减辅助治疗酒糟样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糟样皮炎的疗效.方法 70例酒糟合并皮炎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克林霉素针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同时予以中药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煎服;对照组甲硝唑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甲硝唑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7.78%,对照组52.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结合西医结合可明显提高酒糟样皮炎的疗效.

    作者:何瑞君;毛丹;韩少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宁夏地区105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2003-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052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10524例ADR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居首位,占总例数的65.68%;ADR涉及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多,占总例数的47.90%;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大,占总例数35.55%;两种以上合并用药占总例数39.36%.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改善给药途径,减少合并用药种类,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

    作者:薛塞峰;吴永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癌原发灶超声征象多元因素分析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胃癌原发灶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胃癌原发灶声像图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胃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检验胃癌原发灶的大径、部位、血流丰富程度、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依据单因素分析,胃癌癌肿浸润深度较深,血流较丰富,肿瘤直径>5cm者,对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依据多因素分析,胃癌癌肿大径、浸润深度及血流特征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依据胃癌原发灶声像图特征,术前预评估淋巴节转移的可能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阿孜古力·马义尔;叶秀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