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模式的探讨

许晓冬;李芬;常湘涛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模式对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综合医院内科治疗、一级康复的基础上,康复组进行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并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Rankin修订量表(MRS),在入组时、3个月末、6个月评定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功能结局.结果 康复组在6个月末Fugl-Meyer、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三级康复治疗模式对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好.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非常普遍,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KD患者的骨及矿物质代谢紊乱可能通过血管钙化的机制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血管钙化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也是血管钙化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就CKD患者血管钙化、临床表现以及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冯菁;张兴凯;赵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舌草汤加减辅助治疗酒糟样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糟样皮炎的疗效.方法 70例酒糟合并皮炎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克林霉素针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同时予以中药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煎服;对照组甲硝唑1.0g+Vit B6软膏20.0g混合后外用,甲硝唑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7.78%,对照组52.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叶白舌草汤加减结合西医结合可明显提高酒糟样皮炎的疗效.

    作者:何瑞君;毛丹;韩少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视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的临床体会

    本院自2004年以来经硬质内窥镜电视内镜下取食道异物2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大84岁,小14个月.病程短1 h,长2d,有吞咽困难、疼痛、胸痛病史.异物类型:动物骨海鲜皮8例,金属4例(均为硬币),钮扣1例,食物团块5例,植物核类3例,义齿3例.嵌顿部位:食道上段17例,中段5例,下段2例.

    作者:褚金涛;鞠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脱位离体牙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脱位离体牙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4颗脱位牙再植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5年,174颗患牙成功再植151颗,总有效率达86%.结论 年龄越小、离体时间越短,再植成功率越高;正确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及合理的固定时间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葳;胡彦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全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全麻术后早期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据报道,手术后有一半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术后第1个24h.患者术后被送进麻醉恢复室,这段时间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观察不仔细或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作者:朱虹;李永菊;郎淑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据透析龄分成四组:A组(透析龄≤3个月)49例;B组(3个月<透析龄≤12个月)38例;C组(12个月<透析龄≤24个月)35例;D组(透析龄>24个月)3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7%、27.1%;A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B、D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D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焦虑、抑郁与透析龄呈负相关(r=-0.193,P=0.015;r=-0.235,P=0.003),焦虑与抑郁呈正相关(r=0.75,P=0.000);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多个维度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患者体力状况、体力作用、疼痛、情感与精神状态、情感作用、社会功能、精力状况此7个维度的评分与透析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但随着腹膜透析患者透析龄增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透析龄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尤云;陈孟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分段剥脱术预防隐神经损伤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对隐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 选取64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32例接受大隐静脉全段剥脱术,32例行选择性大隐静脉分段剥脱术.结果 在接受全段大隐静脉剥脱术的32例患者中有12例(37.5%)术后出现隐神经损伤临床表现,即患肢小腿皮肤麻木,感觉减退,皮肤针刺样感觉,膝关节内侧不适;接受选择性分段大隐静脉剥脱的32例患者中,术后无一例出现隐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结论 选择性大隐静脉分段剥脱与全段大隐静脉剥脱相比具有隐神经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闫波;魏春阳;胡志国;叶丹;蒋明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银川市5年无偿献血现况初步分析

    目的 为初步分析2005-2009年无偿献血基本情况,探讨保证血液供应,提高血液质量和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法 抽取2005-2009年在银川市参加献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00%,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献血人数维持在3%以下的较低水平;重复献血者保持在50%以上,400ml献血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90%以上水平.结论 虽然无偿献血、重复献血、400ml献血者比例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是临床用血量的迅速增加,还应继续加强献血宣传,提高献血服务质量,保持充足血源队伍,以保证血液安全、充足、有效供应.

