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弥漫性轴索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方占海;赵治龙;姬明;董磊;陈磊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特征,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DAI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5例存活 25 例,其中 13 例恢复良好,6 例中残,6例重残和植物生存.死亡 20 例,占44.4%.结论 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舌草汤加减辅助治疗酒糟样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糟样皮炎的疗效.方法 70例酒糟合并皮炎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克林霉素针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同时予以中药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煎服;对照组甲硝唑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甲硝唑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7.78%,对照组52.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结合西医结合可明显提高酒糟样皮炎的疗效.

    作者:何瑞君;毛丹;韩少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回族与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10例回族和308例汉族人群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宁夏回、汉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宁夏回、汉族群体合并,然后按性别分组,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宁夏群体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多态性位点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分布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詹福寿;李霞;万艳;张静;霍正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硝酸甘油组,苦参碱2.5、5、10mg/kg剂量组.应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静脉注射苦参碱2.5、5、10mg/kg,可减小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区重量和梗死百分率(P<0.05或P<0.01),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肌原纤维、闰盘等细胞器的损伤.结论 静脉注射苦参碱可通过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参与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聂黎虹;周永忠;丁娟;彭涛;周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口腔喷雾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为细菌的繁殖增加了条件,使口腔黏膜易出现糜烂、溃疡和口腔炎等并发症.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即口腔擦拭法,难以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的清洁.我科采用口腔喷雾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康东红;马香玉;闫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模式对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综合医院内科治疗、一级康复的基础上,康复组进行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并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Rankin修订量表(MRS),在入组时、3个月末、6个月评定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功能结局.结果 康复组在6个月末Fugl-Meyer、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三级康复治疗模式对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好.

    作者:许晓冬;李芬;常湘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吸术并无水酒精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其优点.方法 选择超声确诊为单纯性肾囊肿的患者21例,共24个肾脏囊肿,排除禁忌证后,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适量无水酒精,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 24个囊肿中1例为有隔囊肿效果不佳,18个囊肿消失,5个囊肿明显缩小.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肾囊肿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银川市5年无偿献血现况初步分析

    目的 为初步分析2005-2009年无偿献血基本情况,探讨保证血液供应,提高血液质量和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法 抽取2005-2009年在银川市参加献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00%,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献血人数维持在3%以下的较低水平;重复献血者保持在50%以上,400ml献血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90%以上水平.结论 虽然无偿献血、重复献血、400ml献血者比例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是临床用血量的迅速增加,还应继续加强献血宣传,提高献血服务质量,保持充足血源队伍,以保证血液安全、充足、有效供应.

    作者:侯志敏;韩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切除并注射曲安奈德后即刻放疗治疗瘢痕疙瘩87例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7例身体不同部位的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在切口缘皮内注射曲安奈德后缝合伤口,术毕即刻做放射治疗连续治疗5d.结果 随访1-3年,83例瘢痕疙瘩变为线状或萎缩性瘢痕,3例4个月后复发,1例1年后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切缘皮内注射曲安奈德同时联合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可靠,效果良好.

    作者:黄继辉;杨晶;王乐;靳玉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静滴外漏致右手指伸指肌腱掌骨处黏连1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岁.于2007年7月31日在宁夏某医院做包皮切除手术,术后该院给予克林霉素0.3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静滴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未及时发现而造成右手背肿胀,导致患者右手无名指、中指、掌指关节屈指活动受限.该院及时给予热敷、理疗治疗3个月有余,但效果不佳.后前往宁夏另所医院就诊,诊断为:右手无名指、中指伸指肌腱掌骨处黏连.

    作者:王惠成;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血病肺部浸润病例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并发肺浸润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符合白血病并发肺部浸润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 并发肺部浸润占收治病例的32.2%,以急性白血病为主,临床多表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影像学呈多样化,早期误诊病例占42.9%.结论 白血病并发肺部浸润临床多见,临床及影像学缺乏特征,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尚硕红;高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15例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15例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总结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特点.结果 15例患儿年龄均小于3岁,小年龄8个月,其中男9例,女6例;秋冬季发病11例,惊厥全部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期血生化、脑脊液、头颅CT或MRI、脑电图检查正常,未予抗癫痫治疗.出院6个月后随访12例无惊厥发生,生长发育正常,失访3例.结论 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为一良性过程,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作者:刘芳;卫雪利;刘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全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全麻术后早期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据报道,手术后有一半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术后第1个24h.患者术后被送进麻醉恢复室,这段时间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观察不仔细或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作者:朱虹;李永菊;郎淑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石嘴山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在治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状况及分布状况,为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美沙酮门诊522名在治吸毒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522名吸毒人员中HIV阳性11名,感染率2.11%;不同年龄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毒品是吸毒人员HIV感染的重要传播方式,对青壮年、注射吸毒人群施加有效干预,对减低HIV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治安;栾相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52例

    目的 探讨锁骨钩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骨钩板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52例.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肩锁关节均获得良好复位,肩关节无活动障碍,内固定取除无再脱位病例.结论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东岳;范文翚;董晓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

    目的 研究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特点.方法 SD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并腹腔注射STZ(35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血脂、血糖水平;取坐骨神经在电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MDA与GSH-Px,并在处死之前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增高(P<0.01),体重下降(P<0.0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1),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P<0.01);大鼠坐骨神经中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SH-Px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坐骨神经形态学有明显的损伤反应.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10周后出现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损伤,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神经病变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吴庆秋;杜贞;何兰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8例分析

    目的 提高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 对诊治的3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8例中均有发热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对激素敏感.有2例摘取淋巴结后体温正常,考虑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关.结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过程的自限性淋巴结疾病,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抗生素治疗对本病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张鹏;李秀忠;张锦;郑西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01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另选30例非CHD者作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31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8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22例),均于入院时测定血清中BNP、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血浆BNP、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 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 0.05),SAP 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三支病变组较单支、双支病变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CHD患者的血浆BNP、hsCRP水平不同,提示上述指标对CH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分析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血清BNP水平水平的增高对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的程度可能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且BNP是较CRP更敏感的指标.

    作者:程华;胡志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分段剥脱术预防隐神经损伤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对隐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 选取64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32例接受大隐静脉全段剥脱术,32例行选择性大隐静脉分段剥脱术.结果 在接受全段大隐静脉剥脱术的32例患者中有12例(37.5%)术后出现隐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即患肢小腿皮肤麻木,感觉减退,皮肤针刺样感觉,膝关节内侧不适;接受选择性分段大隐静脉剥脱的32例患者中,术后无一例出现隐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结论 选择性大隐静脉分段剥脱与全段大隐静脉剥脱相比具有隐神经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闫波;魏春阳;胡志国;叶丹;蒋明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非常普遍,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KD患者的骨及矿物质代谢紊乱可能通过血管钙化的机制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血管钙化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也是血管钙化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就CKD患者血管钙化、临床表现以及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冯菁;张兴凯;赵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眼球后退综合征10例

    目的 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10例已行手术治疗的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例眼球综合征的患者6例行外直肌后徙,4例行内直肌后徙.术后正前方眼位正位,代偿头位消失或减轻,眼球后退、睑裂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术中牵拉试验及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鸿娟;韩婧;杨晓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