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宁宇;王志恺;郭宏庆;保国华;马瑞霞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萘德(TA)治疗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34例38眼黄斑水肿(其中8例12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6眼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对其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行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检查,定期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后1、3、6个月平均视力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血管FFA显示治疗后黄斑区渗漏消失或减轻.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DME,简单安全易操作,短期内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减轻黄斑区的水肿及渗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淑香;李娟;李静;陈琳;许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膳食替代治疗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常规饮食组和胰岛素+膳食替代治疗组,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干预3个月,比较各组糖、脂代谢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膳食替代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OMA-IR较常规饮食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膳食替代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有利于血糖的早期强化控制.
作者:刘萍;文嘉;张如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不断发展的人民健康意识提高,对于医护人员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及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和服务理念等也有了相对的改进和提高.由于新入职护士初入岗位存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技术操作欠熟练、内心胆怯焦虑及应对实际困难灵活性差等缺点,通过对新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使其迅速转变角色,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1].
作者:杨彩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也是一种行为干预理论,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当患者了解了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及态度,才能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获得理想的健康状态[1].自我效能是影响个体生活事件行为能力的信念,自我管理对健康结果有明显的正性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病情发展[2].本文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知信行进行评估并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冬兰;董惠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与D-二聚体(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MSCT肺容积指标、D-D的差异性,分析肺容积指标与D-二聚体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MSCT肺容积指标及D-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肺容积指标与D-D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SCT肺容积与D-D显著相关,说明MSCT肺容积指标能判断肺组织损伤程度,并能对血液凝固状况作出间接分析.
作者:牛朋影;张涛;蒋磊;蔡中;吴东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方法 治疗组应用曲美布丁与平溃散联合治疗,曲美布丁片100 mg,餐前口服,3次·d-1;平溃散6.0g,餐后干服,3次·d-1,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多潘立酮及平溃散联合治疗,多潘立酮片2片,餐前口服,3次·d-1;平溃散6.0g,餐后爵服,3次·d-1,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曲美布丁与平溃散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侯占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39例UC患者进行溃疡性结肠炎危险因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与UC的关联程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239例UC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例为1.34:1,其中30-60岁的患病率较高.病情以轻度(37.3%)和中度(45.1%)为主,重度仅占17.2%.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甜食、牛奶、油炸食品为UC好发的危险因素(OR>1),而吸烟不是UC的危险因素(OR<1).结论 宁夏地区UC患者中男性发病率更高,以30岁至60岁为高发,且饮酒、甜食、牛奶、油炸食品可能为UC的致病危险因素,吸烟可能为其保护性因素.
作者:邓燕红;刘建芳;姚丽;马岚;王铁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冷敷疗法是用冷的物体放置在人身体某个部位上,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的一种方法[1].术后冷敷是预防或减少术区出血常用的护理手段,头颈外科一般遵医嘱执行“颈部冷敷6h”是术后常见的临时医嘱,间断颈部冷敷和持续颈部冷敷在临床均有执行.有报道术后常规于颈部放置10%盐水冰袋冷敷4h,无不适症状,采用冷冻疗法缓解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持续冷敷优于间断冷敷[2-3].在教科书中写道:“冷、热治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 30 min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h的休息时间,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应有的生理效应.”探究两种不同冷敷方法对患者疼痛程度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是颈部手术后护理的关注点.
作者:马桂香;谢惠云;闵青娟;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石嘴山地区夏秋季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和飘散规律,并进行花粉致敏性测定,为花粉症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叶氏采样器重力沉降法设立花粉曝片点,结合皮肤点刺试验(SPT)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调查夏秋季致敏花粉.结果 全年出现2个花粉高峰期,3~5月份为木本花粉高峰期,7~9月份为草本植物花粉高峰期,共收集花粉24 906粒,鉴定出7种花粉,石嘴山地区蒿属花粉总量多,占29.53%;其次为藜属,苋属,豚草.根据花粉变应原SPT及特异性IgE结果显示,蒿属花粉阳性率高,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夏秋季花粉的致敏率高于春季花粉.结论 蒿花粉属已成为本地区夏秋季主要致敏花粉,是花粉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作者:张静虹;石君;高月玲;唐振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2年来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38例次,护士占50.42%,医生次之占17.23%;暴露类型,以针刺伤为主,占83.19%;皮肤黏膜暴露于血液体液的占11.76%.暴露源传染病检查阳性结果86人,未能追踪72人,无发生暴露导致不良结果.结论 发生暴露后及时彻底对暴露部位进行清洗消毒、药物预防等措施,无不良后果发生.