    作者:侯志敏;韩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味大承气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19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3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加味大承气汤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89.5%,对照组有效率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大承气汤配合治疗胰腺炎能早期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董玲;任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52例

    目的 探讨锁骨钩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骨钩板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52例.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肩锁关节均获得良好复位,肩关节无活动障碍,内固定取除无再脱位病例.结论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东岳;范文翚;董晓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从小儿癔症的诱因探讨病态记忆表象与癔症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13例小儿癔症患儿的诊治探讨病态记忆表象与癔症的发作及治疗的关系.方法 以近5年来在门诊就诊的13例小儿癔症患儿为诊治对象,观察诊治结果.结果 13例小儿癔症患儿经门诊1次治疗后,2例瘫痪患儿当场恢复正常运动;3例幻视患儿当场消除因幻视产生的恐惧感,8例伴有不同类型运动反应者在就诊后1-2周症状由缓解过渡至消失.结论 病态记忆表象与小儿癔症的发作有直接关系,采用相似或相反性质的记忆表象替代病态记忆表象,及通过有意识的行为直接控制运动终板的方法,为治疗小儿癔症发作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国;张秋丽;戴秀英;王洪波;杨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曲张静脉闭合满意,3例局部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瘘、肺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徐强;苏刚;吴江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口腔喷雾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为细菌的繁殖增加了条件,使口腔黏膜易出现糜烂、溃疡和口腔炎等并发症.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即口腔擦拭法,难以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的清洁.我科采用口腔喷雾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康东红;马香玉;闫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硝酸甘油组,苦参碱2.5、5、10mg/kg剂量组.应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静脉注射苦参碱2.5、5、10mg/kg,可减小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区重量和梗死百分率(P<0.05或P<0.01),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肌原纤维、闰盘等细胞器的损伤.结论 静脉注射苦参碱可通过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参与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聂黎虹;周永忠;丁娟;彭涛;周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静滴外漏致右手指伸指肌腱掌骨处黏连1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岁.于2007年7月31日在宁夏某医院做包皮切除手术,术后该院给予克林霉素0.3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静滴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未及时发现而造成右手背肿胀,导致患者右手无名指、中指、掌指关节屈指活动受限.该院及时给予热敷、理疗治疗3个月有余,但效果不佳.后前往宁夏另所医院就诊,诊断为:右手无名指、中指伸指肌腱掌骨处黏连.

    作者:王惠成;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8例分析

    目的 提高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 对诊治的3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8例中均有发热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对激素敏感.有2例摘取淋巴结后体温正常,考虑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关.结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过程的自限性淋巴结疾病,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抗生素治疗对本病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张鹏;李秀忠;张锦;郑西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急性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补液促排、对症支持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冻干粉针1.8-2.4g,1次/日静脉点滴,疗程均为2周.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T、AST、ALP、GGT、BUN、Cr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中毒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郑红英;蔡亭;于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78例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配合吞咽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急性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吞咽训练组(训练组)、针刺治疗组(针刺组)、综合治疗组(综合组),训练组只接受吞咽训练,针刺组只接受针刺治疗,综合组在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吞咽训练.结果 综合组有效26例,有效率100.00;针刺组有效20例,有效率76.92%;训练组有效19例,有效率73.07%.综合组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和训练组(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极大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后的吞咽困难.

    作者:田艳玲;常湘涛;肖艳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法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在兔下肢骨折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前肢骨折的修复作用.方法 制备同种异体PRP后,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0只,在动物两侧桡骨制作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异体PRP组:术中在骨折端放置异体PRP;注射用骨肽组:术后肌注0.2ml/ kg注射用骨肽;对照组:术后肌注0.2 ml/kg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2、4、6、8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片,组织学染色观察兔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异体PRP组动物骨膜反应出现时间早于其他组,骨痂形成的面积也大;术后6周骨折完全愈合.结论 异体PRP有促进兔早期骨折修复的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郭舟桐;宋建生;陈建茂;李立新;王燮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

    目的 研究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特点.方法 SD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并腹腔注射STZ(35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血脂、血糖水平;取坐骨神经在电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MDA与GSH-Px,并在处死之前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增高(P<0.01),体重下降(P<0.0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1),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P<0.01);大鼠坐骨神经中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SH-Px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坐骨神经形态学有明显的损伤反应.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10周后出现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损伤,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神经病变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吴庆秋;杜贞;何兰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