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风梅;张举珍;马世霞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65例焦虑性抑郁症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和米氮平组32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2组从治疗第2周起,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从治疗后第2周起~第6周末HAMD、MAMA评分艾司西酞普兰组均低于米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切,起效快,副反应低.
作者:哈秀英;王玉琴;王淑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 经ox-LDL、氯吡格雷、PKC-θ siRNA干预后,使用液体闪烁计数检测人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率变化,使用RT-PCR及Westbotting方法检测CD36、SR-A、PKC-θ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ox-LDL干预后,人巨噬细胞载脂蛋白A-I和HDL-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率下调,而巨噬细胞CD36、SR-A、PKC-θ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氯吡格雷干预后,ox-LDL诱导的人巨噬细胞CD36、SR-A、PKC-θ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用si-RNA干扰PKC-θ表达后,提示PKC-θ参与氯吡格雷抑制ox-LDL诱导的人巨噬细胞CD36、SR-A基因的表达.结论 提示氯吡格雷通过PKC-θ-依赖的途径,下调CD36、SR-A的表达,促进人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顺霞;姜韬;吕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现况,为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银川市三区、两县—市14所学校的在校青少年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市在校青少年1年内12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总的发生率为94.6%,12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高的4位由低到高的是骑车违规行为(39.9%)、上下学感觉不安全(47.5%)、受到欺侮(54.8%)、步行违规(71.1%);青少年的性别、年龄、母亲年龄、与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态度等因素与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银川市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父母应在教育方式、教育态度等方面为在校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减少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吴惠萍;穆国霞;李胜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监测人间布鲁氏菌病,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宁夏惠农区2008-2012年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调查2 525人,血清血监测735人,检出阳性46例,阳性率为6.26%,感染率为1.82%;男性阳性率为9.29%,女性阳性率为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饲养人员发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4.78%,兽医占14.29% (P <0.05).结论 惠农区人间布病有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人间、畜间监测工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郎红霞;石月虎;梁淑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抵抗素(Resistin)水平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1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25;男20例,女11例),3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25;男22例,女10例),50例正常体重的健康对照者(男28例,女22例),30例肥胖的正常人(男18例,女12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RBP4、Resistin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NS)浓度、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并计算出BMI;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并计算出脂肪含量(BF%)胰岛细胞分泌指数(MBCI),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肥胖糖尿病组空腹血浆抵抗素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糖尿病组的抵抗素、RBP4水平高于非肥胖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糖尿病组RBP4、抵抗素与肥胖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P4与BMI、BF%、HOMA-IR呈正相关,抵抗素与HOMA-β、BMI、HOMA-IR、TG呈正相关(P<0.05);抵抗素对HOMA-IR、HOMA-β的影响更大,RB4P对MBCI的影响更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为显著,抵抗素和RBP4均参与胰岛素抵抗并影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作者:李艳萍;李红梅;郭爱玲;张静;田文真;尹彩君;田盼丽;李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GSDMB基因rs7216389位点及ZPBP2基因rs11557467、rs129362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利用Taqman基因分型系统检测144例SLE患者和322例正常对照者的3个SNP位点,分析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 2组3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rs11557467 T、rs12936231G、rs7216389C等位基因频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DMB基因rs7216389位点及ZPBP2基因rs11557467、rs129362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汉族人群SLE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王建军;王大军;王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对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就诊顺序将受检者分为肺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36例,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房、右室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和舒张早期(E、A峰)血流速度,分值比A/E及右室Tei指数.结果 肺心病组EF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A/E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Tei指数是评价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且不受心率、右室几何形态的影响,可以指导基层医院提高和评估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玮;万慧萍;张生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应用不同压力止血器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经桡动脉路径行介入诊疗技术的患者195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5例.A组采用自黏型弹力绷带压迫止血,B组使用TR-band型桡动脉压力止血器,C组使用T2型桡动脉压力止血器,观察3组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情况.结果 C组患者使用T2型桡动脉压力止血器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 PCI术后选择适宜的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器压迫止血,可以减少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率.
作者:赵学霞;季梅华;康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鼠优势半球脑缺血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趋势.方法 用行为学方法筛选出24只右利侧大鼠,制备优势半球脑缺血模型,选取双侧纹状体,用8 000个位点基因芯片扫描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均存在大量的低表达的EST,但各密度值范围内的EST个数不同.共有4 286个基因有差异表达,其中在基因库有定义的基因中,密度值在800以上并且Cy3/Cy5的比值>2的有368个EST,密度值在800以上并且Cy3/Cy5的比值<0.5的有79个EST,即在脑缺血组纹状体中高表达有368个,低表达有79个.其中生长因子类基因普遍表达降低,仅个别基因高表达,左侧优势侧与右侧非优势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势半球缺血与非优势半球缺血比较在基因表达层面,生长因子类基因表达水平更低.
作者:孙莉萍;齐明山;高焕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10% ~ 20%的腹水患者终将发展成顽固性腹水[1].大量腹水的存在,危及患者的生命,以及腹腔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我科应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从2011年10月-2013年9月共132例,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鸿琴;杨玲燕;陆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对急性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健康SD大鼠65只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组(5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0只)、灯盏细辛治疗组(2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治疗组设2个时间点,即3d与7d,每个时间点10只.利用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即再灌注梗死(MCAO)模型,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3d和7d进行神经病学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用苏木精-伊红(HE)进行形态学观察,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3d和7d神经病学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治疗组Bederson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均减小(P<0.05).结论 灯盏细辛对急性期大鼠脑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促进受损脑组织的恢复作用明显.
作者:刘东华;李扬;常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科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的原因和术中预防、应对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内固定物取出病人中124例取出困难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内固定取出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原因有内固定物植入不规范、螺钉帽槽损伤、螺钉卡死、断钉、取出器械与内固定物不配套等.结论 有效规范内固定物植入术,取出术前明确内固定型号及生产厂家、制定详细手术计划、准备配套实用内固定取出器械,才能大限度地避免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的发生.
作者:王清海;冯彦清;王彦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腹壁传统超声检查方法,探测不能清晰显示所查盆腔脏器或疾病的图像时,而应用臀高位法超声检查的使用价值.方法 对2 450例妇科超声体检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臀部垫高法(A组)1 950例和传统检查方法(B组)500例,观察2组超声图像显像情况和患者检出率.结果 A组1 950例中显像优1 638例,占84.00%;显象良好252例,占12.80%;显像一般60例,占3.20%.B组500例中显象优320例,占64.00%;显象良好75例,占15.00%;显像一般105例,占21.00%.A组显像优良率高于B组(P<0.05),A组阳性患者检出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臀高位法可以提高因膀胱憋尿不足不能清晰显像的盆腔脏器的图像质量,是一种便捷、准确的检查手段.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性.方法 收集门诊体检患者76例高血压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73例高血压患者(无脑梗死)为对照组,检测体质量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颈动脉内膜厚度、24 h动态血压监测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监测指标.结果 血压呈非杓型者比血压呈杓型者更易发生无症状脑梗死(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呈非杓型者比血压呈杓型者更易发生无症状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
作者:郑荣娟;吴梦洁;孟景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PS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PSH多见于女性,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咳嗽、咳痰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上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肺内孤立性结节,但均未见有新月征.病理学检查示老年PSH由圆形间质细胞和表面细胞构成,镜下可分为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血管瘤样区和硬化性结构.免疫组化检查以TTF-1、EMA、AE1/3和Syn阳性表达为主.结论 老年PSH临床特征不典型,易于误诊;胸部CT扫描虽有助于鉴别与诊断,但终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当无法确诊时,首选手术探查切除且预后良好.
作者:李靖;何进喜;边虹;蔡宝宁;仇睿;吕治平;刘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宁夏餐饮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8个监测点进行连续监测,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宁夏餐饮食品中年平均检出率高的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8.4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14%);盒饭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11.67),餐馆的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16.98%).结论 宁夏餐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尤其是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为严重.
作者:舒学军;袁秀娟;闫利群;刘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银川市0~3岁儿童血清25-(OH) D3(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科学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儿童抽取4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 D3检测.结果 25-(OH)D3的平均值为(37.53±10.89)ng·mL-1,维生素D缺乏的为6例,占1.33%;维生素D不足的为104例,占23.11%;维生素D充足的为346例,占76.89%,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的维生素D含量高于女童,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组高于未补充组,超重肥胖儿童组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儿童组,冬春季节儿童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夏秋季节.结论 银川市0~3岁儿童维生素D含量较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让儿童保持正常体质量,以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
作者:王宝珍;张慧;席文军;孙永静;马金凤;杨宁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内脂素和脐血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代谢及发育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30例GDM孕妇及30例正常孕妇血清和脐血内脂素、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及其新生儿体质量、身长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血及脐带血内脂素、孕妇空腹血糖、脐带血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脐带静脉血糖低于对照组.GDM组孕妇血清内脂素与其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415,P<0.05).结论 GDM组孕妇血及脐带血内脂素水平明显上升,并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
作者:刘珊;沐朝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方法改进的作用.方法 改变手术入路、手术程序,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完成甲状腺手术.结果 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次全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共130例,冰冻时间45 min;术后出现短暂声音嘶哑3例,饮水呛咳1例,切口下积血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双手抽搐、口周麻木1例.结论 通过技术改进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手术安全、简捷,切口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治疗期≥6个月,治疗间歇期3~6个月.监测血清睾酮均<50 ng· mL-1,维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2 ng·mL-1.随访12~40个月,前列腺体积及骨转移病灶、局部侵犯病灶可见明显缩小,骨痛等症状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有潮热、乳房胀痛、乏力、精神不振、骨质疏松等,间歇期均减轻.结论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长雄激素依赖时间,从而延长生存期,又能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内分泌治疗首选的方法.
作者:余洋;冯铮;陈福宝;韦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