作者:彭莉利;刘春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可摘局部义齿与基牙致龋的关系.方法 用两种可摘局部义齿做修复治疗180例、378颗基牙在术后1、3、5年回访,对基牙的牙体组织进行龋病检查,口腔卫生状况检查及询问患者夜间是否摘戴义齿.结果 随着义齿戴用时间的延长,两种义齿基牙龋坏都逐渐增加,两种义齿各自1、3、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义齿各自卫生状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义齿间相应优良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义齿夜间是否摘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可摘戴局部义齿随着义齿戴用时间的延长,其龋坏均逐渐增加;如果夜间继续戴义齿,则会造成口腔卫生差,出现基牙龋坏,影响口腔甚至全身健康.
作者:杨丽萍;李晓娟;史立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异常的钙通道.方法 将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胞浆内咖啡因诱导钙瞬变及钙释放通道RyR2和其调节蛋白FKBP12.6表达的变化.结果 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瞬变(△F/F0=11.9 ±0.9)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瞬变(AF/F0 =33.2±1.6,P<0.05);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FKBP12.6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结论 FKBP12.6表达下调所致Ca2+泄漏是导致心衰的原因之一.
作者:宫京梅;孙雪林;周永忠;胡淑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优先出版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的“优先出版期刊导航”选择优先数字出版(研究组)和传统方式出版(对照组)各835篇,比较2组的被引频次、平均下载量及相关关系.结果 研究组被引频次为0.48-0.17,平均下载量为38.33 ±16.23;对照组被引频次为0.33 ±0.15,平均下载量为18.58±9.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引频次与下载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提高综合医学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作者:王凯荣;马兴忠;蒋兴国;薛亚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复杂中耳胆脂瘤的诊疗体会,探索针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思路.方法 收集复杂中耳胆脂瘤患者6例的资料,接受手术患者5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5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获得干耳,其中1例通过Ⅱ期手术植入钛合金人工听骨(TORP),术后获得稳定听力(ABG <25 dBHL).1年后随访均为发现胆脂瘤复发.结论 复杂中耳胆脂瘤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手术在保护重要组织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病变,不推荐Ⅰ期重建患者听力.
作者:冯宁宇;王志恺;郭宏庆;保国华;马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97例CHF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51例,缺血性心肌病46例.按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F≥30%组及LVEF< 30%组,同时选择26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HRV时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PNN50、RMSSD降低(P<0.05);随着心衰程度加重,SDNN、SDANN、PNN50、RMSSD下降越明显(P<0.05).LVEF< 30%组与LVEF≥30%组比较,SDNN、SDANN、PNN50、RMSSD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HRV降低,HRV的变化与CHF患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相关.
作者:张辉;梁婷;冯婧;薛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分析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54例(5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2.5年.手术后58眼中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者46眼,占79.31%;视力无明显变化7眼(12.07%),视力下降5眼(8.62%).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眼,占1.7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暂时性眼压升高、前房渗出、虹膜后黏连、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发性白内障等;虹膜后黏连在有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的眼内发生率较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PDR提高视力的有效手段,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詹冬梅;哈玲芳;李娜;武淑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足与血清胆红素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足患者160例,无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按Wagner分级,将糖尿病足分为轻型和重型2组,比较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DF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NDF组,重型糖尿病足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轻型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胆红素是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对糖尿病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姬晓苑;张如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创伤性膈疝病例58例,其中左侧49例(83%),右侧9例(17%);急性损伤56例,陈旧性损伤2例.58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行膈疝修补39例,同期行膈疝修补并其他脏器修补19例.结果 治愈57例(98.2%),死亡1例(1.8%),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创伤性膈疝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手术修补.
作者:何进喜;乔志雄;于亮;李靖;蔡宝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对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疗效.方法 88例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BPH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4例,2组均根据患者的原发病情况规范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非那雄胺及特拉唑嗪治疗2年.对2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患者前列腺体积、肌酐、血尿素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急性尿潴留、需手术干预、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心功能的变化及副作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急性尿潴留率及需手术干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列腺体积及肌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年内均未因严重副作用而终止治疗.结论 老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BPH的患者在规范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尽早长期使用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住院率、急性尿潴留率、需手术干预率、缩小前列腺体积,而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羽;田志洲;刘力源;王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VDR(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ApaI、TaqI和FokI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回族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VDR基因4个多态位点(FokI,BsmI,TaqI,APaI)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结果 FokI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基因频率分布在宁夏回族病例组与宁夏回族对照组及在回族病例组与汉族病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FokI位点可能是宁夏回族儿童的一个哮喘易感位点,同时也可能是宁夏回族儿童哮喘与宁夏汉族儿童哮喘之间存在差异性的一个位点.BsmI、ApaI及TaqI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宁夏回族病例组与宁夏回族对照组及在宁夏回族病例组及宁夏汉族病例组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基因的FokI位点与宁夏回族儿童哮喘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是宁夏回族儿童哮喘的易感因素.
作者:马金海;汤长超;张学红;高英;白